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科学认知与个人知识——波兰尼《个人知识——走向后批判哲学》解读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xxhj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兰尼在《个人知识——走向后批判哲学》中指出,知识不可能达到没有主体个人的客观性,而必然是有个人操作进入其中的主体性构建,知识因此有历史性。人的作用是知识的内在构成部分。科学是人的科学,科学认知中有人的热情,人能够参与知识的建构。
其他文献
由于黑格尔的《伦理体系》是部未完成的作品,再加上耶拿时期的黑格尔正在进行着哲学的体系化尝试,因此《伦理体系》不仅在文法结构上特别复杂,而且在语词表达上也相当晦涩。如果能够对《伦理体系》所表达的主题有所把握,将有利于从总体上驾驭这部著作。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提炼了该著的三个主题,即“文化”“生产”和“自由”。沿着马尔库塞所给出的这三条线索,我们能够发现《伦理体系》背后所隐含的深刻思想,同时也能够获得理解黑格尔与批判理论之关系的独特视角。
从深受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影响到重新回到理性主义传统,康德尽管取消了情感作为普遍依据的资格,却未抛弃这一概念,而是对其作出了新的解说。由此,情感与理性第一次产生了关联。这一关联对情感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使情感概念不仅摆脱经验状态从而获得自身的普遍性,并且以道德情感与精神情感两种方式拥有了自身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情感由此进入先验过程,并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中呈现出三重不同的功能:作为准则,它辅佐道德法则保证了道德行为的必然性;作为动机,它协助实践理性展示出道德行为的现实性;作为评判,它和直观形式一起完成
食物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根据,人类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回避人与物、人与自我、人与他人关系中的食物伦理问题。在人与物的关系中,食物伦理规则追求运用食物保持生命的自然目的,此为自然之善。自我在追求善(或好)的生活的生命历程中,把食物的自然之善提升为维系人性尊严的自我之善,此为人与自我关系中的食物伦理规则。自我之善与自我之恶的矛盾蕴含着超越主观的自我善恶的客观伦理法则——食物权及其相应责任所共同构成的人类之善,即人与他人关系中的食物伦理规则。食物伦理规则本质上是人类扬弃自然的实践活动所彰显的自由精神。
现代性选择、正义性建构和主体性批判是乡村发展伦理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对应解决乡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乡村性”消解、城乡关系断裂和乡村发展异化三大基本问题。其中,现代性选择维度以“乡村性”觉醒为基础,致力于实现不同乡村性和多样现代性之间的互融共进,从而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乡村提供可选择的现代性实践形式;正义性建构维度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致力于推动城乡发展关系的正义转向及其共生平等发展,并以此为乡村自主发展创造条件;主体性批判维度以乡村发展异化为对象,致力于开展农民抽象主体性和虚假主体性的双重批判,并以此
2019年12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高端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九十高寿,学者们围绕其新著《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十多家媒体单位,共计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东方哲学”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东西文化论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在“东方”的身份焦虑中开始重审历史、思考世界局势、反思自身文化价值,对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东方文化、东方哲学进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影响,一些高校、研究所开始组建东方哲学研究机构,以“东方”冠名的综合性哲学、文化著作大量产生,东西文化价值的讨论也在20世纪末再掀浪潮。今天,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中,“东方哲学”研究的使命是通过哲学界的交流互鉴,实现东方各文化传统之间以及东西方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而这种交
马克思基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实践活动过程,通过排除某些抽象时间理论来阐述他对个人时间和社会时间关系的理解。在个人时间层面,他扬弃了由内在体验、关系性感觉和自我意识等构成的抽象意识时间,扬弃了对个人劳动进行抽象表达的量化时间,在更高层次上认为个人时间体现了个人的实践活动及其过程。在社会时间层面,他扬弃了社会时间的概念化阐释与经验化抽象的历史,认为社会时间表现为一种生产活动的积累与传递,构成了个人实践活动的条件;社会时间总是在个人的具体实践中通过个人时间被展示和被表达出来。所以社会时间是个人时间显现的条
蔡温是琉球儒学研究中绕不开的人物,但蔡温的儒学归属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蔡温的“攻气操心”工夫论看似与吕大临的“驱除”之法相似而有别于朱子,但就其强调应事接物、心为一身之主、明理、明义等要点来看,实则严守朱子家法。“攻气操心”工夫论的出现,标志着朱子学在琉球的落地生根。而由其与中国朱子学的张力,可以窥见东亚儒学的复杂面向。
与西方经典左翼哲学不同,当代西方左翼哲学的批判对象不再只是资本、技术和权力统治下的现代性秩序,而是指向诸如理性、自由、人道和进步等现代性的启蒙观念,由此导致它自身深陷批判疑难和辩护疑难的双重困境。为此,当代西方左翼哲学或者将批判作为唯一的辩护原则,穷尽几乎一切理论资源对现代性的抽象统治展开无休止的批判,以致沦为一种为批判而批判的理论技艺;或者用“圣经学”的救赎观念置换启蒙的进步观念,以实现对历史的未来、希望和理想乃至历史本身的神正论证明,如此一来又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丧失任何实质性批判的辩护修辞。就此而言,
关于荻生徂徕的思想渊源,“荀子祖型论”几成定论。徂徕本人却强调孟荀皆为“一偏”,此即暗示荀子不能单独成为徂徕思想的祖型,亦提示有必要重新梳理徂徕对孟荀的看法。我们于《孟子识》中可以见出徂徕虽不满孟子以言争胜和“脱略礼乐”,却从孟子的思想中提炼了以“习熟”为中心的仿效论,此为徂徕之古文辞学成型的关键;从《读荀子》的“荀子大见处”出发,在突显徂徕沿袭荀子之天、道、礼之关节点的同时,亦可见出二人侧重点及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在交织着孟荀因素的人性论中,徂徕所重并非不可变之“材性”,而是“习善则善,习恶则恶”之“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