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客户资信状况管理不到位,缺乏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仅要在产品的种类、价格、成本上下功夫,而且必须灵活运用商业信用手段。但是,许多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或者根本没有风险意识,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采用赊销策略,而忽视大量流动资金被客户占用的问题,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受阻,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隐患。
(二)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明确
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明确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销售部门注重的是销售量,只注意到了应收账款对产品的促销作用,没有条件和能力要求对方及时付款,不能制定系统和科学的信用政策,事前的信用政策成为空白;而财务部门为了降低风险势必降低赊销量,从而制约了销售部门的工作。正是由于这些管理上的误区,造成企业目前在应收账款管理上陷入拖欠的困境。
(三)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松懈
很多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松懈且权责不够明确,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对账不及时、催收形式过于简单且力度不够等现象。致使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沟通不及时,导致应收账款管理脱节。
(四)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销售部门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往往将销售完成情况与工资报酬挂钩,而业务人员的业绩优劣和奖罚与货款回笼情况有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销售人员因为利益驱使,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并沉积。企业对沉积下来的应收账款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款,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影响了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收款积极性。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
企业对往来客户的资信状况应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对客户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跟踪可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形成,然而许多企业缺乏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应措施。目前,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都有其弊端。财务部门兼管信用管理,将财务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视作信用管理,信用管理的资源和要素配置不齐全,财务部门的控制更多的是事后控制,并不能承担信用管理部门的全部职责。销售部门兼管信用管理缺点更明显,销售部门以追求销售量为第一目标,为完成销售业绩而对赊销风险置若罔闻,致使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越积越多,期限延长。
(二)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
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实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目前有些公司不会对账龄进行分析,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也是由审计人员对其提出要求后才执行的。
(三)没有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
许多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流程,缺乏严密的赊销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企业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有章不循,部门之间不及时核对,造成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这就形成了居高不下、账龄老化的应收账款。
(四)长期不对账
由于销售的实现和货款的结算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购销单位距离的远近、结算方式的选择以及结算单据传递的及时性等导致未能对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甚至长期不对账,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增加。
(五)业务员与客户勾结的情况时有发生
业务员垄断客户信息,企业不能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交易决策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失误,导致巨大损失。一般销售人员就有几十万元的赊销权,业务部门对赊销客户的情况记录残缺不全,企业也不派财务人员与客户定期对账,这就为企业发生坏账和销售人员舞弊提供了机会。
三、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建立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
首先,要确定适当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高,可以使企业降低违约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及收账费用,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低,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会增加坏账风险和收账费用,得不偿失。可见,企业应根据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和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权衡,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
其次,要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解决的是是否接受客户信用订单的问题,它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一般来说,企业在确定信用条件时,应当比较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与加速收账带来的收益。如果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小于加速收款带来的收益,提供现金折扣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
再次,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当账款被客户拖欠或拒付时,首先应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重新调查评价,然后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信用记录一向较好的客户,目前遇到暂时的困难而不能及时支付赊销货款的情况,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将来能够收回货款并保持业务关系;对有实力支付而近期不愿意支付的客户,应要求对方制定还款计划并提供相关的担保,确保其能逐步还款,如对方不予以配合,为保护企业的利益,尽力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信用品质低劣的客户,应当将其从企业信用名单中剔除。
(二)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以利于加强重点、难点的管理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根据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的设置情况而定。有的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是按销售地区或销售人员分户设置,有的是按合同号、销货号或外运编号设置,还有的企业是按购货单位分户设置。按合同号、销货号或外运编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一般说来其应收账款明细账都采用平行登记法,即应收账款发生及其回收在同一行登记,应收账款是否收回?收回多少?一目了然。这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应收账款分析比较简单,可直接根据明细账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购货单位分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由于应收账款的发生与收回在账上反映 的是滚动余额,计算账龄情况较复杂,应针对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自己管理。但是这样做存在管理漏洞,缺少必要的控制环节。应该明确业绩考核目标,采用“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制定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根据货款入户的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与奖金、业绩挂钩。因自身原因造成货款被拖欠甚至无法收回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销售人员的责任;对人为造成的坏账,有明确的赔偿制度,损失重大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当然,仅由销售部门自己来管理也并不妥当。应该由企业财会人员来参与管理。会计人员虽然对财务处理比较清楚,但对具体客户情况并不很了解。所以,如果企业平常的赊销业务比较多,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研究营销策略、研究客户资信的机构来对其进行管理。
(四)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1,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企业要对赊购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要求这些客户提供担保等来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2,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五)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赊销审批制度
1,每月底,企业财务部门要会同业务部门(包括销售和供应采购等部门),将当月发生业务形成的往来账目核对清楚,并及时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催交欠款通知书等进行确认。确认已形成欠款的,要及时通知业务部门催收,并根据对方信用度,适时采取停止供货或继续供货的销售策略。
2,企业所有的赊销业务,必须经过有审批资格的经办人员审批后方可进行。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分级审批的赊销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以不同的审批权限。各级管理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审批,超过限额要报上一级领导同意后予以审批,办理时必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明确付款期限,货发出后业务部门经理和经办人签订“货款回收责任书”确保按期收回货款,实现层级管理,减少风险。同时,企业的经济往来要签订规范的经济合同,在款项的支付上严格按合同规定执行,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
(六)引入保理业务
保理业务即保付代理业务的简称,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将应收账款按一定折扣卖给银行,获得相应的融资款。该部分融资款在一定时限内以收回的账款进行偿还。它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设计的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产品。卖方与保理商签订保理协议后,保理商会为债务人核定一个信用制度,并且在协议执行过程中,根据债务人资信情况的变化对信用额度进行调整。对于卖方在核准信用额度内的发货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保理商提供100%的坏账担保。在保理业务的推行过程中,销售商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筹资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选择不同的保理业务将应收账款让与他人管理。
(一)客户资信状况管理不到位,缺乏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仅要在产品的种类、价格、成本上下功夫,而且必须灵活运用商业信用手段。但是,许多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或者根本没有风险意识,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采用赊销策略,而忽视大量流动资金被客户占用的问题,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受阻,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隐患。
(二)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明确
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明确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销售部门注重的是销售量,只注意到了应收账款对产品的促销作用,没有条件和能力要求对方及时付款,不能制定系统和科学的信用政策,事前的信用政策成为空白;而财务部门为了降低风险势必降低赊销量,从而制约了销售部门的工作。正是由于这些管理上的误区,造成企业目前在应收账款管理上陷入拖欠的困境。
(三)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松懈
很多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松懈且权责不够明确,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对账不及时、催收形式过于简单且力度不够等现象。致使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沟通不及时,导致应收账款管理脱节。
(四)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销售部门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往往将销售完成情况与工资报酬挂钩,而业务人员的业绩优劣和奖罚与货款回笼情况有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销售人员因为利益驱使,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并沉积。企业对沉积下来的应收账款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款,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影响了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收款积极性。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
企业对往来客户的资信状况应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对客户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跟踪可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形成,然而许多企业缺乏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应措施。目前,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都有其弊端。财务部门兼管信用管理,将财务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视作信用管理,信用管理的资源和要素配置不齐全,财务部门的控制更多的是事后控制,并不能承担信用管理部门的全部职责。销售部门兼管信用管理缺点更明显,销售部门以追求销售量为第一目标,为完成销售业绩而对赊销风险置若罔闻,致使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越积越多,期限延长。
(二)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
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实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目前有些公司不会对账龄进行分析,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也是由审计人员对其提出要求后才执行的。
(三)没有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
许多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流程,缺乏严密的赊销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企业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有章不循,部门之间不及时核对,造成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这就形成了居高不下、账龄老化的应收账款。
(四)长期不对账
由于销售的实现和货款的结算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购销单位距离的远近、结算方式的选择以及结算单据传递的及时性等导致未能对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甚至长期不对账,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增加。
(五)业务员与客户勾结的情况时有发生
业务员垄断客户信息,企业不能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交易决策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失误,导致巨大损失。一般销售人员就有几十万元的赊销权,业务部门对赊销客户的情况记录残缺不全,企业也不派财务人员与客户定期对账,这就为企业发生坏账和销售人员舞弊提供了机会。
三、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建立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
首先,要确定适当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高,可以使企业降低违约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及收账费用,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低,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会增加坏账风险和收账费用,得不偿失。可见,企业应根据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和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权衡,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
其次,要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解决的是是否接受客户信用订单的问题,它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一般来说,企业在确定信用条件时,应当比较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与加速收账带来的收益。如果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小于加速收款带来的收益,提供现金折扣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
再次,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当账款被客户拖欠或拒付时,首先应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重新调查评价,然后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信用记录一向较好的客户,目前遇到暂时的困难而不能及时支付赊销货款的情况,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将来能够收回货款并保持业务关系;对有实力支付而近期不愿意支付的客户,应要求对方制定还款计划并提供相关的担保,确保其能逐步还款,如对方不予以配合,为保护企业的利益,尽力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信用品质低劣的客户,应当将其从企业信用名单中剔除。
(二)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以利于加强重点、难点的管理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根据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的设置情况而定。有的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是按销售地区或销售人员分户设置,有的是按合同号、销货号或外运编号设置,还有的企业是按购货单位分户设置。按合同号、销货号或外运编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一般说来其应收账款明细账都采用平行登记法,即应收账款发生及其回收在同一行登记,应收账款是否收回?收回多少?一目了然。这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应收账款分析比较简单,可直接根据明细账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购货单位分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由于应收账款的发生与收回在账上反映 的是滚动余额,计算账龄情况较复杂,应针对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自己管理。但是这样做存在管理漏洞,缺少必要的控制环节。应该明确业绩考核目标,采用“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制定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根据货款入户的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与奖金、业绩挂钩。因自身原因造成货款被拖欠甚至无法收回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销售人员的责任;对人为造成的坏账,有明确的赔偿制度,损失重大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当然,仅由销售部门自己来管理也并不妥当。应该由企业财会人员来参与管理。会计人员虽然对财务处理比较清楚,但对具体客户情况并不很了解。所以,如果企业平常的赊销业务比较多,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研究营销策略、研究客户资信的机构来对其进行管理。
(四)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1,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企业要对赊购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要求这些客户提供担保等来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2,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五)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赊销审批制度
1,每月底,企业财务部门要会同业务部门(包括销售和供应采购等部门),将当月发生业务形成的往来账目核对清楚,并及时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催交欠款通知书等进行确认。确认已形成欠款的,要及时通知业务部门催收,并根据对方信用度,适时采取停止供货或继续供货的销售策略。
2,企业所有的赊销业务,必须经过有审批资格的经办人员审批后方可进行。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分级审批的赊销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以不同的审批权限。各级管理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审批,超过限额要报上一级领导同意后予以审批,办理时必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明确付款期限,货发出后业务部门经理和经办人签订“货款回收责任书”确保按期收回货款,实现层级管理,减少风险。同时,企业的经济往来要签订规范的经济合同,在款项的支付上严格按合同规定执行,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
(六)引入保理业务
保理业务即保付代理业务的简称,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将应收账款按一定折扣卖给银行,获得相应的融资款。该部分融资款在一定时限内以收回的账款进行偿还。它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设计的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产品。卖方与保理商签订保理协议后,保理商会为债务人核定一个信用制度,并且在协议执行过程中,根据债务人资信情况的变化对信用额度进行调整。对于卖方在核准信用额度内的发货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保理商提供100%的坏账担保。在保理业务的推行过程中,销售商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筹资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选择不同的保理业务将应收账款让与他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