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待人忠厚,仕途不愁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iz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时期,湖北提督张彪是张之洞的心腹,张之洞还把跟在身边多年的婢女嫁给张彪为妻。黎元洪此时是张彪的下属,张彪见他不仅有治军才能,而且群众基础好,在官兵中很有威望,因此醋意大发,不断到张之洞跟前诋毁黎元洪。好在张之洞不是个耳根子软的人,只将其看作私人矛盾,没当回事。
  此招不灵,张彪又心生一计:利用自己是上司的身份,鸡蛋里面挑骨头,当众羞辱黎元洪。他不光让黎元洪在军中罚跪,还在士卒面前摘下黎元洪的帽子,随手丢在地下。张彪目的明确,就是想使黎元洪离开军队,以免对自己构成威胁。黎元洪知道张彪的心思,虽说受了屈辱,却从不与之争锋。张彪无计可施,只好让黎元洪继续留在军队。
  张之洞知人善任,了解张彪的军事素质远不如黎元洪过硬。因此,他任命张彪为镇统治官,黎元洪协助其部署、训练军队。时过不久,张之洞前来视察,见军事部署有条不紊,士卒队列军容严整,便当面称赞黎元洪,黎元洪却回答:“这些都是张彪的部署,我不过照章办事,哪有什么功劳啊?”张彪见黎元洪如此大度,惭愧不已,二人关系日渐融洽起来,张之洞也对黎元洪赞叹不已。
  1905年12月,恰逢湖北常备军扩编,由原来一镇改为两镇,有了空缺,张之洞亲自出面向掌权的慈禧太后保举黎元洪,黎元洪毫无悬念地成为改镇后的统治官。
  1907年,张之洞入京任军机大臣,东三省将军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赵尔巽打心眼儿里看不起张彪,认为他只因娶了张之洞的婢女,靠这层裙带关系才得到升迁罢了,于是决定上奏朝廷:由黎元洪取代张彪。黎元洪听说这件事后,非但固辞不受,还第一时间通知张彪,并建议他致电张之洞帮助疏通。不久张之洞来函,张彪保住了官位。黎元洪关键时刻不计得失,出手相援,令张彪心存感激。
  黎元洪此举也不完全是为了张彪。他很清楚,张之洞虽然离开湖北,但身为军机大臣,权威仍能影响到湖广总督。如果趁着张之洞调离之际,取代其宠将职务,张之洞会怎么想?自己必然会落下忘恩负义的嫌疑,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仕途。所以,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
  果然,后来瑞平出任湖广总督,对黎元洪颇有成见,极不信任,但与张彪意气相投,在征求张彪的意见时,张彪以德报德,极力替黎元洪担保,瑞平才算作罢。
  编辑/山石
其他文献
1939年,越南谅山一间普通的民房里,一个虚弱不堪的老人躺在病床上。梦里不知身是客,只把他乡作故乡。  有人来看望他,老人念念有词。年轻人弯腰去听,听了半天,只听到一句:“我是一条狗,叫了100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那年,老人虚岁100岁,这位百岁老人正是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  他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死于乱世,走过了三个历史时期,却不曾叫醒当时动荡的中国。  对比一下,现在11岁的孩子大部
康熙年间初期,安徽池州府来了位叫郭世纯的知府大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本是京官,由部郎出任池州四品知府。  郭知府把池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训起话、办起事情来头头是道,到任以后,许多历年积下来的陈案,他都审问得一清二楚,辖区内没有恶性案件发生,百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年终考核的时候,上级评价他“政理严明,奸吏惮之”。由于他精明能干,所以上至安徽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下至县官衙吏,都对他尊重有加。  
《警世通言》里的一则故事饶有趣味。宋朝有一个翩翩少年郎叫魏宇,年方十七,丰神俊朗,性子温柔,每次赴文会,同伴们都调戏他,称他为魏娘子。魏宇羞恼之下从此不会宾客,专心在阁楼上读书,只与表兄服生交往。  这天,服生因为母亲病了要回家乡侍疾,留下魏宇一个人。二更的时候,魏宇突然听到敲门声,他以为服生回来了,开门一看,只见门前站着一个美男子,身穿黄袍,头戴纶巾,蓄着漂亮的胡子,身上还有阵阵香味。美男子的身
一  她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小女儿,唐高宗的同胞妹妹。她是衔着玉出生的,数遍史书,所有的公主中,唯她风光占尽。唐朝有明文规定,公主不能使用“名山、大川及畿内县”作为封号,怕惹怒神灵。可她一出生,太宗就迫不及待地为她破例赐号“衡山郡公主”,足见对她的疼爱。  初唐还规定,公主出嫁时,给食邑300户。太宗一贯标榜自己是守法模范,并以此沾沾自喜,可他一早就给了衡山公主食邑,等女儿八岁那年,他再次迫不及待
在最近热播的文化节目《朗读者》中,著名作家麦家朗读的一封写给儿子的信,感动了无数观众。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传统的家书文化,见字如面,是中国人维系情感最朴素的一种方式,而那些大师的家书则更能打动人心。  梁启超曾把自己的四个孩子送往国外学习,其间他给他们写了四百余封家书。他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汝等能升級固善,不能亦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若既竭吾才,则于心无愧;若缘殆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
过年大扫除,妈妈整理衣柜,才发现我们家的旧衣服可真不少啊!这些旧衣服怎么办呢?丢到垃圾筒怪可惜的,存着以后捐赠,那就得放在家里好长时间,太占地方了!  只见妈妈一点儿也不发愁,她把衣服叠好,用塑料袋仔细地打好包,装了满满三大袋呢。  “来,帮妈妈提上,到小区门口你就知道了。”  “好嘞!”我提上两个大的袋子,妈妈提小的,我们一前一后下了楼。  “就是这里了。”妈妈站在了小区大门前。只见这里立了一个
诗人一定就风流吗?很多人会说:是呀。特别是一个叫杜牧的,随手两句诗就毁掉了整个唐代诗人的公众形象,一句叫“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叫“赢得青楼薄幸名”。其实,唐朝2800名诗人并不都是风流的。除了杜牧、元稹、白居易这样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萝卜派”,唐朝诗人里还是有很多好男人的。  “男人有钱就变坏”,韩愈本来应该变坏的,因为他很有钱。  韩愈是当时文坛的第一大腕,随便写篇软文就能挣钱,而且开价贵死人
1924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通过一则法案——允许对智力障碍人士强制实施绝育手术,以确保优生优育。同年10月,该州癫痫和智障人收容所的主人普莱蒂就迫不及待地入禀当地法院,要求依据该法案,对该所一名叫嘉利·巴克的女子实施绝育手术。  普莱蒂声称,巴克当时18岁,智力水平却只相当于9岁的小孩;她的母亲也是精神病患者,生下了包括她在内的三个小孩,成了社会的负累。因此,他要求州政府批准对巴克实施强制绝育。  
1923年10月5日,曹锟重金收买议员,贿选为大总统。10日,曹锟在就职典礼上宣读了就职宣言。宣言中说,以往的历任总统都是俊杰之士,然而因为国家大法未立,无所依据,所以不能在总统职位上施展才能。他就任的时候,适逢新宪法制定完成,今后政府的一切举措,都会遵循法律。他抛出了“制宪”这一举世关注的卖点,期望将自己的贿选政府放到合法位置之上。  就职典礼两个小时后,新宪法颁布。  这部宪法是曹锟精心策劃的
众所周知,美国从成立起采取的政权体制就是共和体制,没有君主。但鲜为人知的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个“皇帝”约书亚·诺顿,这个“皇帝”甚至一度很得民心。  1819年,诺顿出生于英国一个商人之家。九岁那年,他跟着经商的父母移民到了南非。在父母去世后,诺顿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可是,诺顿并没有头枕金山睡大覺,而是把家产变卖,然后收拾行囊去美国旧金山闯荡,并很快在旧金山的商界站稳了脚跟。正所谓商场如战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