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jhurfd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的呼吸道症状,伴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和强度随时间而变化[1]。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疾病,全球6~7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儿童哮喘患病率更高[2],但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儿童哮喘患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3]。哮喘已然成为威胁全球儿童健康的重大问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哮喘的发病具有个体差异性,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和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宿主因素等;“卫生假说”提出生命早期微生物的暴露,可以减少儿童日后发展为过敏性疾病的概率;那么基于卫生假说的观点,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减少细菌的暴露机会,进而很有可能增加儿童患某些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生命早期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增加了儿童哮喘的发病风险。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哮喘发病并不相关,是由于哮喘家族史及呼吸道感染共同混淆所致。并且不同抗菌谱药物在增加哮喘发病风险方面相关性不尽相同。本文就婴儿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哮喘发病相关性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全球医疗环境的迅速变化对所有医学卫生人才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当今医学教育滞后的突出表现是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缺陷、胜任能力不足。以卫生系统需求为中心的教育变革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体制改革,在相互依存的教育体系中,以求实现转化式学习。转化教育是新一代系统性转型的必要途径,它以卫生系统需求为基础,注重胜任能力的转化,将医学基本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服务技能,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进程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rn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采取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结果治愈28例,好转2例。认为急性腰扭伤为气血运行受阻,壅滞腰部导致疼痛。人中是督脉末端之穴,刺激可疏通督脉,畅通气血,从而达到良好治疗效
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许多患者在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普通感冒症状消失后,咳嗽仍持续且迁延不愈,一般表现为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血象及胸部影像学无异常,临
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中国医学生纵向调查” 2013年对全国30所高等院校6659名医学生自填式问卷调查数据,本文以医学生对学校资源配置评价作为测量指标,着重描述了医学生对就读院校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师资等22种教育资源的评价状况,重点比较了不同隶属关系和办学类别高校的医学生对教育资源配置评价的差别。研究结果发现,50.9%的医学生认
鼻咽癌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地区是高发的肿瘤,虽然鼻咽癌在西方国家比较少见,但是在我国比较多见,尤其是在广东地区高发,又被称为“广东癌”,鼻咽癌的病因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基因遗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白血病类型,目前只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效果相对较为理想,而其他非APL的AML患者,虽经传统标准的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Ara-C)诱
学科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科和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卓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实现学科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以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是当前高校需要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两者的关系出发,以南华大学病理生理学学科为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探求了解决途径,以创建优秀教学团队,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共治疗慢性乙肝后肝硬化78例,其中治疗组47例用软坚汤煎剂冲服乙肝转阴散,对照组31例用软坚汤煎剂送服大黄虫丸。结果:治疗组一级疗效率59.57%(28/47)、HBVM及HBV-DNA转阴率均高
医学教师专业发展已经引起重视,但存在主体性迷失和客观条件限制等问题。发展教学学术,能够提高医学教师教学主体意识,助其克服现实困难,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此,可以通过专家引导、政策鼓励和环境营造,促进医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