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中国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来源 :自然资源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迁移与集散是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征。本文基于流空间理论与复杂网络方法,构建节假日与平日双时段中国人口流动网络模型,研究中国网络空间结构特征与潜在规律,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主要节点城市具有显著的层级结构,在城市网络中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人口流动视角下的社区结构与国家行政区划具有一定的耦合性,节点城市被划分为近20个社区;中国已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深圳为核心,较明显的多中心网络结构,城市间人口双向交互具有一定的对称性,空间联系整体呈现“东南紧密、西北稀疏”的分异格局。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例题引领学生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其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在思维训练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正>为了让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IT治理模式需要转型并回归IT治理最初的目标,采用扩大协作、沟通、抽象、自动化等核心原则,为高性能数字解决方案打下基础,继而提升企业的业务价值和市场地位。Mendix和一些领先的研究机构及业务专家认为,为了保护和交付以数字化为先的转型企业的价值,IT治理亟须彻底转变对技术采用的监督方式。Gartner的一次调查发现,70%的跨部门领导者认为,当前公司的治理模式无法
期刊
推进居民社区参与是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必要条件。社区参与具有结构性、阶梯性和层次性,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层次低、参与深度不足等“弱参与”困境是当前阻碍我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依据参与主体的主动程度、参与行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结果的影响程度将社区参与分为表面参与、浅层参与和深度参与三个类型。研究发现,利益、组织和情感是影响
例题教学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度挖掘例题的本质内涵,以发挥例题价值的最大化。
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从时间维度诠释城市活力的概念,并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活动强度、活动混合度、活动联系强度三个维度测度城市活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一日24小时的城市活力时间序列进行聚类,得出五种城市时间活力模式,并构建计量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和建成环境对不同时间活力模式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南京市中心城区城市时间活力模式可分为高活力波动型、高活力稳定型、中活力波动型、中活力稳定型和低活力稳定型
研究和管理游客行为是自然保护地平衡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也是优化旅游体验的关键。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联通手机信令数据,从游客画像、时空分布等方面分析游客行为,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管理和旅游提质升级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游客画像方面,泰山游客以18~50岁的中青年群体为主,且19~24岁的学生群体占比高;一半以上为省内游客,除泰安本地外,济南游客占比最高,其次是济宁、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