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不觉时光浅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时,我家是一处典型的江南老宅,地儿宽敞,房梁又高,每至冬天,即便落地长窗紧闭,仍透着几丝渗入骨髓的寒意。彼时,还没有空调、地暖,一个人待在卧室里冷得出奇,于是,我端起小板凳,躲到狭小的灶间,坐在煤炉前,一边取暖,一边读闲书消磨时光。
  叔祖母每天晚上要烧热水洗脚、冲汤婆子,约莫要折腾到八九点钟才消停。这段时间,我静坐于炉畔,手里捧着一卷书打发时光,陪伴我的只有一把铁皮老壶,它稳若泰山地安坐于煤炉上,煤炭发出“沙沙”声响,壶中的水在熊熊炭火的燃烧中持续升温,冒出白烟,吱吱作响,撩动着寒夜的静谧,让人感受到一股人间烟火的气息。
  如果说炉火能温暖人的身体,那么,书籍则能温暖人的心灵,在一个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我围着火炉,一本接着一本读书,从楚辞汉赋的旖旎绮丽到唐宋诗词的风流倜傥,从纵横江湖的刀光剑影到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看乏了,对着若明若暗、跳跃闪烁的火苗,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古人读书的场景:“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大才子袁枚寒冬挑灯夜读,不知不觉已至三更,小娘子手撩帐幔,想来也是罗衾不耐五更寒,又心疼丈夫冻着累着,半撒娇似的嗔怒相责、纤手夺灯,丈夫半尴尬半理屈;郑板桥在《满庭芳·赠郭方仪》里写道:“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温馨且颇具情致。但更多的却是“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两目眵昏头雪白”“看书到晓那能眠”……一个个熬夜苦读的身影,他们出身寒门,既没有“红袖添香”的艳福可享,亦没有烹茶扫雪的闲情雅意。宋真宗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激励天下士子发奋读书、考取功名,因此,他们如饥似渴,通宵达旦,那片片火光,映在脸庞上,照着他们朝亮光深处走去,也点亮了内心深处的梦想,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多年后,他们或成一代大儒,或位极人臣,他们的传奇和文章如同天上的日月星辰,千百年后,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我受了古人“夜读”的影响,亦有了夜读的心境,一本本书是一个个打开通往新世界的窗口。我已经记不清在多少个寒夜,拥着一炉炭火,读过多少本书,乃至后来,我逐渐习惯在夜里读书,尤喜在寒夜用功,乃至读到东方泛白。因为,冷能清新头脑,夜能摒除杂念,母亲经常心疼地数落我不爱惜身体,父亲看到,哂然一笑:“比起我当年,她这点算什么?”父亲少年时,正逢知识青年下乡,他白天忙农活,夜宿破茅屋,在一個个滴水成冰的冬夜,借着煤油灯的微光,捧书苦读,倘若将书籍比作一个个宝藏,那父亲就是开掘宝藏的人。所谓天道酬勤,父亲终不负所望考上大学,跳离了农门。
  光阴荏苒数十载,我从稚童步入弱冠,从而立迈向不惑,老宅早已拆迁,我们搬入洋楼,煤炉已是浮云,屋里装了地暖,窗外,飞雪漫漫,窗内,暖意融融,往柔软宽厚的棉被里头一钻,有了沉醉温柔乡的惬意。床头砌满了书,我可以点兵点将似的想翻哪本书就翻哪本,忽地想起了林语堂曾说过:“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古人夜读或为黄金屋,或为颜如玉,我的父亲则为了考大学,改变命运而读,功利性极强,便是当年的我,也抱着蹭炉火余热的初心。唯有此时的我,既不用甘受囊萤映雪之苦,亦不用为取暖消磨时光而读,我的灵魂在白纸黑字间走遍大江南北,在油墨幽香中横跨古今中外,吹灭读书灯,披上一身月,这才算真真正正得了读书的兴味,做了时空的主人。
  (编辑 余从/图 槿喑)
其他文献
態度和结果
期刊
在浙江衢州开化县马金溪旁有一方院落,名为“开化纸研究室”,是“纸痴”黄宏健复活开化纸的地方。  开化纸是清代最名贵的纸张,因产自开化县而得名。清中叶以后,开化纸因其洁白坚韧,一直作为高档御用纸使用。日本和纸博物馆曾在世界名纸介绍中将开化纸定义为“最高等级印刷用纸”。而现在,许多造纸专家却都说:“开化纸的制作工艺失传已久,它早就成了古书中的三个字,如今的开化纸粗劣到只能糊雨伞。”可谁也没有想到,开化
片段性的诗学文字,古有诗话,而西方则有浪漫主义作家(如施莱格尔)的“断片”,较近的例子则是戴望舒的两组“诗论零札”。这类文字大都直陈要害,不事铺叙与论证。下面这些文字是我多年来札记写作的一小部分,也是这样的类型。游离于“法官”与“倡导者”的当代诗论  艾略特说:“我相信诗人之所以从事评论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诗人在内心深处——即使这不是他表露出来的意愿——总是试图为他所写的那种诗进行辩护,或者试
在村子里种扁豆,是补缺,补空地的缺。房前,屋后,猪圈旁,柴棚边……反正,都是些零碎的边角地。  你说菜园里?不不不,菜园里不种扁豆的。扁豆这家伙,泼,蛮,赳赳武夫般,一发飙就收不住,抽藤发叶,不管不顾。谁跟它做邻居谁倒霉,菜邻居被欺负得死不了、活不成,很难看。  扁豆形似刀,有一股子兵气。扁豆,种下去,不怕春寒;结荚时,不惧霜冻;度过夏,奔向冬,比大白菜还耐寒。一株扁豆,能姗姗看尽四季风景,生命維
在儿子8岁的时候,当父亲的他给儿子讲起一件家庭往事。  在他也是8岁的时候,有一天晚饭桌上,他讲起课堂上老师问每个人的理想,他不知道,便没有回答,接着他问正在埋头吃饭的父亲:“爸,什么是理想?”  “你爷爷会说,你去问你爷爷。”说完,在乡里做会计的父亲把碗一推,夹个小黑包,推着永久牌自行车,带着大黄狗出去了。  饭后,他来到小叔家,做过私塾先生的爷爷正在院子里的树下躺椅上乘凉。他走上前,拿起盖在爷
昨天出差,坐上出租赶火车。到了车站,先到自动取票机那里取票。一位中年同志插队到我的前面,一边说着对不起,说车就要开了,一边拿身份证取票。  可能是他太着急了,取票的时候身份证竟然两次掉在地上。男人一边捡身份证,一边责骂,说识读器这个地方为啥设计成斜的,设计成平的不就完了,身份证正好能放上。后来,他一只手按着身份证在识读器那里,才打出了票,然后装好证件拿走票,匆忙进站。  我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那年,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我到某报社应聘摄影记者一职。经过笔试和面试,报社留下了两名候选人,我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张涵,而招聘名额只有一个。  报社人事部主任对我们说,你们的试用期为一个月,期满后报社会决定谁去谁留,你们可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哦!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张涵暗暗较劲,拍摄、采写了大量照片及稿件。可以说,我们不分上下,眼看试用期将满,谁胜谁负并不明朗。  那场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不少
遇上老人,是在市中心最繁华热闹的购物商场门外。一身深蓝衣裤,小脚,满头几近全白的发,头顶飘着十几只颜色形态各异的气球。十二月的北方寒冬,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她的脸被风吹得红红的,却满脸堆笑,向过路的行人兜售手上的气球。她招呼得很热情,却少有人停下来。  我走上前,买了一只蓝色的小鱼气球,并与老人攀谈起来。从她的言谈中,我知道,她和孙女,在这个城市过得并不轻松,孙女一个月两千多元工资,也仅仅够维持生活
有一种叫斑尾塍鹬的鸟,每年的8~9月都会从阿拉斯加的卡斯科奎姆湾飞往新西兰。科学家们通过卫星监控发现,这种鸟可以连续飞行5~9天,在飞行过程中不吃不喝不停歇,连续飞行的里程达到7242英里。它们在飞行的时候消耗的能量是它们休息时的8~10倍。而一个普通人不吃不喝一般能活3天,按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计算,3天的行程不过三四百公里。如果不吃不喝且不停地行走,那么,能量消耗就会更大,行走的距离就会更短。 
颔首低眉,十指合一,潜心膜拜,谁说我,像一枝凝露的荷?  其实我愿意,像她:娉娉婷婷,清素婉约;娴静秀纯,超凡脱俗;独处清池溢香,远山黛眉舒展;淡雅疏于红尘,圣洁暗盈香熏。  愿像她,又何曾似她?  凌波仙子玉颜羞,芳姿绰约妩媚柔。惊艳于暮春郊外的邂逅:圆叶绿伞张张,粉嫩莲瓣扬扬,水波渗透绿衣裳。细而长的茎娇羞如初春的嫩柳,颤颤地随风在水中轻荡;薄而圆的叶如绿萍,悄悄在泛着涟漪的水面微漾。瑶池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