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新品种“桂豇一号”选育及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选育出适合广西地区栽培及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豇豆新品种,促进广西地区豇豆产业的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常规系谱选择法选育出豇豆新品种,暂定名为“桂豇一号”豆角,将其与广西区内主栽豇豆品种进行田间经济性状、产量及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 “桂豇一号” 的商品荚率、荚长、荚厚、单荚重均表现最好,早、晚造产量分别为35 713.5和34 185.0 kg/hm2,其产量最高,且与农家自留种早、晚造产量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同时其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性。[结论] “桂豇一号” 具有高产、优质、双荚率高、抗病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广西区大力推广种植。
  关键词 “桂豇一号”;选育;经济性状;产量;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 S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4-02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breed highquality, highyield, diseaseresistant cowpea variety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Guangxi Area,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wpea industry in China. [Method] Conventional pedigree sele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breed the new variety of cowpea, tentatively named Guijiang 1. Comparative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field economic traits,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between Guijiang 1 and main cultivated variety in Guangxi. [Result] The commodity pod rate, pod length, pod thickness, single pod weight of Guijiang 1 all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The first season and second season yields were 35 713.5 and 34 185.0 kg/hm2, respectively. Guijiang 1 had the highest yield,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e yield of farmers retained varieties. At the same time, Guijiang 1 had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Conclusion] Guijiang 1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high quality, high dualpod rate, and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which is suitable to be widely planted in Guangxi.
  Key words Guijiang 1; Breeding; Economic characters; Yield; Disease resistance
  豇豆是我国栽培面积大、供应时间长的重要蔬菜,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1]。豇豆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磷、钙等元素,其适应性强且栽培范围广[2]。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广西豇豆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目前广西各地种植豇豆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品质、产量下降及其抗逆性差等问题日益突出[3-4]。因此选育出适合广西地区栽培及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豇豆新品种是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5-6]。基于此,笔者于2011年通过征集引进豇豆地方品种资源,筛选变异单株、单荚,从地方农家品种中发现天然早熟、丰产变异株,进而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豇豆新品种,并开展不同豇豆品种田间经济性状、产量及抗病性比较试验,旨在为广西地区豇豆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桂豇一号”豆角选育过程
  育种方法为常规系谱选择[7]。通过利用自然遗传变异,获得高产、优质、抗病力强等综合性状优良自交系,使目的性状在遗传上得到改良。亲本源自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穿山村农家“线豆角”试验田里发现的1株结豆多且生长旺盛的变异株,于2012~2014年用该变异株进行种植,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和纯化,并通过不断提纯复壮,经3年6代(造)的选择,至2015年,该株系的早熟、丰产等性状表现稳定,暂定名为“桂豇一号”豆角,经品种比较试验及多点试种,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其品质、皮色、外观、丰产性、耐贮运性及抗病逆性均表现良好。
  2 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共3 个品种:“桂豇一号”长豆角、“胜利一号”长豆角、农家自留种“线豆角”,以广西主栽品种“胜利一号”豆角(CK1)及农家自留种“线豆角”(CK2)作为对照。
  2.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科研基地,试验地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苦瓜。试验设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60 m2,分别于2015年3月5日、8月13日种植2造,即早造、晚造。均采用高垄双行穴播,搭架栽培,行穴距为50 cm×30 cm,每穴3~4 粒种子,定苗时保留壮苗2株。收获期采收6次,整个生育期内各小区田间管理保持一致。每小区随机选10穴,分别对商品荚率、荚纵径、荚横径、单荚重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每小区随机取5点,每点取3穴进行锈病、根腐病、煤烟病及病毒病调查,并计算病情指数;调查统计成熟期豇豆各小区实际产量,计算折合产量。   2.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3和DPS 7.05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豇豆品种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桂豇一号”2造的商品荚率、荚长、荚厚、单荚重均表现最好。其中早造商品荚率为96.3%,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分别提高1.4、3.5个百分点,与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桂豇一号”晚造商品荚率为96.7%,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分别提高1.5、4.0个百分点,其中与农家自留种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桂豇一号”豆角早造荚长达69.6 cm,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分别增加5.78%、14.29%,与农家自留种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桂豇一号”豆角晚造荚长为67.8 cm,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分别增加165%、13.57%,与农家自留种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桂豇一号”豆角早、晚造荚厚分别为0.71和0.69 cm,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增幅分别为4.41%、10.94%和147%、9.52%,其中与农家自留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桂豇一号”豆角早、晚造单荚重分别为27.7和26.9 g,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增幅分别为6.95%、24.77%和5.91%、18.50%,其中与农家自留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可见,豇豆新品种“桂豇一号”生长势最强,经济性状表现更加优良,具有较好的商品性。
  2.2.2 豇豆品种产量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桂豇一号”豆角产量最高,早、晚造小区产量分别为214.1、204.9 kg/区,折合产量分别为35 713.5和34 185.0 kg/hm2,较“胜利一号”、农家自留种早、晚造分别增产5.52%、10.94%和366%、9.42%,且“桂豇一号”豆角与农家自留种早、晚造产量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桂豇一号”在同类品种比较中,其高产稳产的特性表现更加突出。
  2.2.3 豇豆品种田间抗病性比较。
  目前广西区豇豆病害主要以锈病、根腐病、煤烟病、病毒病为主,其对生产影响较大。因此,该试验以这4种病害的死株率作为考察品种抗病性的主要依据。由表3可以看出,“桂豇一号”豆角早、晚造发病率总体低于“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其中“桂豇一号”豆角早、晚造锈病发病率分别为4.27%和3.92%,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分别下降0.38、2.30和0.20、1.66个百分点,且与农家自留种之间的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桂豇一号”根腐病发病率也处于较低水平,早、晚造病情指数分别为2.33、2.92,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分别低127、2.68和0.54、2.04,其与农家自留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桂豇一号”煤烟病发病率也较低,早、晚造病情指数分别为2.03和2.32,与“胜利一号”病情指数相当,但显著低于农家自留种,2造的煤烟病病情指数较农家自留种分别降低2.38和2.10;“桂豇一号”病毒病发病率也为最低,早、晚造病情指数分别为2.09和2.44,其中早造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农家自留种,并显著低于“胜利一号”,晚造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农家自留种,早、晚造病情指数较“胜利一号”和农家自留种分别降低1.29、4.54和0.87、3.81。可见,“桂豇一号”发病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3 小结
  豇豆新品种“桂豇一号”源自农家“线豆角”试验田里发现的优良变异株,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和纯化,不断提纯复壮,经3年6代(造)选育而成。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豇一号”的商品荚率、荚长、荚厚、单荚重均表现最好,早、晚造产量分别达35 713.5和34 185.0 kg/hm2,其产量最高,与农家自留种早、晚造产量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其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可见,“桂豇一号”具有高产、优质、双荚率高、抗病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广西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黄晓峰,杨海峰,王征业,等.豇豆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8):16,18.
  [2] 孙家炎,张渭章.我国长豇豆新品种应用现状及良种繁育技术[J].长江蔬菜,2007(10):25-27.
  [3] 王连生,李小荣.长豇豆不同品种田间抗病性及产量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06(1):82-83.
  [4] 祁建波,张永泰,李爱民,等.5个露地栽培豇豆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2009(17):41-42.
  [5] 王英日,李团,贝近灵.合浦县优质高产豇豆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2016(2):48-50.
  [6] 李毳,刘雁彬,方波.豇豆新品种新豇3 号的选育[J].新疆农业科技,2008(6):34.
  [7] 陆秀英,姚明华,邱正明,等.豇豆新品种鄂豇豆3 号、鄂豇豆4 号的选育[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61-763.
其他文献
高工专在办工科专业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工专办学碰到了新困难。由于高工专规模小、人才少、底
采用织构定量检测、 EBSD微取向分析、晶粒尺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退火加热过程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铝箔在最终退火加热中分别经历了初次再结
本文介绍了ZPJ-1微机智能测试仪及ZNPDY配电负荷管理软件系统,该测试仪的CPU采用NEC公司的8031集中芯片,配有A/D转换,低通和保护,锁相倍频等功能,软件系统是在FOXBASE数据库系统上开发的,具有较好的人机界面和易性
<正> 1 概述 ZGF—45型方向高频保护装置是在天津大学、西北电管局、西北电力设计院、许昌继电器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ZFG—1和ZFG—2型分立元件方向高频保护的基础上,总结
对比分析了中美日三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及农业生产性能源的消费情况,发现美国和日本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均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土壤退化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在此基
本文介绍了YPC—500F6远方保护信号音频传输装置,该装置是在综合吸收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继电保护系统的特点而设计的。采用了西门子公司最新产品SWT500F6的先
产品面板是产品功能的外部表现,是产品整体的视觉中心。面板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文借鉴国内外优秀机电产品的面板设计特点,对继电保护产品的面板设计方法和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适时、适量、合理、巧妙地发问,应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它在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揭示教材内在联系,检查教学效果等
差动保护部分校验的改进方法张未央浙江金华电业局(321001)引言差动保护为主变的主保护,差动保护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电网主系统运行的安危。差动保护的年校工作较为繁杂,工作量较
高压线路故障测距有三种实用方法:(1)微分方程法(2)相量迭代法(3)迭代修正的微分方程法。从基本原理、误差分析等方面较为详细的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和评价。对高压线路故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