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研究

来源 :离子交换与吸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等是常用兽用抗生素,随着家畜排泄物堆肥的使用,3种抗生素进入到环境中成为新兴的污染物.本文采用一锅法,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制备了自组装的Fe3O4纳米颗粒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Fe3O4@rGO),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Fe3O4@rGO对3种抗生索的吸附性能和行为.表征结果显示,Fe3O4@rGO具有两种前驱体的特征,Fe3O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rGO表面上.吸附结果表明,Fe3O4@rGO对3种抗生素的吸附速率很快,20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当溶液pH值在4~8时,pH值对3种抗生素的吸附容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Fe3O4@rGO对3种抗生素的吸附容量均大于单纯的Fe3O4和rGO;Fe3O4@rGO对金霉素(189.2mg/g)和四环素(199.7mg/g)有较高的吸附容量,而对土霉素(112.5mg/g)的吸附容量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土霉素与Fe3O4和rGO的结合力均相对较弱造成的:3种抗生素在Fe3O4@rGO上的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其他文献
为研究风云四号卫星的闪电产品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提高闪电潜势预报效果,利用全球预报系统(GFS)分析场数据,计算了华中地区2018年6-7月对流层内多种物理量和闪电数据之间单因素方差检验的F值.结果表明,闪电是否发生与低层大气温度、比湿、最大风速层风速U分量、对流层顶风速U分量、地面抬升指数、最优抬升指数显著相关;闪电活动多集中于低层大气温度和比湿的高值区,同时主要集中于抬升指数、最大风速层风速U分量和对流层顶风速U分量的低值区.由于岭回归方法在处理共线性数据方面效果较好,利用岭回归法得到闪电潜势预
考虑了冻胀敏感性土和冻胀非敏感性土在交界面两边的冻胀差异性,及穿越两种土壤交界面的输油、输气管道的内禀轴向力(可能源自温度应力、交界面处的水平冻胀效应,以及管道安装时产生的初应力等)的联合作用,建立了可用于计算管道的横向位移(挠度)、弯矩和剪力等分布状态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解析求解.对该模型基于算例的数值分析表明,管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轴向拉力有利于冻胀环境下管道的安全运营,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轴向压力不利于管道在冻胀环境下的安全运营.暖季埋设的管道在冷季来临时,温度应力表现为轴向拉应力.忽略其他原因产生的轴向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毛乌素沙地1965-2015年8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信息,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模型,探讨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表明,50 a来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1995年以前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处于中等强度,1995年以后人类活动强度变为较高强度;50a来毛乌素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965-1990年为缓慢增加阶段,1990-1995年为显著增加阶段,1995-2000年为缓慢增加阶段,2000-2015年为迅速增加阶段;毛乌素沙地人类活动强度呈自西
Although single-particle cryogenic 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has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for elu-cidating many crucial biological mechanisms at the molecular level,this technique still faces critical challenges,the major one of which is to prepare the
该文利用改性核桃壳生物炭对水中Pb(Ⅱ)进行吸附研究,探究了吸附剂投加量、pH值、接触时间、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核桃壳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Pb(Ⅱ)初始浓度为100mg/L时,在298K下,当pH值为5.0、投加量为7g/L、以180r/min振荡吸附2h,改性吸附剂CMBC的平衡吸附量为14.23mg/g,吸附率可达99.58%.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描述,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是吸热且混乱度增加的自发过程,结果表明,改性核桃壳生物炭的吸附率较未改性
以氨基酸衍生物N-(4-吡啶甲基)-L-缬氨酸盐酸盐[(4L-Hvgly)HCl]作为配体,与ZnSO4·7H2O金属盐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出了稳定的离子型氨基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MOF(C1),元素和热重分析证实该晶态材料基本单元包含1∶1的Zn∶ 4L-H2vgly阳离子骨架,氯离子为端基配位;SEM表明其形貌呈六棱柱,表面疏松多孔.将该离子型MOF应用于有机染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实验,其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效率达97.2%,10min内可降解完全;对罗丹明B (RhB)和亚甲基橙(MO)的去
以辽宁北部特色农产品榛子的壳作为碳源,制备了榛壳活性炭,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榛壳活性炭对苯酚类化合物(苯酚、2-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4,6-三氯苯酚)的吸附性能及吸附行为.结果 表明,榛壳活性炭对苯酚、2-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4,6-三氯苯酚的吸附量分别为127.2mg/g、176.4mg/g、108.3mg/g和55.6mg/g;1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当苯酚的pH值在2.2~9.3、2-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pH值在2.2~8.4,2,4,6-三氯苯酚的pH值在4.3~7.
本文以对苯二甲酸和ZrC14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UiO-66吸附剂,将UiO-66与PES共混后,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UiO-66/PES吸附功能膜,对水中的苯酚进行吸附研究.采用FT-IR、XRD、SEM对UiO-66及UiO-66/PES吸附功能膜进行表征分析.该膜对苯酚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以及动态穿透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机理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该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脱附实验表明,UiO-66/PES吸附功能膜经3次循环仍对苯酚
针对搬迁化工场地遗留高色度地下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色度来源不明、处理水量较大、需原地处理等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水滑石,并使用壳聚糖进行改性,脱除化工场地遗留高色度地下水色度.利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材料,研究色度脱除的原理,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验证色度脱除的效果.分析表明,改性水滑石材料孔隙结构发达,层状结构清晰,与未改性水滑石相比吸附速率快、容量高,是有效的色度脱除材料.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对比与C1-浓度实验表明,脱色的机理包括表面吸附
开发了基于离子转换色谱原理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饮料中无机阳离子的新模式.本方法在常规离子色谱的基础上引入两根离子转换柱,使无机阳离子经过两步转换后定量地转换成具有相同紫外响应的碘酸盐,之后用紫外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在ThermoFisher CS16阳离子色谱柱上,采用MSA(甲基磺酸)等度洗脱方式实现了6种无机阳离子的分离.结果 表明,6种无机阳离子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在6.063~28.34μg/L与19.89~81.46μ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在0.999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