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髓母细胞瘤分子亚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ye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成人髓母细胞瘤(MB)的分子亚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为MB的成人患者1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样本进行分子分型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MB分子亚型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

结果

110例中,经典型60例(54.5%),促纤维增生/结节型25例(22.7%),大细胞/间变型25例(22.7%);分子亚型SHH 77例(70.0%),WNT 10例(9.1%),Group 4亚型23例(20.9%),无Group 3亚型。经典型MB患者均存在SHH、WNT和Group 4亚型,且均占各亚型的主要比例[分别为52.0%(40/77)、7/10、52.2%(12/23)],各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细胞/间变型MB患者中,SHH、WNT和Group 4亚型分别占15.6%(12/77)、30%(3/10)、47.8%(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25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MB均为SHH亚型。SHH亚型(男女比例为2.5 ∶1.0)和WNT亚型(男女比例为1.0 ∶2.3)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SHH亚型(中线/半球为1.0 ∶1.2)与Group 4亚型(中线/半球为2.8 ∶1.0)在肿瘤部位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结论

免疫组化方法能有效诊断MB分子亚型,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与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6月至12月收治的17例寰枢椎脱位的患者,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40岁。17例患者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与植骨融合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X线检查、颈椎螺旋CT检查并进行上颈椎三维重建,头颈联合CTA检查。术后均进行随访。结果本组17例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天津市环湖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当肿瘤主体位于幕上,特别是侵犯海绵窦并突入中颅窝时,采用经颧-额-颞入路切除;当肿瘤主体位于后颅窝或仅侵犯Meckel囊,甚至少部分侵犯海绵窦时,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对于肿瘤巨大同时侵犯中、后颅窝者,联合2种入路分期经幕上、幕下切除肿瘤。结果经颧-额-颞入路切除肿瘤2
期刊
目的观察卡铂联合替莫唑胺(TMZ)剂量密度方案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的9例成人复发性GBM患者,均采用卡铂联合TMZ剂量密度方案治疗。具体方案:卡铂350 mg/m2,第1天;TMZ 150 mg·m-2·d-1,第1~7天,第15~21天,28 d为1个周期。随访时间为5~16个月。结果7例患者行4个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合并静脉性血管畸形患者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13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合并静脉性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13例患者中,7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合并静脉性血管畸形均达到全切除,其术后均发生严重的脑组织水肿,其中幕上4例采取加强脱水治疗后预后良好,幕下1例死亡,2例遗留后遗症;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转流及选择性转流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术后卒中发生率,探讨转流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4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17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179例分为常规转流组及选择性转流组,比较两组术后30 d的卒中发生率,以及选择性转流组中转流与未转流患者的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结果选择性转流组中,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