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灰椋鸟》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热爱大自然这一情感的最佳载体。文章篇幅很长,这就需要把长文短教。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从“看”“听”入手,让学生入情入境,把朗读、感悟、表达等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明白植树造林的意
  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劳,激发学生对鸟儿、对大自然的
  热爱。
  【教学生长点】
  1.朗读体验中生长
  南宋词人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说:“三分诗,七分读。”由此可见,朗读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即眼、口、耳、脑)参与活动,协同工作,从而使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在朗读时,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感悟文章的表达内容,体验文本表达的形式。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朗读氛围,采用多种朗读形式,给予学生各种朗读机会。通过朗读,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2.言语体验中生长
  王尚文先生曾提出语文课学的是“言语形式”,即教材是怎么说的,指出语文课真正的教学内容是隐含在教材中的“言语形式”。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掌握语言知识,而是靠语言实践。在《灰椋鸟》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文本言语的魅力,体察文本言语表达与实际口头表达的差距, 从而发现文本言语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听、说、悟等,实现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并学会运用。这是本课教学真正目的之所在。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举一反三,从而实现对文本言语形式的迁移。这样,课堂也才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至课外打开一条通道,让学生言语能力生长拥有“诗和
  远方”。
  【教学过程】
  一、字词酌酌读鸟形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
  师:这就是灰椋鸟。(出示图片)谁来读出灰椋鸟的样子。
  (生读)
  (师出示: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
  师: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然而,当作者走近灰椋鸟,却深深地被它震撼,被它感染,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读书、共同发现。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个是——
  生:归林。
  师:一个是——
  生:闹林。
  【点评:教学一开始便让学生从“尖尖的”“灰灰的”“黑乎乎”的品读中感知灰椋鸟的平淡无奇,为以后感悟作者眼中鸟、心中鸟的变化做好了铺垫。】
  二、读悟思思叙鸟情
  1.整体感知
  师:我们先来看群鸟归林的场面。(出示课文第3、4自然段)作者翘首遥望西南方向,先看到什么?然后看到什么?最后看到什么?请大家自由读读第3、第4自然段。
  师:原来,作者先看到的是“许多黑点移动”,接着是鸟儿“一小群一小群飞来”,最后才是“大部队排空而至”。
  2.感悟场面
  师: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灰椋鸟归林的场面,你觉得这场面怎样?
  (师出示:一开始……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生:我覺得这场面很壮观。
  师:其实,文中有个词最能体现这壮观的场面,你能找到吗?
  生:我知道,是“排空而至”这个词,它写出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师:“排空而至”就是——
  生:就是整个天空都是鸟儿,密密麻麻,很多很多。
  生:灰椋鸟整群整群地排空而至。
  生:肯定有上百只,甚至上千只,上万只,这样整群整群地排空而至的灰椋鸟。
  3.指导诵读
  师:你看,灰椋鸟排成长队,绵延数百米排空而至,真壮观。请你读出来。
  (生读,师相机指导。)
  师:你们看“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这几个叠词,写得怎样?
  生:这些叠词非常有气势,读起来能让我们感受到灰椋鸟排空而至的壮观。
  师:我们再来读,读出这气势。
  师:我也想读,你们听听。老师的读和你们的读有什么不一样?
  生:老师开头读得蛮快的。
  生:我知道了,前面说的是“没有几分钟”,说明灰椋鸟归林时来得时间短、速度快,所以老师用语速快来表现这归林的场面。
  师:现在,老师想让你们通过朗读再现灰椋鸟壮观的归林过程。我们分分工,女生先读,男生在“大部队排空而至”后读。
  【点评:此环节,教师让学生抓住“排空而至”“叠词”“速度快”三个点诵读,层层深入,层层推进,从而使学生对归林的壮观有了直观感受,也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4.体验鸟趣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群鸟归林的壮观场面,还听到了什么?自由读第4自然段。
  生:我听到了鸟儿回来后在互相倾诉着这天看到、听到的有趣的事情。
  生:它们中有一只来了兴致在引吭高歌,另外的一些鸟儿听到了,也开心地应和着。
  师:(出示红字“倾诉”“呼唤”“应和”)鸟儿们真有意思。你说说你的见闻,我说说我的收获,这是倾诉;你没在我身边,我喊着你的名字,这是呼唤;你叫几声唱几句,我也叫几声唱几句,这是应和。现在你们就是灰椋鸟,我请一只灰椋鸟和大家倾诉倾诉这一天的见闻。
  (师指名表演)
  师:告诉大家,你觉得这样的生活怎样?
  生:我感受到了自由。
  师:你感受到了自由。   生:这样的生活很幸福。
  生: 这样的生活很温馨。
  师:对,你们听出来没有,作者好像懂鸟的话,作者怎么会懂?因为——
  生:作者爱鸟,爱它才懂它。
  师:对!爱它才懂它。谁来读?既要读出鸟的快乐幸福,又要读出“我”的喜爱。
  (一生深情读文)
  师:普普通通的灰椋鸟让我们看到了它们归林时如此壮观的画面,听到了它们如此幸福、快乐的鸣叫声,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板书:鸟、人、乐)
  【点评:学生化身鸟儿,入情入境感知鸟儿的生活,从字里行间感悟作者对鸟儿从原来的不喜欢到喜欢的过程。】
  5.回归外貌
  师: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师:前文讲灰椋鸟灰灰的,黑乎乎的,这里为什么又讲变成了盛装的少女?
  生:阳光下,鸟儿的快乐、自由、漂亮打动了作者。
  生:此时,作者被鸟儿感动了。灰椋鸟与人和谐相处的快乐、自由,人鸟情趣相投!
  三、关注表达悟鸟趣
  1.对比中发现表达
  师:鸟儿带给我们的乐趣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再读读。
  (师出示: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师:再读读这段。
  (师出示:树林的里里外外,小鸟们都在争着吵闹不停,好像在呼唤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叽叽喳喳的,好像瀑布飞流直下落到深涧里,如同是巨大的波涛拍打着海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师:哪段好?为什么?
  生:第2段太长了,读起来有点啰唆。
  生:第1段像诗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有节奏感。
  2.改写中关注表达
  (师出示竖排的课文内容)
  树林内外
  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
  叽叽啾啾
  似飞瀑落入深涧
  如惊涛拍打岸滩
  整个刺槐林和竹林
  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师:读起来有诗的——
  生:节奏。
  师:诗的——
  生:韵律。
  师:对,有诗的味道。来,你把这诗的节奏读出来。
  (生朗读)
  师:此时作者在欢呼,还用长句吗?短句,有节奏的短句更适合抒发情感。再读。
  (生朗读)
  【点评:此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文字对比欣赏文本的魅力,感悟文本的诗情,侧重体会短句的表达效果,从而感受作者对鸟的爱已发自肺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此处也得到了深化。】
  四、深情款款吐爱意
  师:同学们,这位爱鸟的姑娘就是徐秀娟。她曾经用自己的体温孵化了三只小丹顶鹤。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爱鸟的姑娘,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陷入了沼泽,再也没有出来。那一年,她才23岁。人们为了纪念她,专门为她写了一首歌叫《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音乐伴奏中,师深情款款地叙述着。)
  师:现在,你想说些什么?
  生:徐秀娟深深地爱着丹顶鹤。这些身姿高挑、曼妙轻盈、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沼泽吞噬了她年轻的生命,但吞噬不了她对鸟的爱。
  生:徐秀娟用生命爱鸟的行为,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学她那样爱护鸟类,这样我们才能在清晨听到鸟儿的鸣叫,在傍晚看到鸟儿的飞舞。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生机,我们的童心才会多一份欢乐。
  师:我想,读完这些文字,我们内心都有着千言万语。此时此刻,老师提议,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用心看鸟、听鸟,用生命来爱鸟、护鸟的姑娘的名字——
  生:徐秀娟。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她的话——
  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点评: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其有感染性。教师伴乐深情款款叙述,学生入耳入心,情感得以迸发。学生内心对于徐秀娟的崇敬得以提升,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得以升华,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得以增强。】
  【评析】
  简约的才是精彩的
  “洗尽铅华始见真!”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关注词句,返璞归真,以简约为美。李老师执教的《灰椋鸟》一课简约而不简单,简约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纯真。这一课有的只是潜心于与语言文字的对话,有的只是立足于语言文字的感悟,有的只是立足于感悟的诵读……于平淡朴实中见真情。
  一、关注词句,感受气势美——豪华落尽见真淳
  整堂课,李老师始终关注学生静心读文,圈画会文,关注重点词句的品味,关注文章表达的顺序,关注作者用词的准确。
  以第3自然段教学为例,李老师通过“作者翘首遥望西南方向,先看到什么?然后看到什么?最后看到什么?”一个问题把学生引领进文本,捕捉着“许多黑点移动”“一小群一小群飞来”“大部队排空而至” 等字词。和学生们一起理清了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作思路:灰椋鸟的“归林”场景,作者从“一开始”写到“没有几分钟”,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大部队”“整群整群”,从“先回来的鸟”写到“后到的鸟”。
  以感悟“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他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为例,李老师紧扣“排空而至”,先从词意出发,让学生留下“整个天空都是鸟儿”的感性认识,再结合文本,抓住“数百米”体会鸟儿多,抓住“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这几个叠词让学生感受鸟儿归林时的气势大,最后通过依次叠加的方式进行诵读,一幅壮观的鸟儿归林图在学生脑海中显现出来了。
  二、关注“和谐”,感悟情趣美——似是情趣亦相知
  文中第4自然段这样写道:“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李老师先让学生理解“倾诉、呼唤、应和”的意思就是指鸟儿的鸣叫,再引导学生角色互换,扮演灰椋鸟来“倾诉、呼唤、应和”演一演,从而感受鸟儿的快乐、幸福,最后明白拟人手法传达着的作者对鸟儿的深深喜爱之情。
  文中第5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李老师请学生细细品读,指出了课文矛盾之处:前文讲灰椋鸟灰灰的,黑乎乎的,这里为什么又讲变成了盛装的少女?学生在一读一品中,借助文字想象并描绘出了在夕阳的映照下灰椋鸟变成金红色的样子,感受到了灰椋鸟的色彩美、姿态美。
  李老师借助对拟人句、比喻句独到的解读,展现的是灰椋鸟与人和谐相处的快乐、自由,人鸟情趣相投,更洋溢着浓浓的爱鸟之情。
  三、关注表达,体会活力美——巧把金针度与人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李老师运用对比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去感悟,去发现这一自然段长短错落有致、对仗工整,读上去四字一顿、朗朗上口,有诗的节奏、韵律与味道。
  课堂上,李老师巧妙地将这段话变为诗歌的形式。学生在朗读之后,充分领悟到作者这段长短句布局的别具匠心,學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感悟到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灰椋鸟的快乐、自由、调皮,充满了活力。
  课将近尾声,动情的音乐缓缓响起,感人的话语在学生的心间漾开。此时,学生眼前浮现起灰椋鸟归林时壮观的画面,涌动起灰椋鸟快乐、自由的身影,更记下了那深爱灰椋鸟的姑娘——徐秀娟。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宝鸡原名陈仓,秦汉时设陈仓县。唐朝肃宗至德二年以“昔有鸡鸣之瑞”之传说而改名宝鸡。“宝鸡”最初为神名,唐改为地名,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了。所谓“鸡鸣之瑞”说
她像是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孩子,散发着忧郁的气息。她将自己的刘海留得很长,头发厚厚的,像铠甲一样保护自己。每次望向她,不是看到灰蒙蒙的眼睛,就是看到毛茸茸的乌黑的发。我
自2004年双语教学推行以来,作者长期在基层学校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经历了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本文试图从师资、学生、教材、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探索南疆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课堂教学的细节要求也在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到评价环节的展开,能够逐渐完善课堂发展,推进语文课堂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
前两天用手机上微博,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60秒很短,移动广告商Mobclix向人们展示了60秒内移动通信世界中发生了什么:23148个应用程序被下载,《愤怒的小鸟》已被玩了208333分
我在《北首岭考古文化与炎帝的踪迹》一文中曾经提出并论证过一个看法,即与炎帝有联系的北首岭先民是以鱼为图腾的,而炎帝之炎乃是两鱼随行的象形。尔后继续考察,又有两个新
一张经出生在闽江边上的福州郊野洪塘蔡厝坊。蔡厝坊,那是蔡姓人的天下,张家是外来的小姓,为了不受人欺侮,张经的父亲袭用蔡姓。张经天资聪明,学业有成,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
悲剧之后的悲剧流淌它的骨架之影九月是破灭后倚靠在风暴的墙壁和斯宾诺莎的睡眠你纯粹的树木滴落着它纯粹的树叶滴落着雨的梦的向着废墟倾斜的裂损严重的石雕《秋天的立体》
他坚毅地向前走去。手里提着的那封死信,很重,像是全人类覆灭之前写给上帝的最后一封信。他从鼠街西头的那条污水河开始,沿着街道向东走去。他仰着头,留心察看着每一扇窗子。活了大半辈子,他生平还是第一次感悟到那些千奇百怪的窗子比过往行人的脸孔更富于表情,更富于故事,它们生动地向你敞开着心扉,各种色彩情调的窗帘,或在晨风里徐徐漫出,像是要伸手抚摸你的脸孔;或是羞滴滴半掩面、欲言又止地曼声而歌。老人仰着头,一
我从小就对棋类有兴趣,什么跳棋、象棋、陆战棋、五子棋……都玩过。然而,自从进入识字教学以后,我逐渐失去了下棋的乐趣。进入东门中学以后,我发现这个十分有趣的学校,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