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听力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出发,以听力教学为切入点,浅谈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现在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在此门课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 听力教学 教师 主导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91-02
  一、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从语言学习的过程来说,听总是先于说。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必须先听,然后才能跟着模仿,听的能力提高的越快,说的水平提高的也就越快。其次,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说,听的能力总要大于说的能力。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是输出,是主动的行为,不会说的话可以换种方法变着法的表达,但是若是听不懂,或者在听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理解就比较麻烦,在话语过程中不会给听话者留较长时间的思考,所以如果听不懂或者听力效果差的话会影响及时反应,自然影响话语交际。可见,除了学生课外交流练习听力外,在第二语言的课堂学习中,有意的听力环节的训练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课堂上的听力教学,即是专门的听力训练,也是学生提高听力能力的重要源泉。依次为学习背景,在教师的有目的的指导下,很多教学听力课的教学目的是可以顺利实现的。
  吕必松(1996)曾提出听力训练的作用和任务就是打听力基础,培养听的技巧,培养听的使用能力,培养注意力和开发智力。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专门的听力训练可以给学生打听力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有课外听的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检验一节听力课是否成功,要看学生通过这节课具体听的效果,是否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当然这些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从内因角度分析,学生的听力理解障碍可分如下障碍的影响,一是语言知识障碍,具体来说包括,语音误导,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混淆不清。二是文化知识障碍,既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充分,也是受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第三个方面是受学生个体心理障碍的影响。
  现在我们重点分析一下从教师授课的角度来看一堂不成功的听力课的具体表现:一是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口令的指向性不强,这个时候学生虽然是在课堂上听,但是是泛泛的听,没有针对性,抓不住听力的关键点。二是课堂教师的讲解缺乏个性,呈现出单调性,不能突出重点,对可能出现的难点没有做到合理的预测。这个时候上课的感觉是老师简要的讲解,然后放听力给学生听,最后大家一起核对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因为技巧不突出,学生枯燥地听了之后,有些同学可能根本没听懂,当教师问答案时,这部分学生可能随波逐流,他们没听懂的声音就被淹没了。三是教师的板书设计不合理,其实听力材料在教师分析的时候,关键词也可以借助于板书,可是如果板书设计不到位,或者认为听力训练只是听而不板书的话,是不能给学生提示出重点的,听前或者听后教师自己在总结的时候因没有合理性的点拨,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可能还是一头雾水。
  三、听力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一)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轻松的心理气氛和语言能力。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从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功的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应该发挥自己的指导性作用,听前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系统,包括眼,耳,口,手齐动,只有做到“以听为主,听练结合,听说结合,听写结合,听做结合”,才能上出一堂合格的听力课。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史蒂芬·克拉申曾提出了i+1的可懂输入理论,即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适当的增加难度。我想这个度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程度来把握。
  (二)听力训练也有具体的教学技巧。听力培养的是个人的听话理解能力,课堂听力训练就是对这种能力的专门性训练,由于听力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的特殊作用,听力训练也是言语训练中的一个关键部分。而如今的问题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一两个词听不懂,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这一两个词上,而不注意往下听,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也可以说是没有掌握听的技巧。
  而对于上述重要性中谈及的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针对如何改正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课堂教学技巧主要指体现在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教师要设法让整个课堂呈现出“灵活性,创造性 ,多样性,服务性和服务性”等特点。
  1.所谓“灵活性,创造性与多样性”就是针对不同听力材料要有不同的策略。不应该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善于授课的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对于不同的听力材料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短的对话,可以5个或者10个题一起听,对于技巧有难度的题,可以提前看选项,无论何种听力策略,都可以听后分组讨论答案,增加趣味性,明确自己的答案和其他人答案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长语篇的听力材料,可以分成几遍来听。第一遍之前,老师要纲领性的导入,消除障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听第二遍的时候问题可以具体细化一些,进一步消除小障碍,有针对性的解读听力材料。听第三遍的时候可以具体的设置问题。让学生用成句的话甚至根据自己理解完成答案,这样几个回合下来,差不多,听力的材料学生就全部的理解了。
  2.“服务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教师是主导,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收获知识,心中应该存在服务学生的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听力课上学生听的内容不只是老师的录音,还应该包括老师的讲解和说明。这样可以起到预听的作用,降低听的难度,增加学生信心的作用。教师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抓关键,跳障碍”这两个方面。所谓抓关键,就是抓住关键性的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对于语料中那些无关紧要的,甚至是会造成听力障碍的,应该提前扫清障碍,明确听力重点。另外新教师在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候,就给学生打下这样的基础。要趁早给学生培养抓住主要矛盾的好习惯。如果教师在教学服务中又循序渐进的给学生输入一些新的技巧,有利于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听。这里简单举几个练习听力技巧的例子。   一是提示学生注意语句重音和语调变化。听辨重音的练习和语调的练习常常被忽视。其实在我们的交际对白中他们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在主谓句中谓语常常重读,在主谓宾中宾语常常重读。汉语的语调除了表达句子的陈述,疑问,祈使等性质外,还能通过对语调的灵活运用,表现兴奋,惊异,感叹等丰富的含义。特别是在反问句中就常用疑问句的语调来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含义。如:
  我能不相信你?(表示肯定)
  他这也叫学习?(表示否定)
  二是提示标记词。 按照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听者在理解一个句子时首先是将句子的成分划分,然后再理解,乔姆斯基说划分依赖的是关键词。如,“在”“当……时”“好在”“根据”“是……的”以及关联词等,教师可以适当地在黑板上板书,这样能起到帮助学生信息重建的作用。
  三是提示背景信息。我们都知道听一篇内容熟悉的文章要比听不熟悉的文章容易。其实内容熟悉的文章中也并非没有我们不知道的词语。只不过我们熟悉听的内容,即使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能够把他转化成自己的心理语言。提示与要听的语料有关的背景,可以帮助学生跳过语言障碍,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信息上。
  3.这个“可控性”,就是听力课的教学应该和综合课教学还有口语课教学等保持协调一致,要有总体规划。教师要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理解中的障碍,随时调整预先的教学安排。如果发现多个同学都某个方面都有理解障碍时,要集中大家的问题,然后再一遍录音。相反,如果某个语料大部分学员都听懂了,就没有听第二遍的必要了。又如,文化内涵的差异对于学生是否听懂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讲授某些听力语料时,可能涉及一些中外文化的对比差异,需要事先给同学们讲解,但是讲解的量具体是多少教师应该自己心中有数。如果课堂教学面面俱到,会耽误学生听的时间,得不偿失,教师授课要注意扩展适度的原则。
  另外,对于听力的时间也要有控制。连续听的时间不宜过长。听力课要求学生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时间长了会引起注意力疲劳,且听了后头的忘记前头的,有些听力文本可以与练习同步进行,或听的过程中有些小的改变等。
  四、结论
  听力课必须精讲多练,教师在听力课上的任务就很重要。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性作用。课前教师必须备课,而且要依据每一课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因为听力课上给教师的讲的时间不多,教师必须精讲自己要讲的语法点。既不能漏讲,也不能乱讲,要是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培养学生跨越障碍的能力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旦从训练中受益,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听力课的兴趣。对促进听力课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同时结合以上“灵活性,创造性 ,多样性,服务性,操作性和可控性”等特点,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桂诗春.认知与语言(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1(3)
  [2]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4]李红印.汉语听力教学新论[J].南京大学学报.2000.5
其他文献
测量了牡丹花植株的含水率、共晶温度和共熔温度,进行了冷冻干燥试验。结果显示,牡丹花的茎、叶和花的含水率、共晶温度和共熔温度差别较大。选取预冻温度和升华界面温度应以最
该工作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М.米赫林及З.С.布罗诺维茨卡雅法研究了牡丹芽、山楂芽、胡萝卜肉质根和马铃薯块茎等外植物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期间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吸收
该文介绍了新研制的优质木棒砂光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利用该设备对木棒进行砂光处理,将大大提高木棒的优质品率,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Abstract】Thematic progression (TP) is a key theory in system?functional grammar. It explains the textual function and text coherence by studying theme, rheme and sentence sequences. Through studying
期刊
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对写作没有培养起浓厚的兴趣,对教材中课文的文字缺乏欣赏的敏感,在写作的道路上走不下去,甚或无路可走。鉴于此,笔者选择“命题周记”这一载体,让语
会议
该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牡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已分析的116个成分中鉴定了其中的26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6.53℅。它们是:α-蒎烯、莰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