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语文,作为母语,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和精神。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更新观念,创设民主的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师生的交往活动也应当充满尊重、宽容与关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课文,领略课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摆脱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和课文说“我不理解”“我认为应当这样”,还学生质疑权和商榷权,让学生有更多的勇气和胆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课文进行二度创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体悟人文精神。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让学生变为被灌输的容器,而应该让学生以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建立平等对话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才能与教师、与作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精神共鸣,而原来机械式的学习也才能回归到诗意的、审美的语文教育。
  二、利用好语文教材,仔细品味,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几乎每篇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有意的熏陶。日积月累,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养成良好的人文习惯。
  1.反复品味,激活情感体验,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叶圣陶说过:“辞的情味,可从好几个方面去辨认,有的应从字面去推敲……”可见语言蕴含的情味。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只有在反复品味中才能体验。
  课堂上对美文佳作进行讲析时,抓住精彩段落、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只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后,才会油然而生认同心理,进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
  2.多读、熟读,在联系延伸中培养人文素养。 佳作美文,往往渗透着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或者热爱祖国;或者热爱人类;或者热爱大自然;或者热爱人类文化与文明……虽然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人文性却是明晓的。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懂得了什么是爱,怎样善待生命,如何关心他人他物以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谈感想,然后形成书面文字,使人文精神深留学生的脑海中。如学习了《藏羚羊的跪拜》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学生们所叙述的都是母羚羊对自己孩子的母爱,这时,教者就为学生揭示了课文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对“爱”的渴望,不光是母爱,还有对一切自然生命的热爱。这样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认识上的欠缺。
  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1.引导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开展扩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扩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的感受能力,人文精神也必将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学习既是我们语文课堂的延伸,又是孩子们培养阅读习惯、感受文学魅力的契机,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大量阅读中获得了发展。看的东西多了,积累在“肚子”里,能慢慢地发酵。在适当的时候,它会自然地通过言语倾吐出来。
  2.鼓励学生体验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到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亲密接触课文以外的世界,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发现、去描写生活中的人与事,抒发自己的情与感。如编演课本剧,叙写故事,开展辩论演讲比赛,把一些诗文配乐、演唱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促发其创造力。
  总之,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核心的潜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篇课文,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文精神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
其他文献
游宏等代表:加快商事登记制度立法 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案据: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对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在基层实际操作过程中,愈加感受到在商事登记改革过程中法律法规制约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改革的最大瓶颈,亟待通过立法予以完善。如:在推进“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存在着涉网法律法规规章直接规定缺失问题,容易对全程电子化改革带来法律问题;在推进住所承诺制、“多证合一”等商
期刊
【摘要】将合理、科学的生活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生活元素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条主要运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 必要性 策略  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将生活元素运用到在教学中,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实践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要在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 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小学计算机是新兴的学科,主要认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会一些基本的操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摘要】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协助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可以在生活、学习中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顽强毅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提高的过程,它存在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高中数
【摘要】目前幼儿园中蒙台梭利经典教具多,教师自制教具少。而蒙台梭利教具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媒介。自制教具少不利于幼儿园有效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要了解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设计本土化教具,同时还要意识到蒙台梭利教具的局限性,丰富蒙台梭利教具,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本文将在总结我园自制蒙台梭利教具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师如何制作蒙台梭利教具提出建议。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具 自制教
【摘要】化学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课堂学案,是教学中以学案为操作材料,课前引导学生预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学习方案。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导学为方法,以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导学案 化学教学 有效教学  新课标强调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
一、中国房地产按揭的概念分析    “按揭”为外来词汇,它是英语“mortgage”的意译和音译的组合,据《朗文当代英语双解词典》的解释,mortgage为一种担保形式,类似于让与担保;在《英华大词典》中,mortgage也是指一种担保形式,但仅指抵押。由此可知,按揭在英语中可以肯定为一种担保方式,只是内容上有所不同。中国大陆房地产按揭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首先在我国沿海开放地区使用,之后由于住房制度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体育作为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更不例外。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怎样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呢?下面就谈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合进情感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加强学习与提高,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相信,我们会在我们的教学育人生涯中少一些遗憾之事,多一些美好回忆。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动力 感染共鸣  所谓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们以前玩过的转盘。转动转盘后指针可能会停在哪儿?有几种结果?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师:(课件出示第2、4幅图)同样提问。  师: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描述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思考  师:老师要跟班级的小旭同学比赛跳格子。我们商定好通过抛图钉的方式进行比赛,图顶尖朝上时老师跳一格,图顶尖朝下时小旭跳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