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语感,陶冶情操。但从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提高朗读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策略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很多语文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愿意在班上大声朗读,年级越高的孩子越不愿开口朗读,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很多高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朗读全然没有感情。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部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萌生害羞、羞耻等情绪,认为大声朗读引发他人关注非常羞耻;另一方面,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合理,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朗读的态度,使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越来越低。
(二)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够,难以产生情感体验
大部分学生情深并茂的朗读是建立在理解课文内容并深有感触的基础上,但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多数时候学生只是快速地读了一遍文章,大概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就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深切情感,朗读自然没有什么感情。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讲述了天灾中的父子情,课文中有大量对话适合分角色朗读,但如果学生不能体会文中的情感,很难朗读出每个角色的特征。
(三)朗读缺乏学法指导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学法指导,很多孩子在朗读时很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语音语调、短句上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很多教师欠缺对朗读的重视,认为并不影响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只是要求学生做朗读练习,读得好与坏主要看孩子的天赋。因此在学生朗读前并没有过多指导和要求,朗读后也没有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朗读教学工作不够系统。久而久之,学生对朗读更加缺乏兴趣,朗读教学效果达不到新课标要求。
二、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在不断培养阶段,若课堂上教师没有给足朗读的时间,放到课下学生朗读的频率可能更低。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朗读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章,细细品读,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揣摩文中任务的性格。建议教师每节课都能安排朗读时间,慢慢就会养成学生朗读的习惯,教师再提出朗读的要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遇到不认识的词汇短语,活用工具自觉查找。久而久之,学生学会在朗读的过程中自行克服遇到的困难,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当然教师的讲解也非常重要,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遇到理解难度较大的文章,需留足充分的讲解时间,尽量不要挤压学生的朗读时间。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情景,帮助学生代人情感
朗讀不是简单地将文章读出来,而是要求学生充满感情地、带着人物性格特征地朗读。很多学生难以揣摩文中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帮助学生代入情感。如在朗读《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好,带领学生像游览者一样欣赏桂林的山水,看到生动形象的象鼻山;平地而起的小山丘、清澈见底的漓江水。在一幅幅直观的画卷中朗读,孩子们已经将文中的描述与所看到的图像结合起来,形成对桂林山水的美好向往,在大声朗读出来,有利于学生代入作者的情感。并且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图片、视频的展示,还可以结合音乐,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动他们情感。伴随着轻缓的背景音乐,学生轻声朗读,饱含感情,带着憧憬,读出文章的韵味。
(三)根据不同文体,教师进行解析和领读
小学语文涉及现代文,还有古诗词、寓言、文言文等其他不同的文体,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等,这类文体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难把握其中的情感,且朗读诗歌时特别注意断句、节奏,这类文体的朗读就需要教师先带着学生了解诗句的具体含义,再传授朗读的技巧,并带着学生逐句朗读,再要求他们自行朗读。通过教师仔细的讲解,学生懂得了古诗表达的情感;再由教师带领着逐句朗诵,学生模仿教师的断句、节奏,多读几遍,他们就会越来越自信,也能够更加响亮地读出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检索更多朗读的材料播放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进行模仿,从而培养他们优秀的朗读习惯,随时切换朗读时的语调和情感。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朗读活动的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孩子都富有较强的表现欲,乐于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引起教师的注意,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越来越排斥朗读,对其缺乏积极性。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文章的美感,发现语文的美好;其次通过正确的引导,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从而产生朗读的兴趣。最后,教师可以经常组织朗读活动,如分组比赛,每组选读一篇文章,各自分配段落和角色,小组间交互评价,从朗读小组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及有无错字漏词的情况去打分,最后教师再总结每组的闪光点和不足,并肯定每个小组朗读状态,鼓励他们继续加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加大提升,对朗读也越来越感兴趣。
三、结语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更能够让他们体会文字的美感,增强对语文的兴趣。增强朗读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增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再持之以恒、坚持朗读,相信学生的朗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策略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很多语文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愿意在班上大声朗读,年级越高的孩子越不愿开口朗读,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很多高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朗读全然没有感情。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部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萌生害羞、羞耻等情绪,认为大声朗读引发他人关注非常羞耻;另一方面,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合理,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朗读的态度,使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越来越低。
(二)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够,难以产生情感体验
大部分学生情深并茂的朗读是建立在理解课文内容并深有感触的基础上,但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多数时候学生只是快速地读了一遍文章,大概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就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深切情感,朗读自然没有什么感情。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讲述了天灾中的父子情,课文中有大量对话适合分角色朗读,但如果学生不能体会文中的情感,很难朗读出每个角色的特征。
(三)朗读缺乏学法指导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学法指导,很多孩子在朗读时很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语音语调、短句上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很多教师欠缺对朗读的重视,认为并不影响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只是要求学生做朗读练习,读得好与坏主要看孩子的天赋。因此在学生朗读前并没有过多指导和要求,朗读后也没有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朗读教学工作不够系统。久而久之,学生对朗读更加缺乏兴趣,朗读教学效果达不到新课标要求。
二、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在不断培养阶段,若课堂上教师没有给足朗读的时间,放到课下学生朗读的频率可能更低。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朗读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章,细细品读,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揣摩文中任务的性格。建议教师每节课都能安排朗读时间,慢慢就会养成学生朗读的习惯,教师再提出朗读的要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遇到不认识的词汇短语,活用工具自觉查找。久而久之,学生学会在朗读的过程中自行克服遇到的困难,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当然教师的讲解也非常重要,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遇到理解难度较大的文章,需留足充分的讲解时间,尽量不要挤压学生的朗读时间。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情景,帮助学生代人情感
朗讀不是简单地将文章读出来,而是要求学生充满感情地、带着人物性格特征地朗读。很多学生难以揣摩文中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帮助学生代入情感。如在朗读《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好,带领学生像游览者一样欣赏桂林的山水,看到生动形象的象鼻山;平地而起的小山丘、清澈见底的漓江水。在一幅幅直观的画卷中朗读,孩子们已经将文中的描述与所看到的图像结合起来,形成对桂林山水的美好向往,在大声朗读出来,有利于学生代入作者的情感。并且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图片、视频的展示,还可以结合音乐,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动他们情感。伴随着轻缓的背景音乐,学生轻声朗读,饱含感情,带着憧憬,读出文章的韵味。
(三)根据不同文体,教师进行解析和领读
小学语文涉及现代文,还有古诗词、寓言、文言文等其他不同的文体,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等,这类文体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难把握其中的情感,且朗读诗歌时特别注意断句、节奏,这类文体的朗读就需要教师先带着学生了解诗句的具体含义,再传授朗读的技巧,并带着学生逐句朗读,再要求他们自行朗读。通过教师仔细的讲解,学生懂得了古诗表达的情感;再由教师带领着逐句朗诵,学生模仿教师的断句、节奏,多读几遍,他们就会越来越自信,也能够更加响亮地读出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检索更多朗读的材料播放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进行模仿,从而培养他们优秀的朗读习惯,随时切换朗读时的语调和情感。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朗读活动的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孩子都富有较强的表现欲,乐于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引起教师的注意,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越来越排斥朗读,对其缺乏积极性。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文章的美感,发现语文的美好;其次通过正确的引导,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从而产生朗读的兴趣。最后,教师可以经常组织朗读活动,如分组比赛,每组选读一篇文章,各自分配段落和角色,小组间交互评价,从朗读小组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及有无错字漏词的情况去打分,最后教师再总结每组的闪光点和不足,并肯定每个小组朗读状态,鼓励他们继续加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加大提升,对朗读也越来越感兴趣。
三、结语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更能够让他们体会文字的美感,增强对语文的兴趣。增强朗读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增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再持之以恒、坚持朗读,相信学生的朗读水平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