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对国有煤矿企业IT建设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对IT建设在提升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微观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对国有煤矿企业的IT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IT建设;国有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结构方程
中图分类号:F41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3-0117-03
一、引 言
信息技术,也称为IT,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三大技术革命之一,在大幅度提高人类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引起了人类社会的经济体制、制度规范、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同样,IT建设也给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回顾我国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可以知道我国煤矿企业的IT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越级式发展过程。上世纪80年代,我国煤矿业引入了国外先进的煤矿井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综采工作面自动控制系统,提升机、皮带运输、矿口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和选煤厂自动控制系统等。同时,煤矿企业同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发了由单片机、单板机、PLC等组成的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开始进入煤矿,许多煤矿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构建了矿井管理信息系统。本世纪初,煤矿系统大范围地进行ERP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了大批的信息化专业人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IT建设已触及到煤矿生产、管理、技术、营销的各个细微环节。
煤矿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支柱,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煤矿业的兴衰会对其它下游行业带来相当大的波及效应。目前,我国国有煤矿业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内忧外患:内部机制僵化、技术革新缓慢、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滞后;外部面临国外大型煤矿的成本竞争、价格竞争和销售市场竞争。因此,我国国有煤矿业一直在进行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以求长远发展。十余年来在全行业内推行流程再造、知识管理、组织学习、IT建设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取得了很大的实际绩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我国国有煤矿企业IT建设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微观效应路径上进行实证检验,以对我国煤矿企业进一步加强IT建设、从而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理论借鉴。
二、模型设计
(一)假设的提出
设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体系为毛、组织学习体系为ξ2。根据文献[1~3]的研究成果,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可分解为三个基本要素: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管理能力和核心市场能力。本研究设核心技术能力要素为η1核心管理能力要素为η2、核心市场能力要素为η3。并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如表1所示:
(二)模型设立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IT建设测度体系的构建一般要遵循行业现实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清晰性、可识别性等若干原则。根据这些原则,本研究将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体系分解为四个测度指标:(1)采掘自动化(X1),指煤炭产品整个开采流程中的自动化程度;(2)办公自动化(X2),指信息技术对煤矿企业的日常事务管理及市场开拓方面的促进;(3)专业人力资本(X3),指煤矿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指IT专业人员在整体技术人员中的比例;(4)IT创新(X4),指信息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在煤矿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扩展趋势。
根据文献[6~8]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组织学习体系分解为四个测度指标:(1)自我超越(X5),指煤矿企业的从业人员在整体上存在一种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行为;(2)共同愿景(X6),指煤矿企业的所有成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3)心智模式改进(X7),指煤矿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都能使用一种非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4)系统思考(X8),指煤矿企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够从整体利益出发来对待每一项任务。
根据文献[1~3]的研究成果及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运作特征,可以进行国有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诸要素的分解。其中,核心技术能力(η1)要素分解为四个指标:采掘机械化效率(Y1)、管理自动化提高幅度(Y2)、回采率增长率(Y3)、吨煤成本降低(Y4);核心管理能力(η2)要素分解成四个指标:决策效率改进(Y5)、组织结构优化(Y6)、人力资源绩效增长(Y7)、生产安全性改善(Y8);核心市场能力一(η3)要素分解为四个指标:营销网络稳健(Y9)、营销能力提高(Y10)、主客户忠诚度改善(Y11)、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增长(Y12)。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得本研究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三、模型验证
(一)验证思路
通过对结构方程的路径检验可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伪与影响幅度。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通常的回归模型只能包含一个因变量,只能分析直接效应,不能分析间接效应。而结构方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研究已建立起包含2个外源变量(ξ1、ξ2)、8个外源变量指标(X1~X8)、3个内生变量(η1、η2、Tb)、12个内生变量指标(Y1至Y12)、6条因果路径关系、1条相关路径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生成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r)、外源变量协方差矩阵(φ)、外源变量因子负荷矩阵(AX)、内生变量因子负荷矩阵(AY)、外源指标方差矩阵(ε)、内生指标方差矩阵(δ)、模型残差协方差矩阵(φ)、各种拟合指数等来测度路径系数显著性、因子负荷显著性、因子误差方差显著性,经过模型修正,得到最优模型,从而实现对模型理论的验证。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制对20个观察指标进行行业调查,向334个国有中型以上独立核算煤矿企业发出问卷334份(包括实地采访79份),历时89天,收回有效问卷265份。通过删除异常数据,并对缺失数据进行列删法、对删法、均值替代法、主成分法处理,得有效样本182份。样本分布于晋、豫、鲁、冀、蒙、黑、吉、辽、贵、甘、陕、苏、新等13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煤炭企业的总体情况。样本量与观察指标数量之比约为8:1,满足结构方程验证基本要求。5个潜变量Cronbach a系数最小值为0.721,调查结果信度较高。
(三)验证结果
本研究采用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固定方差法)。得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r)如表2所示:
阴影部分为缺乏显著性的路径系数参数。同时得IT建设要素与组织学习要素的相关系数为0.71,显著性水平为2.34。
所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无需继续进行模型修正。(其它相关验证结果在此略去)。
四、结论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对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都存在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对核心市场能力缺乏有效的促进作用。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组织学习行为对核心技术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但对核心管理能力和核心市场能力缺乏有效的促进作用。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上升明显受到IT建设和组织学习的双重激励;而IT建设与组织学习对我国国有煤矿企业核心市场能力均缺乏明显的激励作用。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与组织学习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作用,即IT建设激励了组织学习的开展,而组织学习的开展反过来也提升了IT建设的成果,二者共同促进了我国国有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和组织学习还存在很大的功能扩展空间,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开拓。因此,大力提高IT建设的效率、积极对推进企业的组织学习活动,是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一项长期性战略,对加强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IT建设;国有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结构方程
中图分类号:F41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3-0117-03
一、引 言
信息技术,也称为IT,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三大技术革命之一,在大幅度提高人类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引起了人类社会的经济体制、制度规范、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同样,IT建设也给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回顾我国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可以知道我国煤矿企业的IT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越级式发展过程。上世纪80年代,我国煤矿业引入了国外先进的煤矿井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综采工作面自动控制系统,提升机、皮带运输、矿口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和选煤厂自动控制系统等。同时,煤矿企业同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发了由单片机、单板机、PLC等组成的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开始进入煤矿,许多煤矿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构建了矿井管理信息系统。本世纪初,煤矿系统大范围地进行ERP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了大批的信息化专业人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IT建设已触及到煤矿生产、管理、技术、营销的各个细微环节。
煤矿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支柱,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煤矿业的兴衰会对其它下游行业带来相当大的波及效应。目前,我国国有煤矿业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内忧外患:内部机制僵化、技术革新缓慢、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滞后;外部面临国外大型煤矿的成本竞争、价格竞争和销售市场竞争。因此,我国国有煤矿业一直在进行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以求长远发展。十余年来在全行业内推行流程再造、知识管理、组织学习、IT建设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取得了很大的实际绩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我国国有煤矿企业IT建设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微观效应路径上进行实证检验,以对我国煤矿企业进一步加强IT建设、从而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理论借鉴。
二、模型设计
(一)假设的提出
设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体系为毛、组织学习体系为ξ2。根据文献[1~3]的研究成果,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可分解为三个基本要素: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管理能力和核心市场能力。本研究设核心技术能力要素为η1核心管理能力要素为η2、核心市场能力要素为η3。并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如表1所示:
(二)模型设立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IT建设测度体系的构建一般要遵循行业现实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清晰性、可识别性等若干原则。根据这些原则,本研究将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体系分解为四个测度指标:(1)采掘自动化(X1),指煤炭产品整个开采流程中的自动化程度;(2)办公自动化(X2),指信息技术对煤矿企业的日常事务管理及市场开拓方面的促进;(3)专业人力资本(X3),指煤矿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指IT专业人员在整体技术人员中的比例;(4)IT创新(X4),指信息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在煤矿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扩展趋势。
根据文献[6~8]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组织学习体系分解为四个测度指标:(1)自我超越(X5),指煤矿企业的从业人员在整体上存在一种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行为;(2)共同愿景(X6),指煤矿企业的所有成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3)心智模式改进(X7),指煤矿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都能使用一种非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4)系统思考(X8),指煤矿企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够从整体利益出发来对待每一项任务。
根据文献[1~3]的研究成果及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运作特征,可以进行国有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诸要素的分解。其中,核心技术能力(η1)要素分解为四个指标:采掘机械化效率(Y1)、管理自动化提高幅度(Y2)、回采率增长率(Y3)、吨煤成本降低(Y4);核心管理能力(η2)要素分解成四个指标:决策效率改进(Y5)、组织结构优化(Y6)、人力资源绩效增长(Y7)、生产安全性改善(Y8);核心市场能力一(η3)要素分解为四个指标:营销网络稳健(Y9)、营销能力提高(Y10)、主客户忠诚度改善(Y11)、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增长(Y12)。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得本研究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三、模型验证
(一)验证思路
通过对结构方程的路径检验可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伪与影响幅度。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通常的回归模型只能包含一个因变量,只能分析直接效应,不能分析间接效应。而结构方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研究已建立起包含2个外源变量(ξ1、ξ2)、8个外源变量指标(X1~X8)、3个内生变量(η1、η2、Tb)、12个内生变量指标(Y1至Y12)、6条因果路径关系、1条相关路径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生成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r)、外源变量协方差矩阵(φ)、外源变量因子负荷矩阵(AX)、内生变量因子负荷矩阵(AY)、外源指标方差矩阵(ε)、内生指标方差矩阵(δ)、模型残差协方差矩阵(φ)、各种拟合指数等来测度路径系数显著性、因子负荷显著性、因子误差方差显著性,经过模型修正,得到最优模型,从而实现对模型理论的验证。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制对20个观察指标进行行业调查,向334个国有中型以上独立核算煤矿企业发出问卷334份(包括实地采访79份),历时89天,收回有效问卷265份。通过删除异常数据,并对缺失数据进行列删法、对删法、均值替代法、主成分法处理,得有效样本182份。样本分布于晋、豫、鲁、冀、蒙、黑、吉、辽、贵、甘、陕、苏、新等13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煤炭企业的总体情况。样本量与观察指标数量之比约为8:1,满足结构方程验证基本要求。5个潜变量Cronbach a系数最小值为0.721,调查结果信度较高。
(三)验证结果
本研究采用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固定方差法)。得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r)如表2所示:
阴影部分为缺乏显著性的路径系数参数。同时得IT建设要素与组织学习要素的相关系数为0.71,显著性水平为2.34。
所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无需继续进行模型修正。(其它相关验证结果在此略去)。
四、结论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对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都存在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对核心市场能力缺乏有效的促进作用。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组织学习行为对核心技术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但对核心管理能力和核心市场能力缺乏有效的促进作用。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上升明显受到IT建设和组织学习的双重激励;而IT建设与组织学习对我国国有煤矿企业核心市场能力均缺乏明显的激励作用。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与组织学习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作用,即IT建设激励了组织学习的开展,而组织学习的开展反过来也提升了IT建设的成果,二者共同促进了我国国有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IT建设和组织学习还存在很大的功能扩展空间,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开拓。因此,大力提高IT建设的效率、积极对推进企业的组织学习活动,是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一项长期性战略,对加强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