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预习案编写的意义和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bobo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模式下,要避免教师的满堂灌,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更离不开预习。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就能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引发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更深层次地掌握技能。所以说预习是先学后教的一个良好载体,而预习案的编写就是良好预习效果的保证。
  一、编写数学预习案的意义
  1.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时,会对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教师讲解时,他会回忆预习案中了解到的内容,而在预习时没有理解的知识,会成为重点关注的部分,听课时就会引起重视,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做大量的无用功,从而提高听课的有效性。
  2.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已经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谓数学题目千千万,真正考查的还是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3.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也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从而逐渐失去信心。而课前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做数学预习案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了初步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积极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讨论与提问。
  二、数学预习案编写的策略
  1.准确规范,注重基础性。在编写中要考虑到既然是预习案,那么在编写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基础,考虑大多数同学的学情,以掌握基础知识为第一要务。
  2.精练简明,避免占用大量时间。每一预习案的编写,不要把大量的知识简单罗列,而是精练简明直达目的、突出重点。泛泛而谈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预习案的编写要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教师就一定要注意编写语言的精练简明,准确表达证明的思路,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好示范,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
  3.富有启发性,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启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为由“生疑”到“解疑”的过程,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在编写的过程中教师要精选带有重点、关键,学生感到困惑、易错的题目,要设计成一题多问的形式。
  4.可参与性。教师在编写预习案时要设计好问答的形式,难易结合,既要有学生课前完成的内容,又要有当堂思考的内容。不可设计得太易,以致课堂上无事可干;也不可以设计得太难,学生都不会,又变成了教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要让学生动起来,变“观众”为“演员”。
  5.具有创新性。数学传统的解题方式一般是拿到题后判断该题的知识点考查方向,然后利用公式、定理或通过式子变形等手段进行解答。然而新课改后,这种广为应用的解题方法渐渐不能适应课改的新要求了。
  6.注重情感教育。预习案的编写不只是知识点的罗列,还包括“以情感人”。预习案如果没有满怀激情,编写的内容必然苍白无力,不能感染、启发学生。因此,在预习案的编写中要体现真挚和谐的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目前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为适应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提倡教师写预学案,把过去的备课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学生学习的学案,一个是教师施行教学的教案,并且明确提出,学案落实“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案落实“过程与方法”,以此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思想与方法。事实上这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个维度”的最大误解。为了改变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操作不当现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预设问题。学生学案中的问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但更多的应是学生自学文本后生成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研讨文本,吃透文本所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自学预习之后的学习状态。教师预设的问题要有普遍性,同时也要有共性,它要符合一般的对文本的认识。教师要能够抓住文本的重点、难点,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训练基点,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对文本的一些疑惑。但是,学生认读文本又是最具个性的,或许教师预设的问题并不是某个体学生认读文本的疑惑点,学生的疑惑可能是别的问题,而这不是教师能事先预设到的,这就要求教师提倡与鼓励学生提出疑惑,并且选择一些有价值的疑惑与学生一道参与讨论,进行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只有预设的问题与临时生成的问题都得到解决,才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能力与理解能力。
  2.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得出问题的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寻找到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讨论的必要,问题的设置一定是开放的、有价值的,同时,要求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地说出结论。这势必会让学生认真认读文本,并将得出结论的过程展现在教师与同学面前。
  最后是关于修订预学案的几点想法:
  1.“课标要求”与“三维目标”要求可合二为一;
  2.可将“学生寻疑”与“教学后记”合二为一;
  3.不同内容可设计不同的模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H显微仪在解脲支原体感染前列腺炎的应用意义。方法:取新鲜前列腺液,用TH显微仪对解脲支原体进行相差视野,直视活体动态观察。结果:通过TH显微仪观察:①白细胞、巨噬细胞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就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我们必须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数学教学
数学课代表是数学老师的助手,主管收发数学作业、判卷子、登分等事情。数学课代表是学生中与数学老师关系最密切的人,与老师交流讨论的机会较多,其下管辖多个小组长。当老师不在或自习时,也担任临时的监督人或讲题人。  一、一个好的数学课代表在课后作业完成方面的作用  1.同学们的好榜样。  上课必须坐端正,在没有举手的情况下不随便插嘴。另外数学课代表完成作业的质量对其他人会起到示范作用。  2.传递师生感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活动课同必修课一样,成为课程结构的一部分。但在小学数学活动走进学生课堂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误区,比如学生对活动目的不明确,在活动中以玩为主;又如教师对活动的组织无序,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或者对学困生照顾较少,出现两极分化,等等。那么如何使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有效地开展呢?  一、正确认识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性质  数学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
摘 要: 差异性是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具有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 层次性 差异性    哲学学科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着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差异性作为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鲜明特性,对推进事物进化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对其作了生动的阐述。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