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独处行为与抑郁情绪的关系:防御机制的调节作用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jia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独处行为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及心理防御机制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独处行为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防御方式问卷对376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①消极独处行为(r=0.46,P<0.001)、不成熟型防御机制(r=0.62,P<0.001)和中间型防御机制(r=0.37,P<0.001)均与大学生抑郁显著正相关,成熟型防御机制与抑郁情绪显著负相关(r=-0.18,P<0.001);②成熟型防御机制在积极独处与抑郁情绪间起调节作用(β=1.276,t=2.627,P<0.01),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在消极独处与抑郁情绪间起调节作用(β=0.828,t=2.217,P<0.05).结论: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成熟型防御机制在独处行为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萨提亚模式团体干预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成效.方法:选取80名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将80名被试随机分成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生活目的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自我成长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后4个量表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实验组所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生意义追寻(t =-3.747,P<0.01)、人生意义体验(t=-3.220,P<0.01)、生活感受(t =-6.914,P<0.01)、生活目标(t=-7.623,
目的:分析粗暴养育对贵州省高职生负面评价恐惧的影响,并探讨羞怯与社会自我效能感在粗暴养育与负面评价恐惧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铜仁市与贵阳市3所高职高专院校15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粗暴养育量表、羞怯量表、社会自我效能感以及负面评价恐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粗暴养育平均得分为2.49,其中重度粗暴养育(4.5%)、中度粗暴养育(37.1%)、轻度粗暴养育(58.4%).负面评价恐惧平均得分为3.04,其中高负面评价恐惧(3.6%)、中负面评价恐惧(90.4%)、低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学生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感在工匠心理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的影响机制,为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工匠心理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对931名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工匠心理(r=0.251,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r=0.238,P<0.0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工匠心理与职业成熟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33%.结论:工匠
目的:探索医学类高职新生自杀意念的潜类别及关联因素.方法: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社交回避与苦恼问卷(S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963名医学类高职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和Mplus 7软件进行基础分析和潜类别探索.结果:高职新生的自杀意念状况可分为显著不同的3类:高自杀意念组(13.0%),平均12.95±2.47分;中自杀意念组(41.0%),平均6.42±1.93分;低自杀意念组(46.0%),平
目的:探讨同伴侵害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同伴侵害量表、自我控制量表、NSSI评定问卷和自杀意念量表,对唐山市3所中学共1849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同伴侵害与自我控制(r=-0.27,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NSSI(r=0.30,P<0.01)、自杀意念(r=0.28,P<0.01)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NSSI(r=-0.20,P<0.01)、自杀意念(r=-0.38,P<0.01)呈显著负相关;NS
目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大学生目标内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欲望指数量表、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主观活力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7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内在目标追求正向预测幸福感(β=0.46,P<0.001);②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大学生内在目标追求与幸福感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4(95%CI.0.22,0.4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2.5%;③大学生外在目标追求负向预测幸福感(β=-o.13,P=0.010),与基本心理需
目的:探讨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及其加工机制/内在机制.方法:使用简明版惧怕否定评价量表筛选出15名高社交焦虑、16名低社交焦虑大学生被试.采用2(被试类型:高、低社交焦虑)x5(情绪面孔对类型:高兴—平静、愤怒—平静、厌恶—平静、愤怒—高兴、厌恶—高兴)x2(探测刺激呈现位置:一致、不一致)混合实验设计,运用点探测范式研究其对情绪面孔图片的注意偏向.结果:对反应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F(1,29) =8.96,P=0.006,η2=0.236],社交焦虑水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愿景对核心素养的影响,以及人生意义、手机依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年学生核心素养问卷、生命愿景量表、人生意义量表和手机依赖性量表对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42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生命愿景、人生意义、手机依赖和核心素养两两相关显著;②生命愿景能显著正向预测核心素养(β=0.550,t=8.777,P<0.001)、人生意义(β=0.702,t=6.133,P<0.001),能显著负向预测手机依赖(β=-0.364,t=-3.659,P<0.001);手机依赖能显著
目的:探讨安全感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自尊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安全感量表、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7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情绪智力、安全感、自尊以及生活满意度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r=0.35~0.66,P<0.01);②安全感在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自尊对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并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半条路径(β=0.14,t =4.19,P<0.001)和后半条路径(β=0.09,t=3.39,P<0.01).结论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自拍行为与体像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社交网站体像比较的中介作用及自拍照编辑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拍行为量表、体像满意度量表、社交网站体像比较量表、自拍照编辑量表对783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拍行为显著正向预测体像满意度(β=0.196,t=5.782,P<0.001);自拍行为通过正向预测体像比较从而负向预测体像满意度(β=0.163,t=4.863,P<0.001);体像比较在自拍行为与体像满意度的关系间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效应量为|ab/c\'|=0.163;体像比较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