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斌:潜伏的“火种”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i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斌:重庆外国语学校教师兼高中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楷模”以及“重庆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国历史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最受欢迎的班主任”,2015年“邓斌工作室”被评为重庆市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
  他形容自己是“潜伏者”: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不是抢先将答案公之于众,而是克制自己、积极诱导。他也形容自己是“火种”:当学生犯下错误时,不是一味惩罚,而是找到源头,将其引向正确的方向。当然,他也是“民主”的引导者:当学生达不到期望时,不是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是发挥集体力量,团队讨论决定……他就是重庆外国语学校教师邓斌。
  从教23年,他不仅是同事心中的“优秀班主任”,也是家长眼里的“教书育人楷模”,更是学生嘴中尊敬的“斌哥哥”和“邓爸爸”。23年,从开始的“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到后来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他将学生成长的主动权交还学生的同时,也找到了一条通往教师幸福成长的匠心之路。
  老师只是班级的分子之一
  “非常忐忑,非常惶恐”,这是二十多年前,走上班主任岗位的邓斌的心里话。此前一年,他刚从大学畢业,进入重庆外国语学校教历史。由于以前从来没有从事过班主任工作,对能否胜任这个岗位,邓斌心里并没有底。为了更快地融入工作,邓斌无论大事小情都“大包大揽”,并认为这是为人师者的本分。
  但是,很快,邓斌就发现,他大包大揽式的“不辞辛劳”并没有换来学生的“衷心拥护”,这让邓斌感到很是困惑,甚至很“受伤”。当时,学校准备搞一场元旦晚会,要求每个班级准备一个节目。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很快,班委就带领大家做好了方案,准备向邓斌“邀功”的时候,邓斌全盘否定了大家的方案。邓斌认为,像元旦晚会这样的活动,尽可能要掌握主旋律,不能太过于“非主流”。
  面对这样的结果,学生们自然是没有预料到的。但大家似乎对邓斌的意见也并不“买账”。接下来的的时间,学生们还是按照之前的思路进行活动。矛盾终于在一次彩排中爆发了。当时,身在彩排现场的邓斌看到学生对自己的修改意见“置若罔闻”的时候,很是“上火”,他立即向班委“施压”,要求整改。让邓斌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令”换来的不是学生服从式的“乖乖就范”,而是班委抵抗式的集体说“不”。感到权威受到挑战的邓斌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对抗”,一时“手足无措”,顿时陷入无尽的“尴尬”之中。但很快,邓斌就回过神来,他意识到,此时断不能和学生发生直面的“冲突”。于是,他整理了一下心绪,缓缓说道:“那好吧,既然你们坚持,就按你们既定的方案排演吧”。
  回到办公室的邓斌,仔细梳理了一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他慢慢意识到,学生们都已经长大了,开始容不得“家长权威式”的管理模式了。于是,他找来了当面顶撞自己的两个学生,做了自我批评并表示:老师不是绝对权威,老师只是所带领的班集体的五十分之一,愿意以一份子参与到班级活动中。面对邓斌的“认错”,学生开始变得不好意思,表示,作为学生,与老师发生冲突不应该。接下来,双方的谈话就变得“顺风顺水”起来。那次的节目,除了在细节部位进行了“小手术”之外,并未有大的修改。而事后,该节目也获得了当次学校活动的一等奖。
  和学生一起定规矩
  “彩排风波”让邓斌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包办班级事务,累得不堪不算,学生还不领情,总觉得老师管得太宽”。于是,邓斌开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经过仔细斟酌,邓斌决定遵从魏书生讲学带来的启示:班级管理中一定多和学生商量,实行民主治班,给学生以应有的自由,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痛定思痛”的邓斌开始下放“权力”,从班干部的选拔到班规的制定;从日常的考勤管理到卫生清洁,只要是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地方,邓斌都试图让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想法。于是,在邓斌班上,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块“责任田”,人人都可轮流做值日班长,人人皆可申报值周班长,并由全班同学评议选定。而通过自荐、施政演说、质询答辩、民主选举产生的常务班委,除了定期述职,还要接受全班的民主评议。
  一时间,“民主民治”成了邓斌所带班级的一种习惯。无论是班报《足迹》的采编,还是校内各种活动的策划、举办,无一不是由学生自主执行。多年后,邓斌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理念:做自己的Super Star。其核心,就是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主动选择成功的机会,展示个性发挥的潜质。
  “在班集体的成长中,班主任不是特权者和缺席者,而是播撒民主思想种子的责任人,不应以爱的名义去包办代替、独断专行,而是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邓斌说。
  让学生爱上历史
  “老师,我读研,到底是选择武大的历史系,还是南大的历史系?”“老师,我要不要继续攻读历史专业的研究生?”……这些是这些年来,从邓斌班上毕业的学生向邓斌请教得最多的问题。
  作为学校的历史教师,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邓斌见证了这门学科的“浮浮沉沉”。但邓斌一直认为,历史是一门有大智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他不会强制学生去记忆,更多时候是力争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在日常的教学中,邓斌花的时间最多的环节就是备课,为了备好一节课,邓斌每次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甚至大半天的时间。往往是邓斌这厢刚刚完成课程的备课,那厢马上就需要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分享”。而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畏惧”,邓斌甚至要求自己每个学期都要给学生推荐两本书,并在教学考试中增加相关“考点”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在邓斌的努力下,不少原来对历史颇不“感冒”的学生也开始对历史充满了兴趣。这其中,最让邓斌“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的一个外语出色的学生最终没有选择所擅长的外语而改学“历史”故事。故事还要从2010年说起,学生A因为成绩优秀,最终被保送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在经过两年的通识教育之后,该学生最终选择了“冷门”的历史专业。就实用性而言,历史是近十多年的冷门专业,这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该学生的选择让身边的人都大跌眼镜且困惑不解。更让人迷惑不解的是,高中三年,该生的历史成绩并算不上最为优秀,何以现在选择历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这点,让邓斌都感到多少有些“意外”。   很快,该学生向邓斌解释了自己的选择。原来,经过三年的高中历史学习,该生已经对历史学习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体会,认为古今中外的智慧还可以给自己的人生以指导和引导,何况随着社会发展,历史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与学生A类似的还有很多。他们中不少人在高考志愿的填报时,都填报了各个大学的历史系。邓斌的“门徒”也因此遍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各个院校的历史系。
  向“问题学生”妥协
  曾经有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父母期望过高,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经常以生病为由千方百计拖延上学。终于一次,在这个学生向邓斌请假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课堂。慌乱中,邓斌才从学生家长哪里得知,这名学生“离家出走”了。
  多方了解后,邓斌了解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找到该学生之后,他将这名学生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我能不考试吗?”,在邓斌的办公室里,这名学生向邓斌提出了一个近乎“无理”的要求。“如果,你非要逼着我考,我也只考零分”,看到邓斌愕然的表情,学生补充说道。面对这近乎不可能的要求,邓斌心里一惊,却没有发火。他知道,如果一时怒起,势必会再次让这名学生重演“离家出走”的戏剧。然而,邓斌一时之间又找不到适合的理由来“搪塞”这名学生的无理要求。沉思片刻,邓斌开口说道:“按照学校惯例,这是不允许的”。看到学生执拗的眼神,邓斌缓了缓语气,继续说道:“不过,我可以请示下学校,在你状态稍好的情况下,你应该主动来要求补考。还有,不能再无缘无故玩‘失踪’”。学生使劲地点点头答应了。
  邓斌的“妥协”换来了学生的积极“合作”。这名学生不仅按照邓斌的要求,准时补考,而且发挥自己特长,做好全班的内外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演讲活动,最终也变得阳光自信起来。
  虽对学生们多有“妥协”,但邓斌认为有时候是“适得其所”的。因为,在邓斌看来:“教育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面对那些萌动的心灵和鲜嫩的生命,稍不留神都有可能铸成大错”。
  人物專访
  本刊记者:您心目中,什么样子的老师才能被称之为好老师?
  邓斌:一个好老师,不仅需要有教育理想,同时也需要有人文情怀。我希望教师能够成为优秀的经师,但更希望教师能成为人师。好老师也应有很好的专业素养,要能站稳自己的讲台,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再有,好老师要善于学习,不善于学习的老师如何教学生学习呢?最后,好老师要有创新精神。随着时间年龄的增长,老师容易满足和固步自封。如果不能不断学习和自我更新,老师的观念和知识结构就会陈旧,教学过程中很可能就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所以,好老师要善于学习,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
  本刊记者:您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人、事、物,对您影响很大,进而促成了您的教育理念的形成?
  邓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魏书生先生。他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事情要多和学生商量,民主治班,不搞一言堂,给学生自由,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权利。正是在这样的观念的影响下,我从对班级管理一窍不通下的“寸步难行”发展到了“游刃有余”,赢得了学生的拥护。
  本刊记者:您主张知识不是灌溉,主张自主学习,您现在教的是历史,您班上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或者热情如何?您是怎样调动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的?
  邓斌:传统的教学办法实际上就是老师将自己嚼烂的东西喂给学生,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师没法通过对学生的反应及认知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现在,我会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准备上,我会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去收集整理素材,让这些素材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兴趣,又尽量满足教学的考点要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喜欢与学生互动,而不是从头到尾“满堂灌”,通过课堂问题的引导,来推动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合作。最后,就是历史材料呈现方面,尽力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材料,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刊记者:回想一下曾经作为学生的您,您认为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有何不一样的地方?您是如何处理这种不同的?
  邓斌:以往的学生会很“听话”,学生很循规蹈矩。教师也可以“说一不二”,没有人会对教师怀疑。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也不多,大家的心思还是集中在学习上。而今天的学生,思想很独立,也很开放。很多时候,老师都还不了解的信息,他们都就掌握了。但因为未成年人对社会的了解还不够深,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们有积极的引导。当然,这样的引导,首先都是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不能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
  学生眼中的邓斌
  蒋清青(重庆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校友,2013年保送清华大学法学院):邓老师别的没有,就是严谨。每个周末,邓老师几乎总是最后离校的,时常看到一盒饼干,一台电脑,一堆资料,和他;历史课上,他早已堆满红色粉笔灰的手仍“玩转”着粉笔,乌黑的眼咕噜噜地转,寻找着目标,我们在问题和笔记的狂轰滥炸下,过着他口中“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的严谨,唤起了师生间的活跃,多次出现他被同学“围堵”在教室问问题的情况,我也从“历史盲”加入粉丝行列;五班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欢闹,他也时常语出惊人,让人“hold不住”。
其他文献
忆海的波澜上,时常会浮现一位先生的模样。一头黑得尽彻的亮发,清宁而略带沧桑的脸,仿佛能看透世间万象的深邃双眸——这便是陈治勇先生。  陈先生总是平和友善的。  先生素来爱笑,似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闻见他自然坦荡的欢笑,莫亲切不过了。那笑容柔如晨曦,恬似烟雨,仿佛能融化极寒的坚冰。最难能可贵的是,教书时,他恒可以保持着满面春风。他上的课,总与弟子谈笑风生,那精妙绝伦的讲解,令人神往而陶醉。  
家庭血压监测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生活状态下的血压状况,是高血压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准确测量血压,书写血压日记,可及时监测高峰血压值,客观记录血压数值,可避免跟着感觉走,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还能帮助医生精准调整用药,提高诊疗的效率。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觀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由于老年人可能具有血压波动大、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应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
结合前不久去我去美国学习参访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  美国斯坦福大学门口处有一个十字路口,这个路口的特别之处在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当地相关部门认为,这里车辆不多,设置红绿灯反而会使得通行效率变低。不过这个路口的车辆通行都井然有序,自行礼让。  为了看个究竟,我在那里观察了十几分钟,发现来往的车没有一辆违规,都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通行。当然,这样有序的状态建立在大家自觉遵守的基础上——把
那个静谧的晚上,我和你一起站在半掩的门后,穿过门缝看着台灯下伏案书写的少年。你望着他坚实但仍有点稚嫩的背影,目光闪烁,满含欣慰。  洗漱之后,我同平常一样,靠在床上看书。你走过衣橱,本以为你要搭配明天的衣服,但你摸出抽屉中的钥匙,俯身探向衣橱深处的格间。从男孩上了高中住了校,这些已经成为你最习惯的动作。  当你再转过身来,手中捧着的果然是那个熟悉的,略显破旧的相册,你下意识地把嘴凑过去吹了吹本不存
高血压是目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达49.1%。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越来越多,高血压也逐渐“年轻化”,青少年、中青年高血压已不再少见。  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治疗,一旦开始用药就不可随意自行换药、停药。如今市面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越来越多,其中沙坦类降压药凭借降压平稳、较为安全等优点成为不少高血
白杨,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但同时,它又不那么普通。  白杨的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白杨的存在。它栽到哪儿,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刘杨,就是那棵主动要把自己栽种到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的小白杨。入职报到那天,看着恶劣的环境,同去的母亲哭了:学校里全是平房,取暖得自己生火炉,居住的宿舍又小又冷,只能挤在上下床的通铺上。  父母不愿刘杨吃苦,想将她调回县城,但刘杨坚决地留
我是一名具有33年教龄的小学教师。33年啊,“路漫漫其修远兮”,从新手上路时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到成长期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再到现如今的“如痴如醉、乐此不疲”……直至今天,我依然是一个捧着教材、握着教鞭的一线教师!有谁知道,我们小学教师的日子是:一份执着、一份抗争、一份无奈、一份屈从!又有谁懂得,这其中,蕴含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亦可戏称“事故”)呢!  即使,班上有顽劣不羁、令人防不
2000年,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应运而生,先后在广西、贵州推广实施,成为引领区域性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幼儿园课程模式。2020年,陈时见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以课程资源重构为契机,对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进行调整。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是基于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具有哪些重要的特征?此次调整有哪些新的变化?我们特邀陈时见教授进行深度解读。  课程理念:坚持儿童发展本位  所有的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李光韬介绍,其实80%的尿酸都是自身产生的,饮食的直接影响只占20%,但饮食还是有一些间接影响,比如长期吃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体重就会上升,由此便会转化成自身因素,体重越高越容易产生尿酸。  李光韬表示,对于一些比较瘦的痛风患者,自身的排泄能力不足以代谢掉过多的尿酸,这时就难以从改变自身体质来避免痛风发作,只能控制饮食直接影响的20%的因素。而对于肥胖的
从学校第一届巴蜀班到今天的巴蜀部,谢函吟都是班主任。她对自己要求很高。除了教材教参与巴蜀同步接轨,每周,她都会和同事们一起到巴蜀中学参与教研,保持完全一致的教学进度,并共享教学资料。对她来说,加入巴蜀中学的教研,让她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精细、更加有条理。她表示:“他们对学生每个阶段的指导都是非常扎实的,是用一种精耕细作的精神在教学。”其实,无论是对待学生还是教学,这样的“精耕细作”也一直在谢函吟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