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是当今各国政府、注册会计师协会及投资者等关注的焦点。围绕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提出对策及改善方案,以期减少审计失败的可能性,更好地促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会计师事务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审计质量概括地讲就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其核心就是审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从理论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与审计标准、规范以及相关规定的符合程度。从审计实务上讲审计质量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审计、履行法定职责、发挥审计作用的程度;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一个特定审计项目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对相关职业规范的遵守执行情况。
一、从市场环境角度出发的审计质量改善方法
1.努力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对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审计的质量随着审计强制性需求的提高反而会下降,必须培养一种市场出于自发的内在需要。为此审计在日常的经济业务中要脱离政府的监管,政府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由于高质量的审计不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导致企业的股东,管理者等都对审计质量的需求不高。要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使得大股东的利益有所制衡,目前实行的股权分置对大股东的权力有所制衡,应该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为了提高管理层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需要使审计付出的高成本有所回报,应该在融资或者首次发行股票中进行体现和规定,即规定由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向银行借款的利率要低于其它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同时发行股票时发行价格要相对较高,努力形成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通过增加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改善审计市场集中度,以从两方面提升审计质量。
2.建立、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加大惩治力度。有效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管理,既要制定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指南,更要加大惩处力度,将道德成本转化为经济成本,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集体理性,健全并严格执行市场推出与终身禁入制度,建立健全诚信惩戒制度等方面。要加强监管的制度建设,改变监管人员的任命制,将监管的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引入公开披露制度,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建立起监察结果适时公告制度,在固定刊物或互联网等媒体上公告,并使典型案件的审理、听证和处罚公开化。要加强媒体的监督,增加监管的实效性,将处罚措施切实到位,让违规的会计师的成本远远的高于收益,让那些心存侥幸违法违纪的责任人无路可走。
3.改善审计环境,规范审计定价。良好的职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依据《独立审计准则》执业和坚持原则出具业务报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加强治理审计环境,让权力从审计市场退出,形成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很有帮助。证监会应进一步发布有关上市公司支付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指南,特别是统一相关标准,以使所披露的信息之间具有可比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制定该“规范”之初衷,对审计收费进行市场监督。
为了改变现有披露规则将产生利益冲突的审计服务收费不适当地混在一起披露的状况,应修改审计收费披露要求,在会计报表(或费用明细表)中单独列示审计收费,并按下列各项分别披露:签证和顾问服务、税务服务、其它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既不使“规范”流于形式,又保证其严肃性。
4.改进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制度。完善现行的审计聘任制度,改革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目的是防止出现“购买审计意见”行为。如由证监会为上市公司指定审计师,而不让管理当局经手,事后由证监会与管理当局及事务所进行结算;由保险公司担任审计委托人,即实行财务报表保险制,具体为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是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保险,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的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对因为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和漏报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向投资者进行赔偿等。
二、从事务所内部角度出发的审计质量改善方法
1.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责任管理,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差,影响审计质量,将审计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或项目组,严格进行管理控制,用“高压”提高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在审计失败后,可以效仿美国的“新舞弊审计准则”制度,按照“推定过错”原则判定审计责任,建立审计责任“问责制”要鼓励民事诉讼,真正落实民事责任,确立民事救济机制。通过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道德成本转化成经济成本。增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集体性,使注册会计师在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2.择优录取审计人员,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审计主体应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职业培训,加强全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提升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也使审计质量受到影响。要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首先要严格把好人员选择关,在聘用审计人员时,综合考虑其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和后续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风险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坚持长期执业方针,摒弃短期化利益驱动倾向,加强执业质量控制,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谨慎执业,严格履行审计职责,出具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切实履行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
3.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实现机制。建立客户风险等级评价和管理制度;建立充分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制度;建立例外事项或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建立质量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落实三级复核制度;严格注册会计师签名制度;建立技术支持与咨询制度等。做到严格审查,层层審批,并约请其它事务所施行独立的质量检查,建立同业复核制度;建立内部控制评比制度,推行行业间善意竞争机制等。以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稳步实现。
4.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扩大规模。前人的研究表明,规模越大,审计质量控制越好,审计质量相应越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在鼓励中国本土化的“四大”发展壮大,并缩小国内所与外资所的收费差距,通过加强事务所自身力量促进审计质量的改善。要满足事务所的规模与企业(客户)的规模相对应,则需要建立起具有足够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完成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审计业务。由于大型的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较多,人员分工相对较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范围相对较小且固定,这样的机制便于实行制度化的严格管理,便于人员向“专、精”的方向发展,其工作能力相对较强,有利于承担大型的审计项目,能够提供审计、其它签证咨询等服务,由于规模比较大,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
5.提高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识别能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目的无非是使其报表“好看”一点,以期达到某种目的,如获取上市资格、避免退市等。审计人员未能有效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很可能就无法发现企业的财务舞弊情况。如果审计人员未能发现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则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也是对信息使用者的不负责。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正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行为而造成的。应提高审计人员的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识别能力,将盈余管理风险加入到审计风险中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审计质量,防止审计失败。
参考文献
[1]孟捷,张燚.浅析审计质量控制[J].财会研究.2007(3)
[2]冷洪.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J].财会研究.2007(12)
[3]唐慧娟.审计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时代金融.2006(5)
[4]谢爱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6)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会计师事务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审计质量概括地讲就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其核心就是审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从理论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与审计标准、规范以及相关规定的符合程度。从审计实务上讲审计质量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审计、履行法定职责、发挥审计作用的程度;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一个特定审计项目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对相关职业规范的遵守执行情况。
一、从市场环境角度出发的审计质量改善方法
1.努力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对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审计的质量随着审计强制性需求的提高反而会下降,必须培养一种市场出于自发的内在需要。为此审计在日常的经济业务中要脱离政府的监管,政府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由于高质量的审计不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导致企业的股东,管理者等都对审计质量的需求不高。要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使得大股东的利益有所制衡,目前实行的股权分置对大股东的权力有所制衡,应该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为了提高管理层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需要使审计付出的高成本有所回报,应该在融资或者首次发行股票中进行体现和规定,即规定由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向银行借款的利率要低于其它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同时发行股票时发行价格要相对较高,努力形成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通过增加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改善审计市场集中度,以从两方面提升审计质量。
2.建立、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加大惩治力度。有效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管理,既要制定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指南,更要加大惩处力度,将道德成本转化为经济成本,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集体理性,健全并严格执行市场推出与终身禁入制度,建立健全诚信惩戒制度等方面。要加强监管的制度建设,改变监管人员的任命制,将监管的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引入公开披露制度,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建立起监察结果适时公告制度,在固定刊物或互联网等媒体上公告,并使典型案件的审理、听证和处罚公开化。要加强媒体的监督,增加监管的实效性,将处罚措施切实到位,让违规的会计师的成本远远的高于收益,让那些心存侥幸违法违纪的责任人无路可走。
3.改善审计环境,规范审计定价。良好的职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依据《独立审计准则》执业和坚持原则出具业务报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加强治理审计环境,让权力从审计市场退出,形成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很有帮助。证监会应进一步发布有关上市公司支付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指南,特别是统一相关标准,以使所披露的信息之间具有可比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制定该“规范”之初衷,对审计收费进行市场监督。
为了改变现有披露规则将产生利益冲突的审计服务收费不适当地混在一起披露的状况,应修改审计收费披露要求,在会计报表(或费用明细表)中单独列示审计收费,并按下列各项分别披露:签证和顾问服务、税务服务、其它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既不使“规范”流于形式,又保证其严肃性。
4.改进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制度。完善现行的审计聘任制度,改革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目的是防止出现“购买审计意见”行为。如由证监会为上市公司指定审计师,而不让管理当局经手,事后由证监会与管理当局及事务所进行结算;由保险公司担任审计委托人,即实行财务报表保险制,具体为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是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保险,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的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对因为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和漏报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向投资者进行赔偿等。
二、从事务所内部角度出发的审计质量改善方法
1.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责任管理,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差,影响审计质量,将审计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或项目组,严格进行管理控制,用“高压”提高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在审计失败后,可以效仿美国的“新舞弊审计准则”制度,按照“推定过错”原则判定审计责任,建立审计责任“问责制”要鼓励民事诉讼,真正落实民事责任,确立民事救济机制。通过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道德成本转化成经济成本。增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集体性,使注册会计师在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2.择优录取审计人员,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审计主体应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职业培训,加强全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提升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也使审计质量受到影响。要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首先要严格把好人员选择关,在聘用审计人员时,综合考虑其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和后续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风险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坚持长期执业方针,摒弃短期化利益驱动倾向,加强执业质量控制,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谨慎执业,严格履行审计职责,出具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切实履行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
3.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实现机制。建立客户风险等级评价和管理制度;建立充分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制度;建立例外事项或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建立质量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落实三级复核制度;严格注册会计师签名制度;建立技术支持与咨询制度等。做到严格审查,层层審批,并约请其它事务所施行独立的质量检查,建立同业复核制度;建立内部控制评比制度,推行行业间善意竞争机制等。以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稳步实现。
4.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扩大规模。前人的研究表明,规模越大,审计质量控制越好,审计质量相应越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在鼓励中国本土化的“四大”发展壮大,并缩小国内所与外资所的收费差距,通过加强事务所自身力量促进审计质量的改善。要满足事务所的规模与企业(客户)的规模相对应,则需要建立起具有足够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完成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审计业务。由于大型的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较多,人员分工相对较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范围相对较小且固定,这样的机制便于实行制度化的严格管理,便于人员向“专、精”的方向发展,其工作能力相对较强,有利于承担大型的审计项目,能够提供审计、其它签证咨询等服务,由于规模比较大,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
5.提高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识别能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目的无非是使其报表“好看”一点,以期达到某种目的,如获取上市资格、避免退市等。审计人员未能有效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很可能就无法发现企业的财务舞弊情况。如果审计人员未能发现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则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也是对信息使用者的不负责。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正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行为而造成的。应提高审计人员的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识别能力,将盈余管理风险加入到审计风险中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审计质量,防止审计失败。
参考文献
[1]孟捷,张燚.浅析审计质量控制[J].财会研究.2007(3)
[2]冷洪.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J].财会研究.2007(12)
[3]唐慧娟.审计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时代金融.2006(5)
[4]谢爱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