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A型肉毒素+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2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联合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IC/BPC)的疗效和安全性及不同注射部位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确诊为IC/BPC的患者69例,男5例,女64例。年龄23~66岁,平均44.5岁。将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和治疗组C组。A组行水扩张,B组行逼尿肌联合三角区A型肉毒素注射+水扩张,C组行单独三角区A型肉毒素注射+水扩张。A组23例,男1例,女22例;年龄23~69岁,平均44.6岁;病程6~23个月,平均12.5个月;体重指数18~25 kg/m2,平均22.4 kg/m2。B组24例,男2例,女22例;年龄27~65岁,平均42.8岁;病程6~19个月,平均12.7个月;体重指数19~25 kg/m2,平均22.6 kg/m2。C组22例,男2例,女20例;年龄30~68岁,平均44.3岁;病程6~21个月,平均12.9个月;体重指数19~25 kg/m2,平均22.5 kg/m2。3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个月的白天排尿次数、夜尿次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功能性膀胱容量(functional cystemetric volume, FCV)、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volume ,PVR)、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膀胱容量(maximal bladder capacity, MBC)、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nterstitial cystitis symptom index ,ICSI)、间质性膀胱炎问题指数(interstitial cystitis problem index, ICPI)、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3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1个月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3个月时A组效果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仅白天排尿次数(7.0与14.0)、夜尿次数(3.0与5.0)和Qmax(14.0 ml/s与13.0 ml/s)有显著改善(均P<0.05),其余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C组改善仍较明显,B、C组白天排尿次数、夜尿次数、VAS、ICSI、ICPI、HAMA评分仍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FCV、MBC、Qmax、QOL仍较术前显著提高(均P<0.05),除Qmax和夜尿次数外,B组其余指标与同一时间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除Qmax、夜尿次数及躯体焦虑评分外,其余指标与同一时间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B组与C组比较,VAS(2.0与3.0)、躯体焦虑症状评分(6.0与10.0)均优于C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A组尿频、尿急及疼痛症状恢复至术前,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治疗组白天排尿次数、夜尿次数、VAS、ICSI、ICPI、HAMA评分仍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FCV、MBC、Qmax、QOL仍较术前显著提高(均P<0.05),B组除PVR、Qmax、QOL外,其余指标与同一时间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除PVR、Qmax、MBC、ICSI、QOL外,其余指标与同一时间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比较,ICPI(6.0与8.0)、躯体焦虑症状评分(7.0与10.0)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9个月时A、B、C组效果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ICSI(10.0与13.0)、ICPI(9.0与13.0)、QOL(5.0与6.0)和C组QOL(5.0与6.0)较A组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的ICSI(10.0与12.0)和MBC(285.0 ml与237.5 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逼尿肌内A型肉毒素注射联合水扩张可有效缓解IC/BPC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焦虑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逼尿肌联合三角区注射的效果优于单独三角区注射。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国家对医学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对科研课题的经费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科研院所作为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必须建立与科研规律相适应的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使科技资源高效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构建高效科研体系服务。本文针对当前临床科研院所在科研课题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转化医学在今天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政府、医院等管理者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院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围绕产出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的目标,在搭建转化医学平台、创新机制、提升转化医学能力、营造有利于转化医学发展氛围等方面的举措。
大型医疗器械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微无创医学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重庆医科大学为适应医学发展需求,以医工交叉的培养理念、产学研用融合的培养机制、两前移、两贯通的培养途径,积极进行微无创医学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和实践,成为科研引领教学改革的范例,为超声微无创医学领域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的了解中医医院科研人员的科研需求现状,针对需求改进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中医医院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需求调查,调查内容涵盖科研信息、课题管理、实验室条件、论文写作以及学术活动5个方面。结果医院现有条件与科研人员在文献资源、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结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应该注重信息建设、方法学培训等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支撑。
目的探讨2009—2013年广西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论文发表规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促进护理科研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主要对论文发表年度、第一作者职称、学历和工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该院护理人员共发表论文435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29篇;论文数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人均发表论文数为0.18篇/人;中级职称、大专学历、20年以上工龄的作者是发表论文的主力军,发表论文
青年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完善青年人才管理机制,给青年人才提供可持续发展平台是青年人才管理的关键。为了打造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梯队,根据青年人才发展需求和医院发展目标,制定临床医学青年人才管理模式,从临床医生中选拔35岁以下优秀博士、硕士青年医师,组建医院青年人才梯队,采取"选拔-培养-使用-评价"的管理模式进行全程培养与管理,促进临床医学青年人才的成长。
干细胞与转化医学研究是改革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的专项之一,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干细胞研究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的特色和主要研究方向,代表了整个医院的科研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所院承担干细胞相关科研项目的情况,发现扩大申报基数、加强创新群体建设、注重人才梯队培养、打造研究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是提升医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
目的为提升医院科研管理水平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医院发表的医学论文运用Excel、文献计量法分析论文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合作者以及合作情况等指标特点,并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查找影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的相关因素。结果5年来医院发表医学论文758篇,期刊以本地普通期刊为主,第一作者以高中级职称为主,占总数的75.59%,核心期刊202篇,占总数的26.
期刊
目的评价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 RTE)结合定量参数峰值应变指数(peak strain index, PSI)引导前列腺活检诊断周围区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141例可疑周围区前列腺癌行RT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9~90岁,平均71.6岁。PSA 0.5~190.0 ng/ml,平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