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教学中,通过“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法、说过程、学板书”,使学生感悟干感知“美丽”,升华情感。传承文明。
关键词:诗意;传承;文明
一、联系实际,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与赞美之情。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去感受人间真情,并学着关心、帮助他人。新课标(修改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的融入语文学习过程。我通过将课文至少读了十遍,并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我被文中的人性美所感动!我期待着以我的阅读感受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感悟这平凡淳朴的美,感动这浓浓的情,从而引领学生做“美”的接力棒,将人类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二、依据学情,说目标
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本课教学将抓住细节描写,通过朗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从对象出发,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读“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乡亲们身上所闪现的人性美与搭石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美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传承美
三、根据重难点,说学法与教法
按照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设计了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同桌合作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思的能力。教法上按照“以学定教”的设计理念,顺势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启发学生感悟美。
四、紧扣文本,说过程
1.说“桥”激趣,谈话导入
新课标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过的桥,再引入“搭石”这种桥。随机课件出示“搭石”的图片,并板书课题:21.搭石。通过比较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强烈的阅读期待下,师生共同进入了新课的学习。预设:“俩人”和“一行人”的读音学生易读错。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扫清字词障碍,让阅读不留死角,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中年级在阅读方面的目标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所以在“知搭石、重搭石”的环节,我让学生用默读的方式阅读文本并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什么是“搭石”。问题二:“搭石”在村子里有哪一些作用?這两个问题是有层次区别的,一个是直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一个要用自己的话概括。让学生学会从关键句中去体会,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在师生合作朗读中体会“搭石”的作用。
3.精读课文,感悟美丽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抓住“发现美”这个中心问题,统领全篇,精心预设一下三个教学板块,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中段学生要做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在教学文中的人性美时,重点抓住感受“敬老美”,我引导他们抓住“伏”字,通过读一读、演一演“背老人过搭石”这个情景,体会“伏”字所隐藏的深刻意义。通过预设问题,谈一谈:“他的腰为何要弯的这样低?”进而引出“理所当然”背后的品德美。因为是老人,必须让他们舒服地伏在年轻人的背上。从而学生就可以知道年轻人的那种为他人着想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美——尊敬老人。我进而问“年轻人背过老人后,需要老人道谢吗?”不需要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乡亲们把这当做“理所当然”的事。从而又预设提问“理所当然应当如何理解?”总体来说就是“按照道理应该这样”的意思。最后把“理所当然”衍射到山村中更多的事。通过合作学习,扩大人性美的光辉。让学生找到理所当然的事后谈想法(谦让美、奉献美),更加深刻的体会乡亲们的善良与淳朴。
(2)在体验和谐美时,主要通过自读、师生合作读、师范读,生仿读等环节突出乡亲们走搭石的和谐美,师范读的是课文的改写,换成了小诗的形式来读,读出这句话的意境美。
(3)说“搭石”美。正是有了乡亲们这些令我们感动的美,才使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说说“搭石”的美。
(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你能说说“搭石”与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默默奉献)人们也和这里的“搭石一样,将奉献、合作、礼让、敬老当成了“理所当然”,他们也成为了大山的“搭石”。让学生把自己身边的美搭在“搭石”上,让搭石搭的越来越长,越来越远,人与搭石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搭石精神”。
4.突出重点,说板书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课时的重难点,我用了简笔画的形式增加板书的直观性、简洁性和新颖性。纵观以上教学设想,我认为本设计的亮点是:1、以板块的形式预设教学主线,尽量实现顺学而导的可能,学生感悟到一种美,我就搭一块搭石,学生先体验到哪儿就学到哪儿,以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2、教法简洁,强调读写,重视语言的熏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落实到了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促使教学不断接近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五小 414014 )
关键词:诗意;传承;文明
一、联系实际,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与赞美之情。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去感受人间真情,并学着关心、帮助他人。新课标(修改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的融入语文学习过程。我通过将课文至少读了十遍,并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我被文中的人性美所感动!我期待着以我的阅读感受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感悟这平凡淳朴的美,感动这浓浓的情,从而引领学生做“美”的接力棒,将人类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二、依据学情,说目标
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本课教学将抓住细节描写,通过朗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从对象出发,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读“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
(3)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乡亲们身上所闪现的人性美与搭石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美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传承美
三、根据重难点,说学法与教法
按照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设计了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同桌合作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思的能力。教法上按照“以学定教”的设计理念,顺势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启发学生感悟美。
四、紧扣文本,说过程
1.说“桥”激趣,谈话导入
新课标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过的桥,再引入“搭石”这种桥。随机课件出示“搭石”的图片,并板书课题:21.搭石。通过比较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强烈的阅读期待下,师生共同进入了新课的学习。预设:“俩人”和“一行人”的读音学生易读错。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扫清字词障碍,让阅读不留死角,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中年级在阅读方面的目标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所以在“知搭石、重搭石”的环节,我让学生用默读的方式阅读文本并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什么是“搭石”。问题二:“搭石”在村子里有哪一些作用?這两个问题是有层次区别的,一个是直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一个要用自己的话概括。让学生学会从关键句中去体会,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在师生合作朗读中体会“搭石”的作用。
3.精读课文,感悟美丽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抓住“发现美”这个中心问题,统领全篇,精心预设一下三个教学板块,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中段学生要做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在教学文中的人性美时,重点抓住感受“敬老美”,我引导他们抓住“伏”字,通过读一读、演一演“背老人过搭石”这个情景,体会“伏”字所隐藏的深刻意义。通过预设问题,谈一谈:“他的腰为何要弯的这样低?”进而引出“理所当然”背后的品德美。因为是老人,必须让他们舒服地伏在年轻人的背上。从而学生就可以知道年轻人的那种为他人着想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美——尊敬老人。我进而问“年轻人背过老人后,需要老人道谢吗?”不需要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乡亲们把这当做“理所当然”的事。从而又预设提问“理所当然应当如何理解?”总体来说就是“按照道理应该这样”的意思。最后把“理所当然”衍射到山村中更多的事。通过合作学习,扩大人性美的光辉。让学生找到理所当然的事后谈想法(谦让美、奉献美),更加深刻的体会乡亲们的善良与淳朴。
(2)在体验和谐美时,主要通过自读、师生合作读、师范读,生仿读等环节突出乡亲们走搭石的和谐美,师范读的是课文的改写,换成了小诗的形式来读,读出这句话的意境美。
(3)说“搭石”美。正是有了乡亲们这些令我们感动的美,才使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说说“搭石”的美。
(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你能说说“搭石”与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默默奉献)人们也和这里的“搭石一样,将奉献、合作、礼让、敬老当成了“理所当然”,他们也成为了大山的“搭石”。让学生把自己身边的美搭在“搭石”上,让搭石搭的越来越长,越来越远,人与搭石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搭石精神”。
4.突出重点,说板书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课时的重难点,我用了简笔画的形式增加板书的直观性、简洁性和新颖性。纵观以上教学设想,我认为本设计的亮点是:1、以板块的形式预设教学主线,尽量实现顺学而导的可能,学生感悟到一种美,我就搭一块搭石,学生先体验到哪儿就学到哪儿,以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2、教法简洁,强调读写,重视语言的熏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落实到了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促使教学不断接近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五小 414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