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字》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认为在面对虚伪清教思想带来的困境时,女性只有自醒才能真正摆脱身体和心灵上的毒害。在小说《红字》中他通过描述女主人公海斯特违背了清教思想而带来的种种困境,毅然单枪匹马起来反抗这种虚伪的清教思想。作者高度赞扬了海斯特的勇敢,同时对虚伪清教思想提出了批评。
  【关键词】:女性主义;海斯特;男权主义;颠覆
  引言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篇小说的作家,被称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1]这位被公认为是短篇小说巨匠,一生中创作了140多篇短篇小说,分7本文集出版,如《红字》、《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福谷传奇》、《玉石雕像》、《重講一遍的故事》、《古宅青苔》和《雪影》等。其中《红字》已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亨利.詹姆斯、爱伦.坡、赫尔曼.麦尔维尔等文学大师都深受其影响。[1]作品主要涉及:原罪,清教思想,女性主义等主题。当前,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女性意识达到一个新高度。由于女性在男权至上的语境下所遭遇的困境有着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霍桑的作品将让国人更进一步了虚伪清教思想渗透下女性的惨遇,了解请教思想的文化观,了解女性在清教思想下如何捍卫自己的的人格尊严。
  一、霍桑女性主义意识的来源
  提到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就不得不提霍桑的家庭背景,因为原生态家庭背景对霍桑的思想以及他的作品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他的家族曾是名门望族,几代祖先都是狂热的清教徒。他的祖辈之中有人曾参与清教徒迫害异端的事件,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三名法官之一。[1]尽管霍桑从小深受清教思想影响,但他生命中重要的两个女人让他有了女性主义意识的看法。首先,霍桑四岁时,父亲在一次航海中遇难。从此母亲就挑起家里的重担。霍桑非常同情母亲,深知女性生活的艰难,这正是霍桑在《红字》中高度赞扬母爱的原因。其二,霍桑妻子索法亚是一个独立能干的女人,当霍桑在经济上遇到困难时,全靠她挣钱支撑家庭。妻子的智慧与能力让霍桑重新定义女性形象。
  二、女性处于附属地位的传统角色被彻底颠覆的表现
  小说《红字》有三个场景显而易见的表现出海斯特女性意识。第一个场景是海丝特被迫在公众面前公布她的耻辱, 她并没有因此而低头,反而勇敢地向众人展示那个代表耻辱的“A”的标志甚至把孩子(珍珠)身上的衣服字母“A”字绣得鲜艳夺目。从下面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而她的那身衣服也十分华美, 与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相吻合, 但却大大超出了殖民地节俭的规范。”[2]显然,十足的表现了她有独自承担罪恶的勇气和自立更生的能力。当丁梅斯代尔站在刑台上要求海丝特揭露同谋犯人时,他自己内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开始害怕起一旦公布于众,他原有的名誉、荣耀都化为虚有了,从此不再受尊重。另外一方面他也希望她供出他的名字,从此得到心灵的解放,获得真正的自由。小说中有这么一个场景突显他的担心害怕:他双手交叉放肚肌处,任凭海斯特做出她的宣判。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足以说明他是被动的,他的命运任由海斯特宣布,在这个男权至上的时代,他没有体现他的伟大,反而娇弱的像个女人一样,此时的女性主义完全战胜了男权。第二个场景,当丁梅丝代尔被“悔恨”牵引着来到断头台上,正好海丝特和珠儿路过此地。他召唤她们同他一起上断头台时, 他感觉“似乎有一股新的生命的激流与自己的生命不同的生命激流注入他的心胸,涌遍他全身的血管, 仿佛这母亲与孩子正将她们生命的力量传给他那半麻痹的身躯”[3]。她敏锐的觉察到他的上台只是被内心的愧疚感所驱使的,而不是理性意识驱使他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她看出了牧师的懦弱并彻底震撼于他那已被彻底摧毁的勇气。丁梅丝代尔被外界的舆论以及内心的矛盾折磨得崩溃了,但没想到的是海斯特作为一个女性竟然没有被现实所打倒,反而意识越加清晰而且认为此时的牧师是最需要也有权获得她最大的帮助。她感到这是她的责任。再次,当丁梅斯代尔做完最后一次布道后死在海丝特的怀里的这一幕。足以说明,面对同样的事件,海斯特并没有像男权社会中传统女性一样不堪一击。显然这是意识激起她勇敢面对虚伪的教条,她始终认为女人是有权利追求自己幸福的。通过这三个场景的描写将丁梅斯代尔的懦弱与无助和海丝特的勇敢、坚强展露无疑。就是用这种方式, 霍桑彻底推翻了由男权制度所规定的男人的主体性地位,展现出女性只要觉醒也是可以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的。
  三、海丝特女性意识的萌芽、觉醒和成熟的三次飞跃的表现
  其实正是基于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认识才能书写出小说中海斯特公开公然地反抗。首先,海丝特第一次行动上的反抗表现在对珠儿的养育权的争夺上。尽管珠儿的降生被公认为是一种耻辱,也给海斯特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但对她来说“这孩子是人类对她惩罚的那个罪行的直接结果, 她的安身之处也在那个同样不光彩的前胸。”[3]在众人眼里珍珠是邪恶的象征,是罪恶的诞生与延续,是两个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的产物,但海斯特的潜意识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清教思想所赋予的。正是基于她清楚的意识,她才力争孩子的抚养权并一手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把她栽培成如名字般一样的纯净,善良的姑娘。其次,当海斯特看到齐灵渥斯对丁梅斯代尔的摧残,她觉得她有责任与义务让他的心灵得到解放,所以她决定把真相告诉丁梅斯代尔并坚定地对前夫说:“我必须揭穿这个秘密,他必须看清你的真实面目”。[3]显然,此时女性主义意识又一次燃烧起来,她不想让前夫的太虚伪和那虚伪的清教思想去荼毒人类。最后,尽管面对恶劣的环境以及舆论,海斯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情。她坚定地说对丁梅斯代尔说“将残骸与废墟留在故事发生的地方, 别再去管它!一切都重新开始! ……站起来, 离开这里! ”[3]。正如恩格斯所言“ 有觉悟的妇女对封建伦理观念产生怀疑、动摇, 并且进行抗争, 她们的这种觉悟首先表现在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上。”[4]女性意识尽展无遗。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清教思想无处不在社会,违背清教思想所带来的后果。在清教思想的渗透下,女性面对自己感情问题时,是该捍卫还是妥协?坚持还是放弃?从作家精心设计的小说人物在惨遭清教思想的毒害后决然起来反抗的精神不难看出,他的态度是肯定的。他高度赞扬了海丝特敢于反抗命运的不公,不畏强权,在残酷的清教统治下,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自由权利、平等权利和爱的追求,再现了霍桑对海丝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及生存价值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钟润生.“父与子”的本质并没有任何不同 [J].深圳特区报,2012
  [2]霍桑.红字[ M] .王慧君, 王慧玲译.北京: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1.
  [3]Hawthorne Nathaniel.The Scarlet Letter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
  [4]恩格斯.恩格斯反杜林论[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其他文献
【摘要】: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通过自己的诗篇抒发情感、针砭时事,并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特点,成为世界诗歌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传奇,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世上少有人能够企及。  【关键词】:李白;江油;诗歌  江油是李白的故乡。李白在江油生活了25年(公元701---公元725)留下了大量作品,然而因其“悔其少作”“有不如意者悉皆焚之”,故在《全唐诗》中少有收录。现存的李白留故里诗歌多为后
期刊
【摘要】:“南木特”[1]藏戏作为夏河地区重要的文化艺术,它以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夏河呈现着其文化内涵,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价值。作岔村的南木特”藏戏也是同样如此,因而它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当地人们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作岔村;南木特;传承;发展  一、夏河作岔村的基本概况及“南木特”藏戏的来源  (一)夏河角叉村的基本概况  作岔村位于夏河县的东南部,现今行政区域划分为甘肃省
期刊
【摘要】:杜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中有许多女性题材诗,有学者统计,杜牧创作的诗歌当中,有70余首是女性题材的诗歌。所以有的学者判言杜牧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其实,纵观杜牧诗歌,并结合其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杜牧其实是一个正直、重情重义、有抱负的文人。翻开杜牧的诗歌、文集,我们细细阅读杜牧所写的以女性为题材或涉及女性的诗歌,会发现许多诗歌是在表达他对女性的关怀和同情,是受当时
期刊
【摘要】:文章梳理了《诗经》对当代文学评论、诗歌、小说创作的多方面影响,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古典文学对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诗经,当地;文学;影响  引言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它对于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乃至文学史和社会生活都影响久远。从“思无邪”的风格到“赋、比、兴”的手法,从“兴、观、群、怨”的功能到那些世代流传、至今还活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成语—“窈窕淑女”、“辗转反
期刊
【摘要】:阿来在《尘埃落定》讲述了康巴土司由盛到衰的历史。小说中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命运多舛,但其形象确都是病态丑恶的,这既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又折射出作者高高在上的男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尘埃落定》;角色分析  《尘埃落定》以独特的傻子视角,讲述了一个土司家族乃至整个土司制度由盛到衰的过程。舞台中央是一群性格迥异的男性为权利和利益明争暗斗。但在舞台的角落,还有一群女人
期刊
【摘要】:因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的国家,我国的国土上生活着众多民族,这些民族和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各自的生活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念,因此在我国形成了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不仅影响了一定地区的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还渗透到文学作品中,随着文学作品的传播而影响到更多的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和我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相关的内容并不少。通过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对民俗文化进行描述,不
期刊
【摘要】:唐孙过庭《书谱序》是一篇非常著名的书法文献,今人多名之曰《书谱》。然就其中的一段内容来看,孙氏乃是本着取可信实材料的原则,录之而成谱系,辑成名为《书谱》的书,目的在于“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即结合自己的学书经验,传播前人书法的笔法和风范,以利于将来的人学习。结合文中的一段内容所反映的孙氏在著《书谱》过程中对各种材料的定义、取舍,我们可以考证孙过庭对古代文献的辨伪思想,并略论其内容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摆脱了长期“左”倾思想,发展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越彻底,越能说服人。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同时,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本着建设性的角度,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客观理性的看待其它社会主义流派,并从中汲取智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非常具有实践现实意义的
期刊
【摘要】:卡拉瓦乔,这位孤傲寡合的、狂暴不羁的画家,因其大胆的革新精神,成为意大利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17世纪第一流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上开创的一代之风,对整个欧洲艺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开兹等大家都深受其影响。在他波澜万丈的一生中,留给了后世无数的财富,英年早逝的他生活不安浪迹四方,但是毫不减损其绘画作品的光辉灿烂。他的绘画杰作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显示生命的光辉,充满巴洛克魅力
期刊
【摘要】:多源流模型作为分析政策议程工具之一,问题流作为其主要维度之一,与山东疫苗案事件进入政策议程存在着契机。本文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分析山东疫苗案中问题流中焦点事件、指标推动其进入政策议程。  【关键词】:山东疫苗案;问题源流;多源流模型  多源流理论旨在解释“问题是如何引起政府官员关注的,政府官员的决策据以选择的备选方案是怎样产生的,政府议程是如何建立的,以及为什么一种思想会适时出现”。该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