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影像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超越族群差异,通过身体符号实现共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进步和文明繁衍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跨文化传播为研究视角,从舞蹈《唐宫夜宴》切入,从身体符号、场景预设等角度阐释舞蹈影像在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传播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认同为路径,借助多种技术元素,通过舞蹈的身体语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跨越国别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唐宫夜宴》 中国舞蹈影像 跨文化传播
  舞蹈影像是舞蹈在信息、网络、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与媒介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基于媒介传播的艺术实践,“舞蹈影像是一种部落聚会,与过去、现在、未来都将形成一个重要和充满活力的创意生产领域”。新媒体时代,中国舞蹈应以蓬勃发展之态势与世界接轨,在身体符号、场景预设等方面,表现出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传播的无限创作潜能。对中国舞蹈影像的跨文化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舞蹈影像的多样性与跨文化性,推动舞蹈艺术创作、表演、传播方式的创新。
  《唐宫夜宴》改编自2020年郑州歌舞剧院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的参赛作品《唐俑》。据微博统计,其在微博平台先后5次登上热搜、获得108万的讨论量。早在舞蹈登上河南春晚的前两个月,就已在YouTube等海外网站引发讨论,外国网友赞其为“绝妙的艺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讲述了人类文明最光辉的一页,完美地展示了大唐盛况”等。《唐宫夜宴》在国内走红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推特发文向国外网友推荐,《人民日报》也在海外YouTube账号上传“唐宫小姐姐”视频,向世界推介河南、推介中华文化,甚至由网民自发搬运至海外网站的各种舞蹈片段与解读也都达到十几万次的播放量。《唐宫夜宴》聚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多角度呈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跨文化视角深入研究,对于当下在世界范围讲好中国故事、共塑中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唐宫夜宴》舞蹈影像符号传达的跨文化传播偏向
  跨文化传播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高低语境概念,高语境文化依赖于交际语境,而低语境文化依赖于交际语言本身。现场舞蹈表演是一种身体在场的示现型传播,通过最原始、最生动、最鲜活的具身性传播符号形成与受众身体间的热交流。相较书籍、戏剧等文化折损率较高的语言演绎文化产品,舞蹈、曲艺等“以观代言,以视代听”的身体演绎文化作品更容易赢得跨文化市场的青睐。再加之《唐宫夜宴》通过多维度的场景设置,在技术加持下,构建了一种兼具现实与想象的拟态环境,以变化莫测的场景承载中国盛唐文化记忆,陶俑、文物、画作等元素的加入,更是作为一种民族记忆,与观者形成强烈共鸣,彰显文化自信,凝结并强化了国家认同。因此,《唐宫夜宴》在身体符号、场域符号、文化记忆符号三方面为其在跨文化市场上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1.具身建构:身体符号的美学认知与展现。舞蹈与身体器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身认知认为,人的身体状态对于认知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认知科学则把人的大脑作为功能化的器官,忽略了身体与意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认知取决于身体的直接感官和运用经验,个体的感官——运动能力融合在生理和文化的环境之中。认知的基本过程和方式在本质上是被人的身体生理属性所制约;语言作为认知的一种形式,其内容是和身体的状态紧密相关的;认知、身体、环境三者密不可分,认知是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中产生的。
  舞蹈是一种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动作的表演艺术,从舞蹈的产生来看,身体参与了舞蹈认知的全过程。瓦雷拉继承了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认为认知是由主体的身体与环境之间的感觉——运动的交互所塑造的。《唐宫夜宴》中,不同的分幕主题配合有不同的场景,通过使用不同的妆容、服饰、仪态和道具等辅助元素,生成反映不同感知结构的舞蹈信息,最终实现了分主题突出、整体和谐统一的舞台视觉效果。
  身体符号的具身作用在《唐宫夜宴》的舞者身上展露无遗。舞者形象的呈现灵感来源于唐俑,可以说是最大程度还原了唐三彩乐舞俑的真实形态。仪态上,舞者身着海棉假体衣,嘴里塞棉花,尽量显得“胖得自然”;在服饰上,宽大飘逸的唐三彩色样纱衣,服装配色主要以黄、绿、褐三色为主,还有蓝、黑等釉彩,艳丽又不俗氣,满满高级感;在妆容上,眼角两道月牙形,再现“斜红妆”,发式为改良版的惊鸿髻,将头发拢至头顶,分两股绾成鸟展翅欲飞的样子;在动作上,时而低眉顺眼,时而颔首架肘,时而弄姿扭胯,在列队碎步行进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一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推挤,显出一派童真谐趣。不同情境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认知,通过身体表现出来,身体与周围环境形成耦合。
  舞蹈不是单纯的信息输入或输出的活动,而是在时空维度下身体、媒介等要素融合发生的具身认知活动,这一复杂的结构关系促使人们重新认知舞蹈影像的意义。《唐宫夜宴》呈现出的身体感知上的亲和性、技术上的简易性,尤其是其所承载的盛唐文化,一举一动建构了超越现实的影像世界,激发了观者的情感共鸣,对盛唐文化的震撼,对文化自信的坚定。
  2.场域共情:拟态环境的叙事建构与传达。在一定的场域中,人的每一个行动均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场域并非单指一个物理环境,而是由众多彼此相关的符号构成。《唐宫夜宴》建构出来的具身认知与其身体所处的物理环境及与此相关的关系场域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唐宫夜宴》的布景由多个客观关系网络构成,主要有博物馆、山岭、水边、皇宫四个场域。这四个场域,既相对独立自主,彼此间又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不同的符号强调不同场域中独特的氛围与风格特色:博物馆场景中的各种国宝文化符号勾勒出神秘玄妙的氛围;途中仕女嬉笑打闹的动作符号展现活泼灵动的画面;水边整装弄姿的场景配合中国元素的水墨画符号凸显演出前的紧张肃穆;金鱼飞空符号装饰下的皇宫与仕女的正式演出呈现恢宏大气的盛唐景象,四个场景的游移转换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场域单元。场景的设计布置充分运用5G+AR的技术,在经过技术加持的视觉影像中,通过对演员走位、动作的捕捉,将歌舞表演置入场景中,舞者的身体语言符号给观者以更为深度的沉浸体验,通过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结合,立体多维地建构出唐代拟态环境,拼接成完整的唐朝盛世场景。   沃尔特·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选择和加工后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意识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经过技术处理,人们所看到的《唐宫夜宴》舞蹈影像已不是客观现实,也不是人们脑中主观形成的主观现实,而是产生偏移,是被加工和整合后的拟态环境,这个拟态环境既传承了历史,也蕴含当代创新,集中展现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3.文化记忆:跨越标签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认同。文化记忆常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的形式出现,其研究对象已逐渐超出最初文学作品和仪式的范畴,文物、碑刻、古籍、书法、服饰、妆容等都进入了研究视域。《唐宫夜宴》短短5分多钟,出现了唐乐舞俑、唐三彩、《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侍马图》《备骑出行图》《明皇幸蜀图》《树下美人图》、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多种文化符号,从文物、画卷等国风国潮中,建构跨越标签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认同。
  首先,陶俑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时尚符号之一。14位舞者翩跹而出,尽显唐三彩舞乐陶俑,鲜活灵动、体态丰腴、憨态可掬,还原了1000多年前的唐乐舞俑,彰显了博大精深的唐文化。其次,中国传世名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簪花仕女图》表现女性的细腻心理,刻画出高贵的丽人气质和孤寂心境;《千里江山图》气势磅礴,尽显北宋青山绿水之煌煌气象;《侍马图》《备骑出行图》《明皇幸蜀图》《树下美人图》《捣练图》等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千年底蕴,国风韵味十足。再次,一系列国家级文物宝藏——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逐一再现。作为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妇好鸮尊是发现最早的鸟形酒樽之一,具有商代青铜器的大气肃穆和独特的神韵;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它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是中国古代音乐文明史的奇迹。国宝、国风、国潮的加入,呈现一种“融”的状态,展现了中华文化开放、包容、自信的文化底蕴。
  《唐宫夜宴》的成功出圈,以其强烈的文化底蕴和国家认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影响广泛,极受欢迎。河南广播电视台2021年春晚总导演陈雷在总结《唐宫夜宴》成功的原因时提到:“我觉得我们方向找对了,我们立足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然后运用了新的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把我们的思想以及想要表达的很多情感给放到里面,最后收获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许。”“这种节目能够给他们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民族的骄傲感和认同感。当这种感觉被唤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把我们萃取的这些精髓的东西融入到他们今天的生活中,他们的情感里,他们的血脉里,甚至他们的行为中。”
  二、“新全球化”背景下舞蹈影像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全球化时代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一种资本全球扩张与利益瓜分的霸权逻辑。而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种趋势逐渐发生改变。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治理新思路、新理念,优化全球治理体系,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促成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即意味着一个以多元、共赢、包容为关键词的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亦是如此。中国古典舞蹈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正在成為向世界播撒中华文明的火种。《唐宫夜宴》的国内外传播向我们展示出一条深植文化基因的中国古典舞蹈艺术全球“在地化”传播的新思路。通过对舞蹈符号的编码与二次编码,在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双向驱动下打造艺术品牌,将小众艺术下沉至大众文化,以技术力量呈现具身表演与时空环境的融合,最终实现中国古典舞蹈在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有效传播,达成世界对多元文化的互相理解与融通共享。
  1.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以舞蹈符号实现文化输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演艺作品生产国,2019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96.8万场,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达41.2万人次,就作品生产数量及从业人员数量而言,堪称世界之最。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2006年舞台艺术表演被纳入文化“走出去”工程以完善其战略框架,“丝路”城市网络建设也相继展开助力文化输出。
  中国舞蹈的对外输出首先需要解决跨文化交流的编码解码问题。舞蹈身体符号的文化折损率相较其他符号更低,因此,在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舞蹈更容易实现斯图亚特·霍尔二次编码理论中符号的解构与重构,通过更直观的视觉传播向国外观众传达中国风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含蓄的艺术氛围,以及跨越千年历史文明的价值观。
  由于舞蹈表演具有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中国舞蹈的对外输出需要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双向驱动,应将舞蹈表演这块待垦沃土中丰富的符号资源赋予文化内涵、意识形态,转换为文化品牌IP,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文化贸易。一是以中国故事搭载核心价值观,参照美国将“花木兰”IP植入女性主义、《功夫熊猫》植入个人英雄主义的方式,中国舞蹈表演也可寻找与他国文化的契合点,将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打造品牌产业;二是人格化传播、名人效应以及主流媒体的意见领袖起助推作用,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推特的推荐与《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在海外平台的转发;三是借助艺术交流以及中国文化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打通舞蹈的跨文化传播渠道;四是政府与文化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合理布局传播渠道,根据不同国家文化消费特点制定精细化的传播方案。
  基于此,舞蹈表演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在向国际展示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成就的同时,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价值,传递中国精神,增强中国认同,提升中国形象,进而消解文化隔阂,构建包容、共赢的世界艺术共同体。
  2.坚守中国传统文化,打破圈层茧房,获取文化对话和认同。中国古典舞要想实现跨文化传播、赢得国际认同,需要经历一个由国内舞蹈圈的自我身份认同向国际舞蹈界乃至圈外文化界识别的过程。21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舞逐渐呈现回归历史本源、多元共生的态势,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身韵派、汉唐派、敦煌派、昆舞派等众多派系,其在戏曲流传、经史典籍中传承古典律动,寻找创作灵感,《唐宫夜宴》即出自编导陈琳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三彩乐舞俑生动的舞蹈形象,从服饰、妆容乃至仪态都来源于创作团队对大量文物知识的考究。中国古典舞尊重文化的原始性,将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作为原动力,重拾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完成舞蹈圈内部的身份认定。   中国舞蹈表演正在由文艺界或精英人士圈的曲高和寡,转为向大众文化、草根民间文化的返璞归真。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建构的过程是指个体通过自我归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从而按照积极区分原则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群体行为。舞蹈表演艺术打破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角,破除圈层茧房,才能融入群众艺术,唤醒其归属感、历史记忆以及文化认同。《唐宫夜宴》意在契合年轻群体个性,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唐朝仕女由高高在上的仙子化为鲜活的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穿越古今互动对话,与年轻一代生活相通、趣味相投,甚至在宣传上也利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各类短视频平台拉近距离。中国传统文艺进而延伸出华服走秀、诗词鉴赏、美食品尝、国风鉴宝等节目形式,以亲和的姿态,使人们在文化引领下走进博物馆,走近传统文化,感受国风国潮。
  3.发挥舞蹈影像优势,融入多元技术元素,实现有效传播。“中国古典舞渗透着中国式身体文化的养成,一种中国式的身体文化观,从身体到达精神层面的审美,最终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的一个舞种。”中国古典舞不仅重视身体展演,更重视以意象、仿古、叙事等形式综合表达的身体文化,重视展现其中的诗化意境,达到天、地、人、万物为一体的灵性与神性。
  《唐宫夜宴》实现了舞蹈艺术与舞台科技的同频共振,原生态场景与现代化表达的结合,舞台以5G+AR技术呈现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备骑出行图》《千里江山图》等场景,期间穿插展示4大类10余件国宝文物,大量图像数据营造的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相结合,使演员与观众融入同一个古风画卷般的世界中。同时,利用全媒体传播途径,使观众即使只能在屏幕前观看,也可享受依托5G技术4K超高清拍摄、制作带来的震撼观感。除此以外,XR、云技术、自由视角拍摄、交互式摄影控制等技术的运用也是舞蹈艺术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内核。
  新技术将大众媒介分割的身体重新组装整合起来,整合个体身体与环境,构成一种“元媒介”,媒介技术提升了人的感知与行为能力,人主导媒介技术发挥作用,身体与媒介技术构成相互制约又相互赋权的共生关系。因此,在具身化传播技术发展的今天,技术不是对舞蹈表演身体性与人本性的挤压,而是创造身体无法展演的景观,使身体与技术在尽情延伸的时空场域中融合共生。
  三、结语
  全球化时代,中国舞蹈不仅需要开拓国内的下沉空间,更要以身体语言进入不同文化信仰空间,赢得美誉与文化认同,这需要经历一个从感知到体验,再到认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需要深度了解观者对于中国舞蹈的认知体验,找到与跨文化相契合的普适价值与文化主张,以故事驱动激发认知兴趣,同时注意观者的体验反馈;同时,配合文创产品展示、仪式体验等加强深层次互动,消除观者,尤其是国外观众的身份区隔,达成文化移情,进而打破文化壁垒,发掘审美共通,從对中国舞蹈的认同进阶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友好态度和感知认同。
  作者单位 张馨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赵树旺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袁艺.实验性舞蹈影像的价值审视与媒体传播[J].艺术探索,2019(06).
  [2]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歌舞剧院《唐宫夜宴》赴洛阳角逐“荷花奖”[EB/OL].(2020-10-16)[2021-04-16].http://www. henan.gov.cn/2020/10-16/1822321.html.
  [3]谭亮.具身交互语境下的环境媒体设计:理论框架与研究进路[J].美术学报,2019(02).
  [4]赵琳,金安江,彭光芒.大众传媒在转基因食品推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5]北京日报.因为这个神仙节目,河南春晚突然火出圈[EB/OL].(2021-02-14)[2021-04-16].https://www.360kuai.com/ pc/cota=3&kuai_so=1&tj_url=so_vip&sign=360_57c3bbd1&refer_ scene=so_1.
  [6]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中国艺术演出项目现状及演出市场经济规模分析[EB/OL].(2020-06-23)[2021-04-16].https://www. chyxx.com/industry/202006/876764.html.
  [7]王亚杰.交流语境中的中国舞蹈形象——记北京舞蹈学院“306青年学者沙龙”[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5).
  [8]王安妮.路径与对策:中国传统舞台表演艺术的海外传播[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6).
  [9]慕羽.文化身份认同与中国舞蹈的文化自信[J].艺术广角,2018(01).
  [10]中国青年网.《唐宫夜宴》活了,文化自信回来了[EB/ OL].(2021-03-26)[2021-04-16].http://fun.youth.cn/gnzx/202103/ t20210326_12803483.htm.
  [11]中原网.《唐宫夜宴》火到海外了,华春莹发推全球推荐河南!评论区排场![EB/OL].(2021-03-02)[2021-04-16].https:// mp.weixin.qq.com/s/7GUT4gl_KmyCiNofeRUr6A.
  【编辑:孙航】
其他文献
千载以来传统儒学研究汗牛充栋、蔚为大观,但随着现代西方学术体系主导地位的确立,我国学者为适应西方学术规范,在传播学、语言学、哲学等儒学相关研究领域往往以“他者”视角窥探本土文化内涵,这无异于“隔靴搔痒”,难寻其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文化自信,将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新时期本土文化传播学研究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之深蕴,撷华夏文明之要义,以更为宽广的学
期刊
新媒体带来新的传播形态,也改变了公众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对传统音乐产业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新媒体音乐传播在载体、方式、路径等方面均刻上了网络的烙印,这就赋予音乐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市场与发展空间。由李小莹所著的《新媒体音乐传播——理论与实践》一书,围绕新媒体音乐传播展开内容,探讨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在新媒体背景下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并着力寻找网络与音乐创意产业融合的思路与方向,提出在音乐内容创作、传播创
期刊
要闻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  5月27日,在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习近平希望中国日报以创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牢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把握大局大势,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高素质队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更好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交流沟
期刊
电视剧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在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文化需求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面对新的传播格局和受众变化,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电视剧的质量,是电视剧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1年4月27日,“新时代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首都广播电视节目
期刊
在移动互联网盛行之前,电视作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娱乐与休闲媒介,其一方面为需要陪伴的人们提供了精彩的电视节目;另一方面则扩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人们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更加了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与其他媒介形態实现跨屏融合,有利于扩展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而电视艺术作为大众传媒艺术形态,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为当代美学理论的延伸作出一定贡献,同时也能为
期刊
摘要: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开辟特别微视频系列报道——《中国24小时》,全景讲述中国发展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传递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深深激起了国人的爱国之情和赤子之心。该系列微视频运用实景拍摄和动漫特效等手法,俯瞰华夏百态,近观百姓生活,震撼的视效场景和精美的国漫风格征服了不少海内外网友。宣传方面,人民日报走出了一条“接地气”的路线,打通多个社交媒体“大动脉”,联动各地各級
期刊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影响尚未消弭。特殊之年,行业引导和监管形成全媒化覆盖。新主流剧更注重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合流,“她”题材在剧集创作中成为年度现象,现实题材剧更凸显人文底色,观众焦点渐渐转向性别平等和教育平等,头部剧集群数量和社会效益多面放大。多屏时代,产业模式和市场结构整合加速,台网融合并进,从条块分割走向有序竞争。互联网技术的审美化加速大众产品与分众产品的互补,短剧集、短剧、微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为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福州广播电视台积极扩大优质内容产能,提升内容传播效果,推出了多款现象级融媒体作品。这些优质的融媒体作品,注重调准精度,在学习与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当先锋、走前列;着力挖掘深度,实现全过程高标准品控,做到人有我优,以质取胜;全面做足热度,充分应用系统集成的理念,实现整体设计、多路分发,深度融入了需求旺盛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关键词:媒
期刊
摘要: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呈现出新趋势、新特征。政府与媒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多元主体格局新体系正在形成。政府与媒体均与公共利益密切关联,二者的目标任务、价值立场具有高度一致性,加之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促使政府与媒体逐步产生互为依赖的新型协同互动关系。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者,应积极承担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使命,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媒体是社会治理的合作者,应积极顺应时代之变,将维护和增进公
期刊
摘要:人民政协报社把做好2021全国两会新闻宣传报道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全国两会报道小组,前后方紧密联动,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产品;用议题设置和分析评论引导两会舆论,并聘请政协委员作为“特殊记者”参与报道,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和厚度;此外,编辑处理过的稿件同时供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公共大屏等进行二次创作,初步形成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新闻生产方式。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