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市发展太快,一个通病就是长官意志过强,每一任都有自己的思路,后来者没有时间梳理研究,随意改变。也许每个思路都很优秀,但五六个相互错位的思路交织,肯定是都受影响、都很难操作。”江西省上饶市市委书记陈俊卿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这样说。
陈俊卿在两个多月前拜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请专家为上饶做整体规划,期望通过严肃、权威并富有前瞻性的专业规划,为城市发展画定轮廓。
“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把旅游业按第一位产业来抓。”陈俊卿这样规划上饶的未来——我们不可能像北京上海这样发展,旅游业是我们最有可能走在全国前面的产业。山清水秀,就是我们的价值,就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十个月前,陈俊卿出任上饶市委书记。不同于政工出身的官员,他从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起步,自国企高管入仕,历任江西省建设厅厅长、南昌市市长。
在国企,他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制成为行业样本;在南昌,他力推拆迁新模式,并坦言常潜水微博了解民意;到上饶,他建起了辖区的微信工作群。在南昌推行的简政放权亦被他在上饶进行到底——短短半年,上饶的权力清单即从328项减至98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区之一。
问及放权和改革中最大的阻力,他坦承:最大的阻力在于我们自身。
不要千城一面,不要城市病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目前城市发展中突出的城市病,你怎么看?
陈俊卿:中国很多城市千篇一律,交通问题、污染问题突出,整体管理简单粗糙。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太快,没有时间梳理研究。
我们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通病就是长官意志过强——每一任都有自己的思路,随意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政绩观有关,重上不重下。也许每任主官的思路都很优秀,但如果一届一个规划,一任一个思路,后任全盘否认前任,就会浪费发展资源,贻误发展时机,也保持不了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所以我们请中规院的专家做一个严肃的、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将来通过人大决议固定下来,不再轻易改变。
中国的城镇化走到今天,到底采用怎样的模式?是像北京上海那样自身强力往外发展,还是层次分明、有特色的城镇群?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瞭望东方周刊》:上饶的城镇化具体有怎样的规划?以旅游产业为主产业的城镇化会有哪些不同?
陈俊卿:以往城镇化的发展依靠工业,甚至是大量冒烟的重工业。但上饶重工业很少,不可能像长三角、珠三角或环渤海那样大规模、高强度地发展,以前我们提打造都市群,现在改成城镇群,更符合上饶的实际。而在德兴、婺源,则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风情别致的山区特色旅游小镇。
绿色崛起是我们的根本。绿色崛起,老百姓才有宜居的良好环境,才能幸福地生活。
旅游产业藏富于民
《瞭望东方周刊》:上饶提出绿色崛起,在这样的目标下,官员的执政导向,包括考核标准是否有不同?
陈俊卿:这个已经摆上议事日程。其实我们以前的考核也是有不同的,比如对婺源,我们就不去考核它工业指标的增长。婺源农民年均纯收入并不高,但婺源人均存款却是全省最高的地方之一。所以说旅游产业是藏富于民的。
有的地方人均GDP上去了,但呼吸的空气是污染的,喝的水是不干净的,甚至出现癌症村,就没有幸福感可言。
老百姓要过上幸福生活,只有山清水秀而没有发展,也是不行的。我们现在还是观光型旅游,将逐渐把产业链拉长——休闲、养生、度假、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比如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那里运矿石的载重车车轮都有两人高,这种结合矿区特色的观光旅游也是可以开发的。
《瞭望东方周刊》:德兴铜矿的污染问题曾经备受关注,现在情况如何?如何平衡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陈俊卿:德兴铜矿已经开采了近50年。以前的大坞河,河水是红黄色的。现在经过治理,建了污水处理场,每年有800吨金属回收,水也变清了。不仅实现了金、银、铜、钼等金属的综合回收,而且通过堆浸、喷淋、萃取、利用酸性废水硫化法提铜,平均每年从废石、废水中回收资源价值达15亿元。所以现在处理污水、实施环保措施,不仅是环境治理有需求,企业自身也有动力。
在产业发展上,我们也在引进一批高科技产业。比如“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基地”已经落户上饶。
良好的环境是我们的后发优势,这是别人拿不走、偷不去、搬不动、学不会的东西。山清水秀,是我们的价值,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
《瞭望东方周刊》:关于旅游业,上饶提出2014年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到6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20亿元。对此有怎样的规划?
陈俊卿:我们要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我们正和中信、万达、复星等企业洽谈较大区域的合作。
在上饶广丰县铜钹山,有一片红豆杉群。红豆杉富含抗癌物质。我们要在铜钹山开发养生旅游,将来肯定是大手笔、大投入的。
另外,由企业投资、农民以资源作股份,老百姓、企业和政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发展模式,我们也在摸索。
我们对旅游发展很重视,专门有一名市委常委分管旅游,把旅游局改成旅游委。江西省对旅游也很重视,强卫书记提出要“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上饶对应地就是“把旅游业按第一位的产业来抓”,打造成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
绝不与民争利
《瞭望东方周刊》:与企业合作推动旅游业,当地百姓的利益也需兼顾,否则容易引发矛盾。上饶在这方面是否有所考虑?
陈俊卿:这个问题是发展中必须考虑的,也是可以解决的。在和企业谈合作、制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我2003年在企业做过改革,当时是把设计院改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后来成为这个行业的典型案例,主要就是考虑兼顾多方利益。
同理,发展旅游业,要兼顾当地百姓和企业投资的利益。
只有让企业赚钱的地方才是好地方,企业不可能没有盈利的诉求。
同时,政府首先不能与民争利,然后才能共建共赢。政府不能一心只想形象工程。做基础设施、做城市品牌都应该是为了老百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政府要有效率地引导老百姓。
怎样不与民争利?我举个在南昌的例子。
南昌从2010年后拆迁量很大,但越拆越顺利,就是因为政府不与民争利——这首先体现在对房屋的评估上。我们找多家评估方取平均值,再加20%。在规定的时间搬走,额外再加20%。整个单元搬走了,给奖励。一栋楼搬完,再给每户奖励。这样大家就会形成合力。
以前出现矛盾,主要是因为拆迁补偿标准背靠背,人情关系起很大作用。现在不仅是公平评估、加价、奖励,老百姓还可以对评估价提出复议,而且过程和结果是公开的。
对开发商我们提供的是净地——拆迁与开发商无关,是政府的事,而土地的价格由市场决定。
在南昌,我推动了土地网上公开交易,打造“阳光地产”——以前是现场举牌,有“摁手党”——坐在你旁边,你要举牌,一边一个给你摁住。现在网上交易,你就是人在美国也可以拍地。这就相对公平。
这也是在释放政府的权力。万一有人找你“帮忙”,你就可以说,所有流程都在网上办理,我无能为力。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释放权力,你刚到上饶就提出,上饶要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区之一,而此前在南昌时你已将简政放权进行到第九轮。请问这落实起来容易吗?
陈俊卿:我们已经落实了。截至2014年3月2日,上饶的行政审批项目从328项精简到98项,已经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地方之一。
容不容易?我认为只要有决心,好多权力可以从市里下放——放权给基层、放权给企业、放权给市场。放权越多,思想越解放,企业和市民办事更容易,这个地方就发展越快。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才简政放权。
陈俊卿在两个多月前拜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请专家为上饶做整体规划,期望通过严肃、权威并富有前瞻性的专业规划,为城市发展画定轮廓。
“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把旅游业按第一位产业来抓。”陈俊卿这样规划上饶的未来——我们不可能像北京上海这样发展,旅游业是我们最有可能走在全国前面的产业。山清水秀,就是我们的价值,就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十个月前,陈俊卿出任上饶市委书记。不同于政工出身的官员,他从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起步,自国企高管入仕,历任江西省建设厅厅长、南昌市市长。
在国企,他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制成为行业样本;在南昌,他力推拆迁新模式,并坦言常潜水微博了解民意;到上饶,他建起了辖区的微信工作群。在南昌推行的简政放权亦被他在上饶进行到底——短短半年,上饶的权力清单即从328项减至98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区之一。
问及放权和改革中最大的阻力,他坦承:最大的阻力在于我们自身。
不要千城一面,不要城市病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目前城市发展中突出的城市病,你怎么看?
陈俊卿:中国很多城市千篇一律,交通问题、污染问题突出,整体管理简单粗糙。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太快,没有时间梳理研究。
我们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通病就是长官意志过强——每一任都有自己的思路,随意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政绩观有关,重上不重下。也许每任主官的思路都很优秀,但如果一届一个规划,一任一个思路,后任全盘否认前任,就会浪费发展资源,贻误发展时机,也保持不了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所以我们请中规院的专家做一个严肃的、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将来通过人大决议固定下来,不再轻易改变。
中国的城镇化走到今天,到底采用怎样的模式?是像北京上海那样自身强力往外发展,还是层次分明、有特色的城镇群?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瞭望东方周刊》:上饶的城镇化具体有怎样的规划?以旅游产业为主产业的城镇化会有哪些不同?
陈俊卿:以往城镇化的发展依靠工业,甚至是大量冒烟的重工业。但上饶重工业很少,不可能像长三角、珠三角或环渤海那样大规模、高强度地发展,以前我们提打造都市群,现在改成城镇群,更符合上饶的实际。而在德兴、婺源,则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风情别致的山区特色旅游小镇。
绿色崛起是我们的根本。绿色崛起,老百姓才有宜居的良好环境,才能幸福地生活。
旅游产业藏富于民
《瞭望东方周刊》:上饶提出绿色崛起,在这样的目标下,官员的执政导向,包括考核标准是否有不同?
陈俊卿:这个已经摆上议事日程。其实我们以前的考核也是有不同的,比如对婺源,我们就不去考核它工业指标的增长。婺源农民年均纯收入并不高,但婺源人均存款却是全省最高的地方之一。所以说旅游产业是藏富于民的。
有的地方人均GDP上去了,但呼吸的空气是污染的,喝的水是不干净的,甚至出现癌症村,就没有幸福感可言。
老百姓要过上幸福生活,只有山清水秀而没有发展,也是不行的。我们现在还是观光型旅游,将逐渐把产业链拉长——休闲、养生、度假、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比如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那里运矿石的载重车车轮都有两人高,这种结合矿区特色的观光旅游也是可以开发的。
《瞭望东方周刊》:德兴铜矿的污染问题曾经备受关注,现在情况如何?如何平衡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陈俊卿:德兴铜矿已经开采了近50年。以前的大坞河,河水是红黄色的。现在经过治理,建了污水处理场,每年有800吨金属回收,水也变清了。不仅实现了金、银、铜、钼等金属的综合回收,而且通过堆浸、喷淋、萃取、利用酸性废水硫化法提铜,平均每年从废石、废水中回收资源价值达15亿元。所以现在处理污水、实施环保措施,不仅是环境治理有需求,企业自身也有动力。
在产业发展上,我们也在引进一批高科技产业。比如“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基地”已经落户上饶。
良好的环境是我们的后发优势,这是别人拿不走、偷不去、搬不动、学不会的东西。山清水秀,是我们的价值,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
《瞭望东方周刊》:关于旅游业,上饶提出2014年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到6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20亿元。对此有怎样的规划?
陈俊卿:我们要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我们正和中信、万达、复星等企业洽谈较大区域的合作。
在上饶广丰县铜钹山,有一片红豆杉群。红豆杉富含抗癌物质。我们要在铜钹山开发养生旅游,将来肯定是大手笔、大投入的。
另外,由企业投资、农民以资源作股份,老百姓、企业和政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发展模式,我们也在摸索。
我们对旅游发展很重视,专门有一名市委常委分管旅游,把旅游局改成旅游委。江西省对旅游也很重视,强卫书记提出要“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上饶对应地就是“把旅游业按第一位的产业来抓”,打造成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
绝不与民争利
《瞭望东方周刊》:与企业合作推动旅游业,当地百姓的利益也需兼顾,否则容易引发矛盾。上饶在这方面是否有所考虑?
陈俊卿:这个问题是发展中必须考虑的,也是可以解决的。在和企业谈合作、制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我2003年在企业做过改革,当时是把设计院改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后来成为这个行业的典型案例,主要就是考虑兼顾多方利益。
同理,发展旅游业,要兼顾当地百姓和企业投资的利益。
只有让企业赚钱的地方才是好地方,企业不可能没有盈利的诉求。
同时,政府首先不能与民争利,然后才能共建共赢。政府不能一心只想形象工程。做基础设施、做城市品牌都应该是为了老百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政府要有效率地引导老百姓。
怎样不与民争利?我举个在南昌的例子。
南昌从2010年后拆迁量很大,但越拆越顺利,就是因为政府不与民争利——这首先体现在对房屋的评估上。我们找多家评估方取平均值,再加20%。在规定的时间搬走,额外再加20%。整个单元搬走了,给奖励。一栋楼搬完,再给每户奖励。这样大家就会形成合力。
以前出现矛盾,主要是因为拆迁补偿标准背靠背,人情关系起很大作用。现在不仅是公平评估、加价、奖励,老百姓还可以对评估价提出复议,而且过程和结果是公开的。
对开发商我们提供的是净地——拆迁与开发商无关,是政府的事,而土地的价格由市场决定。
在南昌,我推动了土地网上公开交易,打造“阳光地产”——以前是现场举牌,有“摁手党”——坐在你旁边,你要举牌,一边一个给你摁住。现在网上交易,你就是人在美国也可以拍地。这就相对公平。
这也是在释放政府的权力。万一有人找你“帮忙”,你就可以说,所有流程都在网上办理,我无能为力。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释放权力,你刚到上饶就提出,上饶要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区之一,而此前在南昌时你已将简政放权进行到第九轮。请问这落实起来容易吗?
陈俊卿:我们已经落实了。截至2014年3月2日,上饶的行政审批项目从328项精简到98项,已经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地方之一。
容不容易?我认为只要有决心,好多权力可以从市里下放——放权给基层、放权给企业、放权给市场。放权越多,思想越解放,企业和市民办事更容易,这个地方就发展越快。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才简政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