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毁蔬菜,谁最心痛?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堤湖位于汉寿县城北约2公里处,种植蔬菜5万多亩,其中白菜有3万多亩。记者看到,3台旋耕机正在紧张作业,成片鲜嫩的白菜被耕掉。一名拖拉机手告诉记者,围堤湖约三分之一的菜地已被耕掉,面积有1万多亩。对此,汉寿县蔬菜办侯主任称,保守估计毁菜6000亩以上,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4月2日湖南日报)
  农民自毁万亩蔬菜,多大个事?农民如土地一般,经得起糟践?经得起折腾?菜农对蔬菜的感情,应该有一份相依为命的情感,毕竟蔬菜对菜农来说是赖以发家的小康来源,更有一手一脚精心耕种的肌肤相亲,万亩蔬菜被毁掉,2000万元打水漂,谁不心疼?谁最心痛?
  在湖南蔬菜主产区,围堤湖现象并不鲜见。浏阳、君山等地曾发生过大面积毁菜的事件,就在今春临湘市也有百余亩包菜被毁掉。菜农咋啦?贱卖不出,欲哭无泪,不得已自种自毁、自毁自种,还得抢种下一茬。难道,菜农痛木了?
  再仔细看报道,围堤湖蔬菜采取“订单”模式,流通大户订购包销,先付50%的订金,卖完再结清,受市场的影响流通大户拒付剩下的50%收购款,菜农被迫降价销售甚至自毁万亩。看来,菜农的伤痛,根子在市场。对菜农之痛,早已闻相关部门“治本”之策:“稳面积、提质量、活流通”,尽快建一个全国联网的生产、销售信息网,解决信息不畅、盲目生产问题;同时大力推进城市直销店,加快实现“农超对接”,既缓解菜贱伤农,也缓解城市居民吃菜贵。美哉!离现实还有多远?离实现还有多久?
  自毁菜毁的是菜农奔小康的信心,毁的是服务型政府的民心。市场有无形之手,但政府应伸有力之手。让农民“闯市场”,但政府的服务、引导、投入等等环节不能缺位、不能打折扣。
  ——李仕贵/来源:长江时评
其他文献
李家山村  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的李家山村,因村民多为李姓而得名。据称李家祖为适应碛口镇商业需求,专门以养骆驼跑运输为业。眺望幽幽“凤凰山”,人们都感受村中与世隔绝的古老气息。  村庄所处的“凤凰山”,一沟两山坡,形如凤凰的两翼。民居分布于“凤首”和“两翼”上,有大大小小百十来个院落400多间房屋,村舍大多为窑院:大门位于左前方,入口方向或平行或垂直于正方,或偏转约45度;院内有地窖,贮藏收
期刊
俗话说“邻居好赛金宝”,可是最近几年咱们的有些邻居还真没少添乱,尤其是为两个岛的事儿,菲律宾和日本不断挑衅。不光如此,今年以来,“朝核危机”又粉墨登场,直把东北亚搞得草木皆兵,全世界为之风声鹤唳。  盘点这些“邻里纠纷”比较复杂,但大体可以归为四种原因:一是历史积累,二是生存危机,三是发展竞争,四是冷战思维。这其中有些是叠加式的,如钓鱼岛问题以及中日关系;有些相对单一,如中菲黄岩岛之争。而“朝核危
期刊
变废为宝的话题说了很多年,收到不少成效,比如将家禽粪便集中经沼气池发酵,经过一系列工序之后变为有机肥,剩余的沼液则供给土地增肥,形成了一套变废为宝、消除污染的养殖、种植、环保良性循环的生产体系。除了这种办法,粪便还可以有另一种变废为宝的方法,就是将其变成生产可快速降解塑料的原料,位于美国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的Micromidas就是提出此想法并将其付诸实施的公司。  Micromidas公司的业务主
期刊
虽然生下来就已经拥有用不尽的财富,贝克汉姆的儿子也得出去打零工!15岁的大儿子布鲁克林在伦敦的一家咖啡店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成为店内的侍者,端咖啡端盘子各种杂活,只在周末上班,布鲁克林已经去了几次。这类工作的最低薪水大约是每小时2.68英镑(约合人民币20多元),这点钱对贝克汉姆一家来说,显然不值一提。不过,贝克汉姆和辣妹都鼓励布鲁克林去坚持打这份工,他们希望教给儿子“钱的价值”,并让儿子体验什么
期刊
本来准备天天坐着数钱的凤凰县领导,这几天却遭内外夹攻,搞得焦头烂额。  从4月10日起,原本免费的凤凰古城,要收148元门票了。古城收费,谁得益?谁受害?  显然,受益的,是收钱者。一方是经营古城的公司,一方是以土地入股的县政府;受害者,也有两方,一方是要掏钱买票进城的游客,另一方是生意大不如前的古城商户。问题就在于,古城收不收钱,收多少钱,是得益的两方说了算,而受害的两方毫无发言权,他们只有抗议
期刊
背景: 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家禽养殖业受到重大冲击。当前,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帮助该行业度过难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以政府名义下发专门文件,出台种禽场和养殖场补贴、企业收购加工补助等扶持政策,保护家禽业生产能力,促进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广东、河南、海南、山东等省市也正在研究制定并将迅速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编者:H7N9禽流感袭来,人们谈“鸡”色变,中国家禽业“受到重大冲击
期刊
面对行政村多、建设任务重、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状,山东省克服重重困难,共投入农家书屋建设资金近11.3亿,建成农家书屋7万余家,提前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如今的山东,遍布粮食主产区的“丰收书屋”,蔬菜种植村的“大棚书屋”,沿海渔家的“渔民书屋”,以及“农民工书屋”、“爱心书屋”、“扶贫书屋”……遍地开花的“农家书屋”已经成了村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农家书屋》:作为建设数量占全国农家书屋总
期刊
唐寅唐伯虎在三十六岁那年买下了苏州城北的桃花坞,造了几间茅屋,打算这辈子就在此地养老送终了。这里原是宋代章某的别墅,岁月沧桑,早已成为废墟,所以唐伯虎用不多的卖画所得就买到了地皮。他看中的是这里的环境,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溪边有野桃衰柳,还有一个小土坡,杂花丛生,尽得山野之趣。投入最大的一项改建工程,就是遍植桃树,使这桃花坞名实相副。茅屋有桃花掩映,遂名之为“桃花庵”,自称“桃花庵主”。虽然是再简陋
期刊
送书上门好参谋  走进菏泽市牡丹区北城办事处河东社区农民付炳刚的家,三间不大的房子里倒有两间装满藏书。二十多年来,凭着对家乡的深情厚爱,他家的九万多册藏书村民都可进来免费借阅。不仅如此,但凡知道村民生活、劳动中有需求,付炳刚还会帮助挑选合适的书籍送上门,他和他的农家书屋已经成了乡亲父老致富路上离不开的“贴心参谋”。  “如果当初没听付炳刚的建议,我现在也许还在济南、北京上访呢,哪有现在的好生活?”
期刊
读书:改变自己,照亮他人  1995年,对正在上中学的周飞来说是黑色的,突患沉疴导致高位截瘫的他,被病魔困在了斗室。最无助的时候,朋友送来的几本杂志让他燃起活下去的希望。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从书本中获得帮助,周飞在家开办农家书屋,数年如一日,365天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这里汲取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周飞本人也在这间小小的书屋找寻到自己的精神寄托,他创作的以反映自办农家书屋心路历程为内容的自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