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完全腹腔镜下开展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应用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完全腹腔镜下应用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切除术;左肝胆管结石;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20-02
  随着人们日常饮食结构的改变,肝胆管结石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形成与胆道感染有关[1-2]。该疾病虽属良性胆管疾病,卻具有病情复杂、病变范围广等特点,患者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在急性期会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症状,肝区压痛与叩击痛明显。医院通常采用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因该结石具有区段性分布特点,规则性肝脏切除术能有效清除患者胆管内的结石,最大可能地保留肝脏实质,降低手术创伤,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应用价值[3]。目前,国内对规则性肝脏切除术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为进一步探索该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38~73岁,平均(53.46±3.67)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39~71岁,平均(53.36±3.53)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Child-Pugh肝功能等级为A级;②无肝胆手术史;③各项身体指标均符合手术要求。
  排除标准:①需中转开腹;②合并严重肝硬化;③心肺等器官存在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异常。
  1.3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采用复合麻醉方式,取右上腹直肌切口,观察患者腹腔内的具体情况,后将左半肝剖析分离并切除。使用石钳将胆管内的结石取出,使用0.9%氯化钠溶液对其进行反复冲洗,在胆管末端留置T管进行引流,最后缝合手术切口。
  实验组在完全腹腔镜辅助下开展规则性左肝切除术,于脐孔处建立人工气腹,气压维持在12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观察腹腔内的状况,明确结石的大小及位置。以超声刀游离左肝附近韧带,充分暴露出肝静脉,离断左三角韧带、肝胃韧带,完成左肝韧带及其周围组织的游离。控制肝内血流,游离左支肝动脉,并用血管夹夹闭,阻断出肝血流,暴露出左、右半肝缺血线。离断肝实质,标记预切线,采用超声刀切开肝实质,留意肝门周围组织,避开胆道结构。使用胆道镜将结石取出,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多次冲洗,使用双极电进行止血,在患者肝脏断面处喷洒蛋白胶进行止血,后放置生物止血棉,最后放置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1)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时间。(2)统计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感染、胆道出血和胆痿。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P =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左肝胆管结石是一种累及毗邻肝段的胆囊病变,与患者肝内感染、胆汁淤积和胆道蛔虫有关[4]。若患者体内结石体积较小,则无显著临床症状,随着结石的增大,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若结石未得到根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虽然医院传统开腹手术能将患者结石取出,但结石清除率不高,还易造成诸多手术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5]。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微创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在X射线机、CT及先进电子、光学设备的辅助下,只需在患者的皮肤表面开1 cm的创口,就可清晰观察到体内的器官组织结构,为诸多复杂内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三叉神经痛的射频治疗、心脏放置支架或搭桥手术、颈腔镜技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等。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将规则性左肝切除术引入治療肝胆管结石疾病中,规则性肝切除术是依照患者肝内血管及胆管的内部结构特点,游离肝脏、解剖肝门,该手术的切线是沿切剖平面进行,切除范围界线明确 ,不遗留过多缺血肝组织,手术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几乎不会接触患者腹腔内的组织器官,真正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临床理念,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肝切除治疗方法[6-7]。随着人们对治疗方法的探索,使得许多开放性手术被腔内手术取代,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是未来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被广泛用于结肠切除术、疝气修补术、子宫切除术中,具有治疗痛苦小的特点,腹腔镜微创治疗方法的手术切口在1 cm左右,而传统临床手术为10 cm以上,患者更乐意接受。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能有效取净患者体内结石,避免疾病复发,并且手术中没有对主要胆管或血管实施离断,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8]。结石清除率是评价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P<0.05),表明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完全腹腔镜下应用规则性左肝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雷,潘迪飞.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15):88-90.
  [2]祝晓云.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6):61-62.
  [3]焦德松,朱延安,李小伟,等.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3):559-561.
  [4]戴映妃.完全腹腔镜左肝规则性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及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18):57-58.
  [5]范耀刚,周春,孙雅轩,等.腹腔镜免T管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7):550-553.
  [6]贺德龙,周为,薛长梅,等.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8,12(5):448-450.
  [7]王金宝,谭庆娟,王维山,等.腹腔镜肝段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5):356-359.
  [8]肖泽华.肝左外叶切除手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家庭医药,2018,17(9):12-1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和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关系。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入90例AOSC患者,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进行研究,观察两组入选者不同时期PLT、CA199水平,以及不同AOSC患者PLT、CA199水平,并分析PLT、CA199水平与AOSC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两组PLT、CA1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动脉瓣环指数(PAI)在法洛四联症(TOF)患儿环补片(transannular patch,TA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诊断TOF并行根治术的13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112例,排除18例。将其分为跨环补片组与非跨环补片组,测量肺动脉瓣环及主动脉瓣环等相关数值,计算每组PAI、肺动脉瓣Z值和主肺动脉Z值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结构性改变往往需要在其产后进行手术或非手术干预。有学者认为由于早期原发性的宫内心脏异常可能阻碍心脏的正常发育并导致不可逆的继发性结构改变,所以目前将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侧重于产前诊断并进行胎儿期干预。自1984年第一次成功施行胎儿手术且随着胎儿心脏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将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提至胎儿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将从特定类型先心病的胎儿宫内介入治
期刊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XL基因(bcl-XL)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甲状腺癌细胞系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参与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抵抗。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保存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61例甲状腺癌组织中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在5个甲状腺癌细胞株的蛋白表达。应用小分子bcl-XL抑制剂ABT-737处理甲状腺癌细胞
目的回顾分析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中应用经股静脉至股动脉转流实施腹腔脏器灌注保护的经验。方法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50例患者接受股静脉至股动脉转流体外循环辅助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1~69岁,平均(40.5±12.4)岁。早期25例患者单纯应用部分体外循环技术,2019年11月起开始使用体外循环联合选择性腹腔脏器灌注技术,应用球囊导管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灌注温血
目的探讨克尔斯滕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RAS)突变亚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和2(PD-L2)的表达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KRAS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5例,通过测序检测KRAS基因组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印迹检测PD-L1和PD-L2的表达。使用成簇的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基因编辑(CRIS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181-5p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于邢台人民医院普外科且前期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标本,收集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分离血清外泌体,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181-5p的相对表达量,通过t检验比较胃癌组与正常体检组之间,及
目的探讨总结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术式选择、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和相应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完成的小切口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5例,其中男381例(75.4%),女124例(24.6%),年龄(61.39±9.79)岁。采用左前外侧肋间切口(MIDCAB)479例,机器人辅助MIDCAB(RA-MIDCAB)21例,胸骨下段小切口(DI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主动脉模型进行术前评估及手术模拟,辅助介入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术的8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32.00±14.93)岁。术前采集患者心脏及主动脉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重建
综合分析国内外PCV-10、PCV-13、PPSV-23疫苗经济学评价文献为我国有关决策和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本综述共纳入17项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模型、方法学及评价结果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14项研究使用马尔可夫模型,2项研究使用决策树模型,1项研究使用概率模型。成本测算主要包括疫苗及接种费用、相关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及间接损失三大类,效果的测算均使用QALY,部分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计算了LY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