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政党自身建设,必须用完善的党内法规来规范党员及其政治行为,形成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的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这不仅是政党进行内部治理和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国外政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的做法包括:制定党员培训教育规章,落实党性教育,传播政党意识形态;强化党员道德管理,实现以德防腐,塑造政党清正廉洁形象;建立党员监督体系,推动党纪落实,完善政党制度化建设;加强党员服务,实行激励关怀,提升政党情感认同。这为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国外政党;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党内法规
[中图分类号] D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 (2019) 11-0061-04
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基本依据和党内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工具。从广义角度看,国外政党党內法规包括政党的章程、政治纲领、领袖讲话、政党(联盟)声明、会议决议、政党纪律、议事规则、相关细则和惯例等。[1]政党为寻求在国家政治中的影响力,实现其政治目标,必须对政党成员进行程度不同的党内政治纪律与规矩的约束,并在各类政党法规中得以彰显。梳理和总结国外政党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的做法经验,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制定党员培训教育规章,落实党性教育,传播政党意识形态
政党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政治标签,更是政党理念系统化的反映,体现的是政党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追求。国外政党通过制定相关教育培训规定以及运用信息化媒体技术来增强党性,提高党员质量,传播政党意识形态。
(一)通过相关规定确保党员得到教育培训,提高党员政治能力。根据各类规章制度对政党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是提高政党成员政治能力和政治觉悟的重要方式。例如,墨西哥民主革命党章程中强调,所有本党成员要接受“党的历史和基本文件在内的政治培养,以便有效地参加党的活动;党员有权通过全国调研、政治培养及公共政策和管理培训学院以及其他类似组织或机构来了解党的文化”,同时,党员有义务“参加党组织的政治培训课程”。[2]此外,国外政党对于不同主体和对象的教育管理,也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如澳大利亚共产党严格入党教育关,申请入党者或入党积极分子成为正式党员前,必须至少参加三次关于政治教育的讨论。若党组织认为该申请人不符合入党条件,可以拒绝其入党申请,或延长入党学习期限。[3]一些政党还规定,接受有关机构的培训还包括党的干部或者是国家公职候选人。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规定:党员要竞选公职应满足“参加培训和政治发展学院及其州级分支机构的政治培训课程,证明获得关于党的基本文件的知识”[4]。
(二)创新党员教育网络传播手段,传播政党理念。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网络技术在重塑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生活和政党政治。国外政党为了实现党内联系工具、信息工具的优化以及新闻、倡议等的更好传递,十分重视对智能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如德国社民党利用网络成立“青年网络管理之家”,建立“网络资格认证学校”,帮助党员掌握网络技术方法,借助互联网进行党内信息交流与传递。该党还严格规定每个中层以上的党员须拥有独立的网页,针对选民在网上的提问要及时有效予以解答。同时启动“红色电脑”与“红色收集”,把本党的基层组织全部嵌入至内部信息网,向党的各级领导人和大部分党员发布信息。[5]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外政党党员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党”与“电子政务”的推行,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信息化改造、政党内部的沟通,而且通过加强网站建设向党员及公众宣传和阐述本党的政治纲领和政党理念。如,英国工党在网站上面向党员提供文件文本、及时发布党正在讨论的重大议题、各种倡议和文件草案。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针对移居海外的部分党员,建立海外网络组织机构,使其与国内党组织相联系,运用电子邮件向海外党员提供本党信息。
党员教育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传播政党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党员干部教育水平,丰富党员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让政党规范转化为党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形成内在自觉。
二、强化党员道德管理,实现以德防腐,塑造政党清正廉洁形象
对于政党政治而言,法律不是万能的,在许多方面法律往往是力之所及。法律能够对党员进行强制性的纪律约束,一定的道德倾向与道德品质则可对政党成员的基本行为进行软性约束,塑造政党清正廉洁的形象。
(一)设置道德审查监督机构,提升道德共识。设立专门的道德审查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是国外一些政党加强对本党各层级成员道德检查和监督的具体体现。例如,日本自民党章程第八章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设置政治伦理审查会,对“党所属的国会议员违反党的纪律规约制定的伦理宪章等的规定的行为进行考量,并对该行为进行自主调查”[6]。巴西劳工党2007年通过了加强“全国道德纪律委员会”建设的决议,坦桑尼亚革命党设立的“领导人道德规范事务秘书处”和反贪局以及埃塞俄比亚革命阵线设立的联邦道德和反腐败委员会,都是为了对党员进行道德审查和监督。
(二)明确道德规范,树立道德信念。党员的道德修养不仅能够填补人的有限理性下所造成的在理念、制度和法律上的局限,而且其行为表现也是其价值及伦理观在实践中的充分体现。2005年,巴西工党主席杰斐逊披露的劳工党“月费案”引得巴西政界、舆论界、经济界一片哗然。[7]此事一出,工党一度陷入执政危机。为此,2009年,劳工党出台《劳工党道德和纪律条例》和《劳工党道德法》,对党员提出明确的道德和纪律要求及处分办法,加强道德纪律建设。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格外注重用“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道德准则约束党员行为。
党员是政党行为的主体,是政党价值与政党制度的承载物,党员个人所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是政党清正廉洁形象的彰显。因此,党员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体现的不仅是对党内法规的严格遵守,更是对良好政党形象的维护。 三、建立党员监督体系,推动党纪落实,完善政党制度化建设
政党要防止专制及权力的滥用,就必然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政党监督制度,对政党内部自身行为以及党内成员实施监督“既是现代社会权力监督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人类对权力监督理性化认识和实践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8]。国外政党在重视外部监督的同时,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以及优化党员监督制度来推进政党制度化建设。
(一)建立党员监督机构,确保党内监督的权威性。对党员的监督,关乎政党的纪律以及政治规矩是否得到有力的贯彻。国外政党一方面强调尊重党员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也通过设立诸多机构对党员进行监督和制约。叙利亚复兴党为了保证对其政党成员监督的有效性,设立了纪检和监察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与中央委员会平行、受总书记直接领导。不仅如此,叙利亚复兴党还在内阁、金融业和法院系统建立了3个独立的中央监察机构。[9]此外各国都有设置专门的检查党员财务的机构,如法国社会党为了保证党员的清正廉洁,在全国和联合会中设立财务监督委员会以及仲裁委员会,以此对本党成员的经济情况进行监督。
(二)优化党员监督制度,增强政党内控性。政党组织要形成力量,必须依托有形的制度建设,实现对政党成员的严格监督。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了一套中央到地方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体系,该党不仅在党内设立仲裁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为了维护监督程序的公正,还建立了人员独立制度、回避制度、维护人制度、口头审理公开制度等,在处分党员期间强调党员申辩的权力,以此保证监督的公正性。[IO]英国工党为了实现对政党领袖的监督,建立了领袖挑战制,即现任的工党议员对领袖不满的时候,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向领袖发起挑战。后来保守党也效仿了这项制度。为了防止党员的腐败堕落,新加坡政府利用公积金制度来加强对其监督和制约。该制度规定每个月在职人员将一部分薪金存入银行,这笔钱需等到退休或是关键时期才能使用,如果其触犯有关法律,这笔公积金将被没收,没有退休保障。[II]
四、加强党员服务,实行激励关怀,提升政党情感认同
政党拥有权威性的影响力,是党员个体的努力以及把党员个体有效组织动员起来所形成的合力。美国著名学者奥尔森指出:“集团行动的实现只有通过选择性地面对集团个体的激励,而不是集体物品,对整个集团不加区别。激励必须是‘选择性的’,这样那些不参加为实现集团利益而建立的组织,或者没有以别的方式为实现集团利益作出贡献的人所受的待遇与那些参加的人才会有所不同。”[12]国外政党不仅以宏观的视角促进集体行动,更以一种微观视角来服务党内个体,对其进行激励帮扶,例如针对表现优秀的党员,授予各种荣誉,并以物质奖励表彰;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党员,开拓资源,采取救济保障措施给予帮助。
(一)对优秀党员进行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泰国泰爱泰党建立荣誉党员制度来表彰作出卓越贡献的党员。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鼓励普通党员积极参与社会组织服务,将其服务年限和业绩作为干部党员的考核依据。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专门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人员授予“赫苏斯·雷耶斯·埃罗莱斯奖”,对完成党内教育培训任务的优秀青年党员奖励政治学习奖学金。[13]俄罗斯自民党对党员给予表彰、授予荣誉证书、奖章和纪念章作为精神奖励,为积极参加党内活动高于15年的党员授予“自民党老战士”的称号以及纪念章,并且拥有此称号的党员在自民党代表、地区分布协调员以及自民党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享有优先接待权。[14]
(二)对困难党员进行党内关怀,培育党员组织归属感。党组织对个体成员予以关怀,是党组织内部形成的较高层次的精神互动。政党对困难党员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实质上获得的是其情感上的慰藉以及对党组织的忠诚。党组织内部的关怀营造的共同体氛围,有利于激发个体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于政党层面来说,党内关怀使党员个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超越了单纯的经济理性,有利于增强政党凝聚力。朝鲜劳动党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其中就包括为党员在内的人民群众提供无偿的医疗设施和药品以及解决党员子女教育问题。[15]
政党是社会中的政党,政党的服务型导向可以从外在以及内在两个层次予以阐释。不仅要服务于外在的社会,更要服务于政党成员本身。因此正向激励和关怀机制,就是构建党员精神理想和信仰体系、形成政党认同的精神动力。
五、国外政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启示
国外不同类型政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和探索,我们不能简单地全盘接收。实际上,国外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也面临着党员归属感降低、党内腐败等问题。我们应该具体地分析他们的优势之处,并根据政治环境的不同,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适用性出发,做出具体的选择。鉴于本文的分析,国外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其一,进一步夯实党员教育,增强教育实际效果,克服培训教育的形式化、模式化倾向,提升培训教育现实针对性。把党性教育摆在核心位置,并作为考察党员干部“德”的核心内容。其二,改进党员管理方式,借助现代媒介与大数据,创新活动载体。其三,完善党员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监督环节,加强对管辖范围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把监督执纪问责具体化、制度化、常态化。其四,注重严管与厚爱、激励与关怀相协调,建立崇尚实干的正向激励考核用人导向。
参考文献
[1]施新州.国外政党党内法规的特征与借鉴[J].学习论坛,2015,5.
[2][4]靳呈伟.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墨西哥、巴西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324-325.259.
[3]赵婷.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澳大利亚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530.
[5]何科君.德国社会民主党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与启示[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1.
[6]朱艳圣.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日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44.
[7]徐世澄.巴西劳工党反腐斗争的经验与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1.
[8]肖建国.反腐倡廉监督教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116.
[9]季正聚,彭萍萍.国外一些政党建设党内民主的基本情况及启示[J].中直党建,2010,7.
[10]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第六卷[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58-60.
[11]苗成斌.权威政党体制探源——以新加坡为例[J].马克思主义现实,2008,3.
[12][美]曼瑟·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2.
[13]靳呈伟.国外以教育培训塑造政党文化[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06-14.
[14]徐向梅.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俄罗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354.
[15]贾岚.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思想[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130.
本文系周敬青教授主持的上海社科基金課题项目“中外比较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历史演进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17BHC008)的前期研究成果
指导教师:周敬青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奕韵
[关键词] 国外政党;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党内法规
[中图分类号] D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 (2019) 11-0061-04
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基本依据和党内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工具。从广义角度看,国外政党党內法规包括政党的章程、政治纲领、领袖讲话、政党(联盟)声明、会议决议、政党纪律、议事规则、相关细则和惯例等。[1]政党为寻求在国家政治中的影响力,实现其政治目标,必须对政党成员进行程度不同的党内政治纪律与规矩的约束,并在各类政党法规中得以彰显。梳理和总结国外政党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的做法经验,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制定党员培训教育规章,落实党性教育,传播政党意识形态
政党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政治标签,更是政党理念系统化的反映,体现的是政党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追求。国外政党通过制定相关教育培训规定以及运用信息化媒体技术来增强党性,提高党员质量,传播政党意识形态。
(一)通过相关规定确保党员得到教育培训,提高党员政治能力。根据各类规章制度对政党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是提高政党成员政治能力和政治觉悟的重要方式。例如,墨西哥民主革命党章程中强调,所有本党成员要接受“党的历史和基本文件在内的政治培养,以便有效地参加党的活动;党员有权通过全国调研、政治培养及公共政策和管理培训学院以及其他类似组织或机构来了解党的文化”,同时,党员有义务“参加党组织的政治培训课程”。[2]此外,国外政党对于不同主体和对象的教育管理,也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如澳大利亚共产党严格入党教育关,申请入党者或入党积极分子成为正式党员前,必须至少参加三次关于政治教育的讨论。若党组织认为该申请人不符合入党条件,可以拒绝其入党申请,或延长入党学习期限。[3]一些政党还规定,接受有关机构的培训还包括党的干部或者是国家公职候选人。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规定:党员要竞选公职应满足“参加培训和政治发展学院及其州级分支机构的政治培训课程,证明获得关于党的基本文件的知识”[4]。
(二)创新党员教育网络传播手段,传播政党理念。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网络技术在重塑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生活和政党政治。国外政党为了实现党内联系工具、信息工具的优化以及新闻、倡议等的更好传递,十分重视对智能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如德国社民党利用网络成立“青年网络管理之家”,建立“网络资格认证学校”,帮助党员掌握网络技术方法,借助互联网进行党内信息交流与传递。该党还严格规定每个中层以上的党员须拥有独立的网页,针对选民在网上的提问要及时有效予以解答。同时启动“红色电脑”与“红色收集”,把本党的基层组织全部嵌入至内部信息网,向党的各级领导人和大部分党员发布信息。[5]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外政党党员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党”与“电子政务”的推行,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信息化改造、政党内部的沟通,而且通过加强网站建设向党员及公众宣传和阐述本党的政治纲领和政党理念。如,英国工党在网站上面向党员提供文件文本、及时发布党正在讨论的重大议题、各种倡议和文件草案。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针对移居海外的部分党员,建立海外网络组织机构,使其与国内党组织相联系,运用电子邮件向海外党员提供本党信息。
党员教育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传播政党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党员干部教育水平,丰富党员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让政党规范转化为党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形成内在自觉。
二、强化党员道德管理,实现以德防腐,塑造政党清正廉洁形象
对于政党政治而言,法律不是万能的,在许多方面法律往往是力之所及。法律能够对党员进行强制性的纪律约束,一定的道德倾向与道德品质则可对政党成员的基本行为进行软性约束,塑造政党清正廉洁的形象。
(一)设置道德审查监督机构,提升道德共识。设立专门的道德审查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是国外一些政党加强对本党各层级成员道德检查和监督的具体体现。例如,日本自民党章程第八章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设置政治伦理审查会,对“党所属的国会议员违反党的纪律规约制定的伦理宪章等的规定的行为进行考量,并对该行为进行自主调查”[6]。巴西劳工党2007年通过了加强“全国道德纪律委员会”建设的决议,坦桑尼亚革命党设立的“领导人道德规范事务秘书处”和反贪局以及埃塞俄比亚革命阵线设立的联邦道德和反腐败委员会,都是为了对党员进行道德审查和监督。
(二)明确道德规范,树立道德信念。党员的道德修养不仅能够填补人的有限理性下所造成的在理念、制度和法律上的局限,而且其行为表现也是其价值及伦理观在实践中的充分体现。2005年,巴西工党主席杰斐逊披露的劳工党“月费案”引得巴西政界、舆论界、经济界一片哗然。[7]此事一出,工党一度陷入执政危机。为此,2009年,劳工党出台《劳工党道德和纪律条例》和《劳工党道德法》,对党员提出明确的道德和纪律要求及处分办法,加强道德纪律建设。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格外注重用“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道德准则约束党员行为。
党员是政党行为的主体,是政党价值与政党制度的承载物,党员个人所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是政党清正廉洁形象的彰显。因此,党员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体现的不仅是对党内法规的严格遵守,更是对良好政党形象的维护。 三、建立党员监督体系,推动党纪落实,完善政党制度化建设
政党要防止专制及权力的滥用,就必然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政党监督制度,对政党内部自身行为以及党内成员实施监督“既是现代社会权力监督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人类对权力监督理性化认识和实践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8]。国外政党在重视外部监督的同时,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以及优化党员监督制度来推进政党制度化建设。
(一)建立党员监督机构,确保党内监督的权威性。对党员的监督,关乎政党的纪律以及政治规矩是否得到有力的贯彻。国外政党一方面强调尊重党员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也通过设立诸多机构对党员进行监督和制约。叙利亚复兴党为了保证对其政党成员监督的有效性,设立了纪检和监察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与中央委员会平行、受总书记直接领导。不仅如此,叙利亚复兴党还在内阁、金融业和法院系统建立了3个独立的中央监察机构。[9]此外各国都有设置专门的检查党员财务的机构,如法国社会党为了保证党员的清正廉洁,在全国和联合会中设立财务监督委员会以及仲裁委员会,以此对本党成员的经济情况进行监督。
(二)优化党员监督制度,增强政党内控性。政党组织要形成力量,必须依托有形的制度建设,实现对政党成员的严格监督。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了一套中央到地方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体系,该党不仅在党内设立仲裁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为了维护监督程序的公正,还建立了人员独立制度、回避制度、维护人制度、口头审理公开制度等,在处分党员期间强调党员申辩的权力,以此保证监督的公正性。[IO]英国工党为了实现对政党领袖的监督,建立了领袖挑战制,即现任的工党议员对领袖不满的时候,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向领袖发起挑战。后来保守党也效仿了这项制度。为了防止党员的腐败堕落,新加坡政府利用公积金制度来加强对其监督和制约。该制度规定每个月在职人员将一部分薪金存入银行,这笔钱需等到退休或是关键时期才能使用,如果其触犯有关法律,这笔公积金将被没收,没有退休保障。[II]
四、加强党员服务,实行激励关怀,提升政党情感认同
政党拥有权威性的影响力,是党员个体的努力以及把党员个体有效组织动员起来所形成的合力。美国著名学者奥尔森指出:“集团行动的实现只有通过选择性地面对集团个体的激励,而不是集体物品,对整个集团不加区别。激励必须是‘选择性的’,这样那些不参加为实现集团利益而建立的组织,或者没有以别的方式为实现集团利益作出贡献的人所受的待遇与那些参加的人才会有所不同。”[12]国外政党不仅以宏观的视角促进集体行动,更以一种微观视角来服务党内个体,对其进行激励帮扶,例如针对表现优秀的党员,授予各种荣誉,并以物质奖励表彰;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党员,开拓资源,采取救济保障措施给予帮助。
(一)对优秀党员进行物质奖励及精神奖励。泰国泰爱泰党建立荣誉党员制度来表彰作出卓越贡献的党员。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鼓励普通党员积极参与社会组织服务,将其服务年限和业绩作为干部党员的考核依据。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专门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人员授予“赫苏斯·雷耶斯·埃罗莱斯奖”,对完成党内教育培训任务的优秀青年党员奖励政治学习奖学金。[13]俄罗斯自民党对党员给予表彰、授予荣誉证书、奖章和纪念章作为精神奖励,为积极参加党内活动高于15年的党员授予“自民党老战士”的称号以及纪念章,并且拥有此称号的党员在自民党代表、地区分布协调员以及自民党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享有优先接待权。[14]
(二)对困难党员进行党内关怀,培育党员组织归属感。党组织对个体成员予以关怀,是党组织内部形成的较高层次的精神互动。政党对困难党员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实质上获得的是其情感上的慰藉以及对党组织的忠诚。党组织内部的关怀营造的共同体氛围,有利于激发个体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于政党层面来说,党内关怀使党员个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超越了单纯的经济理性,有利于增强政党凝聚力。朝鲜劳动党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其中就包括为党员在内的人民群众提供无偿的医疗设施和药品以及解决党员子女教育问题。[15]
政党是社会中的政党,政党的服务型导向可以从外在以及内在两个层次予以阐释。不仅要服务于外在的社会,更要服务于政党成员本身。因此正向激励和关怀机制,就是构建党员精神理想和信仰体系、形成政党认同的精神动力。
五、国外政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启示
国外不同类型政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和探索,我们不能简单地全盘接收。实际上,国外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也面临着党员归属感降低、党内腐败等问题。我们应该具体地分析他们的优势之处,并根据政治环境的不同,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适用性出发,做出具体的选择。鉴于本文的分析,国外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与服务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其一,进一步夯实党员教育,增强教育实际效果,克服培训教育的形式化、模式化倾向,提升培训教育现实针对性。把党性教育摆在核心位置,并作为考察党员干部“德”的核心内容。其二,改进党员管理方式,借助现代媒介与大数据,创新活动载体。其三,完善党员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监督环节,加强对管辖范围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把监督执纪问责具体化、制度化、常态化。其四,注重严管与厚爱、激励与关怀相协调,建立崇尚实干的正向激励考核用人导向。
参考文献
[1]施新州.国外政党党内法规的特征与借鉴[J].学习论坛,2015,5.
[2][4]靳呈伟.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墨西哥、巴西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324-325.259.
[3]赵婷.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澳大利亚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530.
[5]何科君.德国社会民主党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与启示[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1.
[6]朱艳圣.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日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44.
[7]徐世澄.巴西劳工党反腐斗争的经验与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1.
[8]肖建国.反腐倡廉监督教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116.
[9]季正聚,彭萍萍.国外一些政党建设党内民主的基本情况及启示[J].中直党建,2010,7.
[10]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第六卷[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58-60.
[11]苗成斌.权威政党体制探源——以新加坡为例[J].马克思主义现实,2008,3.
[12][美]曼瑟·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2.
[13]靳呈伟.国外以教育培训塑造政党文化[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06-14.
[14]徐向梅.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俄罗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354.
[15]贾岚.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思想[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130.
本文系周敬青教授主持的上海社科基金課题项目“中外比较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历史演进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17BHC008)的前期研究成果
指导教师:周敬青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