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疑”到“疑”以“史”激“情”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过程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初步了解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通过了解史实,初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有主动探索历史的意愿,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兽首”导入初生疑
  师:同学们,十二生肖是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产物之一,自从它产生以来就备受大家的关注。150年前,在乾隆皇帝的私家园林中就有以十二生肖为原型设计的兽首人身报时喷泉,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视频:十二生肖造型的报时喷泉)
  师:看了视频,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十二生肖铜像吗?
  生:惟妙惟肖、精彩绝伦……
  师:如此精美、神奇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你觉得保存在哪儿最为妥当?
  生:保存在中国最大的博物馆里,或者把它放在有大铁门的仓库里保管起来。
  师:那么,它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资料。
  鼠 (目前尚在法国巴黎的藏家手中)
  兔 (目前尚在法国巴黎的藏家手中)
  猪 (抢救回国) 700万港元
  牛 (抢救回国) 774.5万港元
  猴 (抢救回国) 818.5万港元
  虎 (抢救回国) 1544.475万港元
  马 (抢救回国) 6910万港元
  龙 (尚未现世)
  蛇 (尚未现世)
  羊 (尚未现世)
  鸡 (尚未现世)
  狗 (尚未现世)
  师:看了这一组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为什么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却要花那么多钱去抢救回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物流失海外?
  (教学意图:“冲击”是这一环节设计的关键词。稀世珍宝的华丽与文物现状的不堪形成强烈的冲击,学生在这种认知和情感的冲击中生成疑问。生疑的过程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生疑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酝酿、激发的过程,疑惑、震惊、期待的情感由此而生。)
  二、对比园林初晓史
  师:请你说说对于圆明园的了解。(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左下角的资料后进行交流)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150年前的圆明园。(观看“圆明园复原视频”)谈谈你对圆明园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1:这里收藏着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历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的作品。
  生2:这里拥有无数的奇珍异宝,不知凝聚了古今中外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
  生3:它是一座艺术品的宝库和博物馆,是中国文明、文化的结晶。
  师: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曾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展现在眼前的却是这样的画面……(课件出示“圆明园废墟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圆明园是怎么从辉煌变得如此残破的?
  师:好一声质问!问到了历史的本质!
  生:英法联军太可恶了,竟然将我们这么漂亮的园林毁灭成这样!这太令人气愤了!
  师:对!我和你有同样的愤慨!我相信这是发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愤怒!
  师:(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这一把火,让我们失去了哪些东西?
  生:奇珍异宝、精美建筑……
  师:圆明园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破坏、焚烧下,发出了悲恸的哭声。来,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轻轻地念念课题。
  (教学意图:“对比”是这一环节设计的关键词。150年前的万园之园与150年后的残垣断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比,既有理性的思考:为何会如此破败?为何会有如此遭遇?这一比,又有情感的激发。激发的是一种憾、一种悔、一种愤,这种感情随着教学的展开、多媒体的借势而不断生成。)
  三、深析“条约”勿忘耻
  师: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东西,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耻辱。然而,这只是我国近代屈辱史中的冰山一角。你知道我们曾经签订过哪些不平等的条约吗?
  生:《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條约》……
  师:当你看到这些历史照片和这么多的不平等条约时,有什么感受?
  生:“不平等条约”太多了,太多了,我都数不清楚了。
  师:同学们,清政府当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远不止这些,请看课本第13页,读读右上角的这段文字,把那个刺痛中国人内心的数字圈起来。(学生圈出“1100多个”)
  师:请你猜一猜,在《瑗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这三个条约里,我们大概失去多少土地?
  生:50平方公里。
  师:孩子,估计你弄错了单位,少了个“万”。
  生:我想是100万平方公里。
  师:少了,还是少了!足足有1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法国和1个德国的领土面积之和。(课件出示:中国版图对比)大片大片的国土被掠夺,被瓜分,所以“圆明园在哭泣”。
  (学生再次悲愤地读课题:圆明园在哭泣)
  师:(课件出示“不平等条约图表”)这是当时签订的众多不平等条约中的几个,你能算下,我们当时失去多少金钱吗?
  生:赔款2100万元、白银12亿多两。
  师:《辛丑条约》连本带息一共要赔9.82亿两白银。当时,一个普通人家生活一年只需要20两白银,请你算算这些钱可以供多少人家生活一年?
  生:(动笔计算)4900万户。   师: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8800万两,即使都拿来赔款,也需要11年才能还清。仅一个《辛丑条约》就让清政府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那么这大大小小1100多个条约,你能想象是一个怎么样的后果吗?
  (学生再次悲愤地读课题:圆明园在哭泣)
  师:这张表中的哪些地方显示我们已经失去了主权?
  生: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司法自主权。也就是说,外国人卖给我们东西,要交多少税,不是由我们说了算,而是要外国人来决定,你说,这关税还能收起来吗?同样的,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我们也拿他没有办法。
  师:你理解得真准确。(随机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史实)能谈谈听到这一事件的感想吗?
  生:我们华人沦落到跟狗一样的地位,真是可悲、可恨!
  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却不能进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当我们看到这样触目惊心的一句话,当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历史真相之后,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深深的悲哀——圆明园在哭泣。
  (学生再次悲痛地读课题)
  (教学意图:“三次读课题”是这一环节设计的用心之处。通过圈数字、猜“割地”面积、算“赔款”金额等一系列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丧权辱国之痛。这个过程,既是对历史知识的一种学习和深入,又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感染和促发。每读一次课题,都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四、再次生疑激情感
  师:圆明园在哭泣,它哭泣的不仅是文物的流失与破坏,更是一个泱泱大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从辉煌鼎盛衰败到国土沦丧、白银流失、主权丧失的耻辱。作为一个中国人,当你了解了这段历史,你的心情如何?你有没有特别想弄明白的问题呢?
  生1: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愤和痛心。
  生2:我们为什么不抵抗呢?
  生3:我们为什么会承受这样的屈辱和不公?中华民族的勇气和骨气到哪里去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40分钟时间走进了一段所有中国人都不愿回首的历史,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只是沧海一粟,但是这一段历史着实让我们心痛,让我们震惊!今天,我不能带着大家细细地去看、去读,我只能说历史是需要反思、需要叩问的,更是不能遗忘的!因为遗忘意味着背叛,遗忘意味着历史悲剧还会重演,所以我更希望今天的我们能拿起放大镜,细细来看历史。希望你可以走进这段历史,去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
  (教学意图:课堂从生疑开始,由质疑结束,前后呼应,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以消除问题为最终目的,而是以产生更多更新的问题作为主要目的”。这种质疑,基于思考,体现能力,既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落实。)
  【教學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在尝试追求小学品德的“真情生活” 教学,即主张让儿童在品德课堂中过真生活,激发真情感,最终获得真发展。激发情感是品德学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在体验中激发情感
  情感来源于教学过程中真实的体验。一般来说,体验越深入,情感的激发则越到位。没有体验就没有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感动,当然也不可能产生情感。在课堂上,通过看视频、观图表、读地图、圈数字、猜面积、作比较、动笔算等一系列体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丧权辱国之痛。
  二、在质疑中激发情感
  质疑,既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知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成长。”让学生带着疑惑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生疑―解疑―再疑”的课堂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我们相信:给孩子足够的体验和思考,他们就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推动自身的发展。
  三、在朗读中激发情感
  朗读,本不是品德学科应重点讨论的话题,但“以读激情”却是所有学科通用的法则。课堂上,我重点安排了三次齐读课题:一读课题,读出国土沦丧之愤;二读课题,读出金钱流失之悲;三读课题,读出主权丧失之痛。三次读课题,三次激情。每一次读课题都是一次情感的渲染和助推,都是对教学目标的再落实、再夯实,都是对学生灵魂深处的一次叩击。
  我们都知道:道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发展到道德情感,再从道德情感发展到道德实践的。由此可见,情感对于道德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激发情感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也是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让我们一起去追寻这种激情喷薄的品德课堂教学。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31001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精准教学的理念广泛渗透在教学中。实施精准教学,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设计精准、高效的教案,使课堂教学各环节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以PEP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的教学为例,要实现精准教学,教师应整合单元文本,明确教学目标;重视任务驱动,推进整体教学;创设语用情境,发展语用能力,由此提高英语单元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
【摘 要】在儿童画中,黑白拼贴画是极具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表现形式。教师应充分发挥黑白拼贴画的课程魅力,适度开放,为黑白撕纸铺路搭桥;适度限制,为创意拼贴保驾护航;有效设计,为视觉呈现添砖加瓦,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挥想象力,提升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画;撕纸;黑白拼贴画;想象力  拼贴画作为最富灵性和活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有
高超音速武器具有飞行速度快、射程远、隐身突防性能佳、打击能力强的特点,是世界主要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装备。俄罗斯是最早研发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之一,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实战部署了“先锋”洲际导弹和打击距离2000千米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还在大力推进“锆石”反舰导弹的试验列装,并着手发展小型高超音速导弹。  2020年9月,俄国防采购网站公布了图拉仪器制造设计局的“克列沃克”D2项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完整的亲情和父母的陪伴。虽然社会有关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仍然缺少亲人照顾,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社会关爱。缺爱的童年险象环生,其直接后果是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生活的严重困难、对未来的绝望甚至对生命的冷漠。因此,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采取扎
【摘 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所学校的好坏,归根到底是由一个个班级集体的好坏所决定的,因而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特别是低段班主任要能够抓住每一个“下课十分钟”,在此期间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的课间生活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班级管理 课间十分钟 低段 班主任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所学校的好坏,归根到底是由一个个班级集体的好坏所决定的,因而班主
【摘 要】校本研修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重要路径之一。以“项目化学习”校本研修为例,学校可以从“课题、课程、课堂”三模块出发,整体设计校本研修的新路径。这样的教研活动能够让教师获得专业的成长。  【关键词】校本研修;“三课”联建;课题;课程;课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
今年的斯诺登事件中,一大焦点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SecurityAgency,NSA)秘密监控本国民众的“棱镜”计划。其实这种枪口冲内的鬼祟行动,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到底有哪些,我们永远也无法都弄清楚。现在我们只是根据一些资料,讲一讲可能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最早开始的一项国内监控计划。  发芽,三家公司相助“三叶草”  说这个监控计划前,有必要先提一提:早在一战、二战期间,美国军方
“纪实对象只有两种人:平庸的人和特别不平庸的人,处在中间状态的人没法以那种方式去说。”在拉鲁湿地边快要下雨的气氛里,黄加林对我说。从1979随父母迁居到拉萨以来,29年中黄加林离开拉萨不到3次,全部时间加起来不到3个月。上世纪90年代,由于帮助德国一个文化基金会手工绘制八廓街地形与建筑结构图,他对八廓街的内部构造了然于心,他的成长与爱情也发生在这个街区。这次八廓街勘测手绘,以及1987年大昭寺的壁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其中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依旧偏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机渗透。要实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教师应该通过深度解读教材、紧抓教学时机和巧设课堂活动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达成小学英语课堂情感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摘 要】品德课活动如何有效组织,繁杂的资源如何精巧细致地处理,往往成为一堂精彩品德课最关键所在。以《遇见危险我不慌》一课为例,可从“在‘资源选择’上能‘精选细删’,触摸到学生生活”“引导语言‘有的放矢’,指向学生内心”“呈现手段‘简约直观’,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视角”三个方面入手来对教学进行精细化处理,使得品德课堂如水流畅、自然,焕发出简约而具活力的气质。  【关键词】细节 教学资源 引导语言 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