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说明: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23课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如何下载图片、如何输入文字已掌握,并且具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只是对布局的合理安排欠完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上网搜集有关宝岛台湾的资料,表达统一祖国的决心。
2、能在Word文档中编辑加工《宝岛台湾》电子板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
2、培养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表达统一祖国的决心。教学重点:制作《宝岛台湾》电子板报教学难点:合理安排电子板报的布局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乡愁》的诗歌、各种主题的
电子板报、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人,了解思乡之愁
伴着音乐播放余光中的《乡愁》。
师:哪位同学知道这首诗的名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台湾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份深切的思乡之情。]
师:同学们,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很多诗词,还有没有表达思乡之隋的呢?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紧跟课改思想,体现了课程的整合,为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的确,乡愁的记忆是生命温暖和奋进的动力,台湾人民尚在途中,唯有家才是他们一生执着的归程,只有祖国早日统一才能安抚他们疲惫的心灵。可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一天也不会结束。作为期盼祖国统一的我们,有责任进一步了解台湾。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台湾。
[设计意图:这段激情的演说,使学生明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更能激起学生统一祖国的决心。]
二、观察比较,得出电子板报的特点
出示各种主题的电子板报作品。
师:同学们,请欣赏一下这些电子板报。认真观察,看看电子板报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展示精美、漂亮的电子板报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同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可参照对象。]
交流电子板报的特点。
向老师汇报交流的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登陆网站,了解台湾情况,下载相关内容
大屏幕出示网址: ①http://www.gwytb.gov.cn ②http://www.chinataiwan.org ③http://www.xinhuanet.com/taiwan ④http://tw.people.com.cn 整理搜索查阅到的资料,分别保存在文件夹中。记录文件名和保存位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已去做,培养了学生搜索、整理及分类保存的能力,也展示了教学的开放性。]
交流:经过搜索查阅,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交流总结自己查阅后的收获,给学生以满足感的同时,又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搜索中的不足。]
四、制作电子板报,寄托统一的决心
1、教师讲解制作电子板报的流程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在整节课中,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所用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所以教师不能太过放手。讲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少走弯路,制作出比较满意的作品。]
2、分小组合作,共同制作电子板报
围绕“宝岛台湾”这个主题,内容可以包括:台湾概况、台湾风光、物产丰富等。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宝岛台湾》的电子板报。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与协和的人际关系。]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
①每个主题的内容、形式不需要统一。
②图可以从网上搜集,也可以改制加工或自己创作。 ③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④合理安排图文之间的排列和层次关系以突出电子板报的主题。注意各个栏目的布局一定要合理。
⑤为了美观,可以在板报的四周或者各版块的边缘加上一些装饰性的图案。
[设计意图:老师一句简短的提醒,就会使学生的作品锦上添花。]
3、展示成果
师:同学们,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得到同学认可的作品将会得到一个小卡通。
[设计意图:成果展示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奖励小卡通是对学生成果的鼓励。] 4、交流讨论 说一说在制作电子板报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大家畅所欲言。不仅体现了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解决问题的韧性,还能使学生在倾听中成长。]
五、扩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拿起画笔,把你们对祖国统一的看法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
六、激情结尾
伴着音乐老师富有激情地演说: 妈妈,不见您已有好多年了,您想我吗?天各一方,无限牵挂。多想靠靠您的肩,说说心里话。多少回,在梦中,您在抚摸我的发。 妈妈,离开您已有好多年了,您念我吗?隔海相望,咫尺天涯。多想亲亲您的脸,拉拉您的手。多少回,在梦中,我在找寻我的家。
[设计意图:课的结尾让学生有一种伤感,目的是让学生不要忘记台湾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份急切的思乡情,同时也体现了整节课的完整性。使之前后呼应。]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如何下载图片、如何输入文字已掌握,并且具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只是对布局的合理安排欠完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上网搜集有关宝岛台湾的资料,表达统一祖国的决心。
2、能在Word文档中编辑加工《宝岛台湾》电子板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
2、培养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表达统一祖国的决心。教学重点:制作《宝岛台湾》电子板报教学难点:合理安排电子板报的布局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乡愁》的诗歌、各种主题的
电子板报、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人,了解思乡之愁
伴着音乐播放余光中的《乡愁》。
师:哪位同学知道这首诗的名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台湾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份深切的思乡之情。]
师:同学们,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很多诗词,还有没有表达思乡之隋的呢?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紧跟课改思想,体现了课程的整合,为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的确,乡愁的记忆是生命温暖和奋进的动力,台湾人民尚在途中,唯有家才是他们一生执着的归程,只有祖国早日统一才能安抚他们疲惫的心灵。可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一天也不会结束。作为期盼祖国统一的我们,有责任进一步了解台湾。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台湾。
[设计意图:这段激情的演说,使学生明白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更能激起学生统一祖国的决心。]
二、观察比较,得出电子板报的特点
出示各种主题的电子板报作品。
师:同学们,请欣赏一下这些电子板报。认真观察,看看电子板报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展示精美、漂亮的电子板报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同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可参照对象。]
交流电子板报的特点。
向老师汇报交流的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登陆网站,了解台湾情况,下载相关内容
大屏幕出示网址: ①http://www.gwytb.gov.cn ②http://www.chinataiwan.org ③http://www.xinhuanet.com/taiwan ④http://tw.people.com.cn 整理搜索查阅到的资料,分别保存在文件夹中。记录文件名和保存位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已去做,培养了学生搜索、整理及分类保存的能力,也展示了教学的开放性。]
交流:经过搜索查阅,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交流总结自己查阅后的收获,给学生以满足感的同时,又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搜索中的不足。]
四、制作电子板报,寄托统一的决心
1、教师讲解制作电子板报的流程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在整节课中,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所用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所以教师不能太过放手。讲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少走弯路,制作出比较满意的作品。]
2、分小组合作,共同制作电子板报
围绕“宝岛台湾”这个主题,内容可以包括:台湾概况、台湾风光、物产丰富等。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宝岛台湾》的电子板报。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与协和的人际关系。]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
①每个主题的内容、形式不需要统一。
②图可以从网上搜集,也可以改制加工或自己创作。 ③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④合理安排图文之间的排列和层次关系以突出电子板报的主题。注意各个栏目的布局一定要合理。
⑤为了美观,可以在板报的四周或者各版块的边缘加上一些装饰性的图案。
[设计意图:老师一句简短的提醒,就会使学生的作品锦上添花。]
3、展示成果
师:同学们,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得到同学认可的作品将会得到一个小卡通。
[设计意图:成果展示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奖励小卡通是对学生成果的鼓励。] 4、交流讨论 说一说在制作电子板报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大家畅所欲言。不仅体现了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解决问题的韧性,还能使学生在倾听中成长。]
五、扩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拿起画笔,把你们对祖国统一的看法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
六、激情结尾
伴着音乐老师富有激情地演说: 妈妈,不见您已有好多年了,您想我吗?天各一方,无限牵挂。多想靠靠您的肩,说说心里话。多少回,在梦中,您在抚摸我的发。 妈妈,离开您已有好多年了,您念我吗?隔海相望,咫尺天涯。多想亲亲您的脸,拉拉您的手。多少回,在梦中,我在找寻我的家。
[设计意图:课的结尾让学生有一种伤感,目的是让学生不要忘记台湾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那份急切的思乡情,同时也体现了整节课的完整性。使之前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