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丘园语文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N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982年8月21日,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只身来到距老枝江县城,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西十五里的独柱山下的一所叫石门坎的小学报到,一位民办教师从家里提来两捆稻草,把我安排在一间十多平方的土屋里,然后对我说:“今天晚上,你就一个人住在学校里。”
  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在一个地方过夜。我还清楚地记得,窗外的月光煞白煞白,猫头鹰不时发出“嗯——嗯”的叫声。我不敢想象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极度的失望。
  学校有一位民办教师叫王朝旺,他家离校园只有300多米。一天,放学后无事,我到王老师家帮忙干农活。晚上,他留我在他家吃饭。我们喝了一点小酒,借着酒兴,王老师对我说:“我家有很多古书你看不看?”说着领我看了他家珍藏的一批古籍。主要有《纲鉴易知录》《史学提要》。除此还有《诗经》《易经》《礼记》《孝经》《论语》《孟子》等一批“十三经”的残本。
  我非常兴奋,追问他古籍是哪里来的。王老师才向我介绍,他是清代著名清言小品《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的第六世孙,他的先祖王永彬、王宜山是前清著名文学家,隐逸教授。他现在住的地方原来叫桥西馆,宜山公在这里教了很多学生,写了很多书,最有名的就是《围炉夜话》。
  我一下子惊呆了,一个先前不被看好的破败小学,竟是这样一个地方。从那以后,农忙时我帮他家干活,他则借书给我看,使我有机会读到一批十三经的残本。
  我深深的爱上了那个地方,常常一个人攀上高高的独柱山上啸歌,一有时间就在山馆的故址旁走走,留下很多生命的痕迹。土屋一住就是四年,我几乎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在独柱山下过着与自然为契的隐读生活。早晚游山,夜里书读,四壁贴着自制的读书笔记,学王安石,出入观省。贴满,换一张,再换一张,就这样换了一屋又一屋。
  1986年,我怀着不舍,离开了石门坎小学,但是在桥西山馆留下的厚重记忆,一刻也不曾忘记。在石门坎我立下了一个誓言:要用第一个十年,刻苦自学;用第二个十年研究教学;用第三个十年著书立说。更为难得的是由此引发了我长达30年的经典阅读。30年里,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非常低下,平日以菜蔬裹腹,自得其乐。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学习。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十三经”翻检了一遍,阅读了大量史志、笔记。
  二
  1990年,我调入枝城中学,来到那里,我把学校图书室存有的一千多本教学类杂志搬回寝室,用两年时间仔细研读了一遍。从各地语文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中,寻找语文教改的最佳途径。还有一年,我把办公桌搬到教室做学情实验,对学生进行全天候观察。
  又经过七年的阅读、思考和教改探索,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1997年我才开始动笔写作。当年有两篇小文章发表。到了1998年则全面爆发,这一年我一口气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大型语文教学杂志上发表了8篇论文或教例。此时,我进入教育科研的最佳境界。常年订阅《文艺理论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一批前沿学术研究期刊,长期关注最前沿的学术研究领域,把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引入中语界,有《阅读的奥秘》《语感的奥秘》《写作的奥秘》《人本教育论》《阅读互动论》《生态课程论》等60多篇论文或教例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其中8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2篇收入索引。创立的互动性阅读被学界称为新时期阅读教学的五大创新模式之一。《中国石拱桥》课例入选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周成平教授主编的《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胡同文化》教学案例入选秦训刚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教师读本》,《漫话清高》课例入选巢宗祺教授总编的全国语文教师成长读本《一线考察:语文优质课例篇》。很多论文和教例被学界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1998年4月17日,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率人教社张定远、顾振彪、王本华等一批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在省市教研员陪同下亲访了我的学校。当刘国正先生一行看到枝城中学870多名学生编撰的《四代家史》,整编的枝城地区传说故事和满屋的手抄报、形形色色的读书笔记时非常高兴,当即挥毫写下:“滔滔不息,必成江河。”
  三
  2000年我调入省级示范高中宜都市第一中学。这一年,我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公开发表《语文教育人本论》,率先在国内提出语文人本教育的主张,2001年第1期《语文学习》又在青年教师名录栏目,以“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为题,面向全国作专栏介绍。此后,我致力于语文人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一般是夜晚想点子,白天在教学中试验,周末写成文章。
  为了构建人本教育的理论体系,我把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带到我的思考中,常年沉醉在思想的世界里,形成一个个人本教育的美好创意,把它们放到语文教学中去运用,经过检验修正以后上升为理论。对此,秦训刚先生曾说,在湖北语文教育园地里,有一个“目光炯炯,雄心勃勃,朝朝暮暮,愚不可及”的人,朝耕夜作,如痴如醉,十年不识肉香。
  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我又用六年时间,从初中到高中做了一轮实践。
  此时,自然界的风霜雨雪,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乃至教师和学生的一次小小失误,都成为语文教学宝贵的资源,我把它们用诗词文赋等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把现实的生活情境与诗词文本对照起来,既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又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语文教育的天地变得异常广阔,学生的语文学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语文教学由此归于真实、平静、陶然、沉醉,趋近自然的境界。
  古人有游学的传统,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把学生引进大自然,引进地域文化的世界里耳濡目染,带领学生探寻自然的真趣,访寻大师的遗迹,追寻先贤的遗风。在游览中,撰写了《文笔塔记》《福星山记》《净心庵记》《四姊亭记》《合江楼记》等一批山水游记。我又把这些文章引入课堂,当教材一样引导学生学习,引发了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学生得到了文学熏陶,学会了文学创作,创造的灵光闪耀在学生的举手投足之间,那是何等地令人感动啊!
  四   2011年2月3日,经过一夜统稿,一部历经30年理论准备、20年教育实践、10年精心写作的《语文人本教育》赶在2011年春节这一天正式完稿。早晨,我推开窗户,喧嚣了一夜的新春趋于平静,春阳渐次照彻大地,濡濡的地气缓缓上升,云蒸雾集。沐浴在新春的阳光里,捧着这份沉甸甸的书稿,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语文人本教育》全书共七章,前三章是理论,后四章是实践操作和案例介绍。倾注着我30年对语文教学的追求与思考:30年里,我对语文教学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起初,着眼语文教学自身规律的探究,我致力于单元教学改革。尔后发现语文教育只有和生活相联系,才能产生显著的效果,于是我转向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后来,当我站在人的立场上思考语文教学时,才发现自己对语文教育的认识是何等的肤浅,又毅然转向语文人本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此时,眼前豁然开朗,以往关于语文教学的种种迷离,俨如久雨初霁顿然消释,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是我教育科研最重要的收获。
  书成以后,刘国正先生又不吝题词:“百年语文,趋归人本”,顾振彪先生更是拨冗作序,湖北人民出版社于今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
  回想自己30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感怀中语界前辈的谆谆教诲,心头时常涌起一种难于言说的愉悦和兴奋。2011年8月1日,当我带着自己的学生重回石门坎村,寻访王永彬先生的故居和墓葬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欣然写下了下面这首小诗:
  寻桥西山馆(并序)
  辛卯夏末,余自陆城,经丹阳古镇,历芭芒河,过桥西,归山馆故所。思平生四卯,探微索隐,皓首穷经,始成人本之学;感为师三秩,不安本分,杏坛种桃,首开人本之教,欣然为记。
  曲水芭芒连丹阳,
  西桥独柱后万岗。
  山馆重寻身是客,
  种桃秋士繁鬓霜。
  这是一个历经风雨的丘园种桃士,站在自己熟悉的林泉边的一声呐喊,这里有一个癫狂书生对悠悠岁月的不尽缅怀,更有一个语文人绵长的幸福……
  杨邦俊,湖北宜都人,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1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收入索引。主编或参编多部正在使用的教材、教参和高中生读本。在大型文学期刊发表散文、随笔20多篇,2009年第11期《美文》刊发散文《己丑新春纪事》。多次执教国家、省级大型观摩课。2008年以来,在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作新课程培训讲座,在省内外作语文人本教育专题报告30多场,每次均引起强烈反响。责任编校:晓 苏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诗歌是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他们或妩媚,或清丽,或豪放,或含蓄,或洋洋洒洒,或简洁浓郁,都会给教者和学者带来绝美的感受。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对诗歌的选择煞费苦心,无论是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分析了口语交际的含义和特征,接着分析了口语交际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思维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个人,一杯茶,一局棋,一拳石,乃至一声鸟鸣,一盏时间,似乎在宋代都能以优雅的姿态而存在。然而,要读懂宋式的优雅,并不像品味魏晋,可以随性而来又尽兴而去;更不像品味大唐,一个念想便能
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杭州,宣告杭州解放.同年6月1日,《杭州日报》的前身《当代日报》在“新文艺”的副刊上开始发表欢庆杭州解放、歌颂新社会的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
期刊
以前,总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老师讲学生听,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特别是部分学困生,往往不是课堂学习的旁观者,就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久而久之,课堂学无生趣者也越来越多。很显然,造成这种教学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动者的地位上,而我们教师总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主角。新课标理念明确告诉我们,实现课堂角色的转换,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因人施教,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