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目前,由于国家政策性调整,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造成困难,尤其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举步维艰,标杆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雄厚,企业信誉良好,且企业内部管理大多经过几轮调整已具备部分抗风险能力。而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自有资金有限,融资渠道窄,尤其内部运营管理不规范或者没有目的性,造成一部分房地产中小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阶段,在此,我仅对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计划运营管理工作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计划运营管理的职责和作用是什么。目前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可谓五花八门,我定义为三类:
一类企业认为是一个统计职能,一般小型房地产企业比较多,通过定期(一般通过年度、季度、月度经营会发出指令)将所属下级项目公司/区域公司的经营指标发出,由计划运营部门牵头梳理出经营计划,然后被动的跟踪和统计,最后进行考核和向上级进行汇报,这样的计划运营管理我认为就是初级的计划运营管理,因为这只是一个事后统计职能,属于事后控制,并没有对项目公司/区域公司的管理起到多大作用,对于集团来说,仅仅是了解了事项的发生;
一类企业认为是一个综合协调部门,一般中性房地产企业比较多,除了初级的计划运营管理所辖内容外,进一步优化了计划运营管理,如增加了统计集团各个职能板块的计划统计工作(部门专项计划),因为项目公司/区域公司计划完成与否与集团各个职能板块的配合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无论大集团小项目的企业或者小集团项目的企业我认为都是如此;会议系统的管理,通过牵头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运营协调会,针对计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形成会议决策。初步有了事前控制(这要求计划运营负责人具备相当的专业背景),通过经验对要发生的计划节点完成风险进行风险提示,使计划节点相关部门提前警惕和重视,这样的计划运营管理我认为就是中级的计划运营管理,对于项目公司/区域公司的正常运营管理起到了主导作用。
最后一类企业认为是投后管理部门,目前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不多,多为基金/信托/不动产管理公司所使用,部分标杆房地产公司也有所采用。即通过事先风险控制引导项目正常化运转,具体来说:通过在项目拿地前就介入管理,通过与投资、财务部门计算好的投资收益分析表模型进行动态监控,根据公司财务所设定的一些动态财务指标(如IRR等),监控在项目运转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并通过财务指标形式反映出来,当然项目的投资收益分析表内容并非只有计划板块的内容,还有成本、财务、销售、融资等一系列经验数据或者已经发生的數据。一般计划运营部门会针对计划进行分析,除了中级的计划运营管理,还需要不断的收集最新的其他版块数据,一旦财务指标出现异常,则需要牵头组织召开运营专题会,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这样就使得运营提供的数据更加理性,即直接与项目的收益相挂钩,不在是凌乱的数据(例如:工期拖后1个月对项目的收益影响,初、中级管理均未体现出来),这样的计划运营管理我认为就是高级的计划运营管理,对于集团、区域公司、项目公司的运营管理起到主导作用。当然这需要计划运营负责人具备非常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需要这个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不能太低。
有了这三中分类,我简单的分析研究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目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常见问题:
1、计划编排的不合理
这里暂且不说一些标杆房企由于产品已经定型,因为计划模板都已经很成熟(例如某巨型商业集团,只要输入摘牌、开工、开业等时间节点,其余时间全部自动生成),我要说的是一些中小企业编排的计划:除了逻辑、节点完成标准不明确等一般性错误外,还要注意需要参考现金流计划,尽管有了投资分析模型,但由于很多中小房企仅是用于拿地前阶段使用,且投资收益模型往往时间板块很粗(一般为半年、或者季度),这就需要我们计划运营负责人对于投资收益模型仔细分析研究,并详细了解该项目的融资及财务情况,什么阶段计划时间可以充裕,什么阶段计划时间坚决不允许滞后,进而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也就是说,不能在编排计划时只考虑工程、设计等所需要的时间(不是说不考虑而是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2、计划的随意性调整
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尽管引进了标杆单位的一些模板或者管理模式,但计划的重要性依旧没有得到重视,很多管理人员也考虑不清楚,只是被动的依据项目外界、内部情况发生了变化,计划就跟着随意调整,丝毫没有目的,这样的后果就是,计划从项目开始启动到完成调整的计划不知道多少版本,到最后对项目经验教训分析无从下手,究竟调整是否必要,或者计划节点责任方是否有没有方法解决,确保计划按时完成?当然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可能决策层由于得到的信息不充分或者出现偏差,随意调整计划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3、计划考核的严肃性不够
很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不科学,造成无法发挥计划运营部门的作用,例如:A公司的绩效考核模式:计划板块集团计划总节点分值只要少于85分,集团所有职能部门及项目公司考核系数就为零,这其中也包括计划运营部门的绩效考核,但计划运营部门在该公司的地位又是同集团其他部门属于平级关系,无法对集团其他部门的专项计划完成进行预警或考核,这就造成了计划运营部门只是被动的统计分值,命运当然也就不再由自己掌握了;
当然由于 每个中小房企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可能 还有其他的问题,在此不一一列举,那么如何做好中小房企的计划运营管理呢,我个人观点如下,说的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中小型房企由于资金普遍不足,这就需要更加在修炼内功方面加大力度。如何“修炼内功”,不同管理者有不同想法,在这里我仅对计划运营工作作出描述:
1)根据不同房企的目标导向,计划运营部门的权责力要明确,既要明确部门究竟专职做什么,我建议采用上面所提到的高级计划运营管理模式,管理起点要高。相应的招聘人才就要下大力度,除了计划板块主要懂工程外,招采、前期报建、财务等也要有所涉及,这样在进行计划运营管理时,就可以从项目的全方位开发进行思考,编排计划也会更加合理。
2)计划运营部门制度要完善,制度的落实要加大力度。中小房企普遍制度不完善,这就要求该部门要多研究公司的内部管理情况,结合项目目前的问题,编排出适合自己公司的制度,一般制度编排有:计划编制管理,计划考核处罚管理,运营会议管理等等制度。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对于不按照制度执行的单位及个人,计划运营部门有权利做出处罚,同时编排计划要严谨,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要说明,并明确节点完成标准,有计划运营部门收集和确认。
3)过程管理要及时,主动。结合房企本身的情况,进行日常计划收集、预警、报警及考核管理,有必要则可上计划管理系统,计划运营管理部门要主要同总部或区域公司/项目公司专职计划管理人员沟通,及时准确掌握项目计划完成动态,及时提供预警和风险提示,有必要的要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运营协调会。同时为确保计划运营工作的有效性,要结合信息流程部门优化相关流程,确保时间不因为流程不合理造成时间损失。
4)计划运营管理离不开考核管理,这就需要计划运营负责人会同人力行政等部门,针对企业现状,做出科学的、规范的运营考核办法,既能奖罚分明。
5)计划数据统计科学和全面,除了计划运营管理部门内部要做出一系列统计表格外,还要进行分析和预判,已提供给最高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
以上观点仅是本人根据自己工作经验所写,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路和思考,对于从事计划运营管理工作或者其他想了解计划运营管理的,希望通过此文初步了解一下。
目前,由于国家政策性调整,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造成困难,尤其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举步维艰,标杆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雄厚,企业信誉良好,且企业内部管理大多经过几轮调整已具备部分抗风险能力。而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自有资金有限,融资渠道窄,尤其内部运营管理不规范或者没有目的性,造成一部分房地产中小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阶段,在此,我仅对中小房地产企业内部计划运营管理工作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计划运营管理的职责和作用是什么。目前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可谓五花八门,我定义为三类:
一类企业认为是一个统计职能,一般小型房地产企业比较多,通过定期(一般通过年度、季度、月度经营会发出指令)将所属下级项目公司/区域公司的经营指标发出,由计划运营部门牵头梳理出经营计划,然后被动的跟踪和统计,最后进行考核和向上级进行汇报,这样的计划运营管理我认为就是初级的计划运营管理,因为这只是一个事后统计职能,属于事后控制,并没有对项目公司/区域公司的管理起到多大作用,对于集团来说,仅仅是了解了事项的发生;
一类企业认为是一个综合协调部门,一般中性房地产企业比较多,除了初级的计划运营管理所辖内容外,进一步优化了计划运营管理,如增加了统计集团各个职能板块的计划统计工作(部门专项计划),因为项目公司/区域公司计划完成与否与集团各个职能板块的配合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无论大集团小项目的企业或者小集团项目的企业我认为都是如此;会议系统的管理,通过牵头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运营协调会,针对计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形成会议决策。初步有了事前控制(这要求计划运营负责人具备相当的专业背景),通过经验对要发生的计划节点完成风险进行风险提示,使计划节点相关部门提前警惕和重视,这样的计划运营管理我认为就是中级的计划运营管理,对于项目公司/区域公司的正常运营管理起到了主导作用。
最后一类企业认为是投后管理部门,目前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不多,多为基金/信托/不动产管理公司所使用,部分标杆房地产公司也有所采用。即通过事先风险控制引导项目正常化运转,具体来说:通过在项目拿地前就介入管理,通过与投资、财务部门计算好的投资收益分析表模型进行动态监控,根据公司财务所设定的一些动态财务指标(如IRR等),监控在项目运转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并通过财务指标形式反映出来,当然项目的投资收益分析表内容并非只有计划板块的内容,还有成本、财务、销售、融资等一系列经验数据或者已经发生的數据。一般计划运营部门会针对计划进行分析,除了中级的计划运营管理,还需要不断的收集最新的其他版块数据,一旦财务指标出现异常,则需要牵头组织召开运营专题会,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这样就使得运营提供的数据更加理性,即直接与项目的收益相挂钩,不在是凌乱的数据(例如:工期拖后1个月对项目的收益影响,初、中级管理均未体现出来),这样的计划运营管理我认为就是高级的计划运营管理,对于集团、区域公司、项目公司的运营管理起到主导作用。当然这需要计划运营负责人具备非常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需要这个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不能太低。
有了这三中分类,我简单的分析研究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目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常见问题:
1、计划编排的不合理
这里暂且不说一些标杆房企由于产品已经定型,因为计划模板都已经很成熟(例如某巨型商业集团,只要输入摘牌、开工、开业等时间节点,其余时间全部自动生成),我要说的是一些中小企业编排的计划:除了逻辑、节点完成标准不明确等一般性错误外,还要注意需要参考现金流计划,尽管有了投资分析模型,但由于很多中小房企仅是用于拿地前阶段使用,且投资收益模型往往时间板块很粗(一般为半年、或者季度),这就需要我们计划运营负责人对于投资收益模型仔细分析研究,并详细了解该项目的融资及财务情况,什么阶段计划时间可以充裕,什么阶段计划时间坚决不允许滞后,进而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也就是说,不能在编排计划时只考虑工程、设计等所需要的时间(不是说不考虑而是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2、计划的随意性调整
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尽管引进了标杆单位的一些模板或者管理模式,但计划的重要性依旧没有得到重视,很多管理人员也考虑不清楚,只是被动的依据项目外界、内部情况发生了变化,计划就跟着随意调整,丝毫没有目的,这样的后果就是,计划从项目开始启动到完成调整的计划不知道多少版本,到最后对项目经验教训分析无从下手,究竟调整是否必要,或者计划节点责任方是否有没有方法解决,确保计划按时完成?当然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可能决策层由于得到的信息不充分或者出现偏差,随意调整计划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3、计划考核的严肃性不够
很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不科学,造成无法发挥计划运营部门的作用,例如:A公司的绩效考核模式:计划板块集团计划总节点分值只要少于85分,集团所有职能部门及项目公司考核系数就为零,这其中也包括计划运营部门的绩效考核,但计划运营部门在该公司的地位又是同集团其他部门属于平级关系,无法对集团其他部门的专项计划完成进行预警或考核,这就造成了计划运营部门只是被动的统计分值,命运当然也就不再由自己掌握了;
当然由于 每个中小房企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可能 还有其他的问题,在此不一一列举,那么如何做好中小房企的计划运营管理呢,我个人观点如下,说的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中小型房企由于资金普遍不足,这就需要更加在修炼内功方面加大力度。如何“修炼内功”,不同管理者有不同想法,在这里我仅对计划运营工作作出描述:
1)根据不同房企的目标导向,计划运营部门的权责力要明确,既要明确部门究竟专职做什么,我建议采用上面所提到的高级计划运营管理模式,管理起点要高。相应的招聘人才就要下大力度,除了计划板块主要懂工程外,招采、前期报建、财务等也要有所涉及,这样在进行计划运营管理时,就可以从项目的全方位开发进行思考,编排计划也会更加合理。
2)计划运营部门制度要完善,制度的落实要加大力度。中小房企普遍制度不完善,这就要求该部门要多研究公司的内部管理情况,结合项目目前的问题,编排出适合自己公司的制度,一般制度编排有:计划编制管理,计划考核处罚管理,运营会议管理等等制度。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对于不按照制度执行的单位及个人,计划运营部门有权利做出处罚,同时编排计划要严谨,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要说明,并明确节点完成标准,有计划运营部门收集和确认。
3)过程管理要及时,主动。结合房企本身的情况,进行日常计划收集、预警、报警及考核管理,有必要则可上计划管理系统,计划运营管理部门要主要同总部或区域公司/项目公司专职计划管理人员沟通,及时准确掌握项目计划完成动态,及时提供预警和风险提示,有必要的要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运营协调会。同时为确保计划运营工作的有效性,要结合信息流程部门优化相关流程,确保时间不因为流程不合理造成时间损失。
4)计划运营管理离不开考核管理,这就需要计划运营负责人会同人力行政等部门,针对企业现状,做出科学的、规范的运营考核办法,既能奖罚分明。
5)计划数据统计科学和全面,除了计划运营管理部门内部要做出一系列统计表格外,还要进行分析和预判,已提供给最高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
以上观点仅是本人根据自己工作经验所写,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路和思考,对于从事计划运营管理工作或者其他想了解计划运营管理的,希望通过此文初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