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对联讽刺科考作弊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对联揭露科考舞弊,这绝对是中国特色。
  清代,凡是未考中秀才的人,不管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雍正年间, 有一位老童生颇有才华,但由于没有后台,加上性情耿直,不肯送礼给考官,因而连考十二次都落第。他仍不灰心,继续应考。考官看到他的名字很不高兴,随手将他的考卷丢在一边,还吟了半联来讽刺:“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语气尖酸刻薄,老童生知道后感慨盈怀。他想,自己之所以“考到老”,就是因为考官徇私舞弊,于是一气之下吟出半联来回敬考官:“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于天。”将考官的贪赃枉法,凭人情来录取秀才的恶行展现了出来。考官听罢,气得半晌也说不出话来。尽管考官和老童生的立场截然不同,所写的内容也不一样,但都是用拆字的方法来写:“老”和“考”区别于最后的那一钩是向上或是向下;“天”是“二”和“人”组成,“大”是“一”和“人”组成,可以说,此联的构思甚是巧妙。
  雍正年间,工部侍郎顾祖镇和翰林学士戴瀚受命为金陵乡试正、副主考,秀才许某以人情、贿赂打通关节,得中第一。当时,一位楹联高手撰写一联予以嘲讽:
  顾司空,顾人情不顾脸面;
  戴学士,戴关节未戴眼镜。
  横批:斯文扫地
  此联运用“鹤顶”格,上联三嵌“顧”,下联三嵌“戴”, 巧妙地利用了两位主考的姓氏,并且名词与动词之间转换自然,讽刺鄙夷之意全以诙谐幽默之语呈现。辛辣鞭挞,入木三分。
  康熙三十八年,是科正主考为翰林院修撰李蟠,他是康熙三十六年的状元,夺魁时年方三十岁;副主考为翰林院编修姜宸英,他是李蟠同榜的探花,中鼎甲时已年逾古稀。由于该科取中举人内有不少朝官子弟,因而激起落第者的愤怒。发榜之后,先是有人写揭贴加以抨击:“顺天大主考李蟠、姜宸英等灭绝天理,全昧人心,上不思特简之恩,下不念寒士之苦,白镪熏心,炎威炫目。中堂四五家尽列前茅,部院数十人悉居高第……”接着有好事者写对联进行揭露,联云:“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
  这副对联乍一看全是口语白话,风格俚俗,没用任何典故,然而却对杖工稳,谐音双关,耐人寻味。上联巧妙地反用“姜是老的辣”这一俗语,且“姜”与“薑”谐音,意指姜宸英年纪老大,为人迂阔,自己虽未敢徇私舞弊,但对主考的行为亦不稍加劝阻,故云“全无辣味”。
其他文献
燕王好微巧①,卫人请以棘②刺之端为母猴③。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④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⑤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⑥之冶者⑦,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
期刊
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也许那个夜晚比现在的每一个夜晚都美丽。空气里弥漫着野花的香气,小虫在草丛里轻轻地吟唱。有一个人和朋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间,他抬起头来,只见夜空似水,满天的星斗格外迷人,夜空是如此的美妙。他对朋友说:“明天要下雨的,明天要下雨的。”朋友听到他的话,抬头看看天空,有些莫名其妙地问:“明明是满天星斗,天气晴好,明天为何会下雨?”“你不懂,明天是要下雨的。”他执着地说:“对不起
期刊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就出师。 ——诸葛亮  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李 白  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
期刊
夏天,隔着露台的栏杆,邻居阿姨送我一盆菊花。当时,她反复叮嘱我:“天气转凉之前,记得修剪它的枝叶,那样开出的花儿才好看!”  我赶快点头答应,把花儿搬到了阳台上。很快,它就一天天蹿高了,那一副勃勃生机的样子,让我不忍心动剪刀,干脆就让它顺其自然地生长。  九月底,菊花终于有了花蕾,慢慢开始绽放出金黄色的花朵。我将它搬到露台去透气,隔着栏杆望过去,阿姨家的菊花也开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相同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铁是热的,水是冷的,把铁扔进水里,水就跟铁较量着——水想使铁冷却,铁想让水沸腾。生活就像这盆冷水,人就好比这块热铁,如果你不想被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如果你不想让平庸的生活“冷却”你的斗志,你就得用汗水和激情把人生這盆冷水煮沸,你对生活的冷漠,只能毁了你自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期刊
巴林首都东部的贾拜尔杜汉地区有一片方圆数千米的沙漠,虽然荒无人烟,却吸引了大量游人,人们竞相来这里观看一棵树。  这棵树孤零零地生长在沙漠中一个20多米高的沙丘上,整片沙漠里除了这棵树之外,没有一丝绿色,连生命力极强的草都没有一棵。这棵树的名字叫牧豆树。  如果是在别处,牧豆树没什么奇特的,但在这里,它却被称为世界“十大神树”之一,巴林人更把它视为“生命之树”。  这棵树究竟为何享有如此盛名?因为
期刊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間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③
期刊
①照相师来了,女孩们激动起来。  ②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披肩发,直筒裤子,尖头皮鞋,花格衬衫,套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背心。要是村里哪个小伙子装扮成这样,不被人说成“二流子”才怪呢!可是他这样装扮,村里人觉得理所当然。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师呢,胸前吊着的相机为他的职业做了证明。村里人不会用“艺术气质”这样的词语,但是他们知道持有相机的人,应该不同凡俗,可以异于常人。人们或
期刊
在中国科技界,流传着兰州大学师徒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的故事。  1990年3月,秦大河作为“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中唯一的中国人,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位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几乎在同一时期,秦大河在兰州大学求学时的老师、著名自然地理地貌学家李吉均院士完成了对“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隆升问题的系统研究。受师长探索精神的鼓舞,几年后,秦大河带的研究生效存德成为首次以徒
期刊
①不论是谁,都想成功;不论是谁,都想寻找实现成功的最佳路径。于是,有些所谓的经典“故事”,便粉墨登场。只是,到了后来,有的人在频频撞了南墙以后,才觉得有上当受骗之感。“‘故事’变‘事故’”,乃此之谓也。  ②有个读小学的孩子,尽管平日里说话做事显得很机灵,可学习并不用功,于是,学习成绩不免受到影响,有一次竟还考了不及格。对此,孩子的家長不以为意,依然很自信,自信孩子智商高,以后一定会赶上去的。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