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说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它主张学者对宇宙、人生必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达到“所见者真,所思者深”(《人间词话》)。它讲究“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象外之意”,要求做到情与境、情与理、意与境、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所谓“意境教学”,就是把“意境说”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都陶醉于文章的意境里,进入角色,吟诵、玩味、意会、神驰,在美的神韵中感悟、升华。在这里,教师不仅要事先进人角色。还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设置环境来感染学生,实现师、文、生三者和谐的共鸣,让学生的身心浑然陶醉于美的享受中,力求开拓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促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写作和鉴赏能力。
中学课本包含着大量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以情、景、义见长,具有浓郁时代意义和深远意境的诗歌、散文,如果不能发挥其情辞优美、意境深邃、结构别致的特长,是很难在教学中收到显著效果的。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若乎情。”列宁说的更精辟:“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总之,“发乎情”才能求得“入乎理”。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挖掘作品深邃的意境,激发师生情感,以求互动共振。还要调动一切因素创设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一个新鲜离奇、魂牵梦绕、心旷神怡的艺术宫殿里,使师生达成心灵的默契,在师、文、生这支和谐动听的交响曲中让学生领略文章的积极意义和艺术美。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授刘白羽的《晨》一文时,先以轻松、愉悦的语调扣问:“你们观察过晨曦、留意过朝霞吗?当晨光清丽、凉风习习的时刻,当露滴绿叶向你轻拂的时候,当缕缕炊烟迎着朝阳徐徐上升的时刻,你是否感受到一份惊喜、一份愉悦,是否获得了一种深沉旷远的启迪?”在我所烘托“晨”的氛围中,学生展开了透过时空的艺术想象,忆起自己曾经亲自经历过、或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中见到过的那一幕幕镜头,结合刘白羽的《晨》的描写。获得了一种亲临其境的体验,自然而然的和谐。随后,我轻声朗读:“这清晨的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的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灿烂的宁静。是的,我想是一切,但更重要的——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师生浑然陶醉于美妙的意境中。不是我一个人在读,学生也在读,师生一起沉浸在美的韵律中,如诗如画,启迪人心智的哲理,如涓涓甘泉,将教师、学生、作品融为一体。
美的意境诚如苏轼所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品中的画面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是连接作品与读者的桥梁。教师要善于用那贯穿着情与意的金拨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教《海燕》一文时,我先不急于涉及文章,而是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谈谈燕子的体态、习性、活动情形,着重描述燕子习行、休憩和筑巢时的情态。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和文中的燕子相互比照,课文中的燕子和学生记忆里的燕子和谐、亲切地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燕子的感受力,从最初所具有的燕子图案发展转化为一种对燕子形、神、意——即一只“活”的燕子深深感染的意象了。当学生读到“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栖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时,感知这是描绘燕子休憩的静态。于是,我挥笔在黑板上面了一行“五线谱”,再加上几个“黑点”,此时的课堂一片唏嘘:“啊!”“五线谱!”“燕子!”“绝妙的音符!”“抒情诗!”图画里好像响起了乡音,视觉形象加上听觉形象,朴素清新的文字展示了燕子那可怜、可慕的形态,激起学生美的感受,使学生浮想联翩,如痴如醉,乡情顿增,文中所寄寓的去国怀乡之情也就跃然纸上,升华于胸中了。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此话揭示了感情与景物之间联系的奥妙。现代文《晨》、《海燕》是如此,我国古代的优秀诗篇又何尝不是如此?了解这一点,对于学生写作时更好地运用景物表情达意很有好处。同时,景物所渲染的情与意又是意境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讲授杜甫的《羌村三首》时,如果要想学生深刻理解这首诗,把握杜甫那“哀世事衰亡,叹离乱纷纷”的深沉情感和把景、情融为一炉的高超艺术技巧,就得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真实的艺术境界里去,使学生与作品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对此,我先介绍了杜甫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几经生死的险恶经历。结合诗中那含义深远的文字进行点拨、渲染:“诗人在‘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乱世中千里涉险,几经生死,现在终于来到自己的家门口了,此时他是怎样的心境?”“诗人在暮日西沉的时候,来到柴门前,没有人声,没有犬吠,没有炊烟,没有鸡鸣,有的只是蝉的聒噪,这意味着什么?”“诗人常年在外奔走,家书不写,音信全无。生死茫茫,现在来到家门口,会有怎样的心态?”这些问题把学生带入意境,风烟从眼前飘过,他们捕捉、沉思、玩味、咀嚼,将心比心,最后终于感悟:“诗人有归家同妻儿团聚的欣喜。”“诗人感到战乱洗劫过的寥落荒村鸟多人稀,毫无生机,从而引起对家人命运的担忧。”“诗人死里逃生,千里归来,如释重负。”“诗人有欣喜与悲愤的矛盾心理。”从短短的一句诗里,学生感受到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内涵,余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杜甫《登高》一诗,前四句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构成一幅开阔而悲凉的画面,突出秋天的景色,由此体现出诗人的愁苦情绪,这是季节之悲。接下来第五、六句渐渐由秋景的悲凉转而进入个人命运的喟叹,“常作客”、“独登台”,“常”、“独”二字不由得让人感到作者生平遭遇的坎坷。但这仅仅是古诗意境的延伸,还不是抒情的顶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独酒杯。”世事艰难,白发苍苍,不能为国尽力,此时升华为国事之悲。由此,在意象分类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悲”情进一步深化,让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是在逐步地递进,季节之悲、命运之悲、国事之悲这三种愁绪互相融会,每个意象中都有着这三种愁绪的叠加,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引入诗歌的审美意境中。
中学生青春年少,爱唱爱跳,教师可因势利导,教学时借助特意设计的语言、表情、手势、教具、实物、图表、幻灯、音乐、电影、电视等手段,架起进入意境的桥梁。必要时,可手舞之,足蹈之,即使嗓音沙哑,舞姿别扭,也会同明星表演那样鼓舞人心,唤起情感的萌动。记得我在教刘白羽的《三峡之秋》时,当讲到“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象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喊着,奔腾流过”,我眼前立即呈现出大江,波推浪涌、惊涛拍岸、一泻千里的壮美,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在我的带动下,全班同学的情绪受到了感染,立即群起和之:“……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那歌声,那激情,辅以文章壮美的意境,立即升腾为一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烈、庄严、自豪、崇高、伟大的情怀了。
意境教学是教师实施美育的重要一环。它对陶冶学生性情,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文学修养,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大自然、爱祖国秀丽山川的情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意境教学”——散文、诗歌教学中的一把金钥匙。
(责任编辑 刘颖)
所谓“意境教学”,就是把“意境说”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都陶醉于文章的意境里,进入角色,吟诵、玩味、意会、神驰,在美的神韵中感悟、升华。在这里,教师不仅要事先进人角色。还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设置环境来感染学生,实现师、文、生三者和谐的共鸣,让学生的身心浑然陶醉于美的享受中,力求开拓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促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写作和鉴赏能力。
中学课本包含着大量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以情、景、义见长,具有浓郁时代意义和深远意境的诗歌、散文,如果不能发挥其情辞优美、意境深邃、结构别致的特长,是很难在教学中收到显著效果的。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若乎情。”列宁说的更精辟:“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总之,“发乎情”才能求得“入乎理”。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挖掘作品深邃的意境,激发师生情感,以求互动共振。还要调动一切因素创设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一个新鲜离奇、魂牵梦绕、心旷神怡的艺术宫殿里,使师生达成心灵的默契,在师、文、生这支和谐动听的交响曲中让学生领略文章的积极意义和艺术美。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授刘白羽的《晨》一文时,先以轻松、愉悦的语调扣问:“你们观察过晨曦、留意过朝霞吗?当晨光清丽、凉风习习的时刻,当露滴绿叶向你轻拂的时候,当缕缕炊烟迎着朝阳徐徐上升的时刻,你是否感受到一份惊喜、一份愉悦,是否获得了一种深沉旷远的启迪?”在我所烘托“晨”的氛围中,学生展开了透过时空的艺术想象,忆起自己曾经亲自经历过、或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中见到过的那一幕幕镜头,结合刘白羽的《晨》的描写。获得了一种亲临其境的体验,自然而然的和谐。随后,我轻声朗读:“这清晨的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的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灿烂的宁静。是的,我想是一切,但更重要的——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师生浑然陶醉于美妙的意境中。不是我一个人在读,学生也在读,师生一起沉浸在美的韵律中,如诗如画,启迪人心智的哲理,如涓涓甘泉,将教师、学生、作品融为一体。
美的意境诚如苏轼所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品中的画面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是连接作品与读者的桥梁。教师要善于用那贯穿着情与意的金拨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教《海燕》一文时,我先不急于涉及文章,而是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谈谈燕子的体态、习性、活动情形,着重描述燕子习行、休憩和筑巢时的情态。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和文中的燕子相互比照,课文中的燕子和学生记忆里的燕子和谐、亲切地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燕子的感受力,从最初所具有的燕子图案发展转化为一种对燕子形、神、意——即一只“活”的燕子深深感染的意象了。当学生读到“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栖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时,感知这是描绘燕子休憩的静态。于是,我挥笔在黑板上面了一行“五线谱”,再加上几个“黑点”,此时的课堂一片唏嘘:“啊!”“五线谱!”“燕子!”“绝妙的音符!”“抒情诗!”图画里好像响起了乡音,视觉形象加上听觉形象,朴素清新的文字展示了燕子那可怜、可慕的形态,激起学生美的感受,使学生浮想联翩,如痴如醉,乡情顿增,文中所寄寓的去国怀乡之情也就跃然纸上,升华于胸中了。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此话揭示了感情与景物之间联系的奥妙。现代文《晨》、《海燕》是如此,我国古代的优秀诗篇又何尝不是如此?了解这一点,对于学生写作时更好地运用景物表情达意很有好处。同时,景物所渲染的情与意又是意境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讲授杜甫的《羌村三首》时,如果要想学生深刻理解这首诗,把握杜甫那“哀世事衰亡,叹离乱纷纷”的深沉情感和把景、情融为一炉的高超艺术技巧,就得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真实的艺术境界里去,使学生与作品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对此,我先介绍了杜甫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几经生死的险恶经历。结合诗中那含义深远的文字进行点拨、渲染:“诗人在‘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乱世中千里涉险,几经生死,现在终于来到自己的家门口了,此时他是怎样的心境?”“诗人在暮日西沉的时候,来到柴门前,没有人声,没有犬吠,没有炊烟,没有鸡鸣,有的只是蝉的聒噪,这意味着什么?”“诗人常年在外奔走,家书不写,音信全无。生死茫茫,现在来到家门口,会有怎样的心态?”这些问题把学生带入意境,风烟从眼前飘过,他们捕捉、沉思、玩味、咀嚼,将心比心,最后终于感悟:“诗人有归家同妻儿团聚的欣喜。”“诗人感到战乱洗劫过的寥落荒村鸟多人稀,毫无生机,从而引起对家人命运的担忧。”“诗人死里逃生,千里归来,如释重负。”“诗人有欣喜与悲愤的矛盾心理。”从短短的一句诗里,学生感受到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内涵,余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杜甫《登高》一诗,前四句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构成一幅开阔而悲凉的画面,突出秋天的景色,由此体现出诗人的愁苦情绪,这是季节之悲。接下来第五、六句渐渐由秋景的悲凉转而进入个人命运的喟叹,“常作客”、“独登台”,“常”、“独”二字不由得让人感到作者生平遭遇的坎坷。但这仅仅是古诗意境的延伸,还不是抒情的顶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独酒杯。”世事艰难,白发苍苍,不能为国尽力,此时升华为国事之悲。由此,在意象分类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悲”情进一步深化,让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是在逐步地递进,季节之悲、命运之悲、国事之悲这三种愁绪互相融会,每个意象中都有着这三种愁绪的叠加,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引入诗歌的审美意境中。
中学生青春年少,爱唱爱跳,教师可因势利导,教学时借助特意设计的语言、表情、手势、教具、实物、图表、幻灯、音乐、电影、电视等手段,架起进入意境的桥梁。必要时,可手舞之,足蹈之,即使嗓音沙哑,舞姿别扭,也会同明星表演那样鼓舞人心,唤起情感的萌动。记得我在教刘白羽的《三峡之秋》时,当讲到“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象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喊着,奔腾流过”,我眼前立即呈现出大江,波推浪涌、惊涛拍岸、一泻千里的壮美,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在我的带动下,全班同学的情绪受到了感染,立即群起和之:“……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那歌声,那激情,辅以文章壮美的意境,立即升腾为一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烈、庄严、自豪、崇高、伟大的情怀了。
意境教学是教师实施美育的重要一环。它对陶冶学生性情,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文学修养,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大自然、爱祖国秀丽山川的情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意境教学”——散文、诗歌教学中的一把金钥匙。
(责任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