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索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说:“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合作学习的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仍大量存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是指组内的智力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是指组与缀之间总体智力水平大致上相同,这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的组成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每学期调整一次。将学生的座位按异质小组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且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合作时,推选一人担任组长,分配工作,确保每人都有开口的机会;一人记录大家的答案;一人负责纠正所说的英语的准确性;一人代表小组发言。当然小组间的角色也可以互换。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学会归纳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鼓励了学生的协助精神。
  
  二、有效地开展活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明确任务,给足时间
  合作学习应该是适时的,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新课程提倡任务型教学,而大部分task都需要通过合作(如pairwork和groupwork)来完成。這就要求教师在每次的合作前深入研究教材,设计好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任务,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提出任务,让学生明白合作的目的,给足合作的时间,注重个体的独立思考,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二)善于组织有价值的内容来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须科学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应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个体独立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问题还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活动的激情,以发挥共同体的创造性;选择的问题必须是任务比较多,依靠个人力量难以在短时内解决,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较快解决的学习内容;避免将肤浅的、简单的问题都作为学习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真正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三)选择适当的方式来开展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在一节课内,开展一到三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宜,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开讨论,从而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这是我们最常见常用的方式。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有其它的小组合作方式,如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
  
  三、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安全的心理环境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
  (二)热情的帮助环境
  全班十多个小组中,免不了有些因组长的组织能力的偏低,尚不成熟;或因小组整体实力偏差等原因而无法顺利地展开合作。这时候,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三)真诚的激励环境
  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总之,教师一定要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有效、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它真正成为学生交流沟通、增进认识、形成合作观念和群体创造意识、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12月6日,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节[2012]493号)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符合准入条件要求的49家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企
一、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的主要结构之一。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各种主要市场结构。目前已形成
记者:对于再生金属产业来说,再生金属进口加工园区是一个最受关注的地方。我国每年进口大量的废旧金属,通过园区的拆解加工,国外大量的无法用机械或自动化手段进行彻底解体和加工
中国是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丝绸之路,文化复兴繁荣的时代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时代。纵观中国历史,中国的
摘 要:小组是一个班级组织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在小组中进行,班级的规章制度、工作目标也要在小组中得到最终体现,小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的成败。因此我们在小组组长竞选、小组管理的形式、小组管理技巧、班主任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微创新。  关键词:微创新;小组管理;班级管理  小组是一个班级组织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在小组中进行,班级的规章制度、工作目标也要在
高效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而且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教师的重要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靠简单的说教而要用
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恶化影响,以及前期国内紧缩过度,主要经济指标超预期回落,钢材需求疲软,价格震荡下行,企业亏损增加,并拖累资源供应减速,整体市场呈现弱势运行格局。预计新一年市
中国需要实施本土化创新,不能完全依靠从西方技术转移来实现,本土创新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国家繁荣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本土创新需要两个前提:产权保护制度
一、教学法的提出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疑就是寻求进步的心理反映。学习只是一味博学多览,质疑不出问题,学得再多,也是没有益处的。学则须疑,才有提高;学而无疑,等于没学。  学习过程实质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创新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也就是一个“不疑——疑——不疑”的矛盾运动过
目前,我国第三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已经公布,至此已经有28家“城市矿产”示范园区正在建设之中。这几年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面临哪些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