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搞好自主创新?笔者认为我国自主创新中,有一个值得探索的重大问题,就是要跳出西方创新理论模式的桎梏,汲取中华文化的智慧,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创新道路。本文拟从下面四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创新的路向和路径方面:从“天人相分”转向“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整合“天人相分”
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对话、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强调“天人相分”。所谓“天人相分”,就是人与自然对立,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索取自然。这种思维的弊端在于:只看到人的独立性,看不到人对自然的依存性;只强调人的需求,丝毫不考虑自然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只注重提高人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注意自然的承载能力;只为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而兴高采烈,根本就不管自然被破坏的哀泣。总之,天与人分开,“人”是片面的人,“天”是片面的天,都不能科学正确地对待和处置。
西方创新理论模式就是建立在天人相分的路向、路径之上的。由于自然观总体路向、路径的弊端,必然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创新理论模式的弊端。按照这种路向、路径及在其指导下打造的创新模式,越向前推进创新,人类生存的危机感就会越严重。
中华传统文化则与之相反,强调天人合一,几千年延绵至今。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既非以人类为中心,也非以自然为中心,而是索取自然,维护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荣。它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大成智慧,从逻辑起点上、从根本上规范着创新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推进。今天世界生存问题迫使人类转向“天人合一”,科技的前沿也昭示人类要有从“天人相分”转向“天人合一”的时代自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天人合一这种文化传统在世界演进中的重要地位,不要把它看淡了、看低了,不要拥有“治世稀宝”而不见宝。著作等身的当代国学大师钱穆,毕生探索中国文化的精髓,积80年之经验,晚年彻悟:“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学贯古今中西的泰斗季羡林对这一点也很感叹。他认为: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是别于西方分析思维模式的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这个思想非常值得注意,值得研究,而且非常值得发扬光大,它关系到人类发展前途。
照理讲,我们在这种人文传统教育熏陶下生存发展,对这个中华民族用经历、生命凝炼的这个大成智慧,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中华民族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逻辑起点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几千年中华文化是怎样按照这个思维路向、路径向前演进的?演进中以探讨天人合一为中心出现的“宇宙生成论”、“心性论”等思潮,是否只具有民族的个性,有无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科学主义思潮同样重要的普适性?等等,对这些严肃的课题,应该有所深究。但是,遗憾的是学界很少认同传统的创新文化,相反的以“西方创新文化”为标尺,剪裁和评价中华传统文化,错误地得出中华传统文化在主体上在本质上有碍创新的错误结论。试想如果中华传统文化没有一种创新的特质,几千年怎么能够屡仆屡起,不断推进?
如果创新跳出“天人相分”,转到“天人合一”,在挖掘和发扬天人合一的特质方面作出努力,就是一个非同一般的问题。这个“跳出”,这个“转到”,是一种根本性、总体性的转向。它对创新的影响不是着眼某个具体因素或环节的改善或添加,而是整个科技创新按照什么方向、遵循什么道路前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创新最终给人类带来生存危机还是其持续发展的问题。
人类实践和科技的推进已迫使西方在创新方面进行指导思想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将漫长艰巨。这主要由于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科技特长和体系结构、制度机制设置和组织管理等等,都是在天人相分指导下,按天人相分要求形成的,都是服务于天人相分的。我们作为后起的国家,又有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应该跳出西方创新理论模式的桎梏,以“天人合一主导、整合天人相分”为创新指导思想,形成一种舆论、一种氛围,达到一种全民认同,使之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高于西方一筹。
二、创新对待事物的本源和演进方面: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变为“生成论”统领下整合“构成论”
科技创新要求对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一种科学的、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我们绝不要以为这样的认识,已经完善和掌握,应该说它还在形成完善的过程中。
人类对于自然的演进,从古至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宇宙构成论,一种是宇宙生成论。所谓“构成论”就是“世界的本质就是原子在虚空中的不断变化着的结合”,即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组成的原子、因素的不断分离和组合。离开其构成的原子、因素,不会有事物的变化发展;要搞清变化发展,就要下功夫搞清其构成的原子、因素。它强调分析,特别重视探讨构成的因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条件、方式、特征、规律等等。所谓“生成论”就是认为事物发展变化是一个自身产生和破灭不断演化的过程。强调自组织、不可逆性和整体把握。它特别重视探讨条件和性状、开放和交换、氤氲和显现、过程和阶段、演化和推进等等。
西方文化在天人相分的前提下,重点探索宇宙事物的构成。“构成论”是西方文化一个显著的特点,从古代泰勒斯的水、赫那克利特的火、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等,直到今天的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介子、夸克,一直沿着把世界归结为“不可分的、最细心的、最基本的元素”构成的轨迹进行探求。正如普里戈金在《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中所说:“从古希腊原子论者的时代起,在西方思想中便出现了一种冲动,想把自然界的多样性归结为一个由幻想结成的蛛网。”
中国传统文化则与之不同,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重点探索宇宙事物的生成。生成论是中华人文一个显著的特点。从先秦以“道为本根”的生成论,一直到宋明的“理、气”生成论,几千年连绵不断,表现形式众多。
有老于的“道”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易经》“大极”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有张衡的“元气”论:认为元气生成万物有道根、道干、道实三个明显的阶段,道根阶段,元气本根,存有而空无,“幽清玄清,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久焉,盖乃道之根也”;道干阶段,元气正在酝酿分化,“浑沌不分,……斯谓庞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实阶段,元气发育天成,形成万物,“道干既育,万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易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园以静,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盖乃道之实也”。
有周敦颐的大极图说:把(易经》的太极阴阳论、《洪范》的五行论加以综合,构成一个详细的生成论系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金木水火土。五气 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有程朱的“理气”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有从张载到中国古代唯物主义集大成者王夫之的“气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游气歧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产天之大义”。
宇宙生成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料十分丰富,是一种中国人的思潮。它包藏的许多思想,对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有重大的启迪:
1、它包含自组织、交互作用的思想.离开了自组织、交互作用,就没有生成。现代科学表明,万物的发展变化,根本在于能量的激发转化,在于自组织和交互作用,自组织、交互作用是生成的基础。其思想智慧的起点和着力点有别于构成论。深入探究,会使科技沿着正确的轨迹推进。
2、它以生成论为主导,把构成论包融在内,使二者有机统一的思想.中国古代也提出阴阳、金木水火土五行、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卦的概念,用物质元素说明事物的构成和运动变化,确为一种构成论思想。但是这种构成论是在生成论主导下,并受生成论支配和制约的。它是生成论的一个组成部件和环节。有的专家预言科技的未来将是生成论与结构论的互补结合,这是很有见地的。这种“主导”和“统一”的思想,可能是一种符合科技发展轨迹的智慧。
3、它着力“征侯”的思想.生成过程中必然产生众多征候。征候及其发展,反映着事物将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生成论十分重视预测,从征候推知未来。生成论这个特点在中医学中体现最明显。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重视治未病,在病有症候而未形成时治而止之除之,比病已形成再去治疗,当然要容易得多,要事半功倍。这也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特别要注意掌握征候,重视预测,选准决策,占领未来。
构成论、生成论对于认知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都有其重要作用。二者是我们创新时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近代以来,西方使构成论雄居世界,垄断话语权几百年。在它的主导下,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用普利戈金的话说,“在微观范围内,基本粒子物理研究已涉及到10-15厘米和10—22秒数量级的物理尺度。而在宇观范围内,宇宙学却把我们带到10l0年的数量级,即所谓‘宇宙年龄’”。现在的情况比普利戈金陈述的上世纪80年代更辉煌了。但是随着20世纪下半叶科技的突飞猛进,构成论已经遭遇不少尴尬,基本粒子产生与湮灭的统一场论的问世,耗散结构自组织理论的提出等等,更使构成论无容身之地。
构成论的弊端已引起人们的深思。它对事物的自组织现象无法说明和把握。它以为一旦了解了组成整体的小单元性质,就算把握了整体。其实,对说明整体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及其进化演变却无能为力。同时“构成论”即使找到了“夸克”这个“最基本的原素”,当其兴高采烈要宣布胜利时,人们不禁要问,“夸克”真是“最基本”的?它就不可再分了吗?实践已经说明,夸克仍是一个结构,还可再分,并没有穷尽底蕴。寻找“最基本”构成因素,将永远无法获得。构成论的思维无法从根本上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源和演进问题。科学前沿昭示,人们关注点开始逐步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生成论预示着科技发展的未来。
情况正如普利金戈所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念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眼于自发自组织世界描述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人类正在形成新的认知自然之道,可以预料:构成论必会与生成论整合,未来必是“生成论”主导下,整合、包容“构成论”的天下,也必是“中华生成论”传统被挖掘、被继承、被发扬光大之时。(未完待续)
一、创新的路向和路径方面:从“天人相分”转向“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整合“天人相分”
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对话、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强调“天人相分”。所谓“天人相分”,就是人与自然对立,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索取自然。这种思维的弊端在于:只看到人的独立性,看不到人对自然的依存性;只强调人的需求,丝毫不考虑自然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只注重提高人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注意自然的承载能力;只为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而兴高采烈,根本就不管自然被破坏的哀泣。总之,天与人分开,“人”是片面的人,“天”是片面的天,都不能科学正确地对待和处置。
西方创新理论模式就是建立在天人相分的路向、路径之上的。由于自然观总体路向、路径的弊端,必然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创新理论模式的弊端。按照这种路向、路径及在其指导下打造的创新模式,越向前推进创新,人类生存的危机感就会越严重。
中华传统文化则与之相反,强调天人合一,几千年延绵至今。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既非以人类为中心,也非以自然为中心,而是索取自然,维护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荣。它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大成智慧,从逻辑起点上、从根本上规范着创新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推进。今天世界生存问题迫使人类转向“天人合一”,科技的前沿也昭示人类要有从“天人相分”转向“天人合一”的时代自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天人合一这种文化传统在世界演进中的重要地位,不要把它看淡了、看低了,不要拥有“治世稀宝”而不见宝。著作等身的当代国学大师钱穆,毕生探索中国文化的精髓,积80年之经验,晚年彻悟:“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学贯古今中西的泰斗季羡林对这一点也很感叹。他认为: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是别于西方分析思维模式的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这个思想非常值得注意,值得研究,而且非常值得发扬光大,它关系到人类发展前途。
照理讲,我们在这种人文传统教育熏陶下生存发展,对这个中华民族用经历、生命凝炼的这个大成智慧,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中华民族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逻辑起点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几千年中华文化是怎样按照这个思维路向、路径向前演进的?演进中以探讨天人合一为中心出现的“宇宙生成论”、“心性论”等思潮,是否只具有民族的个性,有无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科学主义思潮同样重要的普适性?等等,对这些严肃的课题,应该有所深究。但是,遗憾的是学界很少认同传统的创新文化,相反的以“西方创新文化”为标尺,剪裁和评价中华传统文化,错误地得出中华传统文化在主体上在本质上有碍创新的错误结论。试想如果中华传统文化没有一种创新的特质,几千年怎么能够屡仆屡起,不断推进?
如果创新跳出“天人相分”,转到“天人合一”,在挖掘和发扬天人合一的特质方面作出努力,就是一个非同一般的问题。这个“跳出”,这个“转到”,是一种根本性、总体性的转向。它对创新的影响不是着眼某个具体因素或环节的改善或添加,而是整个科技创新按照什么方向、遵循什么道路前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创新最终给人类带来生存危机还是其持续发展的问题。
人类实践和科技的推进已迫使西方在创新方面进行指导思想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将漫长艰巨。这主要由于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科技特长和体系结构、制度机制设置和组织管理等等,都是在天人相分指导下,按天人相分要求形成的,都是服务于天人相分的。我们作为后起的国家,又有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应该跳出西方创新理论模式的桎梏,以“天人合一主导、整合天人相分”为创新指导思想,形成一种舆论、一种氛围,达到一种全民认同,使之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高于西方一筹。
二、创新对待事物的本源和演进方面: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变为“生成论”统领下整合“构成论”
科技创新要求对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一种科学的、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我们绝不要以为这样的认识,已经完善和掌握,应该说它还在形成完善的过程中。
人类对于自然的演进,从古至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宇宙构成论,一种是宇宙生成论。所谓“构成论”就是“世界的本质就是原子在虚空中的不断变化着的结合”,即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组成的原子、因素的不断分离和组合。离开其构成的原子、因素,不会有事物的变化发展;要搞清变化发展,就要下功夫搞清其构成的原子、因素。它强调分析,特别重视探讨构成的因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条件、方式、特征、规律等等。所谓“生成论”就是认为事物发展变化是一个自身产生和破灭不断演化的过程。强调自组织、不可逆性和整体把握。它特别重视探讨条件和性状、开放和交换、氤氲和显现、过程和阶段、演化和推进等等。
西方文化在天人相分的前提下,重点探索宇宙事物的构成。“构成论”是西方文化一个显著的特点,从古代泰勒斯的水、赫那克利特的火、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等,直到今天的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介子、夸克,一直沿着把世界归结为“不可分的、最细心的、最基本的元素”构成的轨迹进行探求。正如普里戈金在《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中所说:“从古希腊原子论者的时代起,在西方思想中便出现了一种冲动,想把自然界的多样性归结为一个由幻想结成的蛛网。”
中国传统文化则与之不同,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重点探索宇宙事物的生成。生成论是中华人文一个显著的特点。从先秦以“道为本根”的生成论,一直到宋明的“理、气”生成论,几千年连绵不断,表现形式众多。
有老于的“道”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易经》“大极”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有张衡的“元气”论:认为元气生成万物有道根、道干、道实三个明显的阶段,道根阶段,元气本根,存有而空无,“幽清玄清,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久焉,盖乃道之根也”;道干阶段,元气正在酝酿分化,“浑沌不分,……斯谓庞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实阶段,元气发育天成,形成万物,“道干既育,万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易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园以静,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盖乃道之实也”。
有周敦颐的大极图说:把(易经》的太极阴阳论、《洪范》的五行论加以综合,构成一个详细的生成论系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金木水火土。五气 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有程朱的“理气”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有从张载到中国古代唯物主义集大成者王夫之的“气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游气歧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产天之大义”。
宇宙生成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料十分丰富,是一种中国人的思潮。它包藏的许多思想,对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有重大的启迪:
1、它包含自组织、交互作用的思想.离开了自组织、交互作用,就没有生成。现代科学表明,万物的发展变化,根本在于能量的激发转化,在于自组织和交互作用,自组织、交互作用是生成的基础。其思想智慧的起点和着力点有别于构成论。深入探究,会使科技沿着正确的轨迹推进。
2、它以生成论为主导,把构成论包融在内,使二者有机统一的思想.中国古代也提出阴阳、金木水火土五行、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卦的概念,用物质元素说明事物的构成和运动变化,确为一种构成论思想。但是这种构成论是在生成论主导下,并受生成论支配和制约的。它是生成论的一个组成部件和环节。有的专家预言科技的未来将是生成论与结构论的互补结合,这是很有见地的。这种“主导”和“统一”的思想,可能是一种符合科技发展轨迹的智慧。
3、它着力“征侯”的思想.生成过程中必然产生众多征候。征候及其发展,反映着事物将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生成论十分重视预测,从征候推知未来。生成论这个特点在中医学中体现最明显。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重视治未病,在病有症候而未形成时治而止之除之,比病已形成再去治疗,当然要容易得多,要事半功倍。这也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特别要注意掌握征候,重视预测,选准决策,占领未来。
构成论、生成论对于认知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都有其重要作用。二者是我们创新时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近代以来,西方使构成论雄居世界,垄断话语权几百年。在它的主导下,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用普利戈金的话说,“在微观范围内,基本粒子物理研究已涉及到10-15厘米和10—22秒数量级的物理尺度。而在宇观范围内,宇宙学却把我们带到10l0年的数量级,即所谓‘宇宙年龄’”。现在的情况比普利戈金陈述的上世纪80年代更辉煌了。但是随着20世纪下半叶科技的突飞猛进,构成论已经遭遇不少尴尬,基本粒子产生与湮灭的统一场论的问世,耗散结构自组织理论的提出等等,更使构成论无容身之地。
构成论的弊端已引起人们的深思。它对事物的自组织现象无法说明和把握。它以为一旦了解了组成整体的小单元性质,就算把握了整体。其实,对说明整体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及其进化演变却无能为力。同时“构成论”即使找到了“夸克”这个“最基本的原素”,当其兴高采烈要宣布胜利时,人们不禁要问,“夸克”真是“最基本”的?它就不可再分了吗?实践已经说明,夸克仍是一个结构,还可再分,并没有穷尽底蕴。寻找“最基本”构成因素,将永远无法获得。构成论的思维无法从根本上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源和演进问题。科学前沿昭示,人们关注点开始逐步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生成论预示着科技发展的未来。
情况正如普利金戈所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念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眼于自发自组织世界描述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人类正在形成新的认知自然之道,可以预料:构成论必会与生成论整合,未来必是“生成论”主导下,整合、包容“构成论”的天下,也必是“中华生成论”传统被挖掘、被继承、被发扬光大之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