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數学教师必须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活动方案.设计数学课内探究活动要有可操作性,要能在课堂上实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通过活动掌握数学知识;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一定的趣味性;课内探究活动还应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探究活动;方案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活动方案,尽量让学生能在操作、活动.甚至是玩游戏的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并探究出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养成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意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以下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课内探究活动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课内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须要强,并且应尽量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操作.
  案例1在学习《统计初步》时,可以让学生测量出前后同学的手指长度,进行各种统计计算,而不是对一些凭空想象的数据进行统计.
  案例2《相似形》中“测旗杆高度”的实习作业,完全可以改为测量教室中黑板的长、宽,或门窗的高,甚至某学生的身高,让每名学生在课堂就能进行测量计算.
  评析教材中原有的情境虽然都与学生生活有关,但无法在教学的课堂上实施,从而无法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会造成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感悟不深.上述两例简单易行,在教室内即可做到,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而且能让每名学生都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数学课内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数学学习是以知识为载体进行的,数学课内探究活动必须指向明确.因此,设计时要有针对性,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某一特定的知识.
  案例3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可要求学生先用三根长短不一的木棒或塑料吸管(最好是纸条)围成三角形,然后将其中一根截去一部分,看看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评析本例中,活动虽然简单,但当学生发现它们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时,就会激发进一步思考的热情: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线段能围成?此时若教师稍作引导,学生就会掌握“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
  案例4学习“轴对称”概念时,可要求学生完成如下操作:
  第一步:在白纸上滴少许墨水,并将其涂成你感兴趣的线条或简单图形(注意速度要快,不能让墨水发干);
  第二步:沿一直线(离墨迹3~5 cm)将白纸折叠并压平,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第三步:展开白纸,观察折痕两侧的图形,请大家讨论一下,它们有何特征?
  评析学生一定会对这样的活动感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这样去“玩”,不仅能从直观感觉上了解轴对称的概念,而且还能将轴对称的本质特征和性质都找出来,这不是比我们去反复强调“轴对称”概念的效果更好吗?
  三、数学课内探究活动应尽量追求趣味性
  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常常需要外界因素去激发,因此,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有一定的趣味性,否则学生没有兴趣参加,当然就不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案例5学习“方程的解”的概念时,要求学生做以下的游戏:
  第一步:请你想好一个数,并用这个数列出一个等式(比如关于3的等式:2×3-4×3-1=-7).
  第二步:用未知数x或y代替等式中你事先想好的那个数,再将替换后的等式写出来.想一想,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呢?
  第三步:在练习本上写出你所列出的含未知数的等式和四个数(包含你事先想好的数),让周围的同学猜一猜,你所想好的数是哪一个.
  评析让学生自己出题去考一考别人,这是每名学生都想去做的一件事情.完成第一、二步后就可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完成第三步后,不仅掌握了方程的解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的方法.若这时老师再加以适当引导,那么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就在游戏中完成了.
  四、数学课内探究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就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它注重参与性与创新性.因此,我们在设计探究活动,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以自主创新的空间.
  案例6学习点的坐标,要求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在坐标纸上画出一些简单的直线型图案,比一比,谁画的图形有创意;
  (2)指出各顶点的坐标,并将坐标记在纸上;
  (3)让同桌按你的坐标先描点,再依次连线;
  (4)比较两人所画图形是否相同.
  评析让学生在课堂上画简图,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因此他们就会主动地投入这个学习活动.同时,学生在思考设计图形时,由于有了“比一比,谁画的图形有创意”,学生一定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若是经常进行此类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在数学课内探究活动设计方面的一些看法.相信我们只要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能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就一定能设计出更多、更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中的数学探究活动,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用药剂量、年龄、性别及合并用药对3种抗癫痫药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HT)和苯巴比妥(PB)血药浓度的影响,评价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痫患者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采
【摘要】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在义务教育部分这样阐述:“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简短的一句话给所有教育工作者出了难题,于是“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词.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生遭遇学习疲劳,教师不仅要从心理上给予疏导,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区别对待,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展现过程,展现思维,启迪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调控。  [关键词]思维;主体性;发展;调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效的、富有挑战性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它虽然占用的时间不多,却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课堂小结能有效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完善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为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
【摘要】利用体积法或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间接求得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关键词】点;平面;距离;角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近几年高考在立体几何方面的命题热点,也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较好的知识点,一般地是根据定义找出这直线在平面的射影,但有时比较难确定该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当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不易确定时我们就可以另辟路径,把线面角转化为点到平面距离来求可能柳暗花明轻松求解,此时直线与平面所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习惯,了解反思的含义,经历反思的活动,逐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解题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解题反思;培养;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解题反思意识,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将数学解题分为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过
【摘要】中职教育目标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中职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立足教材,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中职数学教育成为生活的数学需要、职业的数学需要、接受后续教育的需要的教育.通过教师的自身反思和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有效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中职数学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
【摘要】 丰富的探究活动为培养自学能力提供了锻炼机会并促进了学生自发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发现、探究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创造的喜悦.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参与    一、着眼学科特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初中数学不仅是学生对于概念、定理、公理的学习与巩固的过程,也是对数学这门思维科学的认知与热爱的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举措,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