时间之境——论存在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iz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以可能潜在神秘的却异常有影响力的过去实存物——存在——被设想?我论证到:存在不是由故事(stories),而是由故事中的"历史事实"(storiness)引起。存在不仅呈现过去如何制约着我们,而且呈现如何强迫着使我们能够改写关乎我们自身的历史。因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习得这样的经验,它能最终促使我们去那样做。何以可能"本能的回忆"在存在涌现之处被呈现物所充盈?为了能回答此问题,我们应该回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样充满他人的"本能的回忆"。对"诽谤技艺"深思熟虑,它表明,"本能的回忆"倾向于被如下事物填充:(1)我们所信任的常识、(2)非对称性的交流、(3)在转喻中所赋予的形式。与隐喻相比,转喻提供了一条更好的路径通达"本能的回忆",因为转喻更好地表明,它所传输的正是"常识"。因此,我认为存在停驻于语言转喻领域中。存在不是包含于故事里有意义的内容(历史)之中,而是停留在故事不经意之处,这就是说,故事所呈现的诸多事情是为了再现一个历史。结论:作为存在的往昔完全处于历史学家所思所想的对立面。这是一种神秘的恒久闭合,并且完全不可能保藏随同我们亦步亦趋穿越时间的"表象",尽管它是封闭的和持续的。
其他文献
德勒兹仍然坚持自己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断言,凸显了德勒兹与马克思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德勒兹认同于马克思,继承了其革命与历史的基本主题,并沿用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术语;同时德勒兹却通过政治隐喻的研究方法颠覆了马克思术语的原初内涵,从而导致了对马克思思想的实际背离。德勒兹之所以仍将自己视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因为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应是一种决不妥协的拒斥,并伴随着强烈的颠覆性。他在不断调整中继承了68革命的某种精神。
本文以内部印行的党刊——中共北京市委主办主管的《北京工作》为个案,深入分析整个内部印行党刊的特性、根本任务、基本经验和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为党刊今后如何进一步出思想、出精品、出人才,提供思路。
胡枫,《全宋诗》小传云:“字伯圆,庐陵(江西吉安)人。铨孙。”(第54册,第33796页)录其诗《赠刘升之蛰龙岩》一首。李裕民著《宋人生卒行年考》(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3页)把胡铨之次子胡湃误作“伯圆”,胡椒、胡榘实为胡铨长子胡泳之子。胡枫字号,据汪森编《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卷二“穿山题名,庐陵胡仲威伯圆,约张维翰和甫陈次贾倪俊孺来游嘉定五年(阙)月”之记载:胡枫“字仲威,又字伯圆”才是。《
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对绿坝事件进行了全景观察,通过对事件五大焦点的详细梳理,探究绿坝事件引起众议的深层原因在于公权力的越界:公权力过度介入公民的私人领域,且对私权利有失当限制,从而引发公众的舆论反弹。论文也指出:公众通过网络对私权利的诉求,表现了其对当前社会权力/权利现状的挑战;然而,与此同时,这种激烈表达却同样呈现出权力运作的痕迹,由此也部分消减了私权利与公权力对抗的正义性。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六届(2009)年会于2009年9月16日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召开。来自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传媒大学等16家国内主流媒体、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朝鲜、法国、白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新闻业界学界人士共50多人汇聚一堂,围绕“中外报刊比较研究”这个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交流,大家畅所欲言,会场气氛热烈。
“不吊昊天”语出《诗经·小雅·节南山》,历来对此句诗中“不吊”的解释有所不同。毛传曰:“吊,至。”郑玄笺曰:“至,犹善也。”此后,有沿袭毛郑之说者,如王引之《经义述闻》等;亦有作“悯恤”之解者,如朱熹《诗集传》等。今之注者多从朱熹之说。本文认为“不吊吴天”作“吴天不善”之解于理颇通。理由有四:
明代分封同姓诸王,封藩建国。明代王国宗庙制度以亲王“之国”为契机,初定于洪武九年,是在师法周代诸侯宗庙礼意的基础上,参酌本朝太庙礼制并有所降杀而建立,至万历朝臻于成熟,其制对清朝宗室家祭制度有一定影响。明代王国宗庙以支子立庙,为4、宗之祀,以始封者为始祖,立五庙,祀五世。王国宗庙与太庙构成一个祖先祭祀系统,等级分明,层次丰富,与分封制相表里,具有礼制与政治上的双层蕴涵。
对于"在场"这个词,没有一种字典含义或者权威讨论可以确定它的意义,以使任何一个使用它的人都接受。因此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们有很大对其意义进行调整的自由。事实上,在使用这个词的过程中,唯一切实可行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增进我们对人文学科的理解。当试图满足这一要求时,我将其与再现相联系。我要关注的是再现的一种变型,在此意义下,过去被允许以一种"偷渡"(鲁尼亚)的方式进入现在,以至于在历史再现中,过去在字面上也成为"现在"。在分析历史再现的这个变型过程中,我采纳鲁尼亚所使用的所谓"平行进程"观念。
2009年9月16日,“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六届年会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举行。年会的主题是“中外报刊比较研究”。来自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传媒大学等16家国内主流媒体、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朝鲜、法国、白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新闻业界学界人士与会。
关于过去的物质性存在和最近人文科学中兴起的"回到物本身"(return to things)的思潮是讨论的主题。这种对物本身的兴趣的重现,标志着对建构主义和文本主义的扬弃,而对何为"真实"以及对在何处"重新获得"客体的追求被认为是与现实重建联系的方法。在这种转变的背景下,为了使过去(the past)的研究重新概念化,我们希望重新考察(从存在论上)过去的遗迹的状况和它们在调节有机与无机、人与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中的作用。我认为未来依赖于,对过去感兴趣的学者是否能够正确地修正他们对于过去遗迹的理解,如物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