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阳光的人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群播散阳光的人,他们是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教师,他们致力于将大美之光播进学生心田。
  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德育范例,就是把美育寓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美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美好人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往往说得多,做得少,像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这样有意识、有计划、有效落实美育的可谓凤毛麟角。
  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绘画美、制作美。一草一木都是他们绘画的对象,一片树叶,一件廢品,都是他们创作美的材料。美的作品在校园异彩纷呈。每一学科,每一节课,老师都不忘挖掘美,把美的因素转化为有趣的活动,潜嵌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学生都透着美的气质。
其他文献
一、动作描写面临的“四大困境”  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对动作细节的描写一直是重要的命题。由于学生阅读量和观察力的不足,所以他们笔下的动作描写缺乏生动性和真实性,往往过于简单苍白,无法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  如何写好动作描写,很多老师在论著中都有过详尽的论述。张慧敏老师强调描写内容的真实化、场景化、具体化,金美君老师注重用词的准确灵活和情感的真挚细腻,翁蔼葵老师指导学生抓住特写细节进行连贯
阅读推广人  ?慈培培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信发街道中心幼儿园  绘本故事《我真的很生气》是由黑龙江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资深编辑记者、儿童文学作家王轶美创编,著名童书绘画大师王蔚配图,是一套中英双语有声图画书系列中的关于儿童情绪管理的原创图画书。  本套绘本共4套,每套4册,《我真的很生气》是其中一套,书中通过12个常见的生活故事为载体,以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告诉孩子和家长如何应对分离焦虑、
入学后的第二个星期,除了个别孩子偶露戚戚然之色,大部分孩子已基本适应了小学生活。绘本读写课,在发展适应性的同时,还可以着重发展儿童的读图能力。引导他们做一个积极的读图者,是绘本阅读的重点之一。  ——第二周题记  与第一单元“发展适应性”主题相适切、图画故事性强、细节饱满、内容能引发孩子共鸣的,当属美国绘本大师大卫·香农创作的《大卫,不可以》。  这本绘本是大卫·香农根据自己的童年生活创作的一本极
【教学目标】  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是“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时,说话态度要大方,有礼貌”。本次口语交际所选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学生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  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的能力。增强学生与他人交往的合作意识,培养表达的自信
一、为什么对低段小学生提出自主识字  自主识字是相对于规定识字而言的。我们知道,由于班级授课制与生俱来的缺陷,小学生入学后识多少字,识哪些字,历来是由教材规定的。无论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在这一点上学生始终没有自主权,而且低段识字教材编写的逻辑起点始终是“零识字”,因此不管学生基础如何,入学后一律都得从“一二三四、大小多少、上下来去”开始。这种硬性规定的识字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入学儿童识字量的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这个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实践。其中,读写能力是语文核心能力,强大的读写能力能够带动听说能力。  读写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深水区、重难点。  这几年,我在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读写训练的内容
何谓时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个时期或者一个时代里流行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仅靠学生自觉读书是不可能的。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探索课外阅读课内化。其中,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在其方法上给我们探索出一条新路。下面,我将结合现代时文阅读,浅析不同课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所应采用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基于阅读课型,巧用时文“三步走”  语文小社会,社会大语
一、“中国风·母语美”的价值立意与使命召唤  “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凝结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最深刻的道德精髓,激荡着最丰富的理论思维,呈现着最具神韵的精神特质。”  这是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一篇论文开头的话,精炼、精准、精彩。其实,这已不是某个学者的论述,而是世人的普遍共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一共识和记忆同样适用于语文教育,可用以指导、引领语文教育。比如
“双创”往何处“升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向哪里深化?清华“双创”人把这两件事看作一件:将“双创”升级为“三创”,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尽早播下创意的种子,扎根创新的沃土,最终收获创业的累累硕果。承载着教学改革突破与“双创”升级探索双重使命的“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 成为校级大规模课赛结合、专创融合与国际化的开放创新学习实践活动。它体现了中国高校响应总书记“创新创业创造”号
学生刚开始接触散文,他们学习都很积极,回答问题也头头是道,可是一做起作业来就犯难,不是把课文原句加几个字重新抄一遍,就是胡乱答一通。究竟问题出在哪儿呢?我再次研究起散文的教学策略来。散文之所以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那是因为散文把看似分散的内容与形式连接成了一个“神聚”的整体。散文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连接。我们在指导学生读懂一篇散文时,首先要明确“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