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 一个工作狂的自白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富城属蛇,A型血,天蝎座。属蛇的人具有神秘气质、A型血的人观察力细腻敏锐、天蝎座更不得了,不但具有看穿事物的强烈力量,还拥有极强的魅力。天蝎座的男人能让女人疯狂,心碎。换句话说,他天生就是当艺人的料,而且必定会成为大红大紫的明星。
  这是《四大天王——郭富城传》中的一段文字,成名之前的他,喜欢看些星座、生肖、血型的书。不知是否真的是命中注定,但这样的解读,至少让初涉演艺圈的他凭添不少自信。
  “四大天王”作为娱乐圈的一个神话,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身为其中之一,20余年屹立不倒,除了冥冥之中,势必还有过人之处。
  孙红雷这样形容郭富城:“不抽烟、不喝酒,像个清教徒。”
  “我最喜欢他的舞蹈,很佩服他,他是个舞蹈的天才,真的是又健康又精准,然后又有一种优雅,几种元素综合起来成为他,很不简单。”这是赵文瑄眼中的郭富城。
  他曾经是舞台上的王者,独特的450度旋转舞台,刷新吉尼斯纪录,获得国际杰出艺人奖,但这属于过往。被放大的偶像符号也一度成为事业的枷锁。将重心转向电影,两座“金马影帝”奖杯加身,他再度用电影找到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显然,电影让他获得了自信和乐趣。“现在是最好的时候。10年前,我觉得我还年轻,那时候还被称为偶像;10年后的今天,我想我各方面都非常成熟,刚刚好。”48岁的郭富城评价自己现在的状态,他多次用到了“成熟”。
  采访中,他畅谈自己对两岸三地电影的观察与感悟,并不掩饰自己想做导演的野心,并坦陈自己“我从没拍过烂片”。作为一个敬业的“工作狂”,他更道出了自己“工作第一”的人生宗旨和“死都不退休”的决心。
  做演员,“我从没拍过烂片”'
  细心的观众或许已发现,国庆档上映的电影《全民目击》已经是郭富城2013年的第三部作品,回想近几年他主演的电影,不得不惊叹,这位已经蝉联两届金马奖桂冠的“天王”还真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
  2004年以后,郭富城将演艺事业的重心转向电影,此后每年都有数部主演的电影上映,其中不乏口碑与票房俱佳的作品。
  拍完《全民目击》,孙红雷在微博上称:“郭富城是个超级努力的怪物,很强大。”对于“怪物”的定义,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是褒义,因为他活得很自由,不被任何东西束缚,能歌善舞还会演戏,不是怪物是什么?”
  被好友定义为“怪物”,郭富城倒也乐于接受。并坦言自己的确有强大的自制力,为了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顶峰的状态,他戒掉了所有不良嗜好,“我要面对舞台,就应该有这样的操守,就有一种动力让我去戒掉”。
  在《全民目击》中,他饰演内地检查官,不仅台词量大,语速也快,尽管他的国语已经进步很多,但这仍是个巨大挑战。为了与《圣诞玫瑰》中的检察官有所区别,他还采用了不同的演法,赋予角色犀利的眼神,凸显其对案件要求的严格,以及执著、固执的个性,从而体现检查官和法律对受害人的帮助。
  “当你状态好的时候做任何时候都得心应手,在电影上你需要一个清醒的头脑去分析角色。我是一个需要好好准备的人,需要好的状态去迎接我的工作,很有规矩、很有安排。”
  于是在入行最初的十余年,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锤炼歌舞技艺上且登峰造极,成为无可替代的王者。
  第二个十年,我们见证了他在电影王国的打拼。2004到2006年,郭富城相继出演杜琪峰的《柔道龙虎榜》、陈木胜的《三岔口》和谭家明的《父子》,并凭借后两部影片接连获得殊荣。这不是凭空冒出的荣誉,是他一点一滴“磨”成影帝。
  人生步入四十岁,曾经沧海,起起落落,强大的内心无疑会辅助其完成更多具有挑战的角色。《罪与罚》中的变态杀人狂、《浮城大亨》中的商界枭雄、《最爱》中患艾滋病的陕北农民……
  一次次真诚的诠释给郭富城贴上了 “实力派”的标签。即便在与公认的演技派梁家辉、孙红雷等人飙戏,也未见逊色。“作为一个演员,这个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我的人生,投入在其中,人生就多了一层经验。观众也会看到郭富城的变化,看到我不断的挑战,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大家选择这部电影的一个理由。”
  在投身电影的这十年里,每一个角色他可谓都用心体会,“我依然没有马虎过,依然非常努力。”
  做歌手如此,做演员亦然。出道将近30年,郭富城参演过的电影已近50部,要是不热爱艺术,没有追求,怎么能坚持得下来?如今他面对镜头,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从没拍过烂片。”
  拼事业,“当下最重要”'
  在郭富城身上,能真切感受到四个字——不知疲惫。
  仅今年一年,他就参与了五部电影的拍摄,还有雷打不动的演唱会。他的“舞临”系列演唱会已形成品牌,不仅每每都会唱足三小时,其舞台视效、华丽指数都是圈中数一数二,堪称每年年底的视听盛宴。
  无暇抽身的工作,带给他极大的满足感,成名至今,一步一个脚印,事业上这份“拼劲”甚至为郭富城赢得了“劳模”的称号。“可能我被我爸爸影响很深,我爸爸是很勤奋的一个人,所以我对我的工作也是那么勤奋。”他甚至还摆明了态度:“让我退休,那我死定了。”
  这么一个敬业,时不我待的艺人,不经意间,却总有一抹淡淡的忧郁,从他的眼底流出。
  或许不同的经历塑造出不同的个体,那些或喜或悲的过往,即使释怀、即使淡忘,可点点滴滴依然留在了生命里,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
  郭富城自幼生活朴实,一家七口住在公共屋邨。每一层的走廊都如同巷子般狭长,能够住上三十几户。见识过不同阶层,那份人情冷暖自然而然印在心间。遇到契合的瞬间,即会自然呈现。
  如同他的忧郁,没有故意为之,却也挥之不去。
  1990年,打理家业的哥哥突然遭枪杀,刚刚出道不久的他就面对痛失血脉亲人的悲怆,抑郁难挡。但这也彻底让他认清人生无常,“我们拥有的一切也很快就会过去。既然注定成为过客,所幸要活在当下,要活得精彩。”   从此他开始珍视每分每秒,为自己设定目标,让每一天都与众不同。
  “人经过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以前的我,在演艺路上会有很多梦想,做歌手时,要拿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我拿过;做演员的时候,希望有一天得到影帝的嘉许,我也拿过。当然,这些得到的,并不会使你停步,在慢慢成长的时间里,经历不同的事情,你会意识到许多事并不由自己控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但是还是要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做,那就没错,而活在这个过程里,活得开心,活得有意义。”
  既然享受工作,每天就应该都是精彩的。所以在演员这条路上,郭富城始终没有放慢脚步的意思。现阶段的他认同男演员在四十到五十岁之间,是表演上的黄金时期,因此他仍一切以工作为重。光环只代表过去,学习永无止境。“每一个阶段,就算你拿过一些什么荣誉或者成就,都是过去的事,我对电影的创作、对每一个角色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我不想重复。”
  于他而言,工作与生活已密不可分。“我喜欢创作,因为创作的过程能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那个过程中你会思考,你会不断地去揣摩,不论是舞台、音乐还是电影上的创作,都是非常爽的感觉。”
  做影人,“好电影似梦”'
  “好电影似梦”。如何把观众带进你的梦,跟你一起去游走是关键。
  这是郭富城对好电影的解读。
  在今年众多破亿的华语电影中,他表达着对《致青春》的喜爱。“一部爱情片,我觉得赵薇拍得很细致,也很到位,而且里面也有很多情怀,一点一滴的东西,这是这部电影的魔力,它很顺,很流畅,也感觉到电影传递的一种浪漫。”
  作为香港演员,充分与内地影人合作的代表,他常常被问及如何看待香港导演作品的两头不靠岸。
  “香港和内地在文化上还是有一点点差别”。的确,在生活节奏超快的香江,观众更希望看到娱乐性强的影片,导致文艺片在香港难以存活。但是在国内,甚至台湾市场中,电影都比较讲究注重情怀,这种人和情的浓度很不一样。
  “香港导演若想在内地获得成功还是要遵守规则,娱乐圈就是一个游戏的规则,大家在娱乐圈那么多年,都应该知道如何去平衡,尽量在创作空间内努力融合,对创作来说,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千万不要抱怨,而是去享受一种游戏闯关似的乐趣。”
  《全民目击》作为一部香港演员和内地导演充分合作的作品,不仅斩获了1.8亿的高票房,还获得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这部撞击心灵的亲情犯罪电影甚至吸引了美国投资者的目光,而在最近的釜山电影节上,此片感动了无数韩国观众。如此巨大的成功对华语电影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对于成功打开世界电影市场的导演李安,郭富城盛赞他是天才。在他看来,电影的真诚度至关重要,很用心地拍出来,无论是在哪一个地方都会成功。当然讲故事的手法同样要精彩,因为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升,必须带给他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观众才喜欢,不能沿用老一套去说故事了。
  圈子中多年浸润,他不避讳做演员的被动,直言作为演员,控制不了影片的质量。“你的表情多一格、眼神停留多一秒或少一秒,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对我来说是一样的讲究,但你却永远不知道镜头会怎么拍。”因此他丝毫不掩饰自己想成为导演的“野心”。
  “在娱乐圈里我当一个演员、当一个歌手时,我看过很多的东西,但是还有很多部分我没有看过,我希望做导演可以把我想要的东西,在一个大的银幕上呈现出来,跟普罗大众的朋友去分享。”
  诚然,如他所言,好电影似梦,非一朝一夕实现,在未来的十年里,郭富城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呈现他想与大家分享的作品。如今,他还在像个“新人”一样在学习如何拍电影。“真的要埋头苦干写自己的剧本时,每天会尽量抽时间看一部电影,这一阵子我就看了不少影片,确实很多的灵感,这也是一种自我推动吧。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怪人!”
  这就是郭富城。他身上具有香港艺人的普遍特质,客气,克制,敬业。贵为天王,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多年打拼,可以圆熟的“接招”、“出招”,并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努力在真诚与滴水不漏间保持平衡。
其他文献
小龙女是我要演的'  从《神雕侠侣》剧组抽空回台湾,采访时间见缝插针。话题刚一打开,陈妍希很直接地回应新戏造型的问题,“刚开始还蛮沮丧的,不明白大家会这样子(反应)。可是我也不能老是在这种负面情绪当中,还有戏在身。导演啊朋友啊也会安慰一下,过去了就还好啦”。  自2011年九把刀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后,陈妍希几乎准确释放了男性观众心目中“纯洁、漂亮、又乖且极其优秀”的“沈佳宜”情结。 
期刊
戛纳电视节的由来'  或许是因为每年星光熠熠、热闹非凡的戛纳电影节的缘故,在没到戛纳之前,以为它会是一个喧闹、繁华的城市,到了之后才发现,戛纳其实只是一个静谧的法国南部小城,城里的人口大部分由老人组成,人们早早地下班,宾馆的前台七点便不见人影,公交车晚上八点就收工,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成为了世界影视展览之都。  戛纳电视节其实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由好几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MIPTV(电视节
期刊
10月14日,微博用户“烂片通缉令”曝光国内大腕明星的片酬,令业界一片哗然。其中李连杰以单片6000万登顶,女演员则是章子怡1000-1200万领跑。一时间关于明星们收入的敏感问题,纷纷被转发传播过万条。  虽然表单一经发布后有不少人质疑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但是据一直以来的新闻报道资料登载,其中演员的片酬甚至超过表单数据。  据早前消息,由严歌苓编剧的战争大戏《危险关系》,章子怡是以2000万元
期刊
>>去年的法国影坛有两部绝对称得上现象级的影片,一部是美轮美奂的金棕榈得主《阿黛尔的生活》,另一个则是在凯撒奖上击败《阿黛尔的生活》赢得大满贯的《男孩们和吉约姆》。与前者纯粹的女同性恋题材不同,《男孩们和吉约姆》基本上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男孩在自己那普遍认为他是同性恋的家庭里,最终发现并接受了自己其实是异性恋的事实。  关于性向的选择和对这种选择的看待,人类的历史似乎一直在倒退。  男人在他
期刊
采访那天丽江下了雨,郭京飞开始时兴致并不高,他一句一句地回答记者问,像是工作需要必须交差似的。直到他说“我这人有两面性,分时候。比如今天在下雨,我就不是特别爱说话,要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咱俩就是另一种聊天状态了。”这种坦诚的态度打开了有着些许障碍的沟通,他在短时间内,用简短平稳的语气给予了尽量多的信息。除了坊间耳熟能详的,比如他在话剧圈的风生水起,他与陆毅的连襟关系,他被王京花邀入“拾捌文化”,从大
期刊
Q:《影视圈》杂志社  A:文隽  Q: 19、20号这两天的微电影体验活动较多,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片子?  A:我说一下我的总体的感觉吧。其实微电影是个新的名词,在以前我们总会去一些短片的影展或者竞赛单元。事实上,微电影这个名词连主办方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其中有些片子是实验性很强的,也有故事片,甚至有旅游风光片、广告片。有几十部片进入到我们的挑选范围内,时间长度从3分钟到30分钟的都有。因为是首
期刊
范爷和国际章'  范爷刚刚经历了《一夜惊喜》,国际章就已经带着《非常幸运》上路了。两位女神的轻松幽默给2013年的秋季档带来不少暖意。白百何,从《失恋33天》到《分手合约》再到《被偷走的那五年》,相似的女主角相似的故事,却同样的卖座。《北京遇上西雅图》5.13亿元内地票房总榜第20位的惊人成绩,一二三线女性纷纷试水的争先恐后,这些无一不在宣告着中国影坛正式迎来了一位票房新宠——小妞电影。  《非常
期刊
今天,你在微博、微信里和朋友分享了你刚看过的某个电视节目吗?我们看不到你的微信圈,但确实不少微博爱好者的微博内容都和他们喜欢的电视节目有关。  用户习惯、终端介质与新媒体的变革已经推动电视行业进入了多屏时代。随着互联网用户对电视节目的讨论的持续升温,节目内容的好口碑及话题性,已开始反向促进或影响电视台对节目内容的选择与制作。多屏时代的到来,同时也让电视内容的生产者开始留意节目的在线营销,让广告商开
期刊
近日,第十八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再次引起电影人对于中韩电影发展的关注。韩国电影的成功有目共睹,而中国电影票房也正掀起飙升狂潮。两国毗邻,相似的文化背景,类似的民族情结,何时才能在电影空间里碰撞出激情火花?  韩国电影曾一度低迷,但由于政府提供的宽松环境以及韩国集团的鼎力支持,再次迎来发展高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间接为韩国电影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一些韩国企业家将目光转移到电影投资。19
期刊
《精灵旅社》  尽情狂欢恶搞,要的就是全家欢  上映日期:2013年11月1日  导演: 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  编剧: 彼得·贝恩汉姆 罗伯特·斯密戈尔  托德·杜伦 凯文·哈格曼  丹·哈格曼  主演: 亚当·桑德勒 安迪·萨姆伯格  赛琳娜·戈麦斯 凯文·詹姆斯  法兰·德瑞雪 史蒂夫·布西密  类型: 喜剧 / 动画 / 家庭 / 奇幻  推荐指数:  《精灵旅社》走的是类似《史莱克》的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