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三心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学习没有万能定律,但是经过不断的实践,我还是总结出了“耐心”“细心”“平常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保持“三心”,才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细心 耐心 平常心
  任教高三数学多年,我一直在寻找适用于每一届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论”,事实上,我知道对学习这件事情来讲没有万能定律,况且不仅是不一届的学生个体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甚至于同一届的不同学生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且不说智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单说对待数学学科的态度,那已经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我思索着换一个角度,既然学生们对待数学的态度不一,那么,要想学好数学,那肯定是对学生有一定要求的。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总结出了数学学习的“三心论”,并付诸于实践,应用与日常课堂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耐心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也说过:“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可见耐心对任何想要有所成就的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奠基石。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精确性、严密性要求都极高的学科。我们从小学开始接触,到如今已有十几年光景,然而真正能一直保持着对数学学习高度热忱的人确实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数学学习的阶段性,到了高中为止,学生们开始接触函数、数列等相对复杂一点的代数,可是这些知识与之前所接触的数学知识俨然不是同一个程度的,学生们会发现高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更有甚者会说:数学学那么深有什么用,高考完了以后就完全用不着了,现在勉强应付着,只要高考过了就行。这种应试教育心理后遗症导致了不少高中学生对数学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以至于不少学生到高中以后学科严重失衡,甚至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学生步入高中以后,数学学习的难度加大,教学进度加快,学生难以适应,对于没弄懂的题目,草草地就放下了,只是紧紧跟在老师后面赶进度,导致许多知识点都没弄明白,长此以往,知识漏洞增多,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而导致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信心。
  我认为,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应该引起数学教师们的注意。我经常告诫我的学生说:“数学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而数学学科更是需要耐心的典范。因此,要想学好数学,耐心是必须要放在第一位的。学生平时做题目时需要耐心,如果遇到没有听懂不或者没弄明白的题目时需要耐心,遇到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的时候更需要耐心。只有耐心的思考,耐心的分析,耐心的归纳总结,耐心的检验过后,学生才能体会到解题的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更强的求知欲和提供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不竭动力。
  二、细心
  爱默生曾说过:“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数学学科本身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容不得学生有一丝懈怠,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数点挪动一位,对数学学习来说都是满盘皆输的局面。我经常提醒我的学生:只有细心才能步步为营,平稳前进。中国有句古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再有道理不过了。有学生曾问我说:“老师,我不是对数学不认真,我天生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我也想细心些,少出差错,可总也做不到。”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是细心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细心。怎么做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数学题的时候首先要看清题设条件,然后再做题,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养成画图的习惯,做题之前先画个草图,在函数和解析几何中用到最多的最常规的就是数形结合,数形结合可以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快速的阐明数之间的关系,“以数解形”,“以形助数”,从而找到题目正解。找出答案以后,最好用逆推法快速验证一下,以免在解题过程中出错。
  其次,做个细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归纳。高中数学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有很多题目都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要让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对经常接触的同一类型的题目的解法,要归纳总结,从中找出最简单的方法,下次再遇到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题目多变灵活,但是只要是同一类型的题目,解法也都是大同小异的。
  最后,做个细心人,就要学会借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要学会总结自己遇到的题目以及解题方法,还要学会从同学那里找思路。要不耻下问,自己想不到的思路,为什么别人就想到了?为什么要这样来思考?勤与同学交流,凡是对自己有启发的思路,都要记录下来,别人好的学习方法或解题思路,也要学会借鉴。要学会留心一切对自己有利的学习方法。
  三、平常心
  几乎每一年我带的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平常头脑非常聪明,数学成绩也非常不错的学生,在遇到大型考试,例如期末考试或者高考的时候,会出现发挥失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情况,导致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真问过他们,有的说是因为马虎了;有的说因为太紧张了,忽然就找不到思路了;有的说因为时间不够用……这些原因归结起来,也就是一个原因:没有保持平常心。平时都没有问题的题,为什么一到大型考试的时候就会出问题呢?平时怎么做的,考试的时候就怎么做,要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越是到了关键的时候,拼的就是平常心,看谁足够冷静。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模拟考试过程中就要训练学生保持平常心,才能从容应对。
  结语
  我认为,学生有耐心才会不断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够细心才能保证数学学习不出差错;保持平常心才能在关键时刻从容应对;因此,学生要想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三心”缺一不可!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初中阅读课外阅读教学中,阶梯式的教学模式往往能够收获很好的教学成效。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于深化学生的阅读积累,第二个阶段在于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引,第三个阶段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并且要引导大家从课外阅读中获取更多好的语言应用技能。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阶梯式课外阅读 研究  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外阅读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
一支美妙的乐曲,少不了乐师的精心演奏,更离不开指挥家出神入化的指挥,教学评价就是指挥家手中飞舞的指挥棒,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乃至全过程。新课程的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多元化、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让评价体现人文关怀,全面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改革和探索教学评价是一把打开教与学的神奇钥匙。笔者先就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课堂“操作”三方面评价的探索和体会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命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已经日趋成熟,成为新课标实施后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对考生个性化阅读的尊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两者考查的要点各有侧重。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考查方向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
【内容摘要】文章分析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了新课改下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旨在为高中政治教师以及相关教育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升对策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的深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但是当前政治课堂教学尚存在一些无效的教学行为,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文章针对高中政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对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课堂教学、经费与场地器材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据此提出新形势下解决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为会宁县乃至甘肃省的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体育现状 对策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大事,关系到亿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开展,新的教育理念成为了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带来了班主任工作方式的改变。新时期赋予班主任工作以新的内涵,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采取新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地处理一些问题。班主任应从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如何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这是每一个班主任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就班主任工作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发展  1.
我参加过多年的语文高考的监考和阅卷,发现不少考生在解答语文试题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心理现象。下面对此作个简单的分析透视。  一、急功近利心理  有些同学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有的同学做起题来,急于求成,一味盲目地追求解题速度,结果常常是忙中出错,丢三落四。明明要求选出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却选出了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明明要求选出有语病的一项,却
阅读,从大的远的方面说,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经历,是帮助你由无知到渊博,由阅读书籍到阅读人生的过程。从小的近的方面说,它则是中考高考的学生的一把双刃剑。因此,开设阅读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只有向学生推荐好书,让学生读好书,学生的智慧才能熠熠生辉。  纯粹的阅读课是一门新生事物。这门阅读课应该如何操作,实施,在我上这门课之前并没有可以借鉴,效仿的模式。依
【新课导入】  回眸二十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巴黎和会上的四巨头们趾高气扬,华盛顿会议上大国代表各怀心计,90多年前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是英法美等诸强;60多年前,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貌合神离,20多年前,克里姆林宫的苏联国旗黯然降落。在世纪之交,世界将走向何方?  一、俱往矣,大江东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过渡:大江如何东去?苏东剧变的主要过程如何?展示表格,师生共同完成知识填充。  教师:第一
引导小学生写作文就好比是导游领着一群从未登过山的游人登山一样。有经验的导游会在带领游人登山观光的途中,时不时的讲些笑话,让游人消除疲劳,解除畏惧的心理,这样游人会轻松、顺利到达终点。反之,如果导游只是一个劲地带领游人气喘吁吁向上登,则会有人望而却步,甚至半途而废,结果可想而知。作文教学之难处就和导游带领游人登山有点相似,引导不当,引导不到位,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畏惧心理,就会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