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习规律 提高识记效果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f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顺从学生生理、心理和语言能力的阶段发展特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要改重音形、轻字义为音形义相结合,改重读写、轻运用为以运用促读写,改重讲解、轻指导为以指导带讲解。
  关键词:音形义相结合; 以运用促读写; 以指导带讲解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81-001
  字是基本的语言单位,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众所周知,低年级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高年级段以读写训练为重点;中年级段则是由以识字为重点向读写为重点过渡。但是,目前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各年级段识字教学要求不明确,存在着一些片面的做法,影响了识记生字的效率和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识字教学也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顺从学生生理、心理和语言能力的阶段发展特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下面就现行存在的几种做法及本人的实践,谈一些浅陋的看法。
  一、改重音形、轻字义为音形义相结合
  有些教师长期从事低年级段教学工作,受传统教法影响较深,教学中将生字反复拼读,字字指导书写,只求学生能读会默,花费了许多时间,却效果不佳。同音字出现后,学生就不能正确辨析,造句、写话时别字无数。其原因在于:1.反复拼读,机械重复,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2.字字指导,不能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3.字义不明,音形义缺少内在联系,机械记忆容易遗忘。
  笔者认为,进入三年级后,学习字词应有新的要求,不仅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更应理解字义。本人在布置预习或自读时就将生字词列出,让学生在阅读中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检查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读易错的字音,注意难写字的字形;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联系句子、看图、借助实物、体态或换字词等帮助学生了解字词意思;讲读之后,再指導识记字形。这样,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的识记兴趣;字词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学生朗读、识记字词的次数增多了,同时加强了音形义的联系,字也就不易读错、写错了,提高了学生的识记字词的效果。
  二、改重读写、轻运用为以运用促读写
  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中年级段语文教学从识字为重点向读写为重点过渡,认为能读会默,初步了解字词义,已为阅读教学扫除障碍,完成了中年级识字教学任务。教学中孤立地将生字新词提出,让学生读写,除个别教材上要求造句的词外,绝大多数生字新词在语言训练中得不到运用,将识字和听说读写训练割裂开来,谈不上《标准》上提出的识用结合。
  笔者认为,执教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年级段,要瞻前顾后,为后续学习设置阶梯。在中年级字词教学中不仅要注意音形义相结合,更要注意词汇的积累运用。在教学中,笔者就经常对常用字进行扩词练习,并在扩词的过程中要渗透学法指导,例,教学“烧”字,让学生组词时,有人说“烧饭”,就有许多学生说“烧菜,烧水”等,这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说其他类型的词,如“燃烧”,打破学生的从众心理,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多方位的发展。对一些特殊形式的词,如:AABB、ABAB、ABB、ABCC、同义构词、反义构词等类型的词也进行仿写练习。引导学生用常用字词进行说话,指导学生将词语置于句子的不同位置进行说话,并加上师生评议。这样,经常训练,举一反三,不仅生字词不易回生,还提高了生字词的再现率和使用率,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生字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得到了锻练,为作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改重讲解、轻指导为以指导带讲解
  部分教师在生字教学时总是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从字音、字形到字义都包办代替,一个人在台上说个没完。这颠倒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教会学生学习。低年级的归类识字揭示了一些汉字的性质和构字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学过的规律帮助学生识字,建立牢固的形音义联系。特别是剖析形声规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音形义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可以理解生字,如教“绣”,就可启发学生说说:“绣字为什么用‘纟’”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便能明白绣花用丝线,“纟”表义,“秀”表音。“绣”就熟记于心。2.利用形声规律辨析形近字,复习巩固熟字。如“炒”字,可以让学生复习比较“抄、吵、沙、纱”等字,教“烂”字可同时复习“栏、拦”等字,根据形旁所表意义不同,进形辨字组词,使得今后运用不易搞错。3.利用汉字规律确定字义,纠正错别字。汉字有一旁多形的现象,如“水、氵”、“人、亻”、“火、灬”、“手、扌”、“刀、刂”、“心、忄”等。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做一些指导,使学生懂得这些变型规律,今后学到有关生字就能理解字义,提高了识字效率,用词造句也不易用错字了。
  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语文学习规律,全面了解各年级段的字词教学要求,将前后知识贯通,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汉字规律,才能使学生对生字词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学一知百,一通百通,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无疑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继承与发展传统音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为音乐教师怎样去引导学生热爱传统音乐,怎样让传统音乐发扬光大,这是我们音乐老师应该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感想与收获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8-001    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8.1-8.6在北京召开,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摘要:一篇文章,题目往往是“文眼”,是阅读文章的关键。一堂好课,导入也往往是“课眼”,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握好文题,用心打磨好“导课”的艺术,往往能事半功倍。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9-001关于“导课”,众多的小语界名师对此颇多研究,特色纷呈。笔者通过听课或研究“课堂实录”,
摘要:打击乐器教学是中小学器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提出:感受与鉴赏中要求学生“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长短、强弱不同的音。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从打击乐器的认识和演奏、打击乐器运用的创新和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谈了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运用问题。  关键词:打击乐器;听看;试奏;创新;重要性  中图
摘要:在当前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农村幼儿园许多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被动地接受、消极的顺应等现象,影响了幼儿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平等互尊、开放多思的环境,对幼儿实施创造教育,使幼儿能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善于探究、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为他们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关键词:创造性;个性品质;善于探究;开放
摘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是人们最广泛、最直接的交际方式,口语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把口语训练的内容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关键词:教材;朗读;复述;思维;口头作文;品评思辨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47-001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高职教材相对于普高
摘 要:“三动模式”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它的宗旨是要让我们的教学回归教学的本原、教学的本质,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方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合理运用“三动教学模式”中的“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物理教学; “三动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
摘 要: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无锡市新城中学扬科技教育之帆,行素质教育之船,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从学科渗透、文化熏陶、主题引领、社团活动、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落实开展科技教育。关键词:科技教育; 学生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08-001学校开展科技教育
摘 要:新课程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方法亟需加以改进,在行动中,本文提出了几点操作方法,以促进大家探寻更加有效的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方法; 激趣; 激情; 激疑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33-001素质教育的理念,新的课程设置,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打破原有的模式和方法,采取新的、更能为学生
摘 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通过学习,笔者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应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文中,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活理念、焕发生命活力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做法。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生活教育理论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35-00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式教学已深植于广大科学教师的心中,学生亲历着一个个探究活动,然而科学课的时间是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的教育,科学课的内容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我们在关注课内探究的同时,更应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课堂外更广阔的背景中,把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 科学魅力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