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告别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waiww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意渐渐苏醒,却有两位老人永远沉睡了。
  2月24日,李学勤先生仙逝,享年86岁。
  2月15日,刘光启先生仙逝,享年88岁。
  一位是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人;一位是著名书画
  鉴定专家,在书画鉴定界享有“神眼”之称,展开画卷半尺即知作品真假。二位先生都是国家鉴定
  委员会委员,对国家文物鉴定、鉴赏做出不小的贡献。短短数日,便接连获悉两位先生驾鹤西去的噩
  耗,实在令人惋惜、悲恸!
  十分有幸,我与先生们都有过一些交道。五年前的一个春天,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铜镜新书發布
  研讨会,李学勤先生作为嘉宾受邀发言。那天,先生早早到了会场,极少寒暄,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角。
  如果不是友人提醒,你很难在会场中一眼看到这位“史学泰斗”。低调,是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友人的介绍下,我忐忐忑忑地抱着新书向先生请教。哪知他十分健谈,一直微笑着聊着铜镜,
  还询问起了杂志内容。对待我这样一个从未谋面的小辈,先生却依然和善、谦逊,这是意料之外的。
  其实,像李学勤先生这样的大家早已是不少人心中“大神”一样的存在。可是,当更多与这一辈学
  者接触后,你会发现,低调、谦逊是他们共有的特性。刘光启先生亦是如此。
  去年六月,我与同事专程前往刘先生家中采访。一脸随和的笑容,一副清瘦的身躯,一身朴素的
  衣着,再加上一句略带天津味儿的“您了请进”,便开始了我们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专访。先生幽默,许
  多苦事儿从他嘴里说出来,反倒成了一乐。就像他写给自己的“八七述怀”:“退休难得事更忙,八七
  老人不寻常。曾斥白专成一笑,书画典籍仍满床。”87岁的刘光启先生,不放弃任何“充电”的机会,
  仍过着忙碌的生活。而在清华园,一直与病魔搏斗的李学勤先生也依旧笔耕不辍,就在一个多月前,
  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这份“学无止境”的坚持,怎能不令人动容?
  有人说,这一代学者很“纯粹”。他们凭着一腔的痴迷与热爱,著作等身,建树颇丰;他们没有门
  户之见,能尊重不同学科;他们没有“保留”,对学术倾注心血,同样看重的,还有对后辈的培养与教
  育。可以说,正是有这一代学者巨人般的基石与高度,才让后辈们在他们开拓的学识道路上不断学习与
  成长。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如今,大师远去,但他们的治学与做人之道却绵延相传。
其他文献
步入展厅,上百张刻有不同图形的深色牛皮被一张张平行悬挂、四处绵延,撑满了整个空间,观众似乎进入了一个幽深而充满秩序感的素色“迷宫”……2018年12月9日,艺术家邬建安的最新个人艺术创作展“无妄”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1号的嘉德艺术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在为观众带来视觉和感知震撼的同时,也让人历经了一次近乎于道的心灵发现之旅。  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嘉德艺术中心共同主办,也是这两座重量级公共文
期刊
李铁夫(1869年至1952年),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而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李铁夫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他的身上籠罩着无数他人难以企及的光环。他被尊为“中国油画第一人”,孙中山先生曾称赞他是“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李铁夫不但是迄今所知最早到海外学习西方艺术的中国人,还是同盟会的元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曾言:“平生两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艺术。”这句话完美地阐释了李铁夫的人生。 
期刊
这面宋代钟形观音星象图纹镜下缘为波浪形边沿,上下各一条外弧线将镜背分为主题纹饰区和边缘纹饰区。边缘纹饰区上下共五朵祥云纹贴外弧线装饰。主题纹饰区画面下方正中观音菩萨呈半跏趺坐于突出水面的茸状岩之上,头披风帽,发髻高束,神态慈祥亲切,法相高雅庄严。镜上的星象图为北斗星象图。一般认为北斗星象为北斗七星组成,而此镜上的北斗星象图为八星,实则北斗星象图为九星组成。  观音胸前饰有璎珞,长衫自然垂下,衣服以
期刊
古籍的浩繁博大,与中华文明的流传一脉相承。离书的世界越近,或许你就会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渺小和人类的伟大。即便是在互联网四通八达的今天,仍有不少人保留着爱书、藏书的习惯,关于藏书似乎总是有着问不完的好奇。为此,日前《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专程拜访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李致忠,已年至八旬的他是业界公认的、当前国内古籍善本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这位“大咖”级人物又会带来哪些故事和
期刊
激战四天,这是近年来北京保利春秋季大拍时间最短的一次;25.5亿元,这个数字与历次大拍相比算不上最亮眼的,但若结合开拍前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所说“数量少、质量高、吸引入,总『本数量比春拍减少30%”的情况,也不难看出,2018北京保利秋拍在顺应市场深度调整形势下也是很暖人心的。正如赵旭所说:“很多人觉得现在市场不好,但通过本次秋拍来看,我们认为中国艺术品的魅力还在。”  吴冠中“双燕”2018
期刊
日前,西泠2018年秋拍以总成交额8.2亿余元的成绩圆满收官。此次秋拍共设立29个专场、4500个标的,总成交率达86.88%。所设专场中近半数成交率超过90%。  中国书画成绩显赫  中国传统书画是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明星”,也是拍卖会上的重中之重。在此次西冷秋拍中,近现代书画部分平均成交率超过97%,古代书画成交率近90%。其中,“墨米堂藏中国书画作品(同—上款)专场”与“西泠印社
期刊
日前,北京翰海2018秋拍以总成交额2 5亿元平稳收槌。此次秋拍共推出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民国法书、古董珍玩、紫瓯凝香紫砂艺术、现当代美术、当代书画共8个专场。纵观拍场,尽管没有高估价拍品和“冲高”纪录出现,但各个题材板块的成交,均呈现与当下市场行情的对应,也体现出艺术品“文化内涵”和“代表风格”的重要性。  而对作品多元价值的解析和认知程度也是影响价值显现的关键,从单一的市场角度转入细化审美视
期刊
从年初举办“贺岁迎祥一一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到春节假期“门票售罄”;从春雪降临、火锅店开张,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首次夜间开放,近来故宫的一举一动可谓赚足了民众的眼球。然而,600岁的故宫频上“热搜”、屡屡“霸屏”,却无法消弭很多人由此产生的担忧。  比春运车票还难抢  尽管已经过去数日,但提到“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不少网友依旧对其举行前的熬夜抢票印象深刻,甚至耿耿于怀,“连春运火车票都没这
期刊
清帝写经经册因系出自宫廷,其装帧、装饰带有鲜明的宫廷特色,品质上乘,书品十分考究。尤其康熙帝一生酷爱书法,其御笔在历代帝王墨宝中流传量也较少,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其写经一旦进入流通市场,肯定也是藏家必争之物。  康熙皇帝作为一代明君,一生创造了很多奇迹,在抄写《心经》一事上,无论是时间跨度之长、数量之巨、传播之广泛,在历代帝王中也是首屈一指。  据乾隆朝编撰的《秘殿珠林》记载,乾清宫所藏康
期刊
捷报传来!苏富比以2018年拍卖总成额10亿美元的佳绩,连续三年引领亚洲拍卖市场。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表示:“2018年是苏富比扎根亚洲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年。我们的专业知识与热忱、创新拍卖概念,以及对客户的衷心承诺,推动我们在日趋精炼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断取得成功。”  76.8亿港元  2018年苏富比拍卖总成交额高达76.8亿港元(约合9.85亿美元),为亚洲苏富比成立45年以来最高成交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