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_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物理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实验教学,充分开发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交流探讨.
  1创设实验情境,唤醒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求知之源.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醒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善于用实验创设奇特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大气压时,先拿出一张中间带有一小孔的硬纸片,将杯中水倒向小孔,学生看到水沿孔流出,接着再演示“覆杯实验”,水杯倒立后不仅底部的纸片不掉下来,水也不从小孔流出,学生惊呼“怎么回事?”.
  2实验引发问题,培育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设法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引导主动参与,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可以利用课本中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实验中,学生通过在电路中连接不同的导体,观察到灯泡亮度和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后知道电阻有大小之分之际,引发学生提出“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小实验、趣味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汽化时,教师用演示“点不燃的手帕”、“纸锅烧水”实验来引导学生生疑: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怎样?自己能操作吗?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浮力概念时,教师通过演示上浮、漂浮物体的现象,学生得出物体有浮力,紧接着做下沉物体的实验,学生观察后自然就会追问“下沉物体有浮力吗?”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激发,就会产生探究意识,就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3开发实验资源,丰富实验活动手段,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1革新演示实验
  由于演示实验主要由教师操作,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思考,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细化演示实验过程的教学,突出探究方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空观察现象,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把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密封好,先用抽气机不断向外抽气,让学生听铃声的变化,再逐渐向玻璃钟罩内放气,让学生听铃声的变化,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合理推想,“如果里面的空气全部抽完,还能不能听到铃响?”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有效操作方法,还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理想实验法).另一方面要积极让学生融入演示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师生互动实验、学生表演实验和边讲边做实验,让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中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及内容,从而在加深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理解的基础上领会实验操作技能,如在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时,笔者在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操作方法后让学生上台表演展示实验过程,要求台下同学认真观察判断正误并上台纠正,笔者仅在旁做指导工作,这样台上台下同学在互动中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2优化分组实验
  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设计方法,然后让学生明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目的,学生独立思考实验方法并小组内讨论交流确定共同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仅给予困难小组指导,这样学生不仅顺利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而且要体验领会实验探究的精髓.
  3.3注重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教学注重学生体验实验探究进程,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给学生提供一小烧杯、一个溢水杯、弹簧秤、小石块、细线和水等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最后归纳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创造的创新过程,为学生今后的创新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3.4拓宽实验时空,开展课后实验活动
  开放课堂拓宽实验时空,将教学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课后探究,甚至寻找身边材料进行实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真刀真枪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开放物理实验室,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实验探究,扩大实验范围,营造实验创新气氛.引导学生用身边器具做实验,如用一把小小的尺子来研究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等.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器材做实验,如利用家中废旧的空饮料瓶研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如在学习密度知识后,让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估测一石块或牛奶或食盐的密度.再如用废旧的电池、尺和火柴盒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一物多用创新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广阔性,如学生用矿泉水瓶、水和海绵设计了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和验证大气压等实验.
  3.5开展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在学习声音后让学生用两只空易拉罐或纸杯、气球、细线、透明胶带制作“土电话”研究固体、液体传声,用玻璃杯、水、筷子制成“水杯编钟”;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牙膏盒制作小孔成像仪,再如在学习压强、浮力后让学生用吸管、杯子、水制作喷雾器和用注射器、眼药水瓶、铁钉、细塑料管制作潜水艇等.
  4开展实验反思与评价,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能表达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有效反思与评价,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组织学生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评价,在交流反思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对探究实验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及不足,激发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的热情,最终完成对所做实验的完整建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师生交流发现实验方法有所不同,用一只或二只电流表完成实验的均有,笔者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方法的优劣,反思改进措施,最终找到最佳方案,顺利完成有效实验.让学生从探究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解决探究的问题等方面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方法的有效等方面去思考实验可能存在的问题,寻找最好方案重新进行实验探究.注重对失败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比实验本身更有价值,要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让学生认真反思自己在实验探究中的行为表现,扬长避短,学会理性思考,优化探究思维品质.
  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认真研究开发实验教学资源给力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随着物理学科课程的全面改革,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越来越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可.物理教材主要以宇宙中出现的物理现象为研究领域,因而,就需要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索.也就是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生的求胜欲望、好奇心等比较强烈,对新知识、新事物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而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就需要教好学生做好物
递推法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应用于物体发生多次作用后的规律寻找和运算.运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对物理运动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利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做出通式.递推法应用的关键是做出递推关系式,以便于问题的解决.在具体应用中,递推法可以解决多种问题,递推法的掌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1 递推法解决火车启动问题  递推法解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火车启动问题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种.  例
“灵动”一词在百度词典中有“灵气、显灵”之意.追求灵动,正是一种教学形式的表现形态.所谓物理教学的“灵动之美”,就是一种有生气、活力的教学状态,就是要让物理教学与人的发展同步,使物理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物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就必然要求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所谓“物理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物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学生在学习电磁振荡的相关知识时,由于思维定势,往往利用有关稳恒电流的知识去理解和解释振荡电路的问题,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和认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图象及斜率的有关知识,去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图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目的,帮助学生掌握电磁振荡中各物理量的大小变化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稳恒电流中的有关知识不能用到电磁振荡中去.  例如:如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是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谈谈笔者的想法和做法.  1培养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的能力  学会正确使用仪器,是进行探究实验的关键,怎样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呢?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一看就会的不讲或少讲,不要怕学生不会用!游戏机、手机比我们很多实验仪器都复杂,学生是怎么学会用的,都是看着说明书学会用的.笔
物理学史作为一个独特的教育资源宝库,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素材,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是物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考物理始终重视对物理学史的考查,对其考查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教师从教育评价的角度认识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引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1 物理学史的内容分析及考查形式  什么是物理学史?物理学史包含哪些内容?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答案.笔者根据Wang分析科学史内容的框架,并结合本
例题教学是巩固所学的公式、定理,根据物理条件进行运算过程.例题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大部分教师比较喜欢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给学生讲明讲透,再布置练习进行巩固.这种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教师为完成例题教学而教学,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式接受例题的教学方式,学生觉得书上有的,可听可不听,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往往较低.  如何提高物理例题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习变得有趣和具有挑战性,值得我们去探究
题目 (2014年全国(大纲卷)理综卷第26题)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和R,地球同步卫星A的圆轨道半径为h. 卫星B沿半径为r (r
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23题是一道运动学综合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抛运动、速度变换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综合分析能力,由于研究对象变换、对地速度的变化,使学生解题时容易出错.原题如下.  题目 如图1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 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 m.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常常困扰着一线的语文教师.新课程改革为小学作文教学带来了良机,给语文教师创造了无比广阔的空间,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