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商是成就教师职业的重要因素。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情感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合作等方面的品质。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表现的重要指标。
一、对教师提出高情商要求的原因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商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非常关键。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社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学校、教师发出总动员令。要培养出高情商的学生,必须要有高情商的教师。
1.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同其他职业相比,它的特殊之处主要在于: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教师是教人之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代表,是人格的象征(师表,即表率,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这是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特有的形象,这是其他职业不具备的。二是工作的对象特殊。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学生,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对象又是未成年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按照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塑造人的灵魂,给人以知识、技能,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教师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三是工作的途径、方式特殊。它的主要特殊之处是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
2.教师是学生情商发展的关键。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指导者,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每天都应情绪饱满、精神抖擞走人校园,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般来讲,高情商的教师都具有如下特点: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坚忍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这些特点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学生。
二、新时期对教师情商的不同要求
作为教师,要与学生顺畅地沟通、协调,管理好学生,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领悟对方的感受,平等待人。
1.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对生活充满信心。这是合格教师的主观条件,要想激发学生精神上前进的动力,不仅取决于说理教育的理性力量,还离不开教师的个人情绪状态。积极的情绪能给人鼓舞和信心,学生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理解学生的感受,察觉学生的真正需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脉博,承认和重视他们的知识才华,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教师只有细致敏感、见微知著,时刻把学生的喜怒哀乐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才有可能去理顺学生的情绪、疏通学生的思想、化解学生的矛盾。
3.能营造和维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要与各种类型的学生朝夕相处,包容各种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习俗的学生,切不可唯我独尊,偏听偏信,更不能只喜欢少数学生,歧视差生,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冷嘲热讽。
三、教师在修炼情商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高智商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丰富、满腹经纶的人,而且还要借助高情商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燃烧自己,点亮学生,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教师在修炼情商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较强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是最关键的。它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尤其是自我疏导与调节。教师要加强自控和自律,力求少犯或不犯非原则性错误,坚决不犯原则性错误;要不断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在工作中不迷失方向;要具备正直人品,弘扬高尚、正义、真善美的价值观,把正直宽容、不骄不狂视为做人的准则,建立良好的师德风范,用良好的师德形象教育和影响身边的学生。
其次,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心境,有幽默感,乐观豁达。教师要豁达,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人格修养,更体现了民主的教育思想。教师应乐观向上,胸怀坦荡,豁达宽容才能从精神上真正站立起来,获得彻底的自我解放。教师这些良好的心境、态度、情绪、行为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分辩是非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再次,认知他人。认知他人的情感需求并尽己所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是高情商的重要标志。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是教师的重要工作职责和职业能力。教师知人,主要是理解学生,对学生有感情,努力为学生服务,永远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这种素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轻则不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重则让学生对教师和教师群体乃至学校的学习生活产生反感,这对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必须从如何使学生尽快成才的角度来全盘思考和谋划自己的工作,遇到问题要仔细分析,不能想当然,要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担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新时期离不开高情商的教师!
(责编 韦春艳)
一、对教师提出高情商要求的原因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商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非常关键。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社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学校、教师发出总动员令。要培养出高情商的学生,必须要有高情商的教师。
1.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同其他职业相比,它的特殊之处主要在于: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教师是教人之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代表,是人格的象征(师表,即表率,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这是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特有的形象,这是其他职业不具备的。二是工作的对象特殊。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学生,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对象又是未成年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按照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塑造人的灵魂,给人以知识、技能,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教师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三是工作的途径、方式特殊。它的主要特殊之处是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
2.教师是学生情商发展的关键。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指导者,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每天都应情绪饱满、精神抖擞走人校园,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般来讲,高情商的教师都具有如下特点: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坚忍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没有这些特点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学生。
二、新时期对教师情商的不同要求
作为教师,要与学生顺畅地沟通、协调,管理好学生,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领悟对方的感受,平等待人。
1.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对生活充满信心。这是合格教师的主观条件,要想激发学生精神上前进的动力,不仅取决于说理教育的理性力量,还离不开教师的个人情绪状态。积极的情绪能给人鼓舞和信心,学生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理解学生的感受,察觉学生的真正需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脉博,承认和重视他们的知识才华,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教师只有细致敏感、见微知著,时刻把学生的喜怒哀乐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才有可能去理顺学生的情绪、疏通学生的思想、化解学生的矛盾。
3.能营造和维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要与各种类型的学生朝夕相处,包容各种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习俗的学生,切不可唯我独尊,偏听偏信,更不能只喜欢少数学生,歧视差生,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冷嘲热讽。
三、教师在修炼情商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高智商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丰富、满腹经纶的人,而且还要借助高情商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燃烧自己,点亮学生,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教师在修炼情商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较强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是最关键的。它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尤其是自我疏导与调节。教师要加强自控和自律,力求少犯或不犯非原则性错误,坚决不犯原则性错误;要不断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在工作中不迷失方向;要具备正直人品,弘扬高尚、正义、真善美的价值观,把正直宽容、不骄不狂视为做人的准则,建立良好的师德风范,用良好的师德形象教育和影响身边的学生。
其次,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心境,有幽默感,乐观豁达。教师要豁达,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人格修养,更体现了民主的教育思想。教师应乐观向上,胸怀坦荡,豁达宽容才能从精神上真正站立起来,获得彻底的自我解放。教师这些良好的心境、态度、情绪、行为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分辩是非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再次,认知他人。认知他人的情感需求并尽己所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是高情商的重要标志。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是教师的重要工作职责和职业能力。教师知人,主要是理解学生,对学生有感情,努力为学生服务,永远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这种素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轻则不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重则让学生对教师和教师群体乃至学校的学习生活产生反感,这对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必须从如何使学生尽快成才的角度来全盘思考和谋划自己的工作,遇到问题要仔细分析,不能想当然,要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担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新时期离不开高情商的教师!
(责编 韦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