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经体外反搏治疗后LP-PLA、血栓素B2及MDA变化

来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经体外反搏治疗后脂蛋白磷脂酶A(LP-PLA)、血栓素B2(TXB2)及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秦皇岛市工人医院治疗的11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治疗组(55例).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LP-PLA、TXB2、MDA水平,采用血管彩超仪检查血管舒张功能,并对2组患者随访1年,了解其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LP-PLA、TXB2、MD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体外反搏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体外反搏治疗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基础内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房内径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体外反搏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内,两组均无患者死亡,体外反搏治疗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55%:31.58%,P<0.05).结论 体外反搏可缓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LP-PLA、TXB2、MDA水平,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心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炎症因子水平及GRACE评分评估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200例,其中58例术后1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MACE组),142例术后1年未发生MACE(非MACE组).术前及术后12~24 h内检测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l(ADAMTS-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GRACE评分,并进行比
目的 分析老年(≥65岁)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disease,ULM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阜外医院行ULMCAD-PCI治疗的患者3960例,其中1397例年龄≥65岁(老年组),2563例年龄<65岁(非老年组).临床终点事件包括3年随访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改善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明确诊断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共135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流出道梗阻型(66例)和非梗阻型(69例)两组.在基础治疗上,所有患者均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心率仍未降至70次/min的患者均加用伊伐布雷定口服治疗.分别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心脏结构大小的改变、左室流出道压差、射血分数(EF)的改变、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变化、N端脑钠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2DSTE)评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9例HOCM患者入选此研究.应用2DSTE技术测量房间隔,左房侧壁、前壁,下壁的基底段、中段,以及房顶部共12个节段各个时相的心房心肌应变率,取平均值,得出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m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mSRe)、左心室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mSRa).应用2DSTE自左房容积曲线获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
目的 分析近2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中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高血压首次住院的患者中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病因构成及基本临床情况.结果 高血压患者4782例,其中内分泌性高血压371例,占7.76%.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病因构成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47例(66.5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2例(14.0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8例(10.24%),多囊卵巢综合征22例(5.93%),皮质醇增多症8例(2.16%),嗜铬细胞瘤4例(1.0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对于不同体外循环预充液用于成人体外循环预充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72例18岁以上于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白蛋白预充组(lg/kg)(A组,n=68)、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40ml/kg)(B组,n=68)、预充氨甲环酸(30mg/kg)且白蛋白预充组(lg/kg)(C组,n=68)、预充氨甲环酸(30mg/kg)且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40ml/kg)(D组,n=68)
目的 分析血小板反应指数(platelet reactive index,PRI)、血尿酸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10例NSTE-ACS患者纳入研究组,计算患者GRACE评分并根据评分情况进行分组:低危组(n=51)、中危组
目的 研究血清AnxA1、RBP4、HN表达差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并治疗的12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Ⅰ级病变59例,Ⅱ级病变25例,Ⅲ级病变3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血清AnxA1、RBP4、HN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血清AnxA1、RBP4、HN表达差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比较联合诊断与单独诊断效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肌灌注中采取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5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l组(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与研究2组(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每组75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TIMI分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研究对象的TIMI分级、心肌酶指标及生化质量评分等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
目的 分析和肽素(copeptin)、B型钠尿肽(BN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心力衰竭(HF)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进行CHD治疗的118例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合并HF进行分组:CHD组(n=53);CHD+HF组(n=65),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n=52).比较三组Copeptin、BNP及TNF-α 水平以及对CHD合并HF诊断价值;进一步对118例CHD患儿进行预后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