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之末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ck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小巷。
  湿湿滑滑的石板小路,瘦高的民居,粉墙黛瓦上积满了墨绿的苔藓,墙头上不时伸出一两枝石榴,翠绿的密叶间挂着猩红的花朵,与窗户上晾着的鲜艳内衣裤相映成趣。在江南,这或许是最常见的生活场景,然而对于我这个东北人来说,一切却都是那么新鲜。这样一个薄云遮日的寻常下午,走在这样的寻常巷陌,我的心中却充满了隐秘的喜悦和期待,仿佛自己成了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这小巷就是帮我逃离红尘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曲曲折折地不知走了多久,豁然开朗,出现在眼前的场景令我不由自笑多情:一条发出难闻气味的小河,发黑的水面上漂满了五颜六色的生活垃圾。默立良久,还是鼓足勇气,跨过横在河面上的水泥桥,沿着迂回的土路,爬上了一座乱树丛生的小山。
  来到山顶,前面隐隐传来缠云绕树的乐曲声,吸引了我的注意。透过枝叶间隙,可以看到在我的面前是山势环抱后形成的低谷,深凹如井,坡势陡峭,一条山路龙盘蛇行,蜿蜒谷底,在谷底有一潭无源无尾的静水,苍浓如墨,在淡淡的天光下闪着幽幽的波光,那乐声就来自近水处。我心底的期望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可是前车之鉴不远,谁知道不是生活的再次捉弄?不知是被水色诱惑还是被乐音牵扯,狐疑再三,我还是决定去探个究竟。循乐而行,才发现谷的深度远超出我的想象,脚下的路似乎在偷偷地延伸,使我永远也到不了水边。
  快到谷底的时候,我遇到了乐声的源头,一个黑瘦的当地人吹着类似喇叭的乐器,那乐声绵绵不断,如歌如诉。作为北方人,对于喇叭我并不陌生,腔调总是高亢而歡快的,如何到了江南,便如此柔情款款起来了?难道江南的清波碧水果真有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的神力?再往下走,耳中除了悠扬的乐曲,又增添了哗哗的水声,而且越接近水面,水声也就越清晰。终于发现了一条隐在从林密草底下的涧流,正涓涓不断地汇入底谷。
  人停水边,路却继续向下伸展,消逝在绿水深处,似乎拾阶而下,就可以进入深水底的龙宫。这时,一直盘旋在耳边的喇叭声渐行渐远,我抬起头,发现那个吹奏的人已经翻过山顶,消失了在绿树后面。天有薄云,遮住了日光,山如立壁,隔开了红尘。整座山谷寂无人声,唯有鸟鸣和水声跳跃其中。因为自己贸然出现而打扰了这位怡然独乐者,心下略有不安,但另一面却为自己能够独自霸占这里而狂喜不已。
  山坡上碧树倒悬,绿草披拂,山崖上大片的白花正在无声地绽放。潭水浓绿澄澈,面积要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在山顶时候我以为是垃圾的东西,原来是几丛生在水中央的浮苔,上面的野草,绿意盈盈,暗黄色的根须穿过浮苔,如长髯飘飘深入水底,把我的目光引向不可测的深处,它们缓缓随波而动,虽居无定所却也悠然自得,近岸的水面上漂浮着细碎的青萍,水中有小虫游来游去,潭水边的草丛里点缀着不知名的黄花,素白的蝴蝶在我身旁翩翩起舞。
  天下的人都知道,在不远的杭州边上的西湖轻颦浅笑,如一花枝招展的少女,引得无数游客流连不去;在苏州附近,太湖胸含万顷波涛,雄阔浩瀚,如一壮士,博得多少豪杰击节高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闲林小镇旁,还隐藏着这样一潭无名水,清幽纯净,并不逊西湖和太湖,但它却隐于小镇之边,不起波澜,不闻名于世,只求悠然自隐。不知是否矫情,对于这样一潭不动声色的碧水,我是心醉神驰,不能自已。虽然不是生逢乱世,也谈不上如何生活艰难,可是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却情有独钟。现遇此佳境,如五柳先生得桃源,纵不能久居,但在碌碌人生中偷得半刻做回隐士,又何尝不是乐事?
  我此刻的心情,就像手捧奇珍的穷孩子,面对着眼前的青山绿水,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半天,决定平心静气地躺在水边的巨石上细细品味。合上双眼,可眼前似乎更加明亮,耳中的声响也更加繁杂弘大,心情不但没静下来,反倒更加烦乱。不知过了多久,大风吹过,我一阵晕眩,像是要掉入水中,吓得我一身冷汗,猛地睁眼坐起。我才发现,刚才我合眼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头顶天空依旧轻云四合,身下巨石仍然稳如泰山,所谓地动山摇,不过是仁者心动而已。
  宋玉说:“风,起于青萍之末,觉轻渺而欣然。”风起于青萍之末,却能掀起滔天巨浪,正如欲望起于心底,却令我们一生劳碌,无法静心安立。经刚才的一吓,我实在不敢在这里躺下去了。
其他文献
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树,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树,请允许我叫它梧桐。  它肥大的叶子遮天蔽日,锯齿状的边缘,在脚边投下斑斓的影。  落叶是孤单的,所以急着投靠大地,那幢旧楼是孤单的,所以黯然成灰色林立街边,落日是孤单的,所以无休止地追逐月亮。  当日头抽丝般逃离天空,你推搡着大地,那个给不了你惬意枝头的大地,依然敞开胸襟,静候你柔软为泥。  最終还是卑微成了脚下的泥土,光鲜之后黯然之后,孤单之后,不断向你
期刊
一  俗话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的母亲在老家,我的心也在老家。母亲的牵挂也在老家的守望里。  在城里的家里,母亲总把自己当“外人”,嘴里老是叨叨絮絮,年纪大了,在你们城里不方便,你们有自己的事,要照顾我,会耽搁你们。  在老家的家里,母亲把我们当成了“客人”,礼遇有加,唯恐招待不周。也许,对老家而言,我们真成了来去匆匆的过客。  二  中元节前夕的周末,我同往常一样,照例抽时间回十五公里外
期刊
曾大雄给景区带来四只猫,纯黑,精灵活泼,对新环境遏制不住兴奋,上翻下跳,彻夜游荡。  刚开始,四只猫形影不离,革命友谊万年长的样子。不到十天,友谊的花朵变色了:一只猫被驱赶出活动区域(森林湖畔木屋区),独自流浪。因为,那只猫生病了,据说吃了死老鼠,发作时,嘴咬着尾巴原地打转,像挣扎的陀螺。  病猫开始不服气,同一个村出来讨生活,怎么可能如此薄情?一次次去木屋区缓和关系,但一次比一次被揍得惨。另三只
期刊
每当想家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起家里的老父亲捋着麦芒行走的场景。  麦子是我们所有的力量源泉的供给者,白白的馒头、香味诱人的面包都是我们的最爱。然而,离开故土后,我们这些吃着白面馒头和面包的人,却和麦子变得陌生起来,偶尔在六月到来时听到麦子黄了的消息,侧耳听见城市外面遥远的几声布谷鸟叫,这才忽然想起麦子已经成熟。我们的家,原本在城市与车水马龙之外,在麦子和城市的隔离之外,在麦浪的深处,这时候,乡亲们
期刊
一  振庸哥,昨夜下雪了。  一大早,孩子们就到雪地打闹,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雪地上欢快地涂鸦,有的忙着自拍,他们是那么快乐,那么惬意。那一刻,似乎所有的学习压力都释放了,所有的竞争烦恼都消散了。  你在家的时候,那些雪花纷飞的日子,那所有的日子,都是那样甜,那样美。我们在雪中漫步,在雪中打闹,在雪中高唱,在雪中低吟,在雪中畅想未来……你走后,我只能独自回味有雪的日子,回味围炉读书的日子
期刊
“头茬韭,花香藕,新娶的媳妇,黄瓜纽。”这是流传于苏北水乡的民谣《世上四大鲜》。  韭菜作为“四鲜中的头鲜”,令居家百吃不厌。谈到泰州港口(现姜堰区华港镇)韭菜, 泰州、姜堰、扬中乃至在整个江苏久负盛名。  韭菜原名“救菜”。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斩草除根,还想杀掉16岁的刘秀。刘秀逃出京城后起兵讨伐王莽,不料兵败,逃生途中饥渴难耐,求救于一个农户。主人夏老汉见刘秀非同一般,就把他扶进舍中,因为缺饭
期刊
你看看花在流泪  说这句话的时候儿子还不满6岁。  一天早晨,我领着儿子在郊外的田埂上散步,走着走着他的脚步就慢下来了。显然是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吸引了他。  看着那些含露绽放的花朵,看着那些散发着阵阵幽香的花朵,儿子却扭过头来对我说,爸,你看看花在流泪。  绕过了花朵热烈奔放的一面,儿子的目光却指向了花瓣上一滴滴冰冷的露珠,指向了隐忍在花朵内心的柔弱和忧郁。我的心一下子被揪紧。说不清是无邪的童心使然
期刊
请给我一支香烟,燃烧出故乡炊烟的颜色。  然后顺着城市里纵横交错的水管,去寻找童年的水井,慰藉我出走的灵魂。  水桶还在,光滑的青石板被搬进了城市的哪个公园。  密密麻麻的脚印里,哪个是我儿时细小的脚掌,还有艰涩的心情。  故乡的水井是老人失落的眼。没有了昔日的光亮,却依旧流着眼泪。  那刻,我怀疑故乡躲回了泥土。因为害羞,愤怒,还是其他。  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水井打捞童年的梦。  童年的梦
期刊
走进血透室,一个中年男子正撕破喉咙在对护士发火:“你们电话通知我一点钟来做血透,可你们又把床位给了别人,什么意思?我那么远,晚了没车咋回家去?”  护士再三和颜悦色地向中年男子解释:“是一个危重病人需要抢救,床位只有那么多,你就宽容一下吧……”  中年男子叫老马,是一个退休的村官,在一个偏远山区的村里当了二十几年的村主任,三年前身体突然不舒服,腹痛腰腹痛,头晕,全身酸软无力,到乡卫生院检查,医生说
期刊
曾经,在封闭单一的环境中三点一线,我的生命中沒有风景,只是在别人造好的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流过去,每天忙着克隆别人的人生,努力修剪着自己的边边角角,努力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  在我热闹的生活调色板上,欢快和明丽一直欺骗着你的感官,孤独的主色调被隐藏在视角的留白处,俯身逆光时你偶尔能看到。只有当所有的光亮被黑暗掩埋,孤独才像瘾君子的触须,无法抑制地从骨髓里爬出来,在肢体和魂灵之间蔓延,在黑夜的空寂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