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苏芝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于2015 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鉴定,鉴定号为苏鉴芝麻201502。该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 031.1 kg/hm2,比对照中芝16号增产8.62%。介绍了苏芝2号的选育背景及经过,结合其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芝麻;苏芝2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3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33-01
芝麻(Sesamun indicun L.,2n=26)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1],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芝麻及其制品消费量呈增长趋势。现有生产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发展芝麻生产前景广阔。但是生产中推广的芝麻品种产量低,抗病耐渍性差,难以满足市场和生产的需要[3]。开展高产、优质、抗病的芝麻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是促进江苏省芝麻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1 选育过程
苏芝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高抗枯萎病品种中芝12为母本,以高抗茎点枯病品种豫芝1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从其后代中选取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在院试验基地配制组合(中芝12×豫芝11号),获得杂种F1;同年冬天进行南繁加代,在大田中根据性状表现选取了78个优良单株,对78个单株进行混收;随后进行综合性状单株选择;并对获得的优良株系继续进行性状鉴定、提纯与扩繁,最终育成芝麻新品系苏芝2号。2013—2014年在江苏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苏芝2号比对照中芝16号增产9.25%,增产显著。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苏芝2号比对照中芝16增产8.62%,2015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芝麻201502。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苏芝2号芝麻属单杆型白芝麻品种,茎杆粗壮。株高为168.4 cm,始蒴部位39.9 cm,空梢尖8.6 cm,主茎果轴长度119.9 cm,单株蒴数126.6个,蒴果四棱,中大蒴,每蒴粒数68.5粒,千粒重2.66 g。叶片呈披针形,深绿色;叶腋三花,种皮白色。
2.2 抗性表现
2013—2014年2年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苏芝2号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2年平均茎点枯病发病率10%,病情指数6;枯萎病发病率10.14%,病情指数9.01,表现为抗茎点枯病、中抗枯萎病。此外,苏芝2号还具有耐旱性强、耐肥抗倒、耐渍性较强等特点。
2.3 品质表现
苏芝2号品质优良,籽粒白,口味佳,含油量高。2014年品质测定结果显示,苏芝2号粗脂肪含量(含油率)为59.3%,高出我国目前芝麻行业高油标准(含油率≥55%)4.3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17.8%,属高油优质品种类型。
3 产量表现
苏芝2号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在2013—2014年江苏省多点比较试验结果中,7个试验点为6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次占85.71%,2年平均产量1 334 kg/hm2,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比对照中芝16增产9.25%,增产显著。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增产点次为100%,平均产量为1 031.1 kg/hm2,比对照中芝16增产8.62%,居参试品种第3位。
2014年,苏芝2号在盐城、南通、太仓等地进行了品种示范试验,平均产量为1 213 kg/hm2,在太仓试验点产量达到了1 426 kg/hm2。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芝2号适应性广,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稳产、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
4 栽培技术
4.1 播种前准备
选择具有当地土壤代表性、肥力中上、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匀、不重茬的田块进行整地[4-5],做到耕匀耙细,深沟高畦,畦面细、碎、平。播种前1~2 d在阳光下晾晒种子3~5 h,晒种后进行选种,去除秕籽、小籽、杂质。
4.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5月下旬至6月初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播种,播种量为5~7 kg/hm2,播种以条播为主,播种深度3 cm,行距0.4 m。齐苗后根据苗情及时间苗、定苗,种植密度控制在15万株/hm2左右,当土壤养分水平较高时,可适当减少栽植密度。
4.3 科学施肥管水
播种时施用45%高效复合肥15 kg/hm2、腐熟有机肥50 kg/hm2作基肥;苗期对弱小苗追施尿素30 kg/hm2,现蕾至初花期视芝麻田间长势追施尿素45~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芝麻进入开花期遇旱浇水,遇涝及时清沟排水。
4.4 病虫草害防治
芝麻病虫草害防治要坚持农业与药剂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生长期间发现害虫要及时进行人工捕捉、药剂防治。全生育期防治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参配乐斯本、阿维菌素对病株进行混合喷施。
4.5 适时打顶
打顶可有效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有利于提高芝麻的产量及品质[6]。为了实现增产,在芝麻终花前打掉顶端嫩尖1~2 cm,使养分集中于蒴果、籽粒。
4.6 及时收获
当全株蒴果3/4变黄,基部有少数蒴果微裂、中部蒴果种子呈现固有的色泽时应及时收获。
5 参考文献
[1] 陈辉.食品营养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5.
[2] BEDIGIAN D,HARLAN J R.Evidence for cultivation of sesame in the ancient world[J].Econ Bot,1986,40(2):137-154.
[3] 颜廷献,乐美旺,饶月亮,等.芝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146-151.
[4] 汪强.芝麻增效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2.
[5] 傅和玉,宋建民.芝麻高产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47.
[6] 赵莉,汪强,徐桂珍,等.江淮地区芝麻种植现状、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97-12399.
关键词 芝麻;苏芝2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3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33-01
芝麻(Sesamun indicun L.,2n=26)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1],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芝麻及其制品消费量呈增长趋势。现有生产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发展芝麻生产前景广阔。但是生产中推广的芝麻品种产量低,抗病耐渍性差,难以满足市场和生产的需要[3]。开展高产、优质、抗病的芝麻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是促进江苏省芝麻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1 选育过程
苏芝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高抗枯萎病品种中芝12为母本,以高抗茎点枯病品种豫芝1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从其后代中选取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在院试验基地配制组合(中芝12×豫芝11号),获得杂种F1;同年冬天进行南繁加代,在大田中根据性状表现选取了78个优良单株,对78个单株进行混收;随后进行综合性状单株选择;并对获得的优良株系继续进行性状鉴定、提纯与扩繁,最终育成芝麻新品系苏芝2号。2013—2014年在江苏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苏芝2号比对照中芝16号增产9.25%,增产显著。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苏芝2号比对照中芝16增产8.62%,2015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芝麻201502。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苏芝2号芝麻属单杆型白芝麻品种,茎杆粗壮。株高为168.4 cm,始蒴部位39.9 cm,空梢尖8.6 cm,主茎果轴长度119.9 cm,单株蒴数126.6个,蒴果四棱,中大蒴,每蒴粒数68.5粒,千粒重2.66 g。叶片呈披针形,深绿色;叶腋三花,种皮白色。
2.2 抗性表现
2013—2014年2年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苏芝2号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2年平均茎点枯病发病率10%,病情指数6;枯萎病发病率10.14%,病情指数9.01,表现为抗茎点枯病、中抗枯萎病。此外,苏芝2号还具有耐旱性强、耐肥抗倒、耐渍性较强等特点。
2.3 品质表现
苏芝2号品质优良,籽粒白,口味佳,含油量高。2014年品质测定结果显示,苏芝2号粗脂肪含量(含油率)为59.3%,高出我国目前芝麻行业高油标准(含油率≥55%)4.3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17.8%,属高油优质品种类型。
3 产量表现
苏芝2号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在2013—2014年江苏省多点比较试验结果中,7个试验点为6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次占85.71%,2年平均产量1 334 kg/hm2,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比对照中芝16增产9.25%,增产显著。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增产点次为100%,平均产量为1 031.1 kg/hm2,比对照中芝16增产8.62%,居参试品种第3位。
2014年,苏芝2号在盐城、南通、太仓等地进行了品种示范试验,平均产量为1 213 kg/hm2,在太仓试验点产量达到了1 426 kg/hm2。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芝2号适应性广,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稳产、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
4 栽培技术
4.1 播种前准备
选择具有当地土壤代表性、肥力中上、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匀、不重茬的田块进行整地[4-5],做到耕匀耙细,深沟高畦,畦面细、碎、平。播种前1~2 d在阳光下晾晒种子3~5 h,晒种后进行选种,去除秕籽、小籽、杂质。
4.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5月下旬至6月初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播种,播种量为5~7 kg/hm2,播种以条播为主,播种深度3 cm,行距0.4 m。齐苗后根据苗情及时间苗、定苗,种植密度控制在15万株/hm2左右,当土壤养分水平较高时,可适当减少栽植密度。
4.3 科学施肥管水
播种时施用45%高效复合肥15 kg/hm2、腐熟有机肥50 kg/hm2作基肥;苗期对弱小苗追施尿素30 kg/hm2,现蕾至初花期视芝麻田间长势追施尿素45~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芝麻进入开花期遇旱浇水,遇涝及时清沟排水。
4.4 病虫草害防治
芝麻病虫草害防治要坚持农业与药剂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生长期间发现害虫要及时进行人工捕捉、药剂防治。全生育期防治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参配乐斯本、阿维菌素对病株进行混合喷施。
4.5 适时打顶
打顶可有效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有利于提高芝麻的产量及品质[6]。为了实现增产,在芝麻终花前打掉顶端嫩尖1~2 cm,使养分集中于蒴果、籽粒。
4.6 及时收获
当全株蒴果3/4变黄,基部有少数蒴果微裂、中部蒴果种子呈现固有的色泽时应及时收获。
5 参考文献
[1] 陈辉.食品营养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5.
[2] BEDIGIAN D,HARLAN J R.Evidence for cultivation of sesame in the ancient world[J].Econ Bot,1986,40(2):137-154.
[3] 颜廷献,乐美旺,饶月亮,等.芝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146-151.
[4] 汪强.芝麻增效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2.
[5] 傅和玉,宋建民.芝麻高产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47.
[6] 赵莉,汪强,徐桂珍,等.江淮地区芝麻种植现状、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97-1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