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要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以团队理论指导团队组建,完善教学团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5-0066-03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分析
(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1]。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较弱等原因,导致当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呈现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缺乏高素质的团队负责人,团队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偏低,专兼比例不合理,教师来源单一,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缺乏等问题[2][3][4]。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教师素质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应随着行业、产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因此,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等职业院校中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5]。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通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青年教师可以得到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帮助,从而在专业上迅速成长;年长教师可以高效获取相关专业研究的前沿动态,使潜在、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放大;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校企对话”,既能使专业教师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使企业教师深刻理解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团队工作模式中,由不同学术背景与心智模式的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与配合,互相信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年龄、知识结构和风格上做到优势互补,在专业成长上互进,在困境面前互助,从而达成团队的共同愿景。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和技能互助不仅成为教师获得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之间榜样的力量同样对教师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可以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共生效应,即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鼓励的社会心理现象[6]。因此,教学团队的形式可以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教师的专业心境、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稳固教师的专业信念、增加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教学团队建设能提升教师本体性知识和能力,也能提升教师条件性知识和能力,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7]。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与实践
(一)以团队理论指导教学团队组成
按照组织行为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团队建设要确定团队规模、完善成员技能、分配成员角色、树立共同目标、明确领导与结构、建立绩效评估与激励体系,培养相互信任精神。
遴选团队带头人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团队成员,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提出从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中各选出一人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双带头人”配置,有效解决兼职教师参与不足的问题。学校明确要求来自企业的一线教师应该不少于三分之一,同时要求主要成员应该从学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中选聘。团队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主,注重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特长、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等,增强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在团队运行上,建立一套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团队规则,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愿景。
(二)完善教学团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采用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将教师的薪酬分配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津贴和薪酬要与成员在教学团队中承担的岗位、创造的业绩相匹配;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在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中把是否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创造教学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中,对每个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并根据团队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制度。
(三)以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集体学习过程,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过渡的桥梁,精熟团队学习是促进个人学习、整合个人学习的关键步骤,如果团队成员能够彼此从事团队学习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团队就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因此,学校可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安排培训和学习计划。安排团队成员到高校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学习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到兼职教师所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和掌握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团队建设中,团队成员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掌握职业教育技能,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培训课件、教案制作技巧,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借鉴“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8],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观摩、课例研究、读书俱乐部、合作批改作业、教师专业档案、聘请优秀教师传授讲课和说课技巧,定期组织各种教学竞赛等形式提高团队教学水平。 (四)以“四个一”工程为载体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一师联一企、一师结一师、一师做一项、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激励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广泛开展技术服务。为使“四个一”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不仅详细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还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从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并且把是否参与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通过“四个一”工程的实施,团队成员成了教学上的名师行家、操作中的能工巧匠、科研攻关上的精英智囊,完成了由“单一教学型”向“双师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谭立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0(4):90-92.
[2]王淑敏,荆蕊.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5-58.
[3]刘萌,薛兵旺,高金城.论高职院校餐饮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4):5-7.
[4]李国政,张云昌,栾申洲.刍议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1(7):69-71.
[5]王志蔚,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32-36.
[6]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2009(2):40-43.
[7]支希哲,罗向阳.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学团队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4):85-90.
[8]杨翠.PLC视域下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 Zhi-gang,CHEN Hai-zhong,GU Jin-fu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36,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ng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an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structing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insist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ild teaching team complying with team theory, standardize the mechanism of motivation and restriction, an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ach lear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ual-qualified ; teaching team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5-0066-03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分析
(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1]。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较弱等原因,导致当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呈现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缺乏高素质的团队负责人,团队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偏低,专兼比例不合理,教师来源单一,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缺乏等问题[2][3][4]。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教师素质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应随着行业、产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因此,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等职业院校中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5]。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通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青年教师可以得到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帮助,从而在专业上迅速成长;年长教师可以高效获取相关专业研究的前沿动态,使潜在、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放大;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校企对话”,既能使专业教师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使企业教师深刻理解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团队工作模式中,由不同学术背景与心智模式的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与配合,互相信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年龄、知识结构和风格上做到优势互补,在专业成长上互进,在困境面前互助,从而达成团队的共同愿景。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和技能互助不仅成为教师获得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之间榜样的力量同样对教师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可以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共生效应,即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鼓励的社会心理现象[6]。因此,教学团队的形式可以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教师的专业心境、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稳固教师的专业信念、增加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教学团队建设能提升教师本体性知识和能力,也能提升教师条件性知识和能力,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7]。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与实践
(一)以团队理论指导教学团队组成
按照组织行为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团队建设要确定团队规模、完善成员技能、分配成员角色、树立共同目标、明确领导与结构、建立绩效评估与激励体系,培养相互信任精神。
遴选团队带头人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团队成员,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提出从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中各选出一人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双带头人”配置,有效解决兼职教师参与不足的问题。学校明确要求来自企业的一线教师应该不少于三分之一,同时要求主要成员应该从学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中选聘。团队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主,注重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特长、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等,增强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在团队运行上,建立一套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团队规则,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愿景。
(二)完善教学团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采用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将教师的薪酬分配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津贴和薪酬要与成员在教学团队中承担的岗位、创造的业绩相匹配;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在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中把是否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创造教学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中,对每个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并根据团队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制度。
(三)以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集体学习过程,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过渡的桥梁,精熟团队学习是促进个人学习、整合个人学习的关键步骤,如果团队成员能够彼此从事团队学习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团队就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因此,学校可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安排培训和学习计划。安排团队成员到高校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学习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到兼职教师所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和掌握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团队建设中,团队成员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掌握职业教育技能,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培训课件、教案制作技巧,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借鉴“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8],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观摩、课例研究、读书俱乐部、合作批改作业、教师专业档案、聘请优秀教师传授讲课和说课技巧,定期组织各种教学竞赛等形式提高团队教学水平。 (四)以“四个一”工程为载体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一师联一企、一师结一师、一师做一项、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激励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广泛开展技术服务。为使“四个一”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不仅详细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还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从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并且把是否参与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通过“四个一”工程的实施,团队成员成了教学上的名师行家、操作中的能工巧匠、科研攻关上的精英智囊,完成了由“单一教学型”向“双师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谭立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0(4):90-92.
[2]王淑敏,荆蕊.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5-58.
[3]刘萌,薛兵旺,高金城.论高职院校餐饮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4):5-7.
[4]李国政,张云昌,栾申洲.刍议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1(7):69-71.
[5]王志蔚,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32-36.
[6]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2009(2):40-43.
[7]支希哲,罗向阳.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学团队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4):85-90.
[8]杨翠.PLC视域下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 Zhi-gang,CHEN Hai-zhong,GU Jin-fu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36,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ng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an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structing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insist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ild teaching team complying with team theory, standardize the mechanism of motivation and restriction, an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ach lear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ual-qualified ; teaching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