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下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吊环项目的竞技水平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观摩、录像观察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1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吊环项目比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对成套D分有较大影响,导致动作组别的减少、难度选择范围减少;运动员对新规则的适应还不够理想;参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整体一般、且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能力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认为,新规则下男子吊环项目的编排应该注重三个方面:提高成套完成质量;提高落地稳定性;提高成套编排水平。
  关键词:新规则 竞技体操 吊环 竞技水平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a)-0241-03
  竞技水平是指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主要包括竞技能力和竞赛水平两部分。竞技能力是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作风能力。竞赛水平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将自身竞技能力展现出来的能力。在竞技体操比赛中,运动员成套得分是由D分、E分和其他扣分组成,D分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直接体现,而成套E分更多的展示其竞赛水平。
  201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于5月5日至5月9日在武汉市举行,共21支队伍254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其中95名运动员参加了吊环项目的比赛。这次比赛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我国举行的第一次体操大赛,也是2017—2020奥运周期、新规则实施后的第一次体操大赛,同时还是我国第十三届全运会体操比赛的预赛。
  1 规则改变,D分分值整体下降
  2017—2020周期国际体操规则吊环项目规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动作组别由五类减少为四类,重新规定了相同最后力量静止姿势在每个动作组别中最多只能出现一次,以及个别难度价值的调整。相对其他项目来说,变化不算太大,但从201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的成绩来看,规则变化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还是不小。由表1可以看出,同一名次2017年比赛D分要比2015年、2016年低0.5~0.9分。
  1.1 难度组别减少,成套难度组别分降低
  2017—2020周期国际体操规则规定,动作组别由以前的五类变为现在的四类。根据规则,在比赛中每个组别只要有一个有效难度出现在成套中,那么D分可以加上0.5分的组别分,因此在难度分计算时,一套完整动作的组别分由以前的2.5降为2.0,成套D分也因此下降。组别减少虽然对运动员的D分有较大影响,但对运动员在成套动作难度选择、成套动作编排、运动员比赛的影响并不大。反而,组别减少,难度选择的自由度更大,有利于运动员在成套编排时选择难度价值更高难度。
  1.2 规则中“特殊重复”条款,使难度选择范围减少
  规则中的“特殊重复”条款规定了相同最后力量静止姿势在每个动作组别中最多只能出现一次,因此力量动作较多、且动作较单一的运动员必须放弃原有的难度动作(结束姿势相同),而改用其他难度较低或成功率偏低的难度代替,从而造成难度分稍有下降。
  1.3 规则执行更严,成套难度主动降组
  本次比赛对规则的执行较以往的比赛要更严格,力量动作完成的角度及停顿时间要求比以往更高,因此出现一部分运动员在比赛时降低难度,选择难度价值低但扣分相对较少的动作,如以往在比赛中常用的宏玛十字(D组)在这次比赛中就相对要少很多,而直角支撑(A组)则相对要多。这种现象更多体现在水平较低或者是刚从青年队上来的运动员身上。
  2 参赛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能力差距大
  在体操比赛中,D分能直接反映出运动员本身的能力,在比赛中,成套D分过低运动员就没有竞争力。本次比赛资格赛前八名有7人D分超过6.0分,决赛前三名D分均为本次比赛最高,达到6.3分。前八名竞争相对激烈,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运动员之间的能力差距较大。
  2.1 D分分布情况
  通过对资格赛成绩的统计可以看出,D分达到6分的只有9人,而且这9人基本都是国家队集训的主力;D分5.0~5.9分的有37人,这部分运动员基本是各个省的一线队员;D分5分以下的大部分是刚上一线的青年运动员和动作失败的运动员等。目前我国各省体操队高水平运动员人数过少,每个队除了1~3名核心运动员以外,其他的运动员参赛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团体赛的要求,运动员的能力、竞技状态、赛前准备与国家队队员等高水平运动员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D分分差大的主要原因(见表2)。
  2.2 成套D分低的主要原因
  由表3可以看出,D分少于4分的运动员成套组别分均少于2.0,主要原因是力量动作缺组和下法沒有满足D组要求。这反映出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不能满足规则要求而造成扣分,也进一步反映出这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还未达到参赛的基本要求。
  2.3 难度降组或不承认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在资格赛中共有9名运动员的难度动作出现降组或不认可的情况,而在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中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在资格赛中,动作降组主要是力量动作结束时姿势过高造成的;而在完成力量动作时角度偏差大或静止时间不足是造成动作不认可的主要原因。动作降组和不认可直接反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足,而决赛中没有出现动作降组或不认可的现象,进一步反映决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要强于其他运动员。
  3 运动员竞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1 提高成套完成质量
  比赛整体完成情况良好,但优秀套偏少。从完成分统计情况来看(见表5),资格赛完成分平均分8.079分,最高8.85分,8.5分以上的16人,8.0~8.49分的51人,6.0~7.99分25人,6分以下3人。全能决赛及单项决赛中,运动员发挥一般,全能决赛E分完成分平均分不到8分,单项决赛E分平均分8.138,远低于资格赛前八名E分平均分8.513。这样的完成分在平常的体操大赛中是缺乏竞争力的。成套完成分不高,除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一般以外,运动员对新规则的理解不够以及裁判员对新规则的严格执行有较大的关系。新规则下完成分的主要扣分点及典型动作如下:   其一,力量动作位置、角度偏离、静止时间不够是主要扣分因素,如:后摆上成分腿水平支撑过高或屈髋掉腿、倒十字过高、水平十字过高、正十字压上成水平十字的过程中肩过高再落下成水平十字、弘玛十字支撑过高;以及力量静止动作时间不够。
  其二,屈肘和深握,主要体现在第Ⅱ、Ⅲ动作,如:后摆上成水平十字、屈伸上成正十字、正十字压上成水平十字或水平支撑时出现屈肘和深握的现象。
  其三,力量动作用摆动完成,如曲臂直体慢起倒立时双腿摆动发力完成动作。
  其四,慢翻力量动作完成过快,如完成慢翻成水平十字、阿扎良等动作,翻转速度过快。
  3.2 提高落地稳定性
  在资格赛中,吊环下法落地整体情况正常,其中23人站稳。在全能决赛与单项决赛中,落地稳定性欠佳,决赛中无一人完全站稳,参加决赛的8名运动员有5人在预赛中下法落地是站稳的,从中反映出这些运动员在决赛时心态、情绪调节没有到位,在紧张环境下落地技术欠稳定。提高落地稳定性,是我国吊环项目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见表6)。
  3.3 提高成套编排水平
  大部分运动队对规则的理解基本正确,但除了一部分运动员因自身能力问题无法满足规则要求外,还是有少部分运动队在动作编排上存在欠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无价值动作数量过多、结束姿势相同的力量动作重复、连续力量动作超过3个等。无价值动作过多,势必损耗运动员的体能,并在完成过程中增大E分扣分的概率。本次比赛成套动作数量最多的达到16个,12人成套动作超过14个,远超出成套难度计算要求的十个动作。力量动作重复、连续力量动作超过3个的情况主要还是对规则理解存在偏差,从而编出“错误”的成套动作。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进一步加强规则的学习和理解,避免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
  其次还有个别运动员在成套编排时不顾自身能力过分追求难度价值,在比赛时不能按规则标准完成相应的动作,反而造成过多的扣分。选择高价值难度动作就像一把双刃剑,成功了就是一个好的编排,反之,失败了就是一个错误的编排。选择什么样的难度,首先应考虑规则要求,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符合实际需要的难度,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而不能盲目追求高难度。
  4 结语
  新规则实施对吊环D分影响较大,动作组别的减少、难度选择范围减少,为适用规则运动员在成套编排时主动降低难度组别是本次比赛D分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水平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成套D分整体不高、低D分成套较多、且D分之间分差较大;成套完成E分偏低,全能决赛与单项决赛E分平均分分别只有7.95和8.138分;全能决赛与单项决赛下法落地稳定性差;个别运动员成套编排不符合新规则要求。
  教练员与运动员应加强對新规则的学习、理解与适应,根据规则要求编排出合理的成套动作;在训练中除了要提高动作难度价值外,应狠抓细节、提高成套质量,特别要注重完成力量动作时角度偏差、静止时间、深握等问题,提高下法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我国吊环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云,曹永臻.优秀体操运动员各单项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63-65.
  [2] 张涵劲,刘建生,张繁,等.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竞技实力现状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6):25-27.
  [3] 国际体操联合会男子技术委员会.2017—2020周期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S].2017.
  [4] 体操竞赛委员会.201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成绩册[R].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习近平主席2013年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一带一路”需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这对高校培养该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与路径,势必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我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新契机,为我国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国际化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发挥作用。海口经济学院想要在高校教育占得一
走进内蒙古杭锦后旗康尔徕生态园,记者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一座座现代化的日光温室与毗邻而建的太阳房布局整齐,环形水泥路将整个康尔徕新村连为一体。大棚内外的果蔬生机盎然,路边的垂柳随风摆动。穿过柳枝望去,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蔬菜检测点、建成包装车间、农资配送中心、专卖店在路的另一边依次排开。一台台太阳能热水器坐落在排排红砖瓦房上,尤其是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综合性农民活动室和52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
摘 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调查对象是宁波财经学院200名大学生。通过思政化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生通过思政化课程意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实现自我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为社会和谐作贡献。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本文有理由认为宁波
摘 要:教育的改革,涌现出很多新的教育方略。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一种综合的有成效的方略,这也为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首次采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一个新的思路,也是一个新的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将整个课程的学习任务拆解,然后融会贯通,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 单元教学 体育改革 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841-4
摘 要: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协同学的视角,对我国城市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形成的自组织过程、内部系统要素之间协同竞争作用,以及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子系统间的协同与竞争是城市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而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与竞争是城市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发展的外部推动力。结论:在城市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部系統要素的建设,还要增强与外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际考察法对校运会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阐述、分析校运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为青岛求实学院第十二届校运会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新思路、开辟新天地,为高职院校繁荣、健康、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校运会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摘 要:通过对中国队与日本队在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比赛录像的观察,分别选取两国国家队队员各5名,对该10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运用的统计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队队员具备更强的比赛技能,在进攻中表现出的整体性与目的性更强且进攻效率更高。日本队在防守中更加依托整体防守,队员个人防守技术运用的目的性更强。  关键词:中日足球队员 技术指标 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充满活力、意志顽强的青少年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阳光体育运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项体育活动,其中它的主体实施环节为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三部分。本文运用先进的实验仪器对学生的锻炼过程时时监测,测试学生在这3个运动阶段的心率变化情况,通过运动负荷的大小,以分析天津市中学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开展
摘 要:随着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当前很多院校在平时的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就是短跑,但是有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在日常的体育课程参与过程当中,短跑成绩往往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本文将就超等长力量結合阻力训练对高校大学生短跑成绩的影响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超等长力量 阻力训练 高校大学生 短跑成绩 实验探究
摘 要:Nike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营体育运动装备的企业,其产品遍及全球市场,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本文主要从营销学角度研究分析现阶段Nike曝光度最高的几款球鞋的营销策略。分析出Nike在推广与宣传YEEZY、Jordan和Zoom Vaporfly Elite的过程中,运用了饥饿营销、体验式营销、明星效应、怀旧营销和自媒体宣传这5种营销策略手段。并针对此提出了4点启示。  关键词:N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