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二年级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1213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让是,能更好的提升柯杨的时效性,结合课堂情景教学,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出情景教学优势。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的改善与研究。以期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情景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创设问题;改进研究
  引言:
  創设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核心能力发展。同时,小学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基本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质,教师需要在小学创造数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十分重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兴趣
  现如今,许多学生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渴望。而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时,往往过于注重教材知识的内容,将大量的教材融入情境教学中,甚至有一些教师直接以书本仅有的知识进行讲解,没有稍加处理与分析,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思绪甚至提不起兴趣[1]。另外,有些学生在课前浏览了课本内容,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创设的情境更加不感兴趣,这大大降低了创设情境的效果。而情境教学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直观的语言表达,而没有有效地把其他形式展示出来。使得数学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更多的教学内容仅存在于语境中,虽然也很有趣,但已经失去了教学的科学性与目的性。
  2.教师未能充分把握教学情境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范围研究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学生的年龄和个人特点,也没有为其运用合理的数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因此,虚构的环境不仅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所需的经验,导致学生缺乏深入理解数学条件的意愿,没有学习数学的意识[2]。同时,现在许多教师不重视教学的内涵和性质,未能明确教学目标,使得小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进而无法达到教学情景所要传达的内容。
  二、对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改进与研究
  1.增强教学情境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数学素养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小学生的视角,结合实际教学,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因此,在构建情境时,我们可以先根据视频内容做一个简单的陈述,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交流和收集资料中探索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研究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充分思考和互动交流的平台[3]。例如,在视频中“小红的妈妈带领小红去买学习用品,而这时售货员告诉小红一支铅笔的零售价是三块钱,这一袋里面有九支铅笔,总共需要多少元?”这时教师应该给同学适当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进行讨论并根据不同方法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这时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并且认真的进行思考与解答。教师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有效构建情境课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促进数学素养的有效发展。
  2.增强教师对教学情境的把握与应用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除了提供基础知识外,还应该提高其对教学情境的把握与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情境设计应包括三种不同的内容:情境内容、学生体验和数学内容。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是数学教学情境的核心,现实生活是数学素养概念的基础。因此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应多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案例,例如,在采用相关视频或小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学校不仅要多开展数学的公开课让年轻教师进行观摩与学习,还要定期让数学教师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来增强自己的阅历与学识,进而增强自己对教学情境的使用。同时学生进行提问往往是教师所无法预料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教育机制,使之成为课堂中的亮点。鉴于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可能不止一种,所以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当地环境做出适当的决策。简言之,就是设计真实、富有挑战性和开放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结论:
  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得知,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必须明确教学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把握情境教学,并且科学、正确地运用情境教学,以确保其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高占宽.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J].新课程,2021(19):30.
  李琴.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53.
  苏宗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251-252.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作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有很多共同危险因素,两者常共存于同一患者,并协同作用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本文综述了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心房颤动对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方法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素循环障碍误诊的原因。方法对3例误诊的尿素循环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儿以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误诊为颅内出血;1例患儿以不哭、不闹,反应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误诊为脓毒症;1例为早产儿。3例患儿最终确诊为尿素循环障碍,其中2例为死亡后诊断。结论临床上遇到肌张力低,或者抽搐、临床表现与脓毒症、颅内出血等疾病相似的,要行血氨检查,血氨高,再行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质谱检查,避免误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院PICU的脓毒症患儿32例,根据入院时是否出现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早产极低体重儿严重脓毒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例早产极低体重严重脓毒症患儿,在抗感染、抗休克、抗DIC、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对比换血前后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血培养等指标,并比较既往报道病死率。结果6例换血后,有效5例(83.33%),死亡2例(33.33%),其中1例病情好转但并发脑实质出血,放弃治疗死亡。经换血治疗,5例有效者换血后
肺高压是一组肺循环压力增高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大、右心衰竭。儿童肺高压临床表现非特异,早期不易被发现,是许多呼吸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患儿肺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对该类患儿进行早期肺高压的筛查,将有利于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期刊
期刊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出血是其常见的症状及死亡原因之一,血小板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异常均可引起出血。提高对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功能的认识,对白血病化疗后疗效的观察、骨髓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价及预防出血等有一定临床意义。
背景儿童心搏骤停病死率极高,存活者长期预后可能较差,可用于儿童心搏骤停人群基础研究的资料极为有限。目的了解过去10年内院外/院内心搏骤停(out/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s,OHCA/IHCA)患儿PICU住院率及病死率变化趋势。设计多中心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儿童重症监护信息登录数据,共9家专业PICU参与研究。对象2003~2012年间入院的所有16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实施优质护理中所必须完成的基本职责之一,而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所诊治的对象为身患危重症的儿童,由此,PICU之健康教育更为必要、却更具挑战性。本文对现有的PICU之护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分析,提出问题,阐明对策,力求更好地提升PICU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为临床上提供优质而全面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