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以身作则,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和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还应在综合性学习中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个性、塑造个性和展现个性的舞台,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育中闪闪发光。
关键词:人文精神 课堂 语文
过去这六十年,语文教育从来不曾脱离过时代主流。它的教材配备、教学设计、思想指导等甚至反映出了时代风口浪尖上的每一个微妙的变化。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时代主流的正确性。而中学语文教育跟风的结果就是前三十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后三十年则不断强化语文的工具属性,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将语文教学等同于技能培训。
正是这种功利地看待语文教育的方式,使语文教育失去了它的精神内核。学了十多年的语文,我们却很少能在这批未来主人翁身上发现他们对世界、社会、人本身深刻的思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有着惊人相似的两面:一面是沉浸在学校一隅,为了分数名次而奋力拼争,一面是浮动于灰色心情中,为了简单浅薄的小情小感而悲欣交加。
这才是六十年中学语文教育的致命之处,也就是说,它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学语文教育从来未曾独立过。长期以来它就是一个附庸。我们的教育界一直都未明白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要有专属自己的精神特质。
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以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以珍视人的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追求一种对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的体验。在中学阶段,人文精神表现在“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那么我们如何来体现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呢?有人说得好:“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段话为我们践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观提供了方向。
首先,正确认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个人尊严和特殊个性的人,教育核心是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这种“唤醒”注定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能“灌输”也不能“训练”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尊重学生的精神自由,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精神的故乡,一个心灵的家园。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把学生当“人”看。因为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孩子,有其惰性,有其贪玩、好动、爱胡思乱想的天性。而学生的成长不应以失去童心为代价。因此,面对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所谓“出格”的言行,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压制的办法,应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理解,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自由。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应该尊重这种个性差异,提倡和尊重多元化。
其次,用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文精神。
“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需要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人文精神教育要求要能承担人性化教学角色、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学生从教师那学习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教师言谈举止所表现的操行和道德,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第三,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熏陶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它的形象性使它可以摆脱理论传输的僵硬,教师完全可以把人文精神当作一种感受甚至下意识逐次渗透给学生。如《将进酒》,何必硬要剖析什么是豪放,什么是主题,教师充满激情的一读,学生们就能感觉到人类自由精神的高蹈不顾。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齐声诵读声中,低眉顺眼,胁肩谄笑的人格障碍定将烟消云散。在作品的时代,语文教育者才有更多展示人类伟大精神的机会。
第四,在写作中培育人文精神。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写作中,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就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从日常生活,从自我、个性,从率直的思想、从真善美出发,把作文中的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打破,把作文的主题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扩展到亲情、爱心、个性、自我、自由民主、生活化、平民化、精神物质、率直纯朴、求真、求善求美,忧患意识、实事求是上来。还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真情、写实感。在作文评语中要充满人文性,教师要多一份人文精神的责任感,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怀。
第五,在语文社会实践中提升人文精神。
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都要为实践服务,语文教育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教学不能被禁锢在课堂和课本这个小小的时空中,我们要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文精神土壤上,实践语文教育社会化。总之,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倾听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民生的发展,使身心从有限的课本中放飞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全面提升人文精神的修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 课堂 语文
过去这六十年,语文教育从来不曾脱离过时代主流。它的教材配备、教学设计、思想指导等甚至反映出了时代风口浪尖上的每一个微妙的变化。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时代主流的正确性。而中学语文教育跟风的结果就是前三十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后三十年则不断强化语文的工具属性,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将语文教学等同于技能培训。
正是这种功利地看待语文教育的方式,使语文教育失去了它的精神内核。学了十多年的语文,我们却很少能在这批未来主人翁身上发现他们对世界、社会、人本身深刻的思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有着惊人相似的两面:一面是沉浸在学校一隅,为了分数名次而奋力拼争,一面是浮动于灰色心情中,为了简单浅薄的小情小感而悲欣交加。
这才是六十年中学语文教育的致命之处,也就是说,它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学语文教育从来未曾独立过。长期以来它就是一个附庸。我们的教育界一直都未明白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要有专属自己的精神特质。
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以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以珍视人的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追求一种对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的体验。在中学阶段,人文精神表现在“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那么我们如何来体现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呢?有人说得好:“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段话为我们践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观提供了方向。
首先,正确认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个人尊严和特殊个性的人,教育核心是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这种“唤醒”注定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能“灌输”也不能“训练”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尊重学生的精神自由,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精神的故乡,一个心灵的家园。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把学生当“人”看。因为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孩子,有其惰性,有其贪玩、好动、爱胡思乱想的天性。而学生的成长不应以失去童心为代价。因此,面对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所谓“出格”的言行,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压制的办法,应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理解,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自由。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应该尊重这种个性差异,提倡和尊重多元化。
其次,用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文精神。
“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需要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人文精神教育要求要能承担人性化教学角色、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学生从教师那学习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教师言谈举止所表现的操行和道德,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第三,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熏陶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它的形象性使它可以摆脱理论传输的僵硬,教师完全可以把人文精神当作一种感受甚至下意识逐次渗透给学生。如《将进酒》,何必硬要剖析什么是豪放,什么是主题,教师充满激情的一读,学生们就能感觉到人类自由精神的高蹈不顾。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齐声诵读声中,低眉顺眼,胁肩谄笑的人格障碍定将烟消云散。在作品的时代,语文教育者才有更多展示人类伟大精神的机会。
第四,在写作中培育人文精神。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写作中,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就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从日常生活,从自我、个性,从率直的思想、从真善美出发,把作文中的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打破,把作文的主题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扩展到亲情、爱心、个性、自我、自由民主、生活化、平民化、精神物质、率直纯朴、求真、求善求美,忧患意识、实事求是上来。还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真情、写实感。在作文评语中要充满人文性,教师要多一份人文精神的责任感,真心倾注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怀。
第五,在语文社会实践中提升人文精神。
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都要为实践服务,语文教育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教学不能被禁锢在课堂和课本这个小小的时空中,我们要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文精神土壤上,实践语文教育社会化。总之,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倾听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民生的发展,使身心从有限的课本中放飞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全面提升人文精神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